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連環殺手之五:風度翩翩的校園殺手泰德‧邦迪

2021-02-13 精簡影視

在上一期,我們講述了查爾斯·曼森以及他建立的邪教組織「曼森家族」的故事,這一期我們來說說美國連環殺手泰德·邦迪的故事。

單從外表上看,你很難相信泰德·邦迪(Ted Bundy)是個手段兇殘的的連環殺人犯,他英俊帥氣、舉止優雅,言談得體、風度翩翩。

同時,他還是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的高材生、法學院的研究生,擔任過社工,參加過政治競選,完全符合女性對「完美情人」的想像。

但是在他迷人的外表下,卻掩藏著一顆魔鬼般的心靈,特別是對女性來說,他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從 1974年至 1978 年,泰德·邦迪犯下了多起謀殺案,真正的受害者數量至今仍屬未知,據估計為26至100人不等,一般估計為35人。

泰德下手的對象有一系列的共同點,就是長發、獨居及成績優異的女大學生,他會主動邀請她們出外遊玩,然後先奸後殺並棄屍荒野。

Hi,I am Ted!一句簡單的自我介紹,通常就是他殺人的開場白。

1946年11月24日,泰德出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一個單身母親收容所,出生後不久,母親路易絲帶著他搬到費城和自己的父母同住。

由於不知道泰德的父親是誰,為避免流言蜚語,外祖父讓泰德跟隨自己的姓氏:考維爾,全名為西奧多·羅伯特·考維爾。

就這樣,泰德的外祖父母扮演了泰德 「父母」的角色,而泰德的母親則成了泰德的「姐姐」,泰德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實情。

四年後,母親帶著泰德搬到了華盛頓,並與一名軍隊廚師約翰尼·卡爾佩珀·邦迪結了婚,泰德也因此改名為西奧多·羅伯特·邦迪。

少年時的泰德非常羞澀,不自信、不合群,一直到高中都是被同學戲弄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

1965年,高中畢業的泰德拿到了一筆獎學金,然後進入了華盛頓大學學習,即便他邊打工邊求學,學業一直都非常好。

1967年,泰德遇到了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富家小姐史蒂芬妮·布魯克斯,兩人一見鍾情,很快走到了一起。

然而,對於這一份感情,斯坦芬尼並沒有泰德那樣投入,她認為泰德做事沒有耐性,缺乏野心,不久之後便甩了他。 

就在這個時候,泰德發現了姐姐原來是媽媽,父母卻是外祖父母的秘密,這件事加上失戀的打擊幾乎使泰德崩潰,他對任何事物都喪失了興趣,並陷入深深的抑鬱之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期後,泰德遇到了伊莉莎白·克羅佛,伊莉莎白在大學擔任秘書,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她愛上了泰德,並與他開始了一段持續多年的戀情。

與伊莉莎白戀愛後,泰德的發展頗為順利,他成為了華盛頓州共和黨主席羅斯·戴維斯的競選助理,和一些共和黨人物結下了關係,並因為救了一個落水兒童而受到嘉獎。

1973年,在一次共和黨的活動中,泰德在加利福尼亞州重遇斯坦芬尼,此時的泰德既自信又成熟,斯坦芬尼對他的變化非常驚訝。

他們瞞著伊莉莎白約會過幾次,泰德重新向斯坦芬尼求愛,而斯坦芬尼也重新愛上了他,兩人甚至開始考慮結婚的事情。

但正當斯坦芬尼激情四溢的時候,泰德卻突然冷卻下來,似乎完全喪失了對她的興趣,斯坦芬尼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

不久後,泰德斷絕了和斯坦芬尼的來往,就像她曾經拒絕他一樣,事後泰德解釋說,他只是想向斯坦芬尼證明,自己可以重新得到她。

對初戀的復仇完美落幕,但泰德似乎並不滿足,他利用自己帥氣的外表和女性善良的心理,開始了更瘋狂的報復,人生也開始墮入黑暗。

從1974年春天開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不斷出現女大學生失蹤的案件,有些找到了部分屍體,有些則屍骨全無,而執法部門線索寥寥。

1974年1月4日,在華盛頓大學宿舍裡,遍體鱗傷的喬尼·莉茨被發現,一根床柱被拆下塞進了她的下體,她昏迷了十天,雖然倖免於難,但腦部及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永久傷害。

