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0-12-23 國學每日讀

眾所周知,我們影視劇中,會經常聽到這樣一種稱呼,那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稱呼為「師傅」或者是「師父」,那麼這兩種稱呼在基本含義、詞源、尊重程度和關係親密度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們中華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往往因為一字之差便會產生很大的區別,這就是所謂的「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師父」與「師傅」讀音相同,然而寫出來卻是不一樣的兩個字眼,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那麼,今天小編就在這裡對這兩種稱呼一一來做一個解析。

一、在基本含義上的區別:

1、師父是學生對向自己傳授技藝的老師的尊稱或者近稱。而師傅則是老師的一種朦朧的通稱,比如太師、太傅或少師、少傅的合稱等等。

2、老師這個名稱最常見於學校與傳統武術界的稱呼;而師傅則常常是對僧道的尊稱,或者古代衙門中吏役的尊稱, 也有對專門技藝的工匠的尊稱(木匠師傅、鐵匠師傅、畫匠師傅等等)。

3、師父和徒弟之間有著極其嚴格的師承系統關係,但也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二師傅大多數民間對某行當的權威或有技術的人的尊稱。

二、詞源上不同

「師傅」一詞,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而且從一開始就是用來指老師的。戰國時期稱老師為師傅,秦漢以後,師傅由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演變為了專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師,所謂「身為師傅,貴極人臣」,「師傅」這一稱呼用法具有一定排他性,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隨便使用的。但是到了南宋之後,「師傅」一詞才逐漸開始回歸民間百姓,平民也可使用。

「師父」一詞源自唐代起流傳,基本含義即老師,也可用於對出家人的尊稱。「師父」一詞在感情色彩上要強烈得多,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即在古代,往往師父自己收養徒弟,徒弟住到師父家裡,由師父貼錢教養,把徒弟當成自家人或者親生兒女一樣對待,假如說,師父如果沒有親生兒女的話,那麼徒弟也可以繼承師父的所有的家庭財產,所以說有時候徒弟也有義務給師父披麻戴孝和養老送終。即便沒有如此親近,在傳統觀念中,父和師也具有同等重要意義,因此舊時也使用「父師」一詞。注意,對女老師亦稱師父。

三、尊重程度不同

「師傅」作為尊稱,含有尊敬的情感在內,比較籠統,而「師父」將「師」當作「父」一般地敬重,感情顯然比「師傅」更加深摯。

師 傅

傳授技藝為餬口,

因而尊敬感情有;

本領並非娘胎帶,

依仗師傅領路走。

師 父

教養之恩重如山,

師徒父子不一般;

