「滾石」本是罵人的話,他卻讓它成了時代的聖物 小巴看一周

2021-02-09 吳曉波頻道


點擊上圖,成為會員

超過5萬人在聽
每天半元錢,聽吳曉波說世界萬千

小巴的老闆吳曉波是他的粉絲,但90後的小巴卻對他一無所知。

前天,鮑勃·迪倫(Bob Dylan)拿了諾貝爾獎,這個集齊奧斯卡、格萊美、金球獎、普立茲獎的75歲老人,成功將朋友圈裡一眾文藝老青年都召喚了出來,痛哭流涕地將他的自傳、演唱會門票曬出來:真是活久見啊。



鮑勃·迪倫還有一個頭號大粉絲,史蒂夫·賈伯斯。終其一生他都將迪倫視為自己的偶像,「為了更好地聽鮑勃·迪倫的歌曲賈伯斯才創造了iPod」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為過,而更為著名的則是賈伯斯以鮑勃·迪倫為靈感之一拍攝的那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棒的廣告片——Think different。

致瘋狂的人。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惹是生非。他們格格不入。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認同他們,反對他們,頌揚或是詆毀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了尋常事物。他們推動人類向前邁進。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

 

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2004年《滾石》雜誌評選出史上最偉大500首歌,鮑勃·迪倫的《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顆滾石)名列第一。《滾石》雜誌說:「從來沒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夠像它那樣深刻地改變那個時代的商業體系與藝術觀念。」

後來,鮑勃·迪倫將「像一顆滾石」作為自己自傳的書名,而「滾石」也成為在戰後文化成長起來的那一撥年輕人心中的精神標的。

你要知道,在他出現之前,世界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最初,「滾石」源於一句英文古諺語:Rolling stones gather no moss,傳至中國後還被補上了後半句:「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用來批評那些不安分的人。

 

1950年,Muddy Water創作了名為《Rolling Stone》的歌曲,在這首曲子中,「滾石」被比喻成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這個寓意一直延續到鮑勃·迪倫的《Like a Rolling Stone》中。但鮑勃·迪倫的歌詞消解了 「rolling stone」的貶義,讓「滾石」成為了美國戰後文化中如流浪漢一般,在精神世界流離失所的年輕人的象徵。

這是「滾石」在那個年代被鮑勃·迪倫所賦予的含義,他開創了新的時代,但他自己卻拒絕成為時代的標本。

他說:「在我看來,我寫的任何一首歌都不會過時,無論它們是關於什麼話題的,它們承載的是那些我永遠找不到答案的東西。」他討厭被打標籤,所以總是不好好回答記者的提問,甚至極盡嘲諷,「他本人一次次證明,那些試圖解讀他的人,是愚蠢和錯誤的」。

他像是一顆偏執的石頭,滾滾向前,抵抗著時光在自己的身體和思想裡長出苔蘚。他寫歌、畫畫,一次次吟唱著《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他拒絕被過去所定義,亦拒絕被未來所裹挾,所以,他一直都是新的,都是年輕的、熠熠生輝的。

每個人心裡都曾經有這樣一顆的石頭,迷茫的、躁動的、不安的。在東方,它是曹雪芹筆下不諳世事、非要去人間的「頑石」,在西方,它是鮑勃·迪倫歌詞裡那顆孤獨、一無牽掛的「滾石」,它是這世界上每個年輕時代的胸膛裡,跳動的心臟。

請別讓它停下來。

今年二季度,三星的全球市場份額從去年的21.3%增長至22.4%,緊隨其後的是蘋果11.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華為則從8.6%增長至9.4%,位居第三。大陸藍綠軍團OPPO和VIVO異軍突起,以6.6%4.8%包攬第四、第五,漲幅分別是136.6%80.2%。三星本寄希望通過Note7再度提升利潤和份額,如今已基本化為泡影。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6890萬臺,較去年同期下降5.7%,這已經是全球PC連續八個季度銷量下滑。而在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中,蘋果是下跌最多的公司,第三季度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3.4%,市場份額跌至7.2%。而排名第一的聯想本季度銷量繼六個季度後繼續下跌,較去年同期下跌了3.2%,其20.9%的市場份額已接近和排名第二的惠普20.4%的市場份額相差無幾,惠普較去年增長2.3%

2016年野生動物喜劇攝影大賽作品——2016年美國總統辯論會現場。


2016年美國總統辯論會現場——Excuse me?

