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和苑社區:詩歌朗誦詮釋愛國情懷

2021-01-17 銀川晚報·輕鬆閱讀

本報訊(記者 詹思佳)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弘揚民族精神,營造良好的愛國主義風氣,增強轄區居民愛國熱情,9月3日,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馨和苑社區組織轄區老年大學的老師跟同學們齊誦愛國主義教育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在場所有人回顧抗日戰爭歷史,隨後由老年大學誦讀班的老師帶領大家齊誦愛國主義教育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儘管是一場簡單的詩歌朗誦活動,卻讓我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朗誦班班長張凱說道。

通過此次活動,轄區居民了解到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感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表現出的不怕犧牲、前赴後繼、英勇戰鬥的愛國主義精神,緬懷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牢記國恥。

相關焦點

  • 「慶七一頌黨恩抒愛國情懷」詩歌朗誦會舉行
    「慶七一頌黨恩抒愛國情懷」詩歌朗誦會舉行 時間:2020-06-30 10:46:24
  • 港口區舉行文明實踐愛國詩詞朗誦比賽
    2019年06月19日 23:5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鍾雲需 編輯:陸權香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6月19日訊(通訊員鍾雲需)6月18日,防城港市港口區舉辦「我邀明月頌中華」愛國詩詞朗誦比賽。
  • 「愛戀蛇口,擁抱未來」——「彭慶元詩歌朗誦沙龍」誦響花果山社區!
    1月10日下午,坐落在招商路上的花果山社區多功能廳內春意盎然。由社區黨委指導、社區老年協會和招商街道長青老齡大學主辦的「愛戀蛇口 擁抱未來」——彭慶元詩歌朗誦沙龍暨朗誦藝術學術交流會熱烈舉行。中國作協會員、詞作家、詩人彭慶元,詩人、文藝評論人謝湘南,喬翠陽、梁越等朗誦藝術家,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員張家寧等音樂人以及花果山社區的朗誦愛好者40餘人參加沙龍。
  • 洛陽四十五中:誦讀經典詩歌 傳承愛國赤子心
    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落實核心價值觀,傳承華夏文化經典,弘揚民族文化精髓,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和誦讀熱情。洛陽四十五中於9月26日下午在東校區多功能室舉辦了經典愛國詩歌朗誦比賽活動,以誦讀經典愛國詩歌,傳承傳統赤子心的方式迎接建國七十一周年。
  • 【文化播報】祝賀《和春天上路》阿紫詩歌專場線上朗誦會取得圓滿成功!
    3日晚8點朗誦會正式開始,首先由主持人程芳、曹繼新介紹詩人阿紫老師近年來的詩歌創作及其在國內外詩壇朗誦藝術界的詩歌影響力;隨後有請承辦本次活動單位領導淮南市委主委張天舒、全民悅讀淮南閱讀會名譽主席崔海信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帶來牛年大吉的新春祝福。由張天舒、崔海信和全民悅讀淮南閱讀會主席、本次活動的策劃人王雪紅等18位朗誦嘉賓精彩演繹了阿紫原創詩歌17首,贏得在場聽眾的一致好評!
  • ...家國情懷」愛國詩詞講座暨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在羅湖書城成功舉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1日訊 (記者 陳彬 通訊員 楊婷姻 )近日,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的「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項目之「詩詞中的家國情懷」愛國詩詞講座暨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在羅湖書城三樓活動區成功舉辦。
  • 精彩展播: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青少C組)小選手林意涵朗誦《柳芽兒》作者/阿紫(現場視頻)
    迄今為止,是國內外舉辦詩歌專場朗誦會最多的中國詩人。其作品創作風格既有女子的溫柔婉約,也有男人的豪邁激昂,以謳歌生命、吟詠抒情和勵志感恩為主要題材,通過詩歌文字和行吟朗誦傳頌人間的真善美。代表作品:《生如胡楊》《趁父母還在》《讀中國》等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
  • 恩施市虎民路小學開展「同講普通話,共抒愛國情」詩歌朗誦活動
    為檢閱學生朝讀經典效果,展示學生誦讀經典的風採,9月18日,該校開展了「同講普通話,共抒愛國情「詩歌朗誦活動。活動中,一年級1班小朋友朗誦的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仿佛讓人看到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 一年級2班朗誦的《聲律啟蒙》展現了漢語的聲韻格律之唯美;一年級3班的《江南》、一年級4班的《尋胡隱君》,他們或輕聲吟唱,或慷慨激昂,帶著對家國的滿滿深情,將國學經典吟誦。
  • 文化路第三小學舉辦「詩詞裡的家國」朗誦比賽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傳承紅色基因,12月24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於多媒體會議室舉行了「詩詞裡的家國」朗誦比賽。比賽由六年級一班楊詩淇主持,李宏宇等四位老師和三位學生擔任評委。    比賽在六年級激昂澎湃的詩朗誦《學先鋒,做先鋒》中拉開帷幕,六年級的同學們用慷慨激昂、精神飽滿的表演生動詮釋了紅色先鋒精神的內涵,使現場觀眾深切感受到了來自紅色先鋒模範們的榜樣力量。
