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紀錄片 |《河西走廊之嘉峪關》

2021-02-08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說,「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如果要了解過去、了解歷史,那麼,紀錄片提供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渠道。因為紀錄片的核心是儘可能真實地還原,再現。這樣說來,其目的和考古工作有些相似。同時,大量考古發掘工作讓許多文物出土,為紀錄片的真實性提供了保障。

當我們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宅在家裡煩悶的時候,觀看一部高質量的人文歷史方面的紀錄片,也是培養自己人文情懷的一個不錯選擇。

本期推薦的是《河西走廊之嘉峪關》

▲預告片,完整版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分集觀看

片名:《河西走廊之嘉峪關》

分類:人文歷史

集數:6

導演:徐鴻 蕭屺楠 李樂

簡介:明朝嘉峪關城歷時百餘年的修建,作為明朝萬裡長城最西端的起點,這座關城不僅在邊防中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也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貿關卡。

第1集《邊關》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王朝採用由近及遠、因地制宜的經營西域策略,關西七衛成為西北邊防的重要戰略屏障,嘉峪關就是關西七衛的東端界點,也是西域進入中原的標誌。嘉峪關作為絲綢之路與長城兩條線的交匯點,也是唯一重疊之處,軍事大樞紐和經濟大動脈集於一身。

第2集《疆場》

1516年深冬,明朝西北邊陲,東察合臺汗國的大軍洶湧而至,首領滿速兒企圖進犯中原,嘉峪關迎來了一場生死考驗。嘉峪關的城防部隊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應對滿速兒的進攻。作為軍人,保家衛國是將軍芮寧的責任,他決定主動請纓,迎戰東察合臺汗國的大軍。

第3集《曙光》

金戈鐵馬的戰場殺伐已成為久遠的回憶,火藥的使用拉開了一個新的戰爭時代的序幕,多少城池、烽燧已在歲月中坍塌,就連建造了它的那個王朝也已覆滅了許久,嘉峪關這座長城與絲路交匯而生的古老關城不知不覺已站在一個千年未有的時代節點上,曾經的「天下第一雄關」在時代的衝擊下搖搖欲墜,猶如英雄遲暮,等待它的似乎只剩湮沒與遺忘,但突然間,那些久違的馬蹄、駝鈴與腳步聲又一次從遠處傳來。

第4集《鑄魂》

「九一八事變」後,偏僻的嘉峪關也開始覺察到其西北上空悄然集結的烏雲,一群中國人的面孔來到這裡,他們中有記者,也有政治家。在這個最迷茫最彷徨的時代,這些與中國的現實和未來相系最緊的人士,不約而同選擇了到西北去。這些人當中就有當時時任《大公報》特約通訊員範長江。

第5集《年華》

為了全面布局中國工業版圖,中央希望在西北地區建設一座大型鋼廠,隨著鏡鐵山鐵礦的發現,數萬人湧入嘉峪關,一座工業新城也隨之崛起。第一代嘉峪關人在一無所有的戈壁灘上住著地窩子,迎著西北風,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鋼鐵廠。 

第6集《家園》

本集講述了幾位在嘉峪關生活的人,反映他們的情感和希望。其中有馮澤忠,2016年來到嘉峪關,是鏡鐵山測量員;80歲的楊達啟,1965年來到嘉峪關,酒鋼退休工人,是嘉峪關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發起人;胡美英,1989年來到嘉峪關,是位作家。

