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27年與癌症鬥爭,卻被診斷出癌症晚期,他做了這樣一個選擇

2021-01-18 人民日報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

患者的生存期很短

是一種

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

去年3月,畢生致力於與結直腸癌「鬥智鬥勇」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王磊,確診為胰腺癌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得知病情的那一刻,他坦言,無力感在蔓延。

對於這個幾乎等同於生命即將終結的「判決」,過去13個月以來,王磊以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人生答卷,打動了眾多的癌症患者和奔波於一線的醫者:接受姑息手術治療的病人生存期約7個月,王磊已抗爭了13個月;手術後無法再自主進食,術後兩個月他仍然為患者接診,並帶著羸弱的身軀站立在美國臨床腫瘤大會上,向來自全球的近萬名腫瘤專家闡述消化道領域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結直腸癌報告……

2017年,為一名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天河術」的王磊(右)。

癌細胞並未因此鬆手。目前,已發現癌細胞捲土重來,在這樣的生死之際,王磊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披露了心路歷程,他坦言,未真正倒下前,每一天活著的意義仍需由自己主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確診胰腺癌

無法自主進食

2018年3月底,持續大半年經常感到腰疼、感冒長期不愈的王磊在醫院員工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CEA異常升高,這位長期從事消化道腫瘤研究的專家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進一步全身檢查發現:胰腺癌,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

這一年,他才49歲,臨床、科研、醫院管理正做得風生水起,見證著中山六院從創院至今順利走上軌道,放射性腸炎的創新成果正奮力推進,卻在這緊要關頭面臨命運的一個「玩笑」。當夜回到家,王磊緊握妻子的手,眼前仿佛出現了一道無底深淵,無力感在這位鐵漢身上蔓延。

2018年4月1日,在手術室躺下十多個小時,王磊的脾臟、80%胰腺、大部分胃以及控制腸道的神經被大規模切除。儘管順利熬過手術醒來,但是那一刻幾十年來未曾經歷過的新生活正等待他:失去了自主進食的能力,需靠營養針維持生命,稍微的氣溫變化會直接擾亂身體的控溫調節系統,這副一向壯如牛的身軀一夜之間變得羸弱。

2015年,醫院職工拔河比賽時的王磊(中)。

「寧可轟轟烈烈燃燒三年」

「我或許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年輕時曾思考人生的活法,王磊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寧可轟轟烈烈燃燒三年,也不願得過且過三十年。

於是,手術後兩個月,拖著這副羸弱的身軀,隨時隨地與體內肆虐的癌細胞作戰,王磊重新出現在診室、科研會議室,他甚至走向放射性腸炎創新治療研究的評審臺,再進一步走向國際。

過去十三個月的時間,王磊的生命在提速:

術後兩個月,在病床上躺下十個小時儲存體力,他走向第53屆芝加哥美國臨床腫瘤大會,作為主創團隊成員代表,向來自世界的近萬名腫瘤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作消化道領域唯一一項來自中國的口頭報告。這項關於局部晚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的對照研究,對世界各國晚期直腸癌治療指南有重要的價值;

前一夜還在吸氧搶救,次日他如常出現在廣東科技獎的初審會上,向評審專家闡述放射性腸炎的創新性治療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最終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殊榮。這一年,他牽頭與全國30多名專家共同制定發表了《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年)》;

身負晚期癌症患者和醫者兩重角色,他重新出現在診室,給予同在抗癌路上的人更多的心理撫慰;在每周三下午的醫學研討會上,時常看到他邊打點滴邊參會的身影。

王磊拖著病軀踐行醫學理想的點滴瞬間打動了眾多的醫者,他的眾多醫學學生為此默默卯足勁前行,與老師一起共同推動放射性腸炎科研,踐行醫者理想。

要做能改變患者命運的醫生

從美國博士後研究學成歸國,2007年王磊與30多位同事一起來到了天河區,在一棟三、四層簡陋樓房中駐紮,成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創院的開荒牛之一。這十多年時間裡,王磊堅持「患者至上」的原則,儘管收到致謝無數,但是他的辦公室只有一幅「上善若水」的掛字。

「我熱愛手術,一在手術臺上就充滿了力量,我更熱愛科研,生命是一場場奧秘,外科醫學有太多可以創新的地方,這些細微的改變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命運。」王磊動情地說。坐在一旁緊握丈夫的手,妻子表示,丈夫對醫學的執著和激情,幾乎到達了「入魔」的境界。

