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秋拍日本國寶 中國南宋建盞近8000萬成交!華人買家,太牛了!

2021-03-05 華豫之門官方


華小豫:這個中秋註定是不平靜的,對於收藏界來講,1030萬美元落槌的南 宋「油滴天目」建盞和天宮二號上天一樣的令人心跳。相信那些手握有黑天目的老藏骨,昨夜一定集體失眠,情不自禁的在 各種溢美之詞充斥的微信圈口水流了一地。
    該南宋油滴天目茶盞,原為日本黑田家族收藏,後由日本著名收藏家安宅先生所得。
    日本黑田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謀士——黑田官兵衛(1546-1604)。熟悉日 本戰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黑田官兵衛號稱日本「戰國第一軍師」,差不多相當於咱們三國時期的 諸葛亮了。黑田官兵衛的兒子黑田長政也是個戰功赫赫的名將,曾經追隨豐臣秀吉帶兵入侵朝鮮,與 明將楊鎬、麻貴交過手,豐臣秀吉死後,好懸沒能回成日本。

黑田官兵衛

黑田長政

本次紐約秋拍的重頭戲紐約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 第二部分」專場呈現高古陶瓷28件,將於當地時間9月15日上午10:00舉行,其中涵蓋了北方的鈞窯、定窯、磁州窯及南方的龍泉、越窯、影青、吉州等佳品,諸多來源有序的精美拍品將悉數與藏家見面,相信此專場會為喜愛老窯瓷器的藏家們帶來一場拍賣饕餮盛宴!


本次有一件是牽絆著所有頂級藏家(尤其是中國藏家),那就是一件日本藏 國寶級 中國南宋 油滴天目 盞!此前估價是150-250萬美金,但遠遠低於市場價,經過一陣激烈競拍出價,最終以被一名神秘華人電話買家以1030萬美金天價拍下成交,折合人民幣近8000萬元!

關於此件器物還要特此說明:很多了解日本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日本頂級國寶是經過登記的,不能進行拍賣!但這件 日本藏 國寶級 中國南宋 油滴天目 盞的來源是:於1935年12月18日登記為日本重要美術品;於2015年9月4日註銷該認定, 是的!沒錯! 在日本只要註銷認定即可拍賣!接下來帶大家欣賞下這件「宇宙神器」的前世今生面貌!


宋 建窯 油滴天目

於1935年12月18日登記為日本重要美術品;於2015年9月4日註銷該認定,
來源:黑田家傳來 黑田長成(1867-1939)侯爵。
安宅收藏
估價:150-250萬美金!
成交價:

