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塘殘荷,半蓬枯葉
如果再有淅瀝的雨滴
打落在焦黃的圓葉上
須臾墜入水中
那便是一幅
孤寂靜美的秋日圖
古詩詞裡的殘荷
是一個總是跟禪意掛鈎的美景
01
《宿楚國寺有懷》
唐·趙嘏
風動衰荷寂寞香,斷煙殘月共蒼蒼。
寒生晚寺波搖壁,紅墮疏林葉滿床。
起雁似驚南浦棹,陰雲欲護北樓霜。
江邊松菊荒應盡,八月長安夜正長。
清風吹動著這滿池塘衰敗的荷葉,只散發出淡淡的荷葉餘香,被風吹散的孤煙和那殘缺不圓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廣闊天際下相互映襯,共同生出那悽靜又蒼茫的夜色。
入秋的夜總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頓生寒意,悽涼之感襲來,好似碧波江水正搖撼著這楚國寺,屋外的紅葉也在獨自旋轉、飄零落地,落滿井臺。
不知何處的棹聲驚動了草叢中的睡雁,大雁紛紛從南浦飛起,漫天的陰雲籠罩在那高高的北樓之上,似乎是想要遮蓋那瓦片上的冷霜。
江邊上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經枯敗荒蕪了吧,可憐了這八月的長安,漫漫長夜,該如何度過。
02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駱氏亭外竹林環繞,雨後景物煥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飛向遠方,可卻隔著重重的高城。深秋的天空一片陰霾,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水中的荷葉早已凋殘,只留了幾片枯葉供人聆聽雨珠滴響的聲音。
這首詩雖然寫了秋亭夜雨的景色,歷歷如畫,但它並不是一首寫景詩,而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說是以景寄情、寓情於景的。詩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蘊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的。
03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
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年華不斷消逝,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
細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物緲遠。醒來寒笙嗚咽之聲迴蕩在小樓中。她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04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宋·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來遊,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拏舟晚,空見殘荷滿。
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劃著小舟在荷塘上行駛了三天,小舟在水面平穩地行進著,兩岸的荷花紛紛向後退去。我因為託病假才有機會來此一遊,又恰好遇上滿川雨後新秋的美麗景色。後悔去年乘船的時候太晚,只見得滿塘殘敗的荷花。今年我拿什麼來報君的恩情。只好乘船相送,一路繁花到青墩。
詞的上闋,以輕鬆的筆觸捕繪了清新的景致,彰顯出詞人無官一身輕的瀟灑自在。詞的下闕,表達了無限悵憾的心情。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便曲曲傳出,沁人心脾。
05
《甘草子·秋暮》
宋·柳永
秋暮。
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
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
奈此個、單棲情緒。
卻傍金籠共鸚鵡。
念粉郎言語。
秋天的一個傍晚,大雨瓢潑,胡亂打著池塘衰敗的荷花,顆顆雨珠如珍珠般晶瑩。雨過風停,明月升空,鴛鴦浦空寂冷徹。
她獨自憑欄凝望,憂愁無侶而獨宿。孤眠冷清煎熬著她的心。她站在鳥籠旁逗弄鸚鵡,向它訴說著對郎君的無限思念。
06
《普天樂·翠荷殘》
元·滕賓
翠荷殘,蒼梧墜。
千山應瘦,萬木皆稀,蝸角名,蠅頭利。
輸與淵明陶陶醉,盡黃菊圍繞東籬。
良田數頃,黃牛二隻,歸去來兮。
翠荷凋殘,蒼梧葉落;山也憔悴消瘦,樹林稀疏枯殘,俗世的虛名小利皆是過眼雲煙。
在識時知機、進退行藏的認識上,自己怎能與陶淵明相較。一想到歸隱後滿目黃菊繞東籬,自耕良田數頃,就無比嚮往啊!
此曲語調蒼涼而憤激,作者通過對秋景的描繪和對官場的批判,表現了歸隱田園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