  • 【雙語誦讀】阿紫詩歌《我的大草原》My vast grassland 翻譯/陳墨 朗誦/魯俠客(中英文版)
    迄今為止,是國內外舉辦詩歌專場朗誦會最多的中國詩人。其作品創作風格既有女子的溫柔婉約,也有男人的豪邁激昂,以謳歌生命、吟詠抒情和勵志感恩為主要題材,通過詩歌文字和行吟朗誦傳頌人間的真善美。代表作品:《生如胡楊》《趁父母還在》《新愚公移山》《讀中國》等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正式出版了適合誦讀的專著《阿紫詩歌朗誦集》一書,有一些作品發表於《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
  • 【愛的心語】阿紫詩歌《如果有那樣一個黃昏》演播者:田立春(吉林省歌舞劇院表演藝術家)
    迄今為止,是國內外舉辦詩歌專場朗誦會最多的中國詩人。其作品創作風格既有女子的溫柔婉約,也有男人的豪邁激昂,以謳歌生命、吟詠抒情和勵志感恩為主要題材,通過詩歌文字和行吟朗誦傳頌人間的真善美。代表作品:《生如胡楊》《趁父母還在》《讀中國》等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
  • 墾利區勝坨鎮通明苑社區舉辦第二屆元旦大聯歡活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東營報導12月30日下午,墾利區勝坨鎮通明苑社區元旦大聯歡成功舉辦,優美奔放的舞蹈、高亢激昂的歌曲、振奮人心的朗誦,為社區居民獻上了一堂歡快祥和的視聽盛宴。
  • 「順美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原創詩歌朗誦會完成
    (都市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順義區仁和鎮人民政府、順義區社區教育中心、順義區作家協會聯合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順美杯」原創詩歌朗誦活動。來自順義區各行各業的優秀朗讀者們,朗誦了順義人自己創作的原創詩歌作品。
  • 【名家誦讀】阿紫詩歌《我的祖國》表演者:張秋歌、阿紫
    近年來,阿紫以行吟的方式走進大中小學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部隊、進企業、走進服刑人員中間、走進愛心基地及走近殘疾人身邊等,舉辦詩歌朗誦會和公益講座,用聲音誦讀的藝術形式傳播正能量。迄今為止,阿紫是國內外舉辦詩歌專場朗誦會最多的中國詩人。      阿紫的詩歌創作風格既有女子的溫柔婉約,也有男人的豪邁激昂,以謳歌生命、吟詠抒情和勵志感恩為主要題材,通過詩歌文字和行吟朗誦傳頌人間的真善美。正式出版了適合誦讀的專著《阿紫詩歌朗誦集》一書,一些作品發表於《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
  • 臨沂一中校本部2020級「涵詠經典 激揚青春」 詩歌朗誦大賽舉行
    12月20日晚,臨沂一中校本部2020級在學校大禮堂隆重舉行「涵詠經典 激揚青春」詩歌朗誦大賽。臨沂一中校長李世良,副校長楊敬奎,校長助理、辦公室主任郝廷慶,幼教中心主任吳長虹,高三年級主任鄭鵬,高二年級主任魏希德,高一年級主管宋青,高一年級主任陳奎才出席詩歌朗誦會,高一年級全體老師及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擔任本次詩文朗誦大賽的評委是:李雲老師、裴衝老師、王莉娜老師、張大鵬老師、王起江老師。
  • 郫都區馨美社區:全民參與社區治理 助力打造「五馨」社區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于靖園報導 郫都區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的責任主體和落實主體之一,圍繞「一核一區一帶」總體規劃布局,樹立以人興產、以產定城理念,重點打造國際社區、專業園區、創新街區,努力建設具有吸引力和歸屬感的宜業宜居新城。
  • 【汶川地震-九年祭】詩人阿紫由愛心歌曲《重建家園》創作到「親情中華·文化講堂」走進北川中學,用詩歌點亮生命(家國情懷 感動中國)
    在祖國危難之際,海外華僑華人紛紛伸出援手,援助災區建設,就是這個時代愛國情懷的偉大體現。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詩歌朗誦中涉及到母愛的部分,以及阿紫老師最後在講座中分享她心得的部分,使這次活動對北川中學的學生和老師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我們的學生和老師,曾經都有過特殊的經歷,知道什麼是大愛。
  • 當詩歌朗誦走進鄉村,綠水青山也「燃」了
    交匯點訊「祖國,你是壯麗的詩篇,我們是你華美章節的最小詞素……」7月20日,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後圩村,樸實無華的鄉村大舞臺上,一場激情洋溢的詩歌朗誦會,讓綠水青山間久久迴蕩著人們對祖國的摯愛。
  • 善南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觀紅色影片 憶愛國情懷」教育活動
    善南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觀紅色影片 憶愛國情懷」教育活動 2020-11-04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墾利區勝坨鎮通明苑社區創新油地融合發展模式 激發社區治理活力
    自社區成立以來,在勝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墾利社會化服務協調中心的支持下,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油地融合發展模式,以「和睦、融洽、悅馨、樂家」為理念,以創建「文明社區」為己任,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改善環境,重點從組織體制、人員考評、社會治理等方面入手,創新油地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