1974年1月31日,19歲的華盛頓大學心理系學生琳達·安·希利失蹤,在她公寓的枕頭上發現了鮮血,但是床墊和枕套不見了,衣櫃裡的睡衣領口上有鮮血的痕跡。

1974年3月12日,19歲的唐娜·菲爾·曼森失蹤,4月17日,18歲的蘇珊·蘭考特失蹤,地點都在華盛頓大學區附近。

1974年5月25日,22歲的布蘭達·鮑爾與一個陌生男人從酒吧出來後失蹤,6月11日,18歲的喬琳·霍金斯從婦女聯誼會出來後失蹤。

1974年7月14日,華盛頓州立公園,兩個素不相識的女孩:23歲的簡妮斯·奧特和19歲的丹尼斯·納斯倫德相續失蹤,前後間隔不到4小時。

兩件失蹤案都找到了目擊者,他們都說看見一個自稱「泰德」的年輕男子,手上打著石膏,開著一輛棕色的甲殼蟲汽車,以受傷為由,請求年輕女性幫他把小船弄上車。

警方第一次知道了兇手的長相,一張嫌疑人素描刊登在了當地的報紙上,泰德的女友伊莉莎白、法學院教授和兩位前同事都認出了畫中那張熟悉的臉。

由於車子型號、肖像特徵都能與泰德·邦迪的身份對應,四個人都撥打了舉報電話,但警方卻排除了泰德的作案嫌疑。

當時的泰德剛從華盛頓大學心理系畢業,正在西雅圖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一邊是28歲、案底清白的法學院學生,一邊是罪行累累的綁架慣犯,警方怎麼也無法將這兩種形象聯繫到一起。

1974年8月,泰德到猶他州的鹽湖城法學院學習,作案場地轉到猶他州和旁邊的科羅拉多州,10月2日,猶他州16歲的南希·維爾考克斯失蹤。

1974年10月18日,猶他州麥德維爾,17歲的梅莉莎·史密斯失蹤,她的父親是當地警長,10月31日,猶他州萊西地區,17歲的蘿拉·愛米失蹤,兩名女性的屍體隨後都被發現,生前都曾遭到性侵。

1974年11月8日,猶他州,18歲的卡羅爾·德洛克正在書店買書,一個自稱「羅斯蘭德警官」 的英俊男人告訴她,她的車好像遭到爆竊,希望她與自己一起到警局做個筆錄。

兩人前往羅斯蘭德警官的汽車,當卡羅爾發現警官的車是一輛甲克蟲時,她要求警官出示證件,羅斯蘭德警官強行將她推上車,並取出手銬將她銬了起來。

在掙扎中卡羅爾將車門撞開,跳下車拼命奔跑,被一對開車路過的夫婦接上車並立即到警局報案,警局警察稱根本沒有什麼羅斯蘭德警官,也沒有長相相近的人。

就再同一天,在卡羅爾逃出生天4個小時後,17歲的戴博拉·肯特離開保齡球館的父母,去接自己的弟弟,但是再也沒有回來。

警察接到報案後在停車場發現了一把手銬鑰匙,用這把鑰匙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戴在卡羅手上的手銬打開,證明兩個案件是同一人所為。

