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特色早點鍋邊糊,鮮香美味,是許多人舌尖上忘不了的味道

2021-01-17 人生若只茹楚建

導讀:福州人的特色早點鍋邊糊,鮮香美味,是許多人舌尖上忘不了的味道

一次無聊的時候,大家坐在辦公室裡討論吃的。我說要是說起吃的的,那得提一提福州的鍋邊糊了。沒想到我說完之後,他們都特別迷茫,並不知道這是種什麼東西。我感到特別的驚訝,因為我的這些同事們對吃的都有自己的研究,沒想到竟然還有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我就給他們介紹什麼是鍋邊糊,這是一種小吃,在福建許多地方都能夠見到,但是外地一般都很難見到這種小吃。做鍋邊糊的步驟比較複雜,需要很多的耐心。

鍋邊糊的味道也特別好,鮮美味濃,再配上各式各樣其它的食材,令人胃口大開。福州人特別喜歡把鍋邊糊和生煎包、油條等一起作為早餐吃。在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喝這個,而且一碗只需要一角錢,非常便宜。只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價格也慢慢提上去了。聽我說完以後,同事們也特別想嘗試一下這種小吃,紛紛說等下一次去福建出差的時候,一定要嘗一嘗,我聽完以後也特別的開心。不過是有些朋友沒有辦法到當地去品嘗的,所以我就把做法教給大家,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裡做。

取一些大米粉放在盆中,然後往盆中加入水,水不要一次全都加完,可以一邊攪拌一邊加,最後做成適合做鍋邊糊的米漿就可以了。把幹香菇和魷魚乾等都提前放在水中泡好,然後把它們都切成薄片,香菇水不用倒,可以留著一會煮湯用。把五花肉切成絲,蔥和芹菜都切成小段。往鍋中倒入油,等油熱了以後把五花肉放進去,炒出香味,然後再放入蔥段,香菇,魷魚和蝦米一起炒香。在炒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油弄到鍋的上半部分,否則一會做鍋邊糊的時候漿會滑下去。

炒好以後,往鍋中加入一半的水,之前泡香菇的水也可以加進去。放入鹽和味精調味,紫菜這個時候也可以加進去,然後開大火,蓋上鍋蓋煮開。然後就要開始掛漿做鍋邊糊了,這個時候一直需要大火,大火把湯燒開以後在鍋的上半部分掛漿,就是攪拌一下米漿,然後舀出來一下淋在鍋的上半部分。掛好漿以後把鍋蓋蓋上去,煮幾分鐘以後再打開鍋蓋,看看米漿,如果米漿這個時候鼓起了小泡,就證明已經熟了,鍋邊糊也成形了,然後用鍋鏟把鍋邊糊加到湯裡面。

然後再舀出米漿掛在鍋邊,重複這個步驟,如果覺得鍋裡面的鍋邊糊已經夠了,就把米漿放在冰箱裡冷藏起來。最後撒上芹菜和蔥葉就可以了,還可以放上一點熟芝麻或者辣椒和醋。鍋邊糊最初開始於什麼時候已經不知道了,據說是古時候有一個主婦煮了米漿,準備蒸東西,但是家裡臨時來了客人,飯又不夠吃。所以主婦想了一個辦法,在炒菜的鍋邊灑上米漿,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飯。

客人吃了以後連連稱讚,然後這種做法就在福州傳播開了,各個家庭都按照這個做法做食物。到現在幾乎所有的福州小吃店,都會賣鍋邊糊。福州幾乎所有的家庭主婦都會做,而且基本上沒有人沒有吃過鍋邊糊的。在異鄉提一提鍋邊糊的名字,立刻就能浮現出家鄉的味道。這種小吃既然這麼好吃,所以我就希望大家也能夠品嘗一下這獨特的風味。在家裡嘗試著做一下,不出門也能嘗到福州的味道。

