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很多開車很久的司機不一定了解跟趾動作,但玩車黨和部分手動檔的老司機肯定熟悉。所謂跟趾動作,就是在轉彎的處,在剎車的同時,利用右腳補油的技巧,把檔位降到比較合適出彎的檔位上。這是一個技巧性要求高,在...
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右腳又要踩剎車,又要踩油門,是怎麼個踩法?其實,這裡的跟是指腳跟,趾是腳趾,上圖看的更清晰。
跟趾最經常在賽車入彎前使用,順序是:
1、右腳踩剎車;
2、左腳踩下離合器右手開始換擋;
3、降檔過程中,從當前檔移出後,檔位經過空擋的時候,右腳保持同樣力度踩剎車同時踩下油門,使發動機轉速提高;
4、轉速提高後,把檔位掛入所要降到的檔,完成換擋動作;
5、左腳鬆開離合(如果還要降檔,重複2—5動作);
6、完成整個過程,左腳收回、右腳控制油門,然後過彎。
坡道起步是最應該用這個動作的,不過不會用手剎上坡的人一般不會這麼做。很多人在手剎起步的時候會等車子動了才放手剎(駕校教練教的),長時間下來會損傷手剎甚至失靈,很影響安全。
而用跟趾就好很多。操作順序是:先空擋,踩下剎車,踩下離合,掛一檔;這時候腳尖以同樣的力度踩著剎車,左腳慢慢放離合的同時,右腳輕輕補油,當車頭稍微湧動的時候,穩住離合,多補油,同時腳尖開始慢慢放開剎車,左右輕放離合,車子就會上坡的。特別是很陡的坡,比較管用。
遇到一些險情的時候可以用該技巧,例如高速行車的時候,看到快追尾了,利用跟趾降檔,可以往旁邊避讓。
不過,想要做好跟趾比較困難,同一時間需要完成多個動作,配合不好反而更危險,例如剎車力度在過程中減小、降檔過多等等,所以大家還是要謹慎使用。
有人會說,日常駕駛又不是賽道,哪需要跟趾。其實,跟趾動作不僅僅是車手必須掌握的技巧,但凡想把手動擋玩好的童鞋,都應該去掌握,因為這個技巧可以讓降檔完成的更加順滑,也會一定程度保護變速箱和離合器,而且還可以防止在降檔過程中發動機制動瞬間傳遞造成驅動輪鎖死引起的失控,特別是FR(前置後驅)車及雨天行駛。
與跟趾動作的好處相對的,哪些駕駛習慣會損害變速箱和離合器呢?1、手長期放在手動擋的擋把上
不應該把手長期放在手動擋的擋把上,不能把它當做扶手來用,這大概是很多人開手動擋的老毛病,尤其是老司機,一是可能覺得這樣比較酷,而是因為怕頻繁換擋麻煩。其實,當需要換擋時,用手移動一下擋把,然後把手放回到方向盤上。為什麼?首先要了解手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
當換擋的時候,會撥動變速箱裡面的撥叉,讓它貼到旋轉的同步器上,然後把這個同步器貼到想要選擇的擋位上,同步器就負責切入擋位。所以說在換擋的時候,撥叉就會有一些磨損,但是磨損並不嚴重,因為畢竟時間很短。如果掛上檔之後手一直放在擋把上,會讓撥叉一直壓在同步器上,同樣這個旋轉的部件就會一直壓在撥叉上,這樣就會讓撥叉產生磨損,所以最好不要這樣做。還有個原因就是應該時刻讓雙手握在方向盤的「3點鐘」和「9點鐘」位置,這樣才能獲得最佳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激烈駕駛的時候。
2、等紅燈時不回空擋
有些人開車,來到紅燈時,不喜歡回空擋,一是因為可能怕麻煩,二是因為想綠燈的時候能夠儘快起步。其實這樣做不太好。不如掛入空擋,然後鬆開離合踏板。為什麼?可以了解離合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來解答這個問題。
離合器結構中主要有膜片彈簧、壓盤和從動盤,其中膜片彈簧主要是負責離合器的咬合和釋放。在變速箱裡面有分離軸承,當踩下離合器踏板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分離軸承就會壓到這個膜片彈簧上,然後釋放壓力,這樣它就不會咬合到從動盤上了。所以等紅燈時,掛上檔位,實際上會讓分離軸承持續壓在膜片彈簧上,然後就會讓分離軸承產生磨損。那麼不如掛入空擋,鬆開離合器,這樣就不會產生磨損了,所以等紅燈時就掛入空擋,鬆開離合踏板吧,不要偷懶,想起步的時候迅速掛入1擋起步就行,花不了多久時間的。
3、在上坡的時候通過離合來穩住車身
可能很多人都會這麼去做,也就是通過油離配合讓車子不會倒退下坡,目的就是不讓車子下滑,起步時也更容易一些。但其實這麼做就會讓離合片上的摩擦材料產生損耗,因為從動盤用一個速度在旋轉,而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到壓盤,它和飛輪一起將從動盤包在中間,也將根據油門開度會用另外一個速度旋轉,所以說壓盤會用這個速度來旋轉去帶動從動盤達到和它一樣的旋轉速度,起到一定咬合的作用,也就是俗稱的「半離合」,但是這麼做的話就會磨損這個摩擦材料。那麼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去這麼做,真正應該做的就是在上坡時踩住剎車,用剎車來穩住車身,而不是靠油離配合。
現在有些車型配備了坡道起步輔助功能(剎車保持功能),如果在坡道上踩下離合器的時候,當把腳從剎車踏板上挪開時,車子會自動保持住剎車,起步時只需要給油門,然後慢慢鬆開離合就行。但是很多車子沒有這個功能,也不需要擔心。相信各位小夥伴在駕校一定學習過上坡起步把,這個應該是必學的內容啦,具體怎麼操作筆者在這裡就不用介紹了。