整個1974年,女大學生平均以每月一個的速度消失,在大多數犯罪現場,都有目擊者看到一名手上打著石膏的男子,和一輛甲殼蟲汽車。

1975年1月12日,23歲的卡倫·坎貝爾在去旅館的途中失蹤,一個多月後,屍體被發現,全身赤裸,已經被動物及昆蟲咬得支離破碎。

1975年3月15日,26歲的朱莉·卡寧海姆在去酒吧的路上失蹤,4月6日,25歲的丹尼斯·奧利弗森在看望父母的途中失蹤。

從1975年1月到7月,在科羅拉多州,愛達荷州,猶他州等地,至少8名年輕女性在路上突然失蹤,泰德·邦迪的犯案地點越來越廣。

1975年8月16日,鮑勃·海伍德警官在鹽湖城外巡邏,發現一輛棕色的甲克蟲汽車非常可疑,正打算檢查時,甲克蟲突然加速想擺脫他。

鮑勃於是將甲克蟲截停,增援的警察隨後趕到,他們在車裡發現了鐵撬 、面具、繩子、手銬、電線等物品,於是以涉嫌入室盜竊的罪名將泰德逮捕。

調查時警察發現,車裡的手銬與猶他州倖存者卡羅爾 ·德洛克身上發現的手銬一模一樣,於是警方認為泰德不僅僅是簡單的入室行竊,而是與一系列殺人案件有關。

1975年10月2日,卡羅爾到猶他州警局認人,當她準確無誤的從八個人中識別出了泰德的時候,警察們知道,這回逮著了一條大魚。

警方隨即對泰德與相關女性失蹤案的關聯展開調查,在收集到一定的證據後,決定分別以綁架罪和謀殺罪對他提出起訴。

1976年2月23日,法院開審泰德涉嫌綁架卡羅爾·德洛克案件,法庭上的泰德十分自信,一再堅持聲稱自己是清白的、無辜的。

在庭審中,泰德聲稱自己從未見過卡羅爾,即便是當卡羅爾在庭上指認出「羅斯蘭德警官」就是坐在被告席上的泰德時,他還是一臉輕鬆。

他認為警方的證據不足以定他的罪, 但其後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卡羅爾的證詞、衣服上的血跡以及泰德車上的手銬,都證明了泰德就是兇手。

1976年6月30日,法庭宣布綁架罪成立,判處泰德15年監禁,可以申請假釋,服刑地點為猶他州州立監獄。

1977年6月,法院審理泰德涉嫌謀殺卡倫·坎貝爾案,泰德認為上次的綁架案被定罪,是因為律師不盡職,所以他決定這次不聘請律師,自己為自己辯護。

根據州法律的規定,泰德依法可以使用法院的圖書館,而且因為要查閱書籍,警察沒有給他帶上手銬和腳鐐,泰德利用這個漏洞,找了個機會,從二樓窗戶跳了出去,成功越獄。

警局發動了150人搜索,在各條道路上都設立了檢查站,饑寒交迫的泰德很快就被警方抓獲,他的第一次越獄就這樣結束了。

不過,泰德並沒有就此放棄逃跑,下一次他準備得更充分,他用7個月的時間減去將近五十磅的體重,然後靜靜地等待機會。

1977年12月30日,泰德趁著元旦來臨警察鬆懈,偷偷鑽進了監獄的天花板隔層,通過隔層趁人不備進入了警員的休息室。

他在休息室換好衣服,然後大搖大擺的走出警局正門,直到第二天中午,警方才發現泰德又逃跑了,但那已經是十五個小時以前的事情了。

1978年1月,泰德來到了佛羅裡達州,他用了一個新的名字克裡斯·哈根租下一套房子,然後瘋狂作案,直至再度被捕。

1978年1月15日凌晨兩點,泰德闖入了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一個宿舍,連續攻擊了莉莎·列維、瑪格麗特·鮑曼等四名女大學生,造成兩人死亡,兩人重傷。

凌晨四點,他又非法侵入女大學生凱瑞爾·託馬斯的公寓,幸好鄰居報警及時,警察迅速趕到,凱瑞爾的頭部受到重擊,全身赤裸,但是僥倖活命。

1978年2月9日,年僅12歲金柏莉·林奇上了一個陌生人的車後失蹤 ,8周後,人們發現了她的屍體,屍檢發現生前曾被強姦。

1978年2月15日,作惡多端的泰德駕駛汽車在街上行駛,被巡警戴維·李發現那是一輛失竊車輛,於是對他展開追捕,最終將他制伏並送到警局,泰德終於又回到了屬於他的地方。

1979年6月25日,佛羅裡達法院進行審理莉莎·列維案件,法庭內,泰德還是決定為自己進行辯護,陪審團則主要由非裔美國人組成。

泰德堅信自己可以獲得訴訟的勝利,但案發現場的目擊證人尼特·尼爾毫不猶豫的指出,坐在被告席上的泰德就是當夜她看到的從宿舍中出去的男子。

同時,控方請來索沃倫醫生作為專家證人出庭,針對莉莎身上的咬痕進行作證,證明被害者身上咬痕與泰德的牙齒記錄一致。

1979年7月23日,法官宣布了陪審團的評議結果,有罪!所有的陪審團成員都認為泰德殺害了莉莎,法官判決死刑,執行方式為電刑。

這個結果讓泰德失控大叫,一位攝影記者記載下了他歇斯底裡的那一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一名性情奔放的藝術家在進行表演,其實只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知道自己走到了命運盡頭的宣洩。