參考來源 圖文版詳解: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點: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天下收藏文化街三樓多功能廳(商務內環與商務東三街交叉口)《華豫之門》所發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做出處理;傳播傳統文化,分享鑑藏知識,弘揚正能量,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崇尚分享。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華豫之門官方 公眾號ID:HNTVhuayuzhimen)。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福建建陽:從徽宗御用到東瀛國寶:建盞與中日茶文化
    3月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義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於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根據雙方協議,義大利返還796件/套中國文物藝術品。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其中就有一枚宋代建窯建盞。
  • 2020年建盞拍賣排行榜丨特殊疫情時期,建盞能否絕地搏殺,迎來井噴時代?
    簡介:該盞四年前第一次現身於2016年香港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場次),以折合人民幣約488萬四年後上拍以約850萬人民幣落槌,刷新建盞拍賣排行榜,位列建盞榜單第四。由此可見,宋代建盞依舊是國際古董拍賣交易的寵兒。
  • 中國大媽如何打臉日本鑑寶專家
    61歲的中國陶藝家李欣紅,一眼就認出了這隻「日本國寶」:「錯不了!就是我做的!」看到自己作品上了日本電視,還被日本專家鑑定為國寶,李大媽對著記者一陣感嘆:「太不可思議了!還有這種操作?」相關內容現今建盞的國際拍賣紀錄,為去年9 月15 日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中拍出的那隻約合人民幣7800 萬元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盞。
  • 華人藏家4.636億港元拍下蘇軾《木石圖》,使其從日本私人收藏回到中國
    萬眾矚目的蘇軾《木石圖》於第8個上拍,拍賣官特別說明,對於這件拍品,只有註冊了金色號牌的競投者才有資格舉牌。《木石圖》以估價待詢的方式上拍,以3億港元起拍,在場電話席中共有4位買家出價。拍品價格迅速從3億攀升到4億,最終由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的電話買家以4.1億的落槌價競得,連佣金成交價為4.636億港元,成為佳士得香港迄今為止拍出的最高價中國古代書畫作品。
  • 看中國大媽如何打臉日本鑑寶專家
    61歲的中國陶藝家李欣紅,一眼就認出了這隻「日本國寶」:「錯不了!就是我做的!」看到自己作品上了日本電視,還被日本專家鑑定為國寶,李大媽對著記者一陣感嘆:「太不可思議了!還有這種操作?」相關內容現今建盞的國際拍賣紀錄,為去年9 月15 日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中拍出的那隻約合人民幣7800 萬元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盞。
  • 日本2500萬「傳世國寶」,原來是中國大媽做的!
    61歲的中國陶藝家李欣紅,一眼就認出了這隻「日本國寶」:「錯不了!就是我做的!」看到自己作品上了日本電視,還被日本專家鑑定為國寶,李大媽對著記者一陣感嘆:「太不可思議了!李大媽特意拿來照片對比:左邊:日本專家鑑定2500萬,右邊:我家店裡銷售1400
  • 趙無極《銀河》以5640萬元成交,更多西方當代藝術亮相中國:佳士得上海領跑秋拍第一棒
    趙無極、朱德群等華人藝術家表現穩定本場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拍中,趙無極早期甲骨文作品《銀河09 .11.1956 》買家電話競拍中,近年來奈良美智市場持續高溫,在佳士得香港2019春拍「20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奈良美智刷新其於2019年蘇富比春拍紀錄,《不眠夜》以1400萬港幣起拍,29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3492萬港幣成交。奈良美智在德國新表現主義的浪潮中,他回歸自身文化根源的滋養,將肖像繪畫的古典主義技法與日本浮世繪構圖提煉,形成特有的扁平式人物構圖。
  • 2017年春拍總成交105億 藝術品市場回暖
    從近三年瓷器雜項板塊市場行情走勢數據看,每年的兩次春秋大拍在2010年後的市場波動中相對處於「穩定期」,2014 - 2016年秋拍同比在成交額與成交量上持平,2015 - 2017年春拍同比也相對平穩。
  • 最高單品3.066億港幣成交!香港蘇富比秋拍斬獲33.49億,重量級藏品全成交!
    對本季秋拍總成績貢獻最大仍是現當代及東南亞藝術板塊,該板塊的總額高達16.7億港幣,誕生4件過億和23超千萬成交拍品,刷新了西方藝術品在亞洲拍賣之最高成交價,整體成交率達87%,刷新8項拍賣紀錄,穩守半壁江山,這一成績在當下十分難得。
  • 【大象視界】罕見南宋官窯的奇幻時空之旅
