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福州人的特色早點鍋邊糊,鮮香美味,是許多人舌尖上忘不了的味道
一次無聊的時候,大家坐在辦公室裡討論吃的。我說要是說起吃的的,那得提一提福州的鍋邊糊了。沒想到我說完之後,他們都特別迷茫,並不知道這是種什麼東西。我感到特別的驚訝,因為我的這些同事們對吃的都有自己的研究,沒想到竟然還有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我就給他們介紹什麼是鍋邊糊,這是一種小吃,在福建許多地方都能夠見到,但是外地一般都很難見到這種小吃。做鍋邊糊的步驟比較複雜,需要很多的耐心。
鍋邊糊的味道也特別好,鮮美味濃,再配上各式各樣其它的食材,令人胃口大開。福州人特別喜歡把鍋邊糊和生煎包、油條等一起作為早餐吃。在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喝這個,而且一碗只需要一角錢,非常便宜。只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價格也慢慢提上去了。聽我說完以後,同事們也特別想嘗試一下這種小吃,紛紛說等下一次去福建出差的時候,一定要嘗一嘗,我聽完以後也特別的開心。不過是有些朋友沒有辦法到當地去品嘗的,所以我就把做法教給大家,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裡做。
取一些大米粉放在盆中,然後往盆中加入水,水不要一次全都加完,可以一邊攪拌一邊加,最後做成適合做鍋邊糊的米漿就可以了。把幹香菇和魷魚乾等都提前放在水中泡好,然後把它們都切成薄片,香菇水不用倒,可以留著一會煮湯用。把五花肉切成絲,蔥和芹菜都切成小段。往鍋中倒入油,等油熱了以後把五花肉放進去,炒出香味,然後再放入蔥段,香菇,魷魚和蝦米一起炒香。在炒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油弄到鍋的上半部分,否則一會做鍋邊糊的時候漿會滑下去。
炒好以後,往鍋中加入一半的水,之前泡香菇的水也可以加進去。放入鹽和味精調味,紫菜這個時候也可以加進去,然後開大火,蓋上鍋蓋煮開。然後就要開始掛漿做鍋邊糊了,這個時候一直需要大火,大火把湯燒開以後在鍋的上半部分掛漿,就是攪拌一下米漿,然後舀出來一下淋在鍋的上半部分。掛好漿以後把鍋蓋蓋上去,煮幾分鐘以後再打開鍋蓋,看看米漿,如果米漿這個時候鼓起了小泡,就證明已經熟了,鍋邊糊也成形了,然後用鍋鏟把鍋邊糊加到湯裡面。
然後再舀出米漿掛在鍋邊,重複這個步驟,如果覺得鍋裡面的鍋邊糊已經夠了,就把米漿放在冰箱裡冷藏起來。最後撒上芹菜和蔥葉就可以了,還可以放上一點熟芝麻或者辣椒和醋。鍋邊糊最初開始於什麼時候已經不知道了,據說是古時候有一個主婦煮了米漿,準備蒸東西,但是家裡臨時來了客人,飯又不夠吃。所以主婦想了一個辦法,在炒菜的鍋邊灑上米漿,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飯。
客人吃了以後連連稱讚,然後這種做法就在福州傳播開了,各個家庭都按照這個做法做食物。到現在幾乎所有的福州小吃店,都會賣鍋邊糊。福州幾乎所有的家庭主婦都會做,而且基本上沒有人沒有吃過鍋邊糊的。在異鄉提一提鍋邊糊的名字,立刻就能浮現出家鄉的味道。這種小吃既然這麼好吃,所以我就希望大家也能夠品嘗一下這獨特的風味。在家裡嘗試著做一下,不出門也能嘗到福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