1979年7月23日,同一法官主持審理了瑪格麗特·鮑曼案,宣判泰德殺害了瑪格麗特,判決死刑,方式為電刑。

1980年1月7日,金柏莉·林奇案開庭審理,這次泰德聘請律師為自己辯護,律師的策略是以泰德精神有問題為由,避免法庭對泰德作出有罪判決。

也許是為了配合律師的策略,也許是泰德真的沉不住氣,在法院上他失去了以往的冷靜,大吵大鬧,甚至因為證人的證言而大罵證人。

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挽回泰德既定的命運,1980年2月7日,經過七個小時的評議,陪審團提交了意見,一致認為泰德有罪。

1980年2月9日,法官宣判了泰德的第三次死刑,執行方式還是電刑,這個結果雖然大快人心,但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一天法庭上發生了讓人驚奇的一幕,泰德當庭向證人卡羅·安·布尼求婚,更讓人驚奇的是,卡羅竟然答應了,後來還為泰德誕下一個女兒羅莎·邦迪。

不可否認,泰德對女性有種非凡的吸引力,他的談吐幽默風趣,透露出野性的光華,他的外表英俊瀟灑,能夠喚起女性微妙的好感。

當時鋪天蓋地的新聞將他的人氣推到高峰,他能言善辯、英俊瀟灑的形象,吸引了萬千少女在法庭外排隊,只為了看他一眼。

在審訊期間,有無數的女性給他寫信示好,這種現象讓人非常吃驚,許多社會學家對此持批評態度,希望大眾有正常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泰德在佛羅裡達州立監獄中度過了最後的時光,案件審理完畢之後,他重新聘請了律師進行上訴,但是上訴被駁回,判決被維持。

1989年1月24日早上7點,泰德享受了他最後一頓早餐後,被警察押進行刑室綁在電椅上,7點15分,三名警察分別拉下不同的電閘。

監獄外,無數的人打著標語等待著泰德的死訊,當監獄的新聞官走出監獄,面無表情的宣布「泰德已死」後,記者們紛紛離去,奔向報社。

而剩下的人們則在慶祝,慶祝惡魔終於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有關泰德·邦迪的書籍、錄像、被害人自述數量龐大,根據他改編的電影也有不少,據說《沉默的羔羊》中,主角漢尼拔的原型靈感部分就來自於泰德。

除此之外,還有1986的《可怕的陌生人》、2002的《美色連環姦殺》、2008的《美國殺人狂》以及2019的《極端邪惡》等。

就在今年,Netflix還推出了一季共4集的原創紀錄片《與殺手對話:泰德‧邦迪訪談錄》,收錄了泰德‧邦迪從未曝光的真實對話。

限於篇幅,今天就不再一一給大家介紹這些影片了,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請自行查找吧。