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讓王磊真正成為一名可以改變患者命運的醫生。他與他的老師——中山六院首任院長、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汪建平確定距齒狀線2釐米可保肛的直腸癌保肛手術新標準,寫入第七版國家統編教材《外科學》;建立的性功能保護手術技術,使直腸癌術後性功能障礙發生率由70%降低至15%;以前中晚期直腸癌患者的治療一般參照美國NCCN指南,術後不少患者容易出現放射性損傷,生存質量不佳,他們成功建立起一套術前「單純全量化療」、去放療的直腸癌治療新方案,美國NCCN指南引用了這項研究成果。

針對已經接受過放療的患者,王磊教授創立了獨有術式——直腸癌近側擴大切除,並以中山六院所在的天河區命名為「天河術」。

天河術減少吻合口相關併發症發生率,降低了患者出現吻合瘻機率,提高生存尊嚴。為了進一步提升癌症患者術後生存質量,王磊將研究方向鎖定在相對冷門的放射性腸炎。盆腔放療中放射性腸炎發生率高達20%左右,其中出血性放射性直腸炎來勢洶洶,反覆發作,患者備受煎熬,非常痛苦。少部分患者痛不欲生,一度以自殺告終。王磊團隊總結出出血性放射性腸炎的分度治療方案(即放射性腸炎治療的三項技術),為這些飽受痛苦的患者破解難題。

對話王磊:要讓每一天過得有意義

在答應接受採訪當日,王磊的身體狀況並不理想,就在採訪前幾個小時,躺在床上儲存能量的他感到身體狀況很不好。這一日剛降溫,他明顯感覺到,身體調溫系統已無法自主調節,發著燒在病床上昏睡。

每一個露出冰山之上的成果,往往一筆帶過,但是冰山之下藏著深不見底的努力、付出,甚至是外界難以知道的犧牲。王磊安靜地講述這一年多醫學生命提速的過程,癌細胞仍然在體內肆虐地擴散中。

流著眼淚聽完丈夫的歷程,一旁的妻子坦言,說出這些經歷並不容易,「生命如同塵埃,我們並不想做被關注的名人,個人經歷的所有痛苦,無法強求他者感受同樣的切膚之痛。」然而,身負醫者身份、一輩子為腫瘤患者治病的王磊,想到這場經歷可能會給同樣的癌症患者積極的意義,他仍然選擇從病床上掙紮起來,在發燒的情況下講述了兩個多小時。

為何已是癌症晚期患者,仍然要如此奮力付出?

「如果一個人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無法接受,只會令自己和身邊的人很痛苦。」王磊回答,人生如旅途,他已準備好做那個提前了一點下車的旅客,儘管最後面臨的可能是壞結果,但是在真正倒下之前,仍然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要讓每一天過得有意義。

給為生命提速的

王磊醫生

點讚!