諾貝爾獎的證書,真的很好看吶~不過,你能看懂幾個?


丟丟丟 登登等登 瞪登等登 登登等登 瞪登等登,丟丟丟 嘟嘟嘟 登登等登 瞪登等登 登登等登瞪登等登,....黨黨的襠擋宕的襠,丟丟丟,黨黨噠擋襠黨的黨!黨.黨. ...啊呃啊啊~~啊啊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上海男籃攜手新冠名商即將踏上CBA新賽季徵程,簡稱「上海嗶哩嗶哩籃球隊」。對不起,我的笑點又低了。😂😂😂


「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就被淘汰,未來有五個全新發展將深刻地影響中國、世界和所有人。

 

第一個新:新零售。未來10年、20年,新零售將取代電子商務這一概念,這是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新的零售業。

 

第二個新:新製造。未來的製造業用的不是電,而是數據。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主流,IOT的變革將變為按需定製,人工智慧是大趨勢。

 

第三個新:新金融。金融業過去是二八理論,未來是八二理論,如何支持80%的中小企業和年輕人將成為重點。

 

第四個新:新技術。移動網際網路之後,所有基於PC的技術都將被移動化,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誕生創造了無數想像。

 

第五個新:新能源,就是數據。數據是人類第一次創造了資源,與衣服不同,數據人家用過你再用會更值錢,是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任何的事情、事物不會是獨立的,整個社會,沒有規則,沒有儀式感,足球沒有足球文化。它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它是和所有事聯在一起的。

 

我1980年進了八一隊,到1994年我們職業化,到2008年我退役,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我們不管幹任何事,做任何工作,你在這個社會裡從來不是獨立的個體。我很慶幸,我最後趕上了職業化,這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對,它是偽職業,但起碼讓我跳出了體制,最後我還是出了趟國,我還看點書,我又喜歡明白點道理,知道人生不是像他們說的這個樣。

 


這本質上是一個投資人和創業者與政府的對賭。他們以為政府在網際網路的壓力下一定會改革計程車市場,這裡面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卻沒想到用補貼搞來的用戶毫無忠誠度,更沒想到出租行業雖然傳統但是極其成熟,不是你想顛覆就能顛覆的了。

 