歡迎關注「精簡影視」

與你分享好看的電影和好玩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金屬樂中的連環殺手】嗜血魔女·校園殺手·密爾斯基怪物·瘋狂屠夫·夜行者·世紀殺人魔·開膛手傑克
    冷血無情,血腥殘忍,陰狠變態,通常都是來描述連環殺手的。涉及連環殺手主題的歌曲雖不限音樂風格,但對於擅長直面黑暗的金屬樂來說,這算是備受青睞的主題。從連環殺手鼻祖 Jack the Ripper 到明星殺手 Ed Gein,從嗜血魔女 Elizabeth Bathory 到同性戀食人王 Jeffrey Dahmer,從雙性戀殺人小丑 John Wayne Gacy 到變態殺人狂家族領袖 Charles Manson,歷史上大大小小的連環殺手都被寫入歌中。
  • 世界著名的六大連環殺手|安德烈|傑弗瑞|泰德|開膛手傑克_網易訂閱
    傑克:連環殺手的「祖師爺」  「開膛手」傑克是「連環殺手」中的祖師級人物。除了出現時間早之外,這名殺手始終沒能被繩之於法,神秘感強,而且極其囂張,主動挑戰社會公眾。  傑克案發於倫敦東區,是當時著名的東歐移民區和貧民區。擁擠逼仄的環境和三教九流的民眾很容易滋生犯罪。1888年,一具妓女的屍體在東區白教堂被發現,宣告了一個惡名遠播的惡魔出現。
  • 從李春宰看連環殺手:每一個連環殺手都有一個破碎的家庭
    美國作為一個盛產連環殺手的地方,為我們了解連環殺手的內心世界提供了大量素材。「嗜好殺人的史上第一殺人王」亨利·李·盧卡斯有殘疾的父親和酒鬼母親。亨利·李·盧卡斯的母親是一個酗酒的妓女,他在母親的辱罵和毒打中長大。這種毒打有多殘酷呢?盧卡斯左眼失明,頭部遭到重創,誘發了後來的精神分裂。
  • 連環殺手已經過時了嗎?
    他表示,根據各方面信息來源,1900-1960年間發生在美國的連環兇殺案只有十幾起,之後這一數字突飛猛漲:60年代共有19起,到70年代是119起,而80年代達到了峰值200起;90年代,兇殺數量開始回落,共發生141起;而2000年之後只出現了61個連環殺手。(關於「連環殺手」的定義有很多,福克斯給出的說法是「由一名或數名兇手在一段時間內所犯下的四起及以上的謀殺案件」。)
  • 關於連環殺手
    簡單的說就是絕大部分連環殺手和正常人沒有很大區別,甚至你在他被捕之前,完全不會把他們和連環殺手聯想在一起;當然,連環殺手中也會有嚴重精神疾病,或是非常孤僻,生活幾近與世隔絕的。 權力 這類殺手對權力非常痴迷,他們通常會在殺害受害者之前進行慘無人道的折磨,因為這樣他們就能擁有決定受害者何時死亡、如何死亡的權利。John Wayne Gacy(小丑殺手)、Ted Bundy(:泰德 · 邦迪)以及Dennis Rader(BTK)都屬於這一類。
  • 童年時期有過這五種經歷的人,長大以後很可能變成連環殺手
    那麼,有哪些童年經歷的人,容易變成連環殺人兇手呢? 一、 虐待動物 虐待動物不一定會成為殺人犯,但虐待動物是校園霸凌、殺人犯罪的風向標。 有虐待動物的兒童更有可能成為具有暴力傾向的成年人。
  • 美國連環殺手之謎—所有已知的連環殺手中超過三分之二來自美國
    歷史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曾出現過連環殺手,美國則在所有國家中「脫穎而出」佔據了世界連環殺手之都的位置。 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聯邦調查局做過一項調查,他們收集了自1900至2016年間全球犯罪的4,743名已知連環殺手的信息。
  • 惡魔的烙印——十大連環殺手電影
    ·本文來自豆友 時間之葬 的日記史上最著名的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的身份之謎終於在126
  • 惡魔的烙印:十大連環殺手電影
    《無臉之眼》Les yeux sans visage 1960年 導演:喬治·弗朗敘與大多數連環殺手電影將犯罪動因歸於精神或心理疾病不同,法國先鋒導演喬治·弗朗敘的《無臉之眼》提供了一個更為現實的作案動機——親情。為了讓在一場車禍中被毀容的女兒重新擁有一張美麗的臉,愛女心切的生物學教授,就此走上瘋狂綁架年輕女孩的不歸路。
  • 連環殺手在不在你身邊,這是個問題
    在海爾病態人格測量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得分很高的謀殺犯經常受到強烈的控制欲刺激,並不折手段地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這導致了有些謀殺犯周期性的暴力行為。但是並非所有的連環殺手都是精神病患者,反之亦然。因此,隨著對連環殺手研究的深入,我們也許將會發現不止一種類型的殺手,或者不只一方面的原因。如何定義連環殺手?
  • 精英連環殺手!電影《沉默的羔羊》《美國精神病人》的原型!
    3,連環殺手布魯克斯有一次看到了泰德,她發現泰德跟以前大不一樣,之前的泰德就像一個毛頭小夥子,毫無上進心,對未來沒有規劃。但是如今的泰德並不是這樣,他變了,變得更加專注事業跟學業,而且他有明確的目標,有自己的人生打算。布魯克斯愛上了這時候的泰德,她又開始重新和泰德交往,泰德並沒有表示不願意,雖然之前布魯克斯在感情上傷害了泰德。