    日本三大南宋國寶曜變建盞日本三大國寶曜變建盞同時展出,成為了今年古董愛好者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在400多年前的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武士,放下屠刀,一個個躬身低首走近小小草庵,成為侘茶之道的最大恩主,並從那一刻開始,國寶曜變便在高級武士家族代代相傳,成為了今天的日本國寶。這樣強烈的反差,便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宋瓷奇幻的時空之旅吧,這樣的結果,或許也是當時的宋代匠人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的。
  • 蘇富比秋拍永樂佛像拍2.36億 助推投資熱潮(圖)
    知名古代藝術鑑藏家梁曉新在受訪時表示,這代表「泛亞」概念的喜馬拉雅藝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特別是其中一些高古的精品將重現歐美拍場,而整個華人圈的買家將成為護盤的中流砥柱。  文、圖 記者郭曉昊、林琳  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被內地藏家以2.36億港元的天價競得,同時刷新了中國單體佛像造像成交紀錄。
  • 眾籌丨一位建盞大師,一生致力於讓流到日本的「國寶」回家
    這三隻宋代曜變天目盞,在日本被奉為頂級國寶,密藏400年,極少對外展出。    宋代時期,不少日本僧人到中國天目山的寺院修行,歸國時會帶走所學的茶禮、茶器,其中黑釉茶碗就是從天目山寺院帶出的。  所以後來這些黑釉茶碗,在日本被稱作「天目盞」,在國內則叫「曜變建盞」,因為燒出曜變的地點,在福建的建窯。
  • 7000萬股晉商銀行股份2.366億成交 京東秋拍頻頻落槌
    京東珍品拍賣聯合知名典當行和拍賣機構,帶來的極具收藏和投資價值的典藏珍品吸引了20餘萬次出價競拍;司法拍賣、海關拍賣上拍的公司股權、紅木家具等特色拍品頻頻落槌;而京東拍賣攜手眾多明星推出的公益拍賣則受到眾多用戶的支持,紛紛以高溢價率成功拍出,為貧困兒童獻出愛心。
  • 香港蘇富比2020年10月9日秋拍前瞻——兩年前的「天外飛仙」賣貴了嗎?
    以2003年非典疫情背景為例,香港蘇富比舉辦的2003春拍事先對於拍賣的成交不敢奢望,但是最終卻成績彪炳: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和手錶拍賣共成交1.64億港元。而此次香港蘇富比秋拍精選的多件宋盞便最引發關注。
  • 2017秋拍數據出爐:藝術品成交均價再破紀錄,瓷雜板塊炙手可熱
    《報告》顯示,2017全年,中國境內藝術品拍賣成交數量184002件,同比下降0.86%;成交額約為642.8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24.88%。其中,2017年秋,中國境內藝術品拍賣成交數量98722件,同比下降3.9%,且成交數量自2013年秋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383.16億元人民幣,為近五年最高,同比增長36.8%。
  • 拍賣快訊:香港蘇富比秋拍之宋盞!
    #宋盞#香港蘇富比2020年秋拍此次秋拍上承春拍的佳績,繼續以色選物。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蘇富比今年拍賣市場行情如何?以2003年非典疫情背景為例,香港蘇富比舉辦的2003春拍事先對於拍賣的成交不敢奢望,但是最終卻成績彪炳: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和手錶拍賣共成交1.64億港元。
  • 來這裡盡覽建盞之美!
    ——北宋  陶谷《清異錄》8月上旬,內地藝術品拍賣的焦點將全部聚焦到了杭州,西泠印社和浙江南北兩大春拍,這也是新冠疫情近半年來內地的第一波線下大拍,而在杭州春拍的同時,還會有一些高水平的展覽同步舉行,今天大象就帶朋友們一起去先睹為快8月3日在杭州吳山古玩城成蹊堂舉辦的【和光同塵——建窯黑瓷藝術展】,展覽將會持續到8月23
  • 典藏藝術市場丨久霾北京,乍現晴光:中國嘉德2016北京秋拍第一波報導
    前者拍賣總成交額1749.2萬元、成交比率36%;後者總成交額3.07億元、成交比率56%。兩相加總,成交金額僅達大觀之夜近現代書畫部分的一半,顯然兩個夜場的業績呈現相當大的落差。針對這樣的結果,中國嘉德副總裁、書畫總負責人郭彤表示:「新買家一般都是從近現代書畫入手開始藝術收藏。所以拍後要反省,是不是應該把古代書畫與近現代書畫分成兩個夜場?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八百年來受到日本人痴迷般追捧的龍泉青瓷。說到千年以來在日本流傳的中國瓷器,最為經典的大概就是兩類了——建盞和龍泉。如今在日本留存的八件被定為「國寶」級的中國瓷器中,建盞4件,龍泉花瓶3件,還有一件是吉州窯茶盞,清一色是宋元時期的陶瓷。非常顯然,8件「國寶」窯口和品種的分配和茶道在日本的盛行密不可分。
  • 【大象視界】堪比日本皇家的名門,留下了怎樣的稀世寶物?
    最終,這隻帶有日本老出版的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拍出了6752萬港元。這種在茶室之內布置一瓶一畫的組合,大約源於日本的室町時代(1336-1573),正是唐物茶具開始在日本風靡的年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抹茶道完全承襲了唐宋時期的中國茶道傳統,當時的茶室流行一種名叫"床之間"的壁龕。專門供奉這樣的一件花瓶、一幅畫的組合。這樣的壁龕應源自於佛教,在日本,它呈現出了「禪茶一味」的新境界而被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