來源丨央視網

相關焦點

  • 跟隨鏡頭穿行「天下第一雄關」,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將播
    四年前,紀錄片《河西走廊》在央視開播,收穫了數據與口碑的雙豐收。2019年,作為與《河西走廊》一脈相承又深度延伸的作品,由《河西走廊》原班團隊製片撰稿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也將於近期播出。9月3日晚,《河西走廊之嘉峪關》看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北國劇場舉辦。
  • CCTV六集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
    3部 | 6集 | 45分鐘 | 歷史文化類紀錄片本片聚焦嘉峪關城的歷史命運和跌宕故事,反映關城復興和鋼城崛起。正如「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本片將嘉峪關置身於大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中,既突出其第一雄關的壯闊,又關懷天下、視野開闊。觀眾們可以在本片中,感受其筋骨、欣賞其情懷、體會其深度。
  • 《河西走廊之嘉峪關》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扶持項目
    《河西走廊之嘉峪關》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扶持項目 2020-09-14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之蒼生
    他還指揮修建了從新疆經河西走廊到蘭州的道路,並在道路兩側種植楊柳古柏等樹木。所謂「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民間稱「左公柳」。1880年5月,左宗棠命令軍士抬著他的棺材,出嘉峪關,沿河西走廊,前往哈密。期間,湘軍僅用三年,便收復了除被沙俄佔領的伊犁地區外,新疆所有失地。
  • 【第八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 特別報導】影像裡的嘉峪關
    影像裡的嘉峪關《河西走廊之嘉峪關》劇照  編者按 在遠去的歷史記憶裡,嘉峪關是中原王朝的邊關屏障,金戈鐵馬、經年徵戰與休養生息、貿易往來交相輝映,書寫了絲綢古道與萬裡長城唯一重疊交匯點上的輝煌與榮耀
  • 【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用紀錄片觸摸城市個性,尋找城市靈魂
    ,就像是一個家沒有相冊,城市紀錄片作為一種新興的紀錄片類型正在崛起。」今天上午9時,作為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分論壇之一的「城市紀錄片——新類型的崛起」論壇在嘉峪關舉行。省內外知名學者、影視行業從業者等人來到活動現場,暢聊城市紀錄片的現狀,暢想其未來的發展與趨勢。  城鎮化率迅速提升,城市紀錄片作為一種新的類型正在興起。
  • 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夢幻涼州》攝製組在武威市涼州區取景
    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夢幻涼州》攝製組在涼州取景每日甘肅網7月16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連日來,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夢幻涼州》攝製組一行,分別在武威市涼州區鳩摩羅什寺、北關市場等地拍攝取景。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夢幻涼州》,是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的續集作品,是一部全視角展示武威人文歷史題材的紀錄片,由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該公司在拍攝《河西走廊》等紀錄片時收集了涉及武威歷史文化、人文地理、自然景觀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 以紀錄為名,穿越河西走廊,相聚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
    10月27日,在北京飛往嘉峪關的飛機上,2020年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空中論壇舉行。他表示,甘肅省打造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甘肅文化資源豐富度在全國排名第五,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甘肅省應該深度挖掘文化資源,利用好文化資源,進行有效傳播。
  • 孟非李玲玉現場助陣 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閉幕
    ,這緣於他1994年從南京坐綠皮火車去新疆拍攝紀錄片的經歷。當列車行進到嘉峪關的時候,正好是夕陽西下,我看到殘陽如血,在地平線的鏡頭一座雄關出現了,當時我的心裡非常激動,當時就想起了一句古詩"一出嘉峪關,兩眼淚湧幹"。
  • 第五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將於9月22日舉辦