一群投資人聯合創業者想通過大規模資本介入,在兩三年內通過惡性補貼擠掉競爭對手,然後提供有限的服務卻坐收高昂的中介費。這是極其投機和缺乏商業道德的行為。

相關焦點

  • 「滾石」本是罵人的話,他卻讓它成了時代的聖物
    來源:吳曉波頻道小巴的老闆吳曉波是他的粉絲,但90後的小巴卻對他一無所知。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有人問,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    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為什麼人們不是別的數字,偏偏是二百五來罵人呢?這有其歷史典故。    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蘇秦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頭懸梁、錐刺股」故事的主人公——蘇秦。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說服了齊、楚、燕、趙、魏、韓六國結成同盟,一同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歷史上稱「六國封相」。當蘇秦在齊國效力的時候,卻遇上了刺客,被刺身亡。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真相讓人笑掉大牙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我看你們一個個真的是二百五了,連二百五是什麼意思都不懂,那就要笑掉大牙囉。
  • | 小巴看一周
    就讓小巴帶你盤點盤點——那些年,曾經擺過地攤的大佬們。   馬雲   不知道馬雲是不是依然「悔創阿里」,但小巴覺得,回望過去經歷,他一定不會後悔在1994年擺過地攤。   當時馬老師和幾位朋友一起創辦的海博翻譯社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第一個月只掙了700元,連房租都交不起,更不要說給員工發工資了。
  • 《花木蘭》:萬裡赴戎機,折戟家門口 | 小巴看一周
    無法單獨從演員的演技、服化道、特效、情節等方面來批評《花木蘭》,因為它整體就是一部質量很差的影片。小巴算了下,按目前每天5000萬的票房算,扣除影院分成及稅費,迪士尼每天有來自中國的約1800萬元進帳。如果能保持下去,需要12天能回本。從貓眼電影的數據來看,《花木蘭》的排片佔比以及分帳票房比例都在下降,從這些不斷唱衰的數據來看,迪士尼的回本時間顯然比12天要更長。國民心中的大IP沒能讓大家走進電影院看電影,但卻等到了暴風驟雨般的批評。
  • 69歲郭臺銘,6.7級臺灣地震 | 小巴看一周
    故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潔之行,是故雖利而不汙;善士者,引先王之經,而絕貨利之徑,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義制,名以清修,恪守其業,天之鑑也。小巴注意到,在短短的1分36秒的講話中,「媽祖」二字被反覆提及,多達十幾次。而離開慈惠宮後,郭臺銘又輾轉去了關公廟參拜,參拜時他又說了相似的話:「讓我有機會站出來接受您的指示,替臺灣這塊我生我長的土地、各行各業做一些事。」關於郭臺銘的這一撥操作,大多數網友的反應是這樣的:
  • 全港小巴的地點牌子居然都是他寫的...
    多年來,麥錦生都堅持只寫繁體字,因為在他看來,簡體字是殘缺的。「從古至今的毛筆字是不會有簡體的,寫毛筆字寫簡體是寫不出來,個字好像站不穩,寫字只剩下一半,所以很多人叫它做殘體字。」簡體字像把一些東西切開了,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 《滾石》50周年:理想未老,年輕人已老氣橫秋?
    但隨著當年的時代精神風流雲散,以反叛者姿態出場的《滾石》成了主流媒體,年輕人不再投身嬉皮運動,報刊亭裡的《滾石》越來越無人問津,一步步踏入低谷。《滾石》是唯一一本了解流行音樂有多重要的刊物,用《時代》周刊的姿態撰寫搖滾歌手的專訪,溫納要求記者長期跟隨採訪對象,獲得與他們深入交談的機會。它批判、分析搖滾,像批評古典音樂那樣一絲不苟。它的報導長度驚人,動輒十幾頁,被戲稱為「搖滾界的《華爾街日報》」。郝舫是《滾石》的忠實讀者,雜誌的深度報導和訪談是他最感興趣的內容,其中的問題深刻且尖銳。
  • 嚯,這個女人打架怎麼這麼好看 | 小巴看一周
    於是,小巴立刻跑去電影院看了一遍。(一切為了工作!)不得不說,神奇女俠在裡面打得真好看,在二戰的槍林彈雨中,護臂擋子彈,盾牌抗大炮,一蹦三尺高,拎著一把劍衝上去就團滅了一整支德軍。等等,這不就是手撕鬼子的套路嗎?
  • 為什麼同是牲畜,牛馬總被人誇,豬狗不如卻成了罵人的話?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常見動物也被塞進了貶義詞中,比如豬、狗和王八等,在罵人話中出現頻率最高,這些動物到底招誰惹誰了?怎麼就成了罵人的話呢?你才是條傻狗事實上這絕非偶然,因為用大家不熟悉的動物罵人毫無殺傷力,比如罵「你這個臭海豚」、「你這個二犀牛」,被罵的人估計會一臉問號,反應一會兒才知道你是在罵他。