相關焦點

  • 介紹一種福州人早上最愛吃的早點—鍋邊糊!
    福州人早上吃的早點有很多種,但是鍋邊糊肯定是最受歡迎的,有來過福州的朋友應該都吃過吧!鍋邊糊的味道獨具一格,不能說味道有多獨特,但你吃了一次就一定會愛上它的,福州人每天早上吃早餐都是一碗鍋邊糊,兩個酥油餅,兩者相配相得益彰,一碗鍋邊糊街上大概也就賣3元錢,油餅酥一個兩塊,兩個加起來7塊錢,價格也是相當的實惠,現在一些大的超市都有賣半成品的鍋邊糊,拿回家加一點自己喜歡吃的材料就可以,鍋邊糊的製作方法也是相當簡單的,下面我先來說說鍋邊糊的材料和製作方法吧!
  • 福建名小吃「鍋邊糊」,吃過不能忘,愛上這種味道
    說起福建小吃,那是滔滔不絕,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今天小咖我就來給各位老鐵說道說道,或許你們想到福建就是各式各樣的海鮮,當然海鮮是一道特色,但我們這不乏各種年代久遠的傳統小吃。今天就為你們來介紹下我們早點夜宵都長吃的「鍋邊糊」,鍋在我們本地方言也叫鼎,所以我們也叫「鼎邊糊」,也是我們街頭巷尾常見的一種小吃,實惠又美味!傳統的鍋邊糊做法會比較講究,今天教給大家一種自己在家也能簡單製作的方法,但味道也不會差,這個大家放心,小咖出品,必屬精品,給自己打個廣告,嘻嘻!
  • 漳州鍋邊糊,Q彈鮮美,漳州傳統的手工美味
    漳州人對早餐既挑剔又隨意,挑剔因於口感與情感,隨意在於選擇實在太多。而鍋邊糊已經融於漳州人的生活,早上來一碗美味的鍋邊糊,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啟。若鍋邊糊是天堂,舌尖便找不到更美的地方。漳州的鍋邊糊店可謂遍地開花,因為不想遠行的人們迫切需要在自家的樓下滿足自己的食慾。
  • 福建幾大特色小吃,太平燕很特別,鍋邊餬口感十足!
    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鍋邊糊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福建特色著名佳點,風味小吃,與生煎包、油餅等配食,為當地早點佳品,一直流傳到海南、臺灣等地。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
  • 舌尖上的福州,來福州必吃的五種特色美食,沒吃都白來了!
    舌尖上的福州,來福州必吃的五種特色美食,沒吃都白來了!美食對於許多吃貨來說簡直就是無法抵抗的,大部分小夥伴到一個地方旅行,也都會尋找地方美食來進行品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五款福州的特色美食,來福州記得品嘗噢!
  • 愛吃糟的福州人,生活不會太糟
    無獨有偶,魚丸的美味和肉燕一樣,都來自「千錘百鍊」,想來,大概每個福州人的廚房裡,都藏著一把錘子!魚丸在今天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之物了,但福州還是不一樣,山海之間孕育出的魚丸藏著它的鮮美和驚喜,在入口的瞬間,舌尖自有感受。
  • 福建7種特色美食,鍋邊糊、蚵仔煎上榜!第4種很多人不敢吃!
    很多去過福建的遊客,都會被福建的美食徵服,今天我們就說一說七種特色的福建美食,看看你最喜歡哪一種!第一種 花生湯福建泉州的花生湯一直是很多福建人的最愛,外地人對花生湯的評價也非常高!福建花生湯用料簡單,但卻十分美味,搭配上油條、炸糕更加好吃!
  • 福建街頭美味小吃——鍋邊糊
    鍋邊糊,又稱鼎邊糊,福建省特色點心,風味小吃。其一直流傳到臺灣、東南亞等地。在福州地區已有400多年以上的歷史。各地口味略有不同。福州鍋邊糊是用花蛤、蝦米為湯,在鍋裡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片。在古田有的地方,鍋邊糊是用鴨肉、小腸等熬製而成高湯,湯清不糊,面片脆嫩,爽滑可口。閩南的鍋邊糊是用紅油滷湯,湯鍋裡沸騰著的豬血,有鮮海蠣子、小腸、大腸、蝦仁等,配著還有金黃吃起來酥脆的油條。
  • 傳統鍋邊糊,最具特色的營養早餐,口感潤滑,味道鮮美,易消化
    福建特色營養早餐,比麵條爽滑,比粥耐餓,遊子最懷念的味道。筆者生長在福建福州,離開福建到外地求學的幾年裡,最懷念的不是名氣很大的佛跳牆,也不是外地遊客來福州必吃的魚丸肉燕,而是隱藏在大街小巷的這碗早餐。它就是少有人知道的鍋邊,當地人一般叫它「鼎邊糊」或者「鍋邊糊」。
  • 去福州最值得吃的4種特色小吃,本地人都吃不膩!
    去福州最值得吃的4種特色小吃,本地人都吃不膩!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旅遊勝地當然少不了美食,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了福州最值得吃的4大美食,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 舌尖上青島的第一美味,好吃到爆表的美味,吃貨必吃
