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製作師、種糧大戶、火雞大王 江蘇誕生新一批鄉村「教授」

2020-12-25 金臺資訊

交匯點訊 經過專家評審,從427名申報者中脫穎而出的江蘇235名「教授級」鄉土人才12月23日向社會公示。

這些人員中有燒餅製作師、種糧大戶、火雞大王,也有制茶高手、印染專家、陶藝大師等等。如果公示無異議,這些「土專家」「田秀才」將正式獲評正高級和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

「鄉土人才一頭連著創新創造,一頭連著田間地頭,處於人才強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交匯點,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人才。」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表示,江蘇去年國內率先建立鄉土人才職稱評價制度,打破「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條條框框,強調業績導向和示範帶動,很多原來沒有資格評職稱的鄉土人才當上了「教授」,暢通了鄉土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通過職稱評審,把「德藝雙馨」的優秀鄉土人才推薦出來,充分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讓廣大鄉土人才的活力在「強富美高」新徵程中競相湧流。

「我做了30多年燒餅,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跟『教授』掛上鉤,以後跟別人聊起職業,身板更硬了!」當聽說自己申報的鄉村振興技藝師獲評通過時,江蘇天勇黃橋燒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勇難掩激動。「下周要開培訓班,我一定要告訴徒弟們,現在農村手藝人越來越吃香了。」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橋燒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只有初中文化的張天勇先後培養了400多名徒弟,帶領他們走上創業之路。疫情發生後,張天勇還先後為60多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捕漁民免費提供燒餅製作培訓。

獲評鄉村「教授」讓海歸新農人、蘇洪農業科技集團總經理曾嬿有了新的身份認可。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碩士畢業後曾嬿曾在南通大學任教。「在大學裡,教授是人們對老師學識能力的認可,鄉村振興技藝師是政府對我紮根鄉村的工作能力的認可!」曾嬿表示,這幾年國家更加重視三農問題,普通職業農民也期盼有更多政策傾斜。

「獲評高級職稱,說明國家對鄉村人才的重視,也更堅定了我紮根農村的信心!」聽說自己的申報材料通過專家評審,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正軍高興之餘更多的是責任。10年前,揚州大學畢業的廖正軍和愛人放棄城市優厚的待遇,返回老家建湖縣高作鎮陳甲村飼養火雞,從親戚朋友的普遍不解到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廖正軍成了大學生創業農村的優秀典範。

參加評審的專家一致表示,鄉土人才職稱聽起來「土」,但要求卻很高,除了要評價個人的業績能力和技藝水平外,更加強調申報人在「三帶兩助」方面作出的貢獻。

據了解,此次工藝美術類有89人申報晉升副高職稱,經現場專家評審後,第一輪就淘汰了48人。第二輪評審中,經過專家討論、投票,最終僅有33人通過評審,通過率僅為37%。按照規定,本次獲得鄉土人才高級職稱的,與工程、工藝美術、農業等系列(專業)對應的,將同時授予對應系列(專業)相應層級的職稱,進一步彰顯了鄉土人才職稱的「含金量」。

鄉土人才職稱評價對象主要適用三類人員:一是技藝技能類,包括從事技藝技能的土專家、能工巧匠、民間藝人;二是技術應用與推廣類,包括在農業、林業、畜牧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業專業技術服務、農業技術推廣等行業中具有一技之長的能人;三是經營能手類,包括農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以及從事農副產品加工運輸業、農副產品銷售業、鄉村規劃管理、觀光休閒農業、鄉村生態旅遊業、農村電商和其他涉農新業態人員。

獲得鄉土人才職稱的人員可以優先獲得技術培訓、科技講座、外出考察等機會,獲得高級職稱的還可以納入「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技能大獎」「十佳農民」等人才項目和獎勵評選對象。