    經過四載沿革,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已經發展成為集學術研討、影片創製、市場推介、展映交流於一體的專業性、學術性、國際性的品牌文化節會。  作為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子項目之一,第五屆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肩負著更為重要的文化使命。
  • 聽音有感之《河西走廊之夢》
    《河西走廊之夢》是紀錄片《河西走廊》的主題曲,不知是因為這首曲子喜歡上了這部紀錄片,還是因為這部紀錄片喜歡上了這首曲子。 音樂響起,一幅幅畫面和旋律一起在黑夜裡展開…… 舉目環顧四野的是誰? 是一心向西鑿空西域的張騫?
  • 著名紀錄片導演秦川做客《絲路講堂》
    著名紀錄片導演秦川做客《絲路講堂》 每日甘肅網11月6日訊據嘉峪關日報報導(記者張杰)10月30日,著名紀錄片導演、甘肅省文學院專業作家、甘肅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秦川做客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絲路講堂》,向我市百餘位傳統文化愛好者講述
  • 走過甘肅河西走廊4個旅遊城市,最喜歡還是張掖,看點豐富門票便宜
    2020年的8月初,小馬重新又走了一次河西走廊,相比上一次的自駕之行來說,這一次的河西走廊之行讓我對於這幾座城市有了重新的認識。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城可謂是既可以看到濃濃的大西北自然風情,也可以看到極具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風情。這一次的河西走廊旅行中,小馬走了四座城市,分別是敦煌、嘉峪關、張掖以及武威。
  • 紀錄片《河西走廊》(合10集)
    河西走廊,從張騫出使西域算起,承載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使命,是商業貿易往來的一條必經古道,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共十集,由敦煌研究院沙武田擔任學術統籌,二十多名相關學者為該片製作了43萬字的學術資料,製作團隊再根據這些資料確定每集展示的故事,以時間為線索
  • 我國的「河西走廊」,究竟在哪條河流以西?
    在我國,主要存在著兩個大的走廊地形,分別是「河西走廊」以及「遼西走廊」。 有一些咬文嚼字的人,曾對這個說法提出過異議,他們認為「河西走廊」的「河西」,所指的並非是黃河以西,而是指的古代地名「河西」。在古代這裡屬於雍州和涼州的管轄範圍,也被稱為河西。當然,即便如此,河西兩個字追根溯源,依然是黃河以西的意思。
  • 甘肅河西走廊上的海市蜃樓
    而後又一次遭遇晚霞,被晚霞的美色襲擊是在嘉峪關萬裡長城。最初,嘉峪關出現在視野裡的時候我還以為那是海市蜃樓。當車過了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能夠看到戈壁的時候,我們也就開始聽到了海市蜃樓的話題。最先談起它的是導遊。奭朗、活躍、記憶力驚人的甘肅華夏旅行社經理,說一部電影裡的海市蜃樓就是在河西走廊的大戈壁裡拍的,而且時不時指著窗外說:「瞧,那就是海市蜃樓。」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良心推薦,伴您和孩子一起在家度過「抗疫期」
    小編特意整理了三十多部豆瓣高分文博紀錄片 不出門的日子,一起來和孩子享用精神食糧吧!,中規中矩的主題內容緣何有著如此之高的口碑? 場景的選擇與再現,好演員帶觀眾身臨其境,畫面之美、解說之美加上動聽的背景音樂,難怪它會在一眾紀錄片中脫穎而出。
  • 豆瓣評分9.7,《河西走廊》一部美到哭的紀錄片
    《河西走廊》是2015年播出的一部10集紀錄片,豆瓣評分9.7分,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不到三萬人打分,但是依舊可以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分,可見這是一部多麼驚豔的紀錄片,導演太會講故事了,歷史、地理、軍事、民生、文化、宗教相互交織,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看得人如痴如醉。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匯總(內附觀看地址)
    小編特意整理了三十部豆瓣高分文博紀錄片不出門的日子一起來享用精神食糧吧!01《河西走廊》(2015) 9.6分十集的影片將河西走廊從漢至今的歷史串聯起來,中規中矩的主題內容緣何有著如此之高的口碑?場景的選擇與再現,好演員帶觀眾身臨其境,畫面之美、解說之美加上動聽的背景音樂,難怪它會在一眾紀錄片中脫穎而出。
  • 探訪河西走廊的吐蕃建築
    這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迷。在2017年12月隆冬季節,西藏建築文化學者徐宗威先生就這個問題,在河西走廊及敦煌莫高窟做了實地調查和研究,並提出初步研究結論,揭開了這個歷史之迷。專家組走訪了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等河西走廊地區古時重鎮,拜訪了敦煌研究院,查閱了敦煌歷史遺卷等文獻資料,觀看了莫高石窟,特別是中唐時期與吐番佔據河西走廓地區關係密切的部分洞窟,對這個問題做了調研,希望找出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