  • 吳曉波頻道去年最值得看的20篇文章,全在這裡 小巴年度盤點
    ,說吳曉波頻道全年共發布1361篇文章,一共碼了299萬+字,連起來可以繞地球72圈,相當於寫了3本《戰爭與和平》,超過一篇文章會被大家收藏,證明它不僅僅只靠追熱點、標題黨取勝,而是真正被讀者用心閱讀,並認為有反覆閱讀和學習的價值。
  • 大牌辱華事件背後:他們在妥協,我們也越來越不寬容 | 小巴看一周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但現在,小巴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海外集團、跨國公司對中國的妥協,已經越來越明顯。同時,我們也越來越不寬容了。因為辱華,D&G雖然沒從中國市場上消失,但它至今仍在支付代價,兩位創始人也已經跌出「福布斯億萬富翁榜」。小巴相信,在國家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尊嚴這件事上,我們始終有著不容侵犯的堅定。只不過在過去,我們更像是「躲在房間角落裡的巨獸」,而現在,因為中國的話語權的日益增大,以及社交媒體的全球化屬性,這頭巨獸走了出來。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乖》訴說的是兩代人之間的隔閡,隨性的歌詞既是對他個人經歷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個人意識成長的見證。被五大唱片公司圍攻的「後滾石」時代1996年,整個臺灣流行樂壇的面貌風雲驟變。臺灣另一家本土唱片公司,同時也是滾石多年「老對頭」的飛碟唱片,被國際唱片巨頭華納公司正式收購。
  • 「兔崽子」一詞是怎麼變成罵人的話的?
    在講究血統傳承的封建時代,可以肯定,那些兔崽子們的日子不好過呀。久而久之,兔崽子就成為了一句典型的罵人的話了。這中間,也體現出了科學、民俗以及迷信三者之間的激烈爭奪。通篇看下來,王充的意思是說,兔子僅僅是舔了別的兔子的毛,然後,就懷孕了,最後,還從嘴裡吐出兔崽子。這個說法,與禹(大禹)母吞薏苡(植物種子,可入藥)而懷孕,與契(商代始祖)母咽燕卵(鳥蛋)而懷孕,其實是一回事,卻都是荒謬的。
  • 聖物和玩物——觀《大佛普拉斯》記
    後真相時代影像的「出路」人人都是弱者影片的開頭,導演阿堯就用一口淳樸的閩南話伴著字幕,向觀眾介紹起他的影片。「需要的時候,我(導演)才會出來」,足夠真誠,也足夠稚拙。無論是在形容黃啟文與秘書的媾和為「腎臟保養」,還是在調侃行車記錄儀時說「它是尖端科技的產品」,導演以一種戲謔的的口吻施以旁白,「輕慢」這種種景觀。
  • 「讀史隨筆」禮節篇 「老而不死是為賊」,究竟是不是罵人的話?
    儒家學說既然成了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那麼它對「禮」所作的闡述,自然也要獨步天下,更何況這對封建君主們來說,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雖是個講禮的人,但他也曾罵過人。事見《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論語》注家將「夷」解釋為「踞」,即蹲、坐的意思。
  • 滾石樂隊的logo來歷
    那會兒我正值畢業,對我來說,Mick Jagger現身學院來看我的畢業作品真是莫大的榮興,而那張展出的海報最後也被採用了。Mick Jagger沒多久,我又見了Mick Jagger,他讓我為滾石樂隊的新專輯設計個logo或者圖案。Mick給我看了一張印度女神Kali的畫,我們的討論就此展開。
  • 滾石、寶麗金、英皇……酷狗音樂帶你重返華語音樂巔峰時代
    每個時代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音樂,但金曲永不過時。酷狗音樂與寶麗金、百代、福茂、滾石、英皇在內的多家經典唱片廠牌建立持續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你只需上酷狗,就能就能開啟記憶中的唱片行,重溫那華語音樂鼎盛的年代。
  • 從壞小子到壞老頭 堅如磐石的滾石樂隊
    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滾石樂隊,很多年輕的朋友可能從來沒有聽過他們的音樂,但一定見過一條招搖無比的大舌頭,這條舌頭的圖案出現在很多衣服上面,令人過目不忘,甚至不少時尚界的明星也穿著印著這個圖案的衣服。它就是滾石樂隊的LOGO。
  • 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經典必將永恆——訪滾石音樂公司董事長、滾石文化發行人 段鍾沂
    …1975 年,段鍾沂與弟弟段鍾潭,創辦了臺灣第1本西洋搖滾音樂雜誌《滾石雜誌 Rock Magazine》。越戰打了十幾年,那時有一本很有名的雜誌《Rolling Stone》,這個雜誌是在1967年創刊的,它是一本反戰雜誌,提倡和平、環保和愛,第一期封面是John Winston Lennon約翰•列儂,在1970年的時候段老第一次看到了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