相關焦點

  • 秦皇島北戴河新區種糧大戶致富不忘困難鄉親
    河北新聞網訊(劉宏偉)1月6日,河北秦皇島北戴河新區留守營管理處種糧大戶樸時宇、趙勇、史偉利、單永純自發組織起來,為留守營管理處40餘位五保老人和4名孤兒送去米麵油等慰問品,給予困難鄉親冬日裡溫暖的問候。
  • 山東郯城:「種糧大戶」收麥記
    ↑2020年6月8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種糧大戶」趙文爭在查看新收穫的小麥。CICPHOTO/房德華 攝↑2020年6月8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種糧大戶」趙文爭在查看新收穫的小麥。CICPHOTO/房德華 攝↑2020年6月8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種糧大戶」趙文爭在查看新收穫的小麥。CICPHOTO/房德華 攝↑2020年6月8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種糧大戶」趙文爭在查看新收穫的小麥。
  • 永豐街道獎勵種糧大戶促進春耕生產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問章 胡燕 記者 謝次華)3月底,雙峰縣永豐街道辦事處對2019年的種糧大戶進行表彰獎勵,獎勵早稻種子
  • 嶽陽:170餘種糧大戶集中「充電」助力糧食生產
    來自平江、汨羅、嶽陽縣、華容、屈原行政區與君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170餘名種糧大戶參加專業的科技培訓學習。鄧建軍(左3)組織大家學習,傳達國家種糧獎勵政策會上,湖南雄博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建軍組織種糧大戶們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國家相關獎勵政策,認真分析當前糧食種植的現狀,邀請農業專家就水稻適時播種、田間科學管理等方面的科學種田知識進行講座,種糧大戶們津津有味聆聽,收穫滿滿。
  • 重慶:27位種糧大戶競標「搶」種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
    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引來27位種糧大戶競標!12月6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招投標會在重慶市梁平區星橋鎮兩路村公共服務中心舉行。27位種糧大戶以競標的方式公開競爭兩路村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土地的經營權。經過激烈競爭,4位種糧大戶中標,獲得農田5年經營權。
  • 種糧大戶凌繼河累計向農民發放獎金超3000萬元
    種糧大戶凌繼河累計向農民發放獎金超3000萬元 2021-01-09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豐縣鬧店鎮85後種糧大戶王曉鵬種糧機械化帶民一起富
    12月8日,寶豐縣鬧店鎮大張莊村種糧大戶王曉鵬一邊在田間查看小麥的長勢,一邊說。王曉鵬是鬧店鎮屈指可數的85後種糧大戶,他在大張莊村、李官營村承包了210畝農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豌豆等傳統農作物。1986年出生的王曉鵬高個子,有點黑。當地的村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是個「幹家兒」。
  • 青島種糧大戶:誰浪費糧食就來嘗嘗種地的滋味
    原標題:反對浪費糧食種糧大戶吐心聲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毛梓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顯示,我國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 江西省財政廳 江西省農業廳 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關於印發《江西省2015年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根據財政部《開展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財建〔2012〕386號)精神,為切實做好我省2015年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特制定本指導意見。一、指導思想通過實施種糧大戶補貼政策,提高種糧大戶的生產經營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提高種糧大戶流轉土地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和穩定性,促進糧食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加快轉變糧食生產方式,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二、基本原則(一)穩定種植,提升產能。
  • 板芙鎮種糧大戶650畝水稻迎豐收
