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
自從有了孩子,感覺生活變得特別的「緊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得抱著寶寶,抱著他們坐著還不行,就得邊走邊抱著,本來上班就已經很累了,回家還不讓坐著,甚至都有些後悔要孩子了。
就算孩子還小,家裡幾個大人輪流抱,那也是極大的體力消耗,而且公公婆婆等長輩年事已高,經常累的直不起腰。
相信只要提到孩子,各位寶媽和寶爸都會有吐不完的槽,可是心裡依舊喜歡無比。
不過,為什麼出生不久的嬰幼兒總是喜歡被抱著走,不喜歡停下來呢?
為什麼嬰幼兒喜歡被抱著走,一停就會哭?
對於這個問題,曾有育兒專家給出過解釋,大致的意思是:
嬰幼兒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態,要追溯到幾千年前,當時身邊有許多危險,而媽媽是孩子的保護者,會給孩子最大的安全,在媽媽的移動的過程中,孩子會保持安靜,以免引來危險。
許多人把這種解釋看成是一種「玩笑」,不過,資料證明確實有相關的研究內容。
不過,現實科學的時代,凡是都是以科學為主,經過科學研究證明:當大人把孩子抱在懷裡走動時,嬰幼兒的心跳會更加的舒緩,他們才更喜歡被抱著走。
具體原因有以下4點
對外界的好奇
當嬰幼兒長到一定月齡時,他們的視力會逐漸完善,因此,周圍的物品會對孩子更有吸引力,此時被豎著抱著的寶寶可以看到周圍更多的事物,所以,對周圍有一定的新鮮感。
面對這種新鮮感,孩子會充滿好奇,總想去看看,如果家長要細心留意便會發現,當抱孩子來到某處時,孩子會伸手去拿東西,這就是對外界的好奇。
缺乏安全感
當胎兒還未出生時,在子宮裡被羊水包圍著,聽著媽媽的心跳聲,跟著媽媽的身體而動。
可是,胎兒出生後,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安全感降低。
日本曾有科學家表示:6個月的寶寶,當媽媽抱著他走動時,心率會變得平緩,一旦停下或者是把孩子放下,寶寶的心率就會有所上升。
身體不舒服
有時候,寶寶之所以喜歡被大人抱著走動,是因為身體有些不舒服,走起來時會有所好轉。
寶寶的習慣
現在的大人對寶寶有些過度的關注了,從而讓寶寶養成了一些習慣。
比如,寶寶每次哭的時候,大人們就會抱著寶寶在地上走來走去,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了孩子的習慣。
大人不要嫌煩,抱著寶寶有益成長
面對寶寶的這種要求,大人們千萬不要嫌煩,因為抱著寶寶走動,是對他們成長有益的。
首先,帶著寶寶來回走動,可以增加孩子對外界的認知程度,可以適當的多帶孩子出門看看,增加孩子的眼界。
除此之外,抱著寶寶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親子關係,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而且抱著寶寶會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平穩,穩定寶寶的情緒,從而幫助孩子成長。
所以說,抱著寶寶來回走動時有益處的,而且寶寶小的時候就那麼一兩年,等寶寶長大了,你想把他估計都不讓你抱了,因此,趁著寶寶還小的時候能多抱會就抱會吧,畢竟童年很短暫。
YOYO心裡話
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對孩子的成長和親子關係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大人們不要嫌煩了,現在的小YOYO就已經不讓抱了,我都有些後悔以前沒多抱她多走一走了,所以說,能多抱就多抱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