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 | 6集 | 45分鐘 | 歷史文化類紀錄片
本片聚焦嘉峪關城的歷史命運和跌宕故事,反映關城復興和鋼城崛起。
正如「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本片將嘉峪關置身於大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中,既突出其第一雄關的壯闊,又關懷天下、視野開闊。觀眾們可以在本片中,感受其筋骨、欣賞其情懷、體會其深度。
本片的三個篇章風格鮮明,創新性地使用了不同的影像風格和敘述方式,全面展現了嘉峪關自建成至今幾百年來的精神文脈。
01歷史篇 | 情景再現 | 《邊關》&《疆場》
再現了圍繞嘉峪關城樓而展開的史詩故事
02近代篇 | 史料展示 | 《曙光》&《鑄魂》
復原了近代嘉峪關城跌宕起伏的恢弘曆程
03當代篇 | 紀實拍攝 |《年華》&《家園》
紀錄了幾代嘉峪關人的生活
傳達他們的情感和希望
第一集《邊關》
明王朝建立後,馮勝率軍收復河西走廊、擊退西北蒙古殘餘勢力,為了保證西北穩定,他決定在河西走廊最狹窄處修建軍事堡壘——嘉峪關,明朝在嘉峪關外建立了7個羈縻衛所,形穩定了西北局勢,嘉峪關也成為這一邊疆秩序的堅定守護者。
第二集《疆場》
崛起於吐魯番一帶的滿速爾汗野心膨脹,多次入侵河西,嘉峪關遊擊將軍芮寧與之展開了壯烈的戰鬥並以身殉職,隨後這座關城的命運與明代朝堂之爭緊密相連,最終只能無奈地關閉關城,嘉峪關成為帝國西端一道孤獨的身影。透過歲月的面紗,「天下第一雄關」的身影始終巍然挺拔,成為帝國威嚴與秩序的象徵。
第三集《曙光》
清代末期,嘉峪關漸漸被人遺忘在西北邊陲。抗戰前夕,瑞典學者斯文·赫定敏銳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分裂西北邊疆並切斷與外界聯繫的陰謀,提出修建中原通往新疆的公路,在考察途中,他用最熾熱的情感呼籲復興絲綢之路、重修嘉峪關城。
第四集《鑄魂》
抗戰全面爆發前,中日雙方圍繞長城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和宣傳,沒被日軍佔領的嘉峪關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們希望關城和西北重振雄風。幾十年後,英國人威廉·林賽決定沿著此前攝影師的腳步重走長城,並在相同的地點重拍長城,他的雙眼與鏡頭也見證了這座關城的復興之路,也見證嘉峪關從傳統走向現代。
第五集《年華》
用純紀實的手法紀錄一座城市的崛起。為了全面布局中國工業版圖,中央希望在西北地區建設一座大型鋼廠,隨著鏡鐵山鐵礦的發現,數萬人湧入嘉峪關,一座工業新城也隨之崛起。第一代嘉峪關人在一無所有的戈壁灘上住著地窩子、迎著西北風,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鋼鐵廠。
第六集《家園》
改革開放後,新一代嘉峪關人將戈壁灘變成了綠樹成蔭、湖水碧波、整潔乾淨的現代文明城市和綠色環保城市,走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道路。在這裡成長起來的攝影師,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巨大變化。
CCTV-9| 11月25日-30日| 20:00|每晚一集
優酷全網獨播
敬請期待!
製片人 | 李東珅
監 制 | 趙啟辰、蕭屺楠
總撰稿 | 王登渤、鄧建永
撰稿 | 孔麗麗、滕飛、金卉
導演 | 徐鴻、蕭屺楠、李樂
作曲 | 鮑比達、徐鯉
風光攝影 | 安德魯·史蒂芬(美)
安德魯·亞瑟(美)
出品單位
中共嘉峪關市委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
聯合攝製
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
甘肅省廣播電視局
甘肅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
騰藝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
甘肅伯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寧波正行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攝 制
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行業推廣 | 紀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