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是動力,點擊「聚英匯賢」 一鍵關注
冬日的夜,不覺就到了,一抬頭天就暗了。
把自己陷在沙發裡,打開音響,旋律籠著我進入無邊的黑夜。
已經很少聽有歌詞的音樂。
《河西走廊之夢》是紀錄片《河西走廊》的主題曲,不知是因為這首曲子喜歡上了這部紀錄片,還是因為這部紀錄片喜歡上了這首曲子。
音樂響起,一幅幅畫面和旋律一起在黑夜裡展開……
舉目環顧四野的是誰?
是一心向西鑿空西域的張騫?他逃出匈奴關押為何不回長安還要向西而行?
是縱馬揚鞭封狼居胥的戰神霍去病?「揚大漢軍威」的武威,「泉水如酒醇」的酒泉,「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張掖,「氣勢恢宏」的敦煌。他看到這河西四郡,他勢如閃電殺退異族心中湧起多少豪情?
是即將離開河西走廊踏入茫茫戈壁求佛的玄奘?他獨自西行,步步維艱如此強大的內心究竟是依靠多麼堅定的信仰?
是那些東來西往的商旅駝隊、文人僧眾,一路徵途一路白骨?他們不畏生死是為了什麼?
他們去幹什麼?他們是即將離開還是已經歸來?
他們在想什麼?是跨越大漠戈壁酷熱沙暴後踏入河西走廊九死一生的喜悅,還是為即將離開河西走廊面對有未知未來雖心有恐懼卻依然堅定的眼神?
無論怎樣,他們的腳步沒有停。
就是這些來去之間跨越千年沒有停止的腳步,走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河西走廊」,走出了這條聯接東西方經濟文化的絲綢之路。
蒙古高原的朔風吹綠吹黃了一季一季的草,漫天的飛雪讓祁連山銀裝素裹,奔騰的黃河船工號聲穿越八百裡河西走廊在西域迴蕩,崑崙山、玉龍河溫潤的羊脂玉翻越河西走廊打磨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
血染徵袍的勇士端起美麗的姑娘遞過的烈酒一飲而盡,姑娘緊緊摟著勇士寬闊的背馳騁在草原,夜風裡幽怨的羌笛是他們愛的歌,無邊大漠裡如血的殘陽是他們愛的歌,繁星繚亂的夜空是他們愛的歌……
朝陽依舊如血,風吹亂了姑娘的頭髮和長裙,她的勇士又穿上她洗淨的戰袍,跨上嘶鳴的戰馬,四蹄揚起的煙塵,可否在朝陽裡換成美麗的夢:等你回來,世間再無戰爭殺戮,安寧和平永駐。
旋律停止,思緒依舊遊蕩。
我不懂音樂,更不通音律,所有樂器一竅不通,對音樂的理解完全憑感覺。我也不知道創作這首《河西走廊之夢》的雅尼是否真正把河西走廊完完整整走了一遍。
可我相信,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用他獨特的音樂視角和敏銳的感覺,以恰到好處的音樂表現力,完美詮釋了「河西走廊」。
我聽了無數遍《河西走廊之夢》,每一次聽都是不一樣的感覺。那種大氣磅礴卻又細膩溫婉的表現,一度讓我淚流滿面不能自拔。
無論何種藝術表現形式,一定是相通的。音樂的旋律有畫面,繪畫作品有意境律動,文學作品亦是如此。
我「似是而非」,我「得意忘形」,我「在刀鋒上跳舞」。
「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看我亦如是」,感謝《河西走廊之夢》,致敬雅尼先生。
您的心靈家園
作者:士君
新疆芳草湖70後生人,自由撰稿人,
毛澤東文學院十八期青年作家研修班畢業。
熱愛文字,執著文學,善隨筆、散文、遊記。
最初以文字療傷慰籍自己,之後願以文字發現展現世間美好,挖掘人性真善美!
微信號lsj1589908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