其實如果坡道並不大的話,是不需要拉手剎來輔助操作的(當然熟練的司機可以做到在任何坡道上不拉手剎也可以上坡起步)。首先踩離合掛1擋,然後鬆開剎車並儘快踩下一點油門,然後稍微抬起一點離合器就可以起步了。
4、把腳長期擱在離合踏板上
這個毛病大多發生在高速公路行車,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如把左腳放在離合踏板下面休息,需要換擋的時候再踩離合。因為如果把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上,離合器可能無法完全結合,這樣離合片就會有些打滑,動力輸出就不完整,而且離合片也會提前磨損,還可能會磨損分離軸承。
5、離合器長時間半聯動
始終強調開手擋車,如果不是非做不可,儘量不要「半離合」,原因類似第③條,這樣做會加快離合片摩擦材料的磨損。
6、喜歡搖動擋把,特別是空擋時
這大概也是很多人的壞習慣,特別在空擋的時候,喜歡搖動擋把,一是純粹是習慣了,二是想確認現在是不是在空擋,這樣做的壞處類似於第①條,會加快撥叉的磨損。所以說手動擋遠遠不止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如果不理解它工作原理的話可能想都想不到。
幾個加減檔問題毀車的壞習慣
7、當發動機轉速不高(高檔位)的時候,大腳踩油門(地板油)
比方說車子有5個前進擋,掛在五擋,目前發動機轉速是1600rpm,這時候立刻地板油是不太好的,這樣做的話就會憋住發動機,因為現在變速箱的變速齒比非常不佔優勢,如果再急加速,所以兩者其實是有矛盾的。
那應該怎麼做呢?更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懶,直接降檔就行了,因為低檔位的齒比要大於高檔位,更利於加速。如果需要更多動力的話,一次性降兩檔也不是問題(要知道寶馬3系的8速自動變速箱,在地板油情況下能夠直接從8擋降到2擋,就是如此的簡單粗暴),前提是會轉速匹配,不然對發動機造成損壞就得不償失了。
8、懶於(忘記)升檔
有些人開車有個毛病就是開著開著一直都處於一個檔位,比如說4擋。一是新手愛犯這個毛病,二是老司機有時候懶於去換擋。當然,還有種情況是有些激進分子喜歡拉高轉速再換擋,這裡指的是過分拉高,這樣也是不太好的,因為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是在每個檔位都有固定的扭矩輸出區間,當轉速到達一定程度後,扭矩輸出會比高檔位更小,這個時候其實就應該升檔了。總的來說,懶於升檔會帶來更大的噪音及更高的油耗,建議不要這麼做。
9、過分高檔低轉速
和上一條相反的是有些人開車喜歡過分高檔位低轉速,主要原因肯定是覺得這樣比較省油。其實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因為容易憋住發動機以及帶來更多的積碳問題。
10、越級加檔
這個毛病有些是因為新手誤操作,但有些老手也會這麼幹,懶!懶!懶!這樣做很可能會憋住發動機,低轉速高檔位下發動機加速無力,甚至會頓挫,長期這麼幹肯定會傷害發動機。
還有一些會造成變速箱打齒的壞習慣
11、車沒有完全靜止就強吃倒檔
有些人開車(新手,老手都有),習慣在車沒有完全停穩(靜止)的時候就掛入倒擋,相信都會聽到很不悅耳的聲音把,如果是筆者肯定會超級心疼,因為這個聲音是變速箱打齒的聲音。所以說,前進時候,不管多慢都不要直接強吃倒檔,因為倒檔通常不配同步器,容易打齒;相反,倒退較慢時直接掛前進擋一般沒多大問題,原因是因為前進擋有同步器,不會造成打齒。
12、換擋時離合沒踩到底
有些人開車非常粗心或者說是急躁,沒有把離合踩到底就換擋,這樣同樣會聽到打齒的聲音,長時間這麼做,遲早搞費變速箱。
還有一些壞習慣不只是造成磨損或者打齒問題了,會直接涉及到安全問題
13、換擋時低頭看檔位
這個習慣一般都是新手才會有,因為不熟練。這麼做是相當危險的,等同於低頭看手機。新手一定要多練習,熟練掌握換擋,一定不要低頭看檔位。
14、空擋滑行
很多很多人開手動擋都會有這個壞習慣,一般都是覺得這樣做會節油。首先,這麼做不一定節油,因為空擋滑行就是怠速狀態,怠速狀態發動機噴油嘴是會噴油的。相反,帶擋滑行有些時候會更節油,因為一定的轉速以上鬆開油門,噴油嘴是不噴油的,不同的發動機設定不一樣,但一定有不噴油的轉速區間。其二,這麼做是很危險的。因為空擋滑行時,發動機自身沒有制動,尤其在雨雪天氣更容易發生危險。
15、急剎車不踩離合
這個壞習慣也是新手才會有。筆者這裡說的急剎車就是「地板剎車」,一腳殺死那種,ABS(防抱死)系統必然會啟動。這個時候,如果不踩離合,發動機有很大的反拖制動作用,可能會影響ABS系統正常工作,特別是在需要緊急避讓的情況下,或者溼滑路面下,就更危險了。其二,這樣做必然在剎停後會熄火,設想如果這個時候有危險來臨,比如說後方車輛面臨追尾,就沒有辦法迅速躲閃,因為車子熄火了,但是如果踩下離合器了,不但車子沒有熄火,還可以迅速掛入1擋起步躲避危險。
不會跟趾動作,可以被原諒。但是,如果還有這麼多壞習慣,那就實在不能忍了。從現在做起,杜絕這些壞習慣吧,對車子和自身的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