  • 和連環殺手談戀愛指南,監獄大果風雲
    連環殺手也有腦殘粉?當然,而且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幾乎每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魔都有一堆狂熱的女粉絲。而最瘋狂的女粉絲還和這些殺手結了婚,為他們生了孩子。我們把這類迷戀連環殺手並願意為其付出人力物力財力貞操甚至生命的女粉絲,統稱為「鐵窗骨肉皮」,或者更通俗一點,叫她們「監獄果」。
  • 【重案】終極偏有組織殺手——泰德·邦迪
    「在連環殺手的黑色帝國中,條條大道都通往泰德 · 邦迪。」圖:法庭上滔滔不絕的泰德 · 邦迪圖:法庭上表現得十分自信的泰德 · 邦迪對泰德的審訊是非常艱難的,泰德十分鄙視警方和法制,拒絕配合工作,在漫長的審訊工作裡泰德唯一積極配合的就是幫助分析一位正在瘋狂殺人的連環殺手——綠河殺手,泰德十分鄙視他,認為他的手法很低級,只敢於對低賤的妓女下手,泰德對其他連環殺手感到很不屑,他覺得自己才是連環殺手中的 「達文西 「。
  • 連環殺手是如何「煉」成的
    在分析過程中,一個事實逐漸呈現,那就是,一個人是不可能在某天突然由一個正常人變成魔鬼的,他們也絕不是天生邪惡之人,他們後來的兇殘行為往往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埋下了邪惡的「種子」,而這些「殺戮的種子」,往往要追溯到他們的童年。管他們叫「連環殺手」也好,還是「變態殺人狂」也好,為什麼一個好端端的人會變成殺人不眨眼的連環殺手?
  • 史上最帥連環殺手泰德·邦迪:3年殺30人,越獄2次
    有人曾說:在連環殺手的世界裡,條條大路都通向泰德·邦迪。這話一點也不假,比如前段時間殺害章瑩穎的嫌疑人克裡斯滕森就自稱,章瑩穎並不是他手下的唯一一個受害者,而是第13個,還驕傲地表示上一個有此罪行的是殺人魔泰德·邦迪。
  • 10部真實連環殺手電影和世界10大連環殺手介紹!
    關於他的電影並無傑作,但很多電影中的連環殺手都有他的影子。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 《極端邪惡》丈夫是連環殺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導讀:《極端邪惡》丈夫是連環殺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你可以拍一部非常暴力,極端,聳人聽聞的電影,關於泰德邦迪,臭名昭著的強姦犯和連環殺手。極其邪惡,令人震驚的邪惡和卑鄙不是那部電影。畢竟,邦迪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個女性殺手。他經常利用自己的美貌和魅力讓受害者獨處,當他因為多起謀殺案而受審時——事實上,這是全國第一次電視直播的審判——同樣的品質使他成為公眾著迷甚至渴望的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埃夫隆也在躲藏:你看著他,就會看到他的名氣,而不是一個冷血殺手。就是這樣。嚴格來說,邦迪不是主角。
  • 五位頂級連環殺手,最後一位專殺黑幫惡棍,被譽為正義之刃
    連環殺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對連環殺手的定義為,殺害3個以上的人才能被稱為連環殺手。一般的人認為,連環殺手的外觀必定猶如兇神惡煞,然而事實上未必如此,大多數連環殺手的外表與常人無異,而且也不乏高學歷者,例如下面幾個世界頂級的男女連環殺手,其中最後一個與其說是連環殺手,還不如稱其為「遊俠」。
  • 《殺手信徒》受追捧 盤點美劇追捕連環殺手警察
    其中,連環殺手又是犯罪題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正如今年凱薩琳·畢格羅執導的《獵殺本·拉丹》中的所描述的「獵殺本·拉丹是『9·11』事件後每一任美國總統必須面對的難題」一樣,追捕連環殺手也是美國警察必須面對的大難題,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估計,美國境內大約活躍著300名連環殺手,這也使得那些追捕連環殺手的人在美劇中頗受追捧,如《犯罪心理》中的傑森·吉迪恩和艾倫·霍奇納,以及雖不以追捕連環殺手為專職、
  • FBI前女特工:我與連環殺手大打「心理戰」
    在內心深處,他卻是一個惡魔,喜歡以「嘿,我是泰德」向「獵物」介紹自己。從1974年1月31日第一次作案到1977年2月15日被捕,至少有30名女學生被他姦殺。  被捕後的邦迪曾在FBI行為科學小組裡走了一遭,柯比見過他,但沒有與他交談。邦迪在與聯邦特工交談時的表現讓柯比印象深刻:「泰德·邦迪很聰明,彬彬有禮,且富有魅力。託馬斯在小說中塑造的萊克特博士的形象,便是以他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