    市農業農村局種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吳飛霞在板芙鎮的650畝水稻目前已算中山最大的種糧大戶。 站在稻田邊,吳少霞的視線一直隨著收割機來回移動,整個人許久都不曾挪動半步。今年47歲的吳少霞,第一次嘗試做農業,早在一年前,她還經常開著小汽車,穿梭在各大酒席,做著酒水生意。「兒子結婚了,女兒也上了高中,家裡沒啥負擔,我對農業也有興趣,就想多點新嘗試。」
  • 2020年歲末「三農」寄語| 種糧大戶梁浩:我想蓋個大房子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胡清)今年42歲的梁浩是汨羅市羅江鎮群英村的一位新農人。今年,受極端天氣影響,他一度遭遇艱難時刻,日子有喜有憂。不過,臨近歲末,他有信心明年生活越過越好。「這是我們群英村新修的一個水利項目,把水渠修好,明年放水比較通暢,為來年的豐收做一個準備。」梁浩是村裡的種糧大戶,承包了130多畝水稻田。早稻、晚稻、中稻,他從年頭要一直忙到年尾。不過,從年初的「倒春寒」到九、十月的"寒露風",今年汨羅的水稻生產接連遭遇低溫連陰雨,早稻、晚稻接連出現爛種、倒伏等意外情況,許多農人水稻種植受到影響。梁浩也不例外。
  • 種糧大戶朱紅岸:關愛五保戶 真情暖人心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水平)12月17日,雙峰縣走馬街鎮燕巖村的每位五保戶都收到了本村種糧大戶朱紅岸送來的禮物,自家種的大米50斤和食用油一桶,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常州種糧大戶王海斌:產業融合發展...
    20年來,他從種糧大戶,到創辦農機專業合作社,再到構建糧食生產經營全產業鏈,已蝶變成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帶頭人。他打趣地說,自己如今是一位「現代農業兵」。 王海斌回憶,合作社是由本地19個種田大戶和農機戶聯合組織發展起來的,早前專注於提供農機服務,到2008年左右,他開始想辦法實現合作社的轉型,從成立之初的單一農機作業服務,逐步拓展到土地耕翻、整地,擴大到育秧、插秧、機收、烘乾、加工等水稻生產的全過程機械化,比起人工,成本低、效率高,有效提升了糧食產量。
  • 2020年歲末「三農」寄語|種糧大戶梁浩:我想蓋個大房子
    梁浩忙著跟鄉親一起疏通村裡的渠道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胡清)今年42歲的梁浩是汨羅市羅江鎮群英村的一位新農人。今年,受極端天氣影響,他一度遭遇艱難時刻,日子有喜有憂。「這是我們群英村新修的一個水利項目,把水渠修好,明年放水比較通暢,為來年的豐收做一個準備。」
  • 銀行卡和密碼都遺失,種糧大戶幸遇好心人
    程豔霞是柳杭北邊草橋村的種糧大戶,玉米賣給糧販子後,她在ATM機上查糧款是否到帳,匆忙中隨手把包裡的銀行卡、存款折、身份證遺落在鄰近電動車座位上。幸虧遇上好心人才避免了損失。
  • 扶農助農,看江蘇金融活水如何繪就"豐收畫卷"
    今年以來,江蘇省內銀行和保險業堅持服務"三農"的使命,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保障秋收工作順利開展,保障農戶的切身利益,以"金融活水"繪就"豐收畫卷"。
  • 李增援和《黃橋燒餅歌》的誕生
    這首歌就是著名的《黃橋燒餅歌》,它是江蘇的「沂蒙山小調」,它是華中解放區的「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它是蘇北根據地的「再見吧大別山」。    歌曲的詞作者李增援,是今萊蕪區寨裡鎮太平街村人、新四軍著名文藝工作者。
  • 種糧大戶水稻田輪種大球蓋菇 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
    種糧大戶水稻田輪種大球蓋菇 秸稈多級利用「變廢為寶」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4日 14:41:52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劉海傑  「前幾天下過雨,加上氣溫有所回升,大球蓋菇長得很快,看這些土地上鼓包的秸稈,撥開看看,準能看到胖乎乎的大球蓋菇
  • ...小康「領頭雁」——永豐縣黃曉明從貧困戶到種糧大戶變身記
    現在他已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種糧大戶,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滿臉憨笑的莊稼漢子,幾年前還是村裡的貧困戶。黃曉明有三女一兒,母親癱瘓,患老年痴呆症,常年需要藥物治療、專人護理。黃曉明夫妻一邊照顧家人,一邊努力耕作,生活過得異常艱辛,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少個不眠之夜,黃曉明輾轉反側: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勤勞的人總不愁沒有飯吃。
  • 第六屆江蘇百姓品米會熱烈上演,江蘇好米讓美食家大呼過癮
    今年的活動依舊由華東美食評審團、江蘇美食家社區和江蘇種田大戶社區聯合主辦,參賽企業既有米業公司、家庭農場合作社,也有種業公司、科研單位。江蘇高端大米品牌「花宜樹」,主打「富硒及健康」概念,公司辦公地點設在江蘇科技園,就是立志要以科技公司的玩法來運營高端大米。海安禾米家庭農場創辦人呂寶宏介紹,自己的「香禾園大米」去年就獲得了特等獎,受到美食家的肯定,今年繼續參賽;在京東商城擁有30萬好評的上海米大王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因為防疫原因沒有現場派人參賽,但是他們依舊將自己的「崇明島品牌大米」(產地南通)快遞會場,委託組委會現場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