來源:廣州日報(ID:guangzhoudaily),記者:梁超儀,通訊員:簡文楊,視頻剪輯:李斌

本期編輯:胡程遠、趙雅嬌

相關焦點

  • ...肺癌晚期!|肺癌晚期|湖南省腫瘤醫院|癌症|腫瘤|肺癌|重慶市...
    醫院供圖因結果不同,陳女士立馬帶孩子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就診,經過完善相關檢測,結合所有檢查結果,目前診斷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或為肺癌晚期。因患者年紀小,臨床分期晚,病理提示腫瘤惡性程度高,預後極差。湖南省腫瘤醫院主治醫師李康介紹道:「原發性支氣管肺癌,這個病在惡性腫瘤中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現在位居全球第一,因為他年紀比較小才12歲,至少在我的從醫生涯中,包括我們科室年紀是最小的,從表面看小孩子和正常人差不多,其實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對小家父母來說,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
  • 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
    每年都體檢,但還是沒有發現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也因此很多朋友對所謂的「體檢」形成了偏見。新聞中的病例確診的癌症是結腸癌,這種癌症往往隱蔽性較強,通過常規的體檢方式也不容易發現,常規體檢中的癌胚抗原數值,雖然能夠指徵相關癌症發生的可能性,但其在癌症診斷方面,並沒有特別高的特異性,這個指標不升高,也有可能罹患癌症,而這個指標升高,也並非一定是患上了癌症,因此,僅僅是一種輔助診斷指標,而不能作為有沒有癌症發生的特異性指標
  •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是不是很痛苦?專家呼籲:讓患者有尊嚴地死去
    贛州71歲的老人老林,在去年被診斷為肺癌晚期,頓時家裡籠罩上一層陰霾。老林有一兒一女,在對老父親的治療問題上,他們有了爭執。大兒子認為:一定要治,父親辛苦一輩子,這是我們兒女應該做的,不然就是不孝。
  • 香港女歌手癌症惡化、大學教授肺癌晚期:揭開了27萬人的真面目
    一名985高校教授,無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自身資源,怎麼會支撐不起一個癌症費用。事實上,多數普通家庭都無法承擔這樣一筆巨大開銷,一場大病,足以讓一個家庭迅速返貧。在他轉院後,他的主治醫生想起一個月前,另一個重度燒傷的病人,家屬因為同樣的原因放棄治療,最終患者去世。
  • 治癌27年,卻突然查出自己癌症晚期!這位醫生決定…
    他在工作崗位上為病人與癌症「搏鬥」了27年,卻最終被診斷為胰腺癌晚期……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生命進入「倒計時」,他選擇與時間賽跑2018年3月底,持續大半年經常感到腰疼、感冒長期不愈的王磊在醫院員工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CEA異常升高,這位長期從事消化道腫瘤研究的專家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進一步全身檢查發現:
  • 癌症晚期是絕症?不,這幾類癌症還有希望治癒,別放棄
    核心提示:摘要:癌症晚期治療難度複雜,很多人知道得了癌症晚期都認為沒有希望了,能治癒的只是奇蹟。現在癌症晚期治癒的病例也不少,其實並不是個例,現代科學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癌症晚期病人治癒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
  • 美國癌症學會:2019年癌症研究大事記
    而且,從事的運動量越大,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就越低。對於那些已經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結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的人來說,經常鍛鍊有助於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  如果你不是一個那麼活躍的成年人,那也無妨。5月,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即使用輕度的體力活動(如做家務、步行去購物)來代替久坐,也能幫助你活得更長。
  • 女子乳腺腫塊被診斷為良性囊腫,半年後準備結婚時得知是癌症晚期
    紐西蘭一名女子結婚前去檢查身體時,得知她患上癌症,而且是晚期,只有幾個月的活頭,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給她準備當新娘的愉快心情澆了一盆冷水。令她想不通的是,她半年前還被醫生告知自己乳腺裡的腫塊只是良性囊腫,不要緊。
  • 張咪宣布戰勝癌症晚期 盤點娛樂圈那些成功抗癌的硬骨頭
    在這條帖子的下面,網友們紛紛留言祝福張咪:2019年11月,張咪曾在社交媒體宣布她被確診癌症晚期,如今經過300多天的艱苦抗爭,這位歌手抗癌成功的消息的確令人振奮。其實在張咪以前,娛樂圈還有不少人士被譽為「抗癌鬥士」,這些硬骨頭都在跟癌症鬥爭的路上堅持了下來,沒有被病魔所擊倒。
  • 癌症到了晚期,還有救嗎?醫生直言:2種癌症到了晚期也能治癒