若無此人傳幫帶,

估計命喪鬼門關。

配詩:荷塘月色

相關焦點

  • 在古代,「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師傅,大師兄又闖禍了,快念緊箍咒呀」,這句話是出自小說《西遊記》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相信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後徒兒定當謹記師父教導」,這句話是出自小說《重紫》當中的一次經典對白,有了解過情感類小說的朋友應該也是非常熟悉。
  • 「師父」和「師傅」有什麼區別?錯用稱呼鬧笑話,很多人都不懂
    我們今天,正好給大家來講一講兩個關於老師的稱謂——「師父」和「師傅」有什麼區別?雖然現代人不講究,但是在古代要是用錯了這兩個詞,十之八九是要掉飯碗的,說不定還要挨一頓毒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並不了解「師傅」與「師父」的區別在哪裡。走在大街上,遇到四十歲以上的中年男人,但凡有點頭禿或將軍肚,開口則言必稱「shi fu」。到底是「師父」還是「師傅」?
  • 道教「師傅」和「師父」的區別以及師承
    師傅和師父區別比較大。師父,是磕頭拜師的,學習、傳承知識、技術、道法的。即便沒有拜師,尊敬能者,也可以謙虛稱呼對方師父。師傅,是對社會技術職能人員的稱呼。比如:鍋爐師傅,修車師傅,做飯師傅,瓦工師傅,保安師傅等。拜師不要衝動,拜師前要相互考察,徒弟看師父是否適合,師父看徒弟是否適合。
  • 師傅和師父有什麼區別?其中的學問太大了,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其中,漢字也是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體現,語言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彰顯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智慧。漢字也是世界上最難學的一種語言了。比起英語等,漢語的發音有上萬個,而且很多時候存在著一字多音或者是一音多字。而在漢語的文化中,對話語也是很講究的,有時候寫錯一個字或者是讀錯一個字那麼所表達的意思將是天差地別的。
  • 人們常說的「師父」和「師傅」,究竟有什麼區別?千萬別用錯了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師傅」和「師父」這2個詞,一般人也會隨口一說,也沒有注意到兩者的區別。 其實梁宏達就曾在節目中解釋說,「師傅」和「師父」不能亂用,也不能亂叫,不要小看一個字,這裡面的學問其實很大。
  • 「師傅和師父」到底有什麼不同,千萬不能亂叫,看完真長學問!
    而當被問及這個詞是什麼含義的時候,好多人也是閃爍其詞,不知道其中的真意。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兩個詞彙「師傅」和「師父」,就不能亂喊亂叫,看完還真是長學問呢!師傅「師傅」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指的是從事教學工作的人,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老師。師說的是師長,而傅指的是太傅、少傅,這兩個字是同義詞,可以互相組合在一起,於是才有了「師傅」二字。
  • 我們常說的「師傅」和「師父」,區別到底在哪?可千萬別用錯地方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師傅」和「師父」這2個詞,一般人也會隨口一說,也沒有注意到兩者的區別。尤其是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很多咬文嚼字的時候已經不多見了,這更讓很多人對這2個詞的差別摸不著頭腦。其實梁宏達就曾在節目中解釋說,「師傅」和「師父」不能亂用,也不能亂叫,不要小看一個字,這裡面的學問其實很大。師傅說起師傅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指的是那些從事教學工作的人。既然從事教學工作,那就和今天的老師一樣,是傳道授業解惑的。
  • 師傅和師父傻傻分不清,很多人都用錯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現在來講雖然已經用不著那些了,但有的至今還在延續著,我們要接著傳承中國的漢字文化,比如跟老師有關的,師傅和師父的差異,在現在很多人都將這兩個弄錯了,儘管不是很在意,但之前並不是這樣的。師傅是最早出現的,它其實有兩個讀法,意思也有所差別,首先是四聲的,這個跟古時候的意思接近。
  • 「師父和師傅」有何區別?這些年來你用對了嗎?
    就像今天我們要談的「師父」和「師傅」也是一樣的。別說外國人不好理解,這麼多年來,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想必也有很多人沒用對吧?那麼這兩個詞語有何區別呢?我們先來看看「師父」的含義師父,概括來說是對授業恩師的尊稱。古人有尊卑之說,對於傳授自己知識、技能的人我們尊稱其為「師父」,是對恩師無私教授的感恩和尊敬。師如父,也就莫過於此了。
  • 師父和師傅到底有何區別?現代人隨意使用,古代此稱呼沒人敢亂用