    青島是屬於一座海濱城市,在當地各種各樣的海鮮美食也是具有特色的。如果你想要愛上一座城市的話,那麼就可以先去愛上這座城市的味道,烹飪出來原汁原味美食的味道,簡直就是會讓人的舌尖充滿了懷念。在家宅了那麼久,今天小妞就帶你們介紹幾道在青島具有特色的美食,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就接著看下去吧。
  • 福州這三種美食,都是當地特色風味小吃,千萬別錯過啦!
    #福州#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福建省省會,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福州的特色美食。蠣餅蠣餅,又叫海蠣餅,福建福州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具有濃鬱的福州味,是福建人從小到大百吃不膩的美味,海蠣屬貝類動物,純雄無雌,故得狀名,在福州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攤上均有蠣餅這種點心。其成品為 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可單獨食用。
  • 福州六大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說福建人會吃,不僅僅是閩菜做得精緻,來到福州你還會發現各種「匪夷所思」的食物,今天食療之家的小編,就跟大家推薦福州當地的6款特色美食,如果你來福州旅遊,千萬別錯過了哦,在其他地方可能真的吃不到~ 1、佛跳牆
  • 最具特色的20樣漳州街頭小吃,吃的是情懷還是美味?
    往往是和美食有關…漳州街頭隨處可見的那些特色小吃不需要地址,隨便走兩條街都能買到滿滿的都是回憶的味道記憶裡的鍋邊糊也不知從幾歲開始,早已融入漳州人民生活之中。多少人趕早出門就為了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鍋邊糊,開始忙碌的一天。
  • 經典早餐鍋邊糊,原來還能這樣做,詳細正宗教程
    早上天還沒有全亮,街道兩邊早就煙霧繚繞,三三兩兩吃早餐的人縮著腦袋扎進這霧氣中去,吆喝著:「老闆來碗鍋邊糊!」鍋邊糊是福建南平一帶經典的早餐之一,鍋邊糊用的糊最早是大米磨的,現在為了方便已經大部分被麵粉代替了。無論是大米還是麵粉做的鍋邊糊都是南平人愛吃的主食。鍋邊糊必須用大鍋煮,最好是柴火灶煮才最地道。
  • 福建尤溪鍋邊糊做法,媽媽的味道,風味獨特,吃一次就念念不忘
    小時候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鍋邊糊了,媽媽有空的時候就會經常的做,還會做米凍、年糕、米糕等福建傳統小吃,但是我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做的鍋邊糊,那時候窮沒有很多的食材,媽媽就往鍋邊糊裡簡單的加一些蝦米和紫菜就已經很好吃了,每次我和哥哥都能吃幾碗,這些都是滿滿的回憶。
  • 舌尖上的刺激,麻辣鮮香,你愛吃的麻辣美食有哪些!
    麻辣鴨貨,自從滿大街的鴨貨開起來之後,鴨貨就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沒事的時候喝一些冰鎮啤酒配上辣味十足的鴨貨,簡直就是絕配,現在的麻辣鴨貨不再只是屬於鴨子身上的美食,更添加了很多素食,比如說麻辣的腐竹,麻辣的土豆片,還有藕片,海帶片等等,不光素食,現在的麻辣鴨貨還有一些海鮮,丸子類,簡直是應有盡有,好吃又美味,好友聚會,喝酒首選。
  • 【天台味道】記憶中的天台味道,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特色早餐?
    這樣的分類,還只是大品類,還不精確到每一個店,以及每一個店鋪裡的特色美食。若是想把天台好吃的早點攤通通吃一遍,那基本可以吃上1個多月了。麥餅看起來像普通的煎餅,但做起來卻要比煎餅複雜得多,尤其在和面軟硬的把握上,沒有一定功夫的人是怎麼也做不好的如果面和得太軟,會挑不起來;太硬,又合不回來。嘿!可真有點不好把握啊!
  • 莆田的美食說不完,莆田的舌尖不寂寞
    因為莆田地區一直盛產稻米,同時地狹人稠,謀生不易,是故生活節儉,不尚豪奢。因此早餐一碗稀飯,一點家常小菜的吃法是很溫暖腸胃又不失淳樸的。但是在稀飯之餘,聰敏的莆田人也懂得不斷豐富早餐的種類,來調劑和改善生活。當你在晨光微微的時候,走在老街上:金黃的炸油條、菜頭餅,三角形的炸芋粿,圓滾滾的馬蛋,雪白的碗糕、米糕,噴香的鍋邊糊,濃鬱的豆漿,甚至還有極富特色的豆漿炒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