    癌症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詞,癌症確實是所有疾病中最為兇險的病。其實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癌症都有了很好的治療辦法。癌症最可怕之處之一就是癌症晚期,有人覺得相當於宣布死亡,但其實有些癌症晚期是有希望的,甚至可以治癒。你不信嗎?別急,接著往下看。
  • 李婷被診斷癌症晚期,卻瞞著母親還趕走丈夫,9年後去世令人唏噓
    這樣的選擇,把更大的痛苦,留給了自己。比如說,知名演員李婷,在2003年的時候,就被診斷為乳腺癌晚期。1、1968年,李婷出生在長沙的一個小家庭裡。小時候,李婷就長得十分漂亮,受到周圍老師同學的喜愛。結婚後,李婷給張子健生了一個女兒。誰能想到,2003年,李婷就被醫生檢查出,患上了乳腺癌,已經到晚期了。癌症的治療,不僅需要不少錢,多次的化療與放療,更是會對身體帶來不少影響。
  • RALPH LAUREN』S PINK PONY 倡導與癌症鬥爭的二十年
    20年來,Ralph Lauren公司致力於癌症治療的全球慈善項目「Pink Pony倡議」一直是抗擊癌症的領導者。Pink Pony項目成立於2000年,其使命是減少癌症治療方面的差異,領導尋找治癒方法的鬥爭,並幫助確保每個人在更早、更容易治療的階段都能獲得高質量的治療。
  • 癌症晚期到底有多痛苦?通過真實案例告訴你,癌症晚期真的很痛苦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生活態度也就更加的積極了,可是對於疾病的意識仍舊缺乏,即使就醫意識強烈然而在面對癌症的時候往往還是慢了一步,很多時候發現時已是晚期。「談癌色變」指的不單單是指其死亡率高,更多的是癌症帶來的痛苦。那麼,癌症到了晚期是不是更痛苦呢?今天我們就通過盤點癌症晚期症狀,來看看癌症到了晚期到底有多痛苦!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癌症晚期,那還要不要體檢?
    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吳女士為結腸腺癌,並已出現肝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是晚期了呢?
  • 至親被宣布癌症晚期以後...
    這些年,母親一直患有糖尿病,胃常年有不舒服(5年以上),還有高血壓等其他的小毛病。A帶母親去做過全身檢查,但是沒有檢查出什麼。給母親預約了胃鏡檢查,但是母親聽說胃鏡會很痛苦,在帝都也報銷不了,說不如回家檢查,所以把預約也給取消了。A帶母親去中醫院開了幾副胃藥,母親也有吃。
  • 《蜘蛛俠2》男星自曝癌症晚期,最少活1年,近照曝光憔悴又消瘦
    近日,好萊塢男星丹·希克斯公開證實自己患癌症第四期,已經到了晚期的地步,據醫生所說他只剩下1~3年的時間。其在社交平臺公開這個信息時,也讓網友及粉絲大吃一驚!而丹·希克斯自己卻還是比較看得開。丹·希克斯在社交平臺中表示:「致所有人,包括我從未見過的朋友,以及6018位喜愛我的粉絲。
  • 癌症晚期,選擇放化療還是保守治療好?醫生終於講出大實話!
    人們聽到癌症都會感覺到心情非常的沉重,因為癌症其實就是不治之症,很多的人得了癌症都是被嚇死的,總感覺自己離死期不遠了,所以就會感到非常害怕,身體狀況就會越來越糟糕,特別是很多的人在癌症前期都是發現不了什麼很明顯的症狀的,所以一般在檢查的時候都是到中晚期了,這樣就比較的難以治療了。
  • 癌症能治好嗎?一個腫瘤醫生終於說出了真相!
    癌症能治好嗎?得了癌症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科醫生怎麼說!經常有人問,身邊的親友最近在醫院查出得了晚期癌症,你覺得還需要治療嗎?是不是放棄算了?想吃點啥就讓他吃點啥,反正沒有多少日子了。就是認為晚期癌症都肯定不可能治癒,只能等死,所以就總是有人問:晚期癌症還有必要治療嗎?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典型的答案就是不要治了,治也是白治。不少醫生也是,病人一診斷出癌症而且是晚期,就把家屬拉到一邊,說你看這癌症都晚期了,沒幾天活了,省點錢回家想吃什麼就給吃點什麼。家屬本來就早有耳聞癌症就是不治之症,現在醫生都這樣說了,當然更是深信不疑,於是一千個感謝一萬個道謝地辦理出院回家等死。
  • 晚期癌症自愈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晚期癌症的自愈概率幾乎是沒有的,癌症到了晚期,已經就是擴散身體很多臟器了,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自愈了,但是還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延長生命。現如今醫療技術飛速發展,靶向藥的能力都提高了很多,曾經靶向藥只有16.3%的機率可以提高到5年生存期,但現如今,只要對症,只要不是特別晚,生存期超過五年的概率已經提高到了58%。所以說,即使是癌症晚期,也不要輕易放棄,因為說不定堅持到新方法出現時,就能徹底治癒癌症了。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醫生兩句話說出了真相
    2018年,全球新發癌症患者1810萬例,死亡病例960萬例。其中,我國的新發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都處於國際中上的水平,甚至有很多癌症患者,在確診是就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你知道嗎?對於癌症治療來說,早治晚治的生存差異非常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