    看起來一個非常簡單的詞語,卻有很多種意思,並且還有許多的多音字,更是有趣,經常將學漢語的老外搞得是一臉懵。如今很多漢語人們已經不會詳細去細分,但是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可是分的非常清楚的,絕對不能混淆使用,比如說師傅和師父,這個稱呼大家都不會去注意,兩個隨意使用,實際上在古時候,這個稱呼不能亂用。
  • 「師傅」和「師父」的意思和用法真的是一樣的嗎?其實不然
    中華民族的漢語言文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具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獨特性,無論是在音形意,還是在聲調等方面,都是有很深的學問和講究的。因此,許多文字詞語看起來似乎是一樣的,可是卻有很大的不同之處。那麼,只有一字之差的「師傅」和「師父」,意思和用法真的是一樣的嗎?
  • 曹師傅大戰郭師父
    人是要有夢想的,不然活著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呢?阿曹心懷夢想,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吃一頓鹹魚。阿曹:師父,為什麼我們這麼窮啊?是我們的劍法還不夠高明嗎?師傅:不是的孩子,現在人們不愛看舞劍。師父發財了,買了大房子,可惜戶型不行,只有一衛。師父一天上4個大號,曹師傅10天上一個大號。就這一次,還被師父佔了,曹師傅氣壞了。
  • 「師傅」=「師父」?可以用「師傅」稱呼出家人嗎?
    在稱呼出家人時經常用到,因為發音相同,所以大家平常很少去分別判斷,但有時候需要寫出來的話,就真不知道該用哪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詞的區別。秦漢以後,師傅由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演變為專指帝王的老師。 從西漢到南宋,「師傅」的涵義幾乎為帝王之師,這一特定的所指獨佔,很少例外。從南宋開始,「師傅」的所指逐漸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師也可以蒙受此稱。 清代中後期以後,民間多稱某一個行業裡的手藝較高、資歷較老的人為「師傅」,比如「修車的王師傅」「做燒餅的武師傅」等。
  • 佛教常識:「師父」和「師傅」不同,千萬別再叫錯了!
    記得在剛皈依的那一年,在群裡和法師聊天,因為「師父」和「師傅」同音,不小心就打出了「師傅」兩個字,當時也沒在意,覺得無所謂。可法師提醒我說,應該叫「師父」,而不是「師傅」,後來就專門查了這兩個稱呼的區別,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以後千萬別再叫錯了。
  • 方丈和住持到底有什麼區別? 壹讀百科
    被壹讀君(yiduiread)這麼一說,你是不是有點蒙圈了?再想想武俠劇裡對僧人一會兒「方丈」,一會兒「住持」,一會兒「長老」的稱謂,感覺都在稱呼同一種人啊,到底有啥不一樣? 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說說,我們常聽到的方丈和住持有什麼區別。
  • 德雲社弟子燒餅,給師父郭德綱買件蟒袍,咱們看一下龍袍和蟒袍的區別
    新年剛剛到來,德雲社弟子燒餅就兌現了,此前參加《追光吧哥哥》節目時承諾,上節目攢錢,給師父郭德綱買件蟒袍。話說這蟒袍到底是個啥?和龍袍有啥區別呢?我爺爺打小告訴我 「龍生九趾,九趾各...各不同。」這些全是我爺喝完高度白酒後告訴我,畢竟酒後吐真言嘛!其實在元朝之前,三爪、四爪、五爪都是龍。到了元代,統治者規定:五爪二角為龍。
  • 師父還是師傅,我們該如何稱呼恩師?
    在日常修行中,我們常會遇到「師傅」、「師父」兩個關乎人稱謂的詞語,往往會混用。 中國漢字精妙,一字之差,卻有不同的內涵。本文從「傅」、「父」的造字結構出發,通過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師父」、「師傅」的原意,來看兩者的區別。 一、傅,相也
  • 笑話:A罩杯和D罩杯摸起來有什麼區別?
    1、閨蜜問我:「A罩杯和D罩杯摸起來有什麼區別?」
  • 變速箱重力換油和循環換油有什麼區別?10年汽修師傅:區別大了
    變速箱重力換油和循環換油有什麼區別?10年汽修師傅:區別大了眾所周知變速箱對於汽車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重要性不比發動機低。如果把發動機比喻成為汽車的心臟,那麼變速箱就相當於汽車的大腦。換句話來說發動機和變速箱工作配合度越高,整車給人的動力體驗就越好。
  • 菠蘿和鳳梨是不是同一種水果?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被騙了
    導讀:菠蘿和鳳梨是不是同一種水果?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被騙了。每年3月份,正是吃菠蘿的時節,而很多人買菠蘿時,肯定有商家就會說:這不是菠蘿,這是鳳梨,比菠蘿要好吃一些,從而提升售價!相信愛吃菠蘿的您,肯定和我一樣,遇到過這種情況。而菠蘿和鳳梨是不是同一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