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法國羅浮宮一直是巴黎之旅,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它不僅是藝術殿堂,也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 於1793年8月10日開放,成為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羅浮宮規模宏大,佔地面積為24公頃,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我曾兩次前往巴黎,也未曾將博物館逛完。整博物館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六大部分。
但對於絕大多數遊客而言,第一次去羅浮宮,有這麼三樣寶物不能錯過。尤其是中國遊客團,基本上是衝著這三樣珍貴寶物來的,它們分別是:斷臂美神——「米洛斯島的維納斯」雕像、無頭折臂的「勝利女神」雕像和義大利畫家達·文西的稀世名畫《蒙娜麗莎》。
「米洛斯的維納斯」雕像又稱「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斷臂的維納斯」。其中,「斷臂的維納斯」是遊客最常稱呼的一個名稱。它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的傑出作品,是羅浮宮鎮館之寶之一。這尊雕塑頭部與身軀十分完整,但左臂不見,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在羅馬神話中,維納斯代表著愛與美,是象徵著豐饒多產的女神。
無頭折臂的「勝利女神」雕像,是我兩次去羅浮宮都沒看到的鎮館之寶。主要是博物館太大,加上時間和行程安排有限,成為我法國之旅中的「遺憾之一」。勝利女神像是古希臘時期的傑作,它的作者是誰,無從考證,但這作品卻成為了稀世珍寶。據悉,這尊雕塑最早只是碎塊,後經多年修復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
勝利女神身高2.44米,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尼姬,她為勝利女神。傳說曾協助奧林匹斯眾神戰勝泰坦巨人 ,給人們帶來了勝利。有機會,一定會再赴羅浮宮。
在羅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中,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稀世珍寶,它充滿了神秘色彩和各種爭議,不僅出現在西方的各個電影中,也被當下人們不斷研究,認為這幅畫中暗藏玄機,俗稱「達·文西密碼」。蒙娜麗莎究竟是誰、她與達·文西是什麼關係、她的微笑中藏著什麼、畫中背景是哪兒等等。
很多人認為在這幅畫的背後,還隱藏著第二張臉,科學家通過多光譜掃描發現了畫中有三種不同的繪畫,均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後。有說法,每年去羅浮宮鑑賞這幅畫的遊客人數達到600萬。
但說實話,我對達·文西的熟悉,並不是通過這幅曠世之作,而是他的筆記:《達文西·筆記》。據說這本書的原稿《萊斯特手稿》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之一,1994年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購買。
羅浮宮作為四大博物館之首,它所珍藏的這三件鎮館之寶,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珍貴的遺產之一。除了這三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非看不可」藝術品外,羅浮宮還有更多其它珍貴的藝術與文物。但凡現藏於這裡的文明遺產,都是博物館之旅不可錯過的珍藏。
羅浮宮始建於1204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當時主要用於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羅浮宮」這個名字在那時候就已經出現。 到了查理五世時期,羅浮宮被作為是皇宮,此後的350年內,又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精緻房間。
16世紀中葉,弗朗索瓦一世繼承王位,《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就是在他當國王期間所購買。後來輪到亨利四世即位,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羅浮宮最壯觀的部分:長達300米的大畫廊。在羅浮宮還以皇宮作用時,路易十四在這裡做了72年的國王――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被稱為「太陽王」。
但沒想到羅浮宮落在路易十六的手上時,他發動了法國歷史上有名的1989年大革命,並羅浮宮「競技場」院子裡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臺。在1792年羅浮宮不再作用皇宮,它將屬於大眾。1793年8月10日,羅浮宮以藝術館身份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公共博物館,直到拿破崙一世搬進了進來。
在拿破崙的指導下,羅浮宮再次擴建,並更為輝煌。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能搬來的都搬進來了。 對拿破崙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於法國。他還將羅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在他失勢後,大概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絕大多數仍留在羅浮宮。
拿破崙三世當上皇帝後,他對羅浮宮的付出可謂是嘔心瀝血。在他的手上,5年內的所建的建築比所有的前輩在700年內修建的還要多。今天的羅浮宮,可以說是用了將近600年時間才完成。它聚集了世界各地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總數量達40多萬件,然而展品僅佔全部館藏的1/3,能有幸目睹全部珍藏的人寥寥無幾。
也正是如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去一趟羅浮宮,最先看的、最想看的就是三大鎮館之寶了。在這三大鎮館之寶中,《蒙娜麗莎》可以說是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