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上映,作為戰爭題材難免和前腳上映的八佰有所對比,畢竟這兩部陣容上還有些重合。坦率地說,金剛川確實有一種「時間緊任務急」的趕製感,在故事完整和人物飽滿上多少有點先天不足。
金剛川有多視角敘事,但比起很多成熟的非線性結構,它更像是多機位展示,互相補充的力度不是太夠,有把有限的內容巧妙拼成作業的勁頭。
其實今年的分工趕作業也有票房非常優異的作品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在技法上祭出了另一個方向的嘗試。即使如此,金剛川依然能靠故事背景狠戳觀眾,情感共鳴顯然不缺,淚點還很密集。
較之八佰的全面開花恨不得每個角色都儘量飽滿,金剛川主要人物數量銳減,整個故事有名有姓演員多少熟悉的角色並不是太多,兵種分為步兵、炮兵和工兵。
步兵組鄧超飾演的步兵連長和李九霄飾演的班長是直屬上下級,班長特別想要過橋打仗替犧牲的戰友拿個獎章,但這個連總是負責墊後收尾經常幹著幹著就協助工兵修橋了。
和早前的八佰裡的發揮方向有點類似,李九霄主要戲份是「跑」。他還有隱約的愛情戲份,對手戲新人妹子臉都看不太清楚,這一對主要是負責展示戰爭中一切美好都可能突然打碎在面前。
從字幕看,鄧超屬於「特別出演」,是個看起來比較正經的正面角色,突出特點是手下們聽不太懂的方言和騎過白馬。
同樣出演連長的歐豪為「友情出演」,從戲份來講確實,鄧超戲份並不多,而歐豪更少。歐豪出演的連長角色戲份一晃而過,基本只是刷臉,這個角色一度想率領水性好的小夥伴遊過去,主要的作用是被工兵攔住告知水勢湍急遊過去真不太現實。
金剛川是個修橋護橋過橋的故事,所以很容易被事先預估修橋的工兵戲份不會太少。實際上,魏晨飾演的工兵連長戲份也並不是很吃重。這角色展示更多的可能是黝黑的皮膚和略顯壯碩的身材,有上高架瞭望預警情節,日常身上背著鐵鏈掛著繩子。注意這個鐵鏈子,在最後一段劇情裡似乎暗示了角色的結局。
工兵連長細節發揮有是有,但比較受局限。有兩處戲份,他和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聊吳京飾演的高炮班長,分別在高炮班長陣亡前後,展現兩個菸民惺惺相惜(此處應有:吸菸有害健康)。可惜,對比張譯和吳京演出來的吹口哨啃玉米式的默契,工兵連長這段頓時看不出太多可圈可點的演技了。
不過看魏晨近期的電影角色,從我和我的祖國到八佰再到這次的金剛川,他選了很多外形帥氣略顯奶油小生款的年輕男演員會選的路(註:此處奶油小生為褒義,證明確實白皙帥氣),進軍事題材演硬漢強勢轉型。
坦率地說,這麼嘗試的人很多,魏晨還真是相對比較成功的。走這條路失敗的例子太多,每一位人氣都很高,就看破別說破吧。
金剛川的重頭戲在炮兵身上,大概是時間緊任務急拍步兵大規模進攻有難度,工兵運原木釘釘子反覆搭橋雖然工作艱難但可能不太容易迅速調動觀眾腎上腺素。炮兵打飛機確實看起來悲壯又有場面感,至於工兵搭橋的升華,最後一段乾脆來了一段靠人肉身搭橋外加非常藝術化的處理,抒情上肯定還是夠的,所以此處也沒法說為何最後一波攻擊明顯對方準星下降。
炮兵部分的確是整部金剛川精華所在,張譯和吳京飾演的兩位炮手,在發揮上相當程度掩蓋了劇本和結構上的瑕疵。
吳京飾演的老關是個有故事的人,因為抽菸從連長降級成班長,業務能力過硬,略顯疑似不著調。對張譯飾演的張飛有師徒情誼,也有兄弟友愛,於嫌棄吐槽中充滿關愛。
老關自始至終都更像一個典型熱血戰士,毫不猶豫選擇正面硬剛,直至最後壯烈。
關張兩人性格有明顯對比,張排是整部電影最立體有層次的角色。初看似乎謹小慎微,到最後缺氧式爆發,和偵察機1V1。
金剛川最佳看點在於看張譯演「烤玉米捨不得吃也要送給基友」,「用布包遺體送基友最後一程」,「開炮打飛機」直至「斷肢只剩自己還要再打飛機」最後贏了也要「吹個口哨告訴基友」,最後的最後還有炮彈襲擊之後的臨終姿勢。
以上一切由張譯一趟趟玉米地奔跑、高炮怒射和彌留之際唱「千古莽撞人」呈現,這次大概真的值得一個影帝。
整部金剛川劇情慘烈,多數主要角色陣亡,還有更多角色屬於「面孔模糊真英雄」。口碑來看,趕工導致的眾多槽點導致不能算壓倒性出色。不過不管怎麼說,抗美援朝是個能出太多故事的題材,還有大把後續的同題材電影正在趕來,長津湖和最冷的槍都可以再期待一下。
歡迎關注57線自媒體土匪擼劇,某匪陪你一起調侃吐槽( ̄(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