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久前的某一天,打開某寶,輸入「橡膠墊」,拍下最便宜的那款,焦急地等了兩天快遞。
拿到手後,裁成一片片和油門踏板大小相當,粘在一起,最後固定在油門踏板上,將其墊得和剎車踏板一般高。這一切搞定之後,我開始練跟趾了。
挺遺憾的,除了還能找到的交易記錄,當時沒有留下點照片來給自己的創意做個紀念。不過,這塊「橡膠磚」並沒有在我的油門踏板上停留太長時間,因為當時不久便入夏了,高溫「烘培」下的橡膠發出的刺鼻氣味真的沒法忍受。
驅使我嘗試這些,完全是因為對「跟趾動作」的嚮往。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左腳剎車」和「無離合換擋」,吳佩頻道很多車友跑來後臺留言,說想了解跟趾動作!看來,對這項「神技」感興趣的並不止我一個,既然這樣,今天我們聊聊跟趾。
跟趾是什麼?
首先跟趾只能應用於手動變速箱的車,它是一個賽車動作。
我們知道,降擋時為了匹配轉速,是需要補油的,所謂「跟趾」動作就是在車輛緊急制動時,右腳踩踏剎車踏板,左腳踩踏離合器踏板的時候,手臂需要配合控制變速箱換擋杆進行降擋,正好恰逢變速箱處於空擋的一瞬間,右腳剎車力度不改變的情況下,同時用右腳去觸碰油門踏板補油,以上這一些列的動作稱之為「跟趾」。
為什麼要跟趾?
假如不跟趾會怎樣?只有兩種情況:
1、剎車的同時強行降擋
轉速不匹配會有強烈的頓挫感,傳動系統受到巨大的衝擊會破壞車身的重心平衡,車身姿態也會不穩定,更嚴重的是,當變速箱的轉速遠高於發動機的時候,驅動輪可能會出現返拖力而鎖死,造成車輛失控。
2、剎車動作完成後再掛擋
日常駕駛時,這麼做倒沒什麼大問題,只是會在過彎時造成一點短距離的空擋滑行(泛指空擋踩下離合器、在擋踩下離合器、空擋不踩離合器三種情況);而在賽車中,這樣做是不行的,降擋都是要在彎前的直路上就完成,選擇好合適的擋位再入彎,彎中可能還需要不斷用油門或剎車來微調車速和走線。
綜上,跟趾既可以使剎車同時降擋的動作更平順高效,也可以減小大力制動的輪胎抱死,使之獲得最大的附著力,縮短剎車距離。由此可見,在賽道或山路激烈駕駛時,跟趾動作可能可以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日常駕駛時並沒有必要。
3、怎麼練
要練習跟趾動作,最基本的一點是,需要有一輛合適的車,或者說一套合適的踏板。
例如,在實車練習之前,我是用羅技G29玩模擬賽車來練習的,它的踏板是這樣的:
而一般的民用手動擋車型,踏板可能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民用車的油門踏板大部分都比剎車要低得多,這樣的布置形式想要完成跟趾動作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我會用橡膠墊去墊高油門踏板的原因。
油門比剎車略低一點點,兩個踏板的距離適中,不要太遠,同時行程不要太長,調校線性,不要有太大的虛位,這就是一套非常適合做跟趾動作的踏板了。
在此之後,你要鍛鍊的就是你的右腳了,跟趾動作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右腳的動作,要做到踩剎車的同時,精準地補油至合適的轉速,全程剎車的力度得一直保持住。
具體的動作要談起「跟趾(heel and toe)動作」得由來了,故名思意,腳跟和腳趾,也就是腳趾踩剎車的同時用後腳跟踩油門,《頭文字D》裡也是這樣向我們展示的,但實際情況中,這樣的動作很難完成。而用左前方的腳掌和腳趾踩剎車,用腳外側(小拇指或外腳背)去夠油門來補油相對更容易做到。
具體到練習時,可以先練習降擋補油,熟悉油門的轉速的對應關係,降擋補油可以做的很平順了,再練習跟趾上手會更快一點。
你可以試著先停車(不能熄火)或者在模擬器上練習整個動作,熟悉左腳、右腳、右手相互配合的節奏和時機,不斷重複以形成肌肉記憶、掌握整個過程中身體的協調性,繼而再開始試著在行進中練習。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跟趾動作中你的左手一定要放鬆,不受其他部位的影響,好好把牢方向盤。
哦,對了,別忘了,還是那句老話,別在街道上練習……
跟趾沒落了麼?
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說,跟趾已經out了。在賽車領域,越來越多的車型採用「高大上」的序列式變速箱,比如CTCC、方程式等等;而在民用車領域,手動擋車型已經越來越稀有,即使是手動擋的性能車,如保時捷Cayman GT4、寶馬M2,也都有降擋時電腦自動補油的功能。
似乎工程師們想告訴駕駛者:「專心走好線路,控制好車速,降擋補油這種『粗活』交給車輛自己就好了。」
無論民用車還是賽車,的確設備技術的更新都在朝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自動的方向進化,這必然影響著每一位駕駛者甚至是車手,車神舒馬赫曾在Top Gear「明星開廉價車」環節上被一臺純手動擋利亞納「折磨」到要抓狂。
曾經習武是為了徵戰沙場,現在已經演變成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的運動;曾經騎馬是為了更快地從A點到達B點,而現在已經演變成了一項貴族運動。
也許,以後再也沒有車輛必須要求駕駛者做跟趾動作,但總會還有那麼一群愛駕駛、愛操控汽車、追求並享受「人車合一」的人,一遍又一遍「固執」得訓練著自己的右腳。
樂趣,是個太主觀的詞,我們不需要為每一個行為都找到一個利益對等的目的,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喜歡而已,這當然也適用於跟趾。你說呢?
作者: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