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民張先生反映稱,家人去年9月底在成都「靚髮飾界(華陽店)」購買了一頂假髮,花了3800元,因假髮質量問題向商家維權。期間,張先生發現這家假髮店疑似冒用別的公司名稱。被冒用公司負責人稱,將依法維權,追究冒用者責任。
3800元買了一頂假髮
1年沒到就出問題了
去年9月底,張先生的嶽父在成都一家假髮店「靚髮飾界(華陽店)」花3800元購買了一頂假髮,「沒想到今年6月份,假髮就開始從頂上掉發了。」張先生說,拿去找商家,兩個月都沒有解決。商家給出的理由是疫情期間物流不通,廠家無法做售後。對此,張先生表示理解。
↑靚髮飾界。
「9月份第二次去的時候,這頂假髮就象徵性地用膠水粘了一下,我覺得太草率了。」張先生表示,假髮頭頂的洞還越來越大,並且頭皮發黑,已經爛了,比拿給他們之前壞得更厲害了。
張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老人所有的保養都按照商家說的步驟來,洗髮水也是買的店裡100多元一瓶的,商家則說我們自己維護不當。「3800元的假髮,承諾使用5-8年不成問題,居然一年都沒有使用到就開始壞了,這讓人無法接受。」
商家拒絕開發票
懷疑是冒用他人商標
「9月那次到店裡與商家協商,商家強硬回應只能補1500元換個新的。」張先生拒絕了,並且家裡老人也不相信這家店的產品質量,不願意換,更別說花錢換了。
因購買假髮時商家沒有開具發票,張先生把此事投訴到稅務部門:「2019年9月底在四川伊富飾界商貿有限公司旗下的靚髮飾界華陽店購買了假髮,繳納了3800元,商家只提供了收據,沒有提供正規發票,認為商家存在偷稅漏稅行為。」
「稅務部門回電話說已經告知商家給我們開發票,商家後來打來電話說願意給我們開發票,但是我們去店裡之後其改口說不給開,開不了。」隨後,張先生繼續向稅務部門投訴。「後來稅務部門回復我們說,這個商家和商家店裡所掛的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這家店有冒用別人商標的嫌疑。」
紅星新聞記者從張先生提供的截圖看到稅務部門回覆:核查後確認「四川伊富飾界商貿有限公司」與靚髮飾界華陽店無任何關係。
↑投訴及處理情況截圖。
11月19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來到靚髮飾界華陽店,看到店裡的「靚髮飾界」下面確實有「四川伊富飾界商貿有限公司」字樣。店員稱,「我們只有這一家店。」記者問是不是這家商貿公司的,店員閃爍其詞,並未回答。
↑店裡的「靚髮飾界」下有「四川伊富飾界商貿有限公司」字樣。
隨後,記者就此事聯繫了四川伊富飾界商貿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表示,「稅務部門也核查了,與我公司無關。冒用對我公司名譽造成很大的影響,下一步將依法維權,追究冒用者的責任。」
紅星新聞記者 李躍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