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 | 《桃花庵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2021-02-13 唐詩宋詞欣賞


-有音頻,更精彩-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詞句注釋】:1.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塢建屋,名為桃花庵。拓本詩幅有「弘治乙丑三月」。2.桃花塢(wù):位於蘇州金閶門外。北宋時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別墅,後漸廢為蔬圃。唐寅於此築室,故名桃花庵。3.又摘桃花換酒錢:拓本詩幅作「又折花枝當酒錢」。8.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拓本詩幅作「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馬,此處代指高官權貴。12.別人:拓本詩幅作「世人」。風騷:拓本詩幅等作「風顛」。14.不見:拓本詩幅作「記淂」。五陵:原指漢朝的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圍還環繞著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後用來指豪門貴族。15.鋤做田:《六如居士全集·卷一》作「鋤作田」。

【譯文】

《桃花庵歌》是明代文學家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中詩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間」與「鞠躬車馬前」分別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貴與貧賤的各有所失,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卻蘊涵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願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諛奉承。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如果將別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如果將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閒情樂趣。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只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作者簡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弘治十一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解元),入京參加會試。弘治十二年,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從此,喪失科場進取心,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唐寅晚年生活窮困,依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山水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周道振、張月尊編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塢小圃桃花盛開,作《桃花庵歌》。」即此詩寫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閒適的生活態度。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

詩歌前四句是敘事,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遊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次四句描述了詩人與花為鄰、以酒為友的生活,無論酒醒酒醉,始終不離開桃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時光流轉、花開花落而初衷不改,這種對花與酒的執著正是對生命極度珍視的表現。

下面四句直接點出自己的生活願望:不願三下四追隨富貴之門、寧願老死花間,儘管富者有車塵馬足的樂趣,貧者自可與酒盞和花枝結緣。通過對比,寫出了貧者與富者兩種不同的人生樂趣。

接下去四句是議論,通過比較富貴和貧窮優缺點,深刻地揭示貧與富的辯證關係:表面上看富貴和貧窮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實際上富者車馬勞頓,不如貧者悠閒自得,如果以車馬勞頓的富貴來換取貧者的閒適自在,作者認為是不可取的,這種蔑視功名富貴的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富貴的年代無異於石破天驚,體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脫豁達的人生境界,是對人生的睿智選擇,與富貴相連的必然是勞頓,錢可以買來享受卻買不來閒適、詩意的人生,儘管貧窮卻不失人生的樂趣、精神上的富足正是古代失意文人的人生寫照。

通觀全詩,共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漢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前者只用了「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碌碌」等十幾個字,就把漢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傳神地勾勒了出來。後者則描寫得比較詳細,諸如「種桃樹」、「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隱士緣」等皆是此列。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豔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畫面豔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迴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意象生動、鮮明而有深義。

此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迴旋委婉,近乎民謠式的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的自言自語,卻蘊涵的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是唐寅詩中之上乘者。正合了韓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荊潭唱和詩序》)的論斷。

(橫屏看)

相關焦點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一首詩——《桃花庵歌》。下面,就來欣賞一下吧!《桃花庵歌》唐寅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塢裡有一個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我這麼一個桃花仙。我希望我老死在這醉酒與桃花之中,也不願意為了富貴名利而諂媚討好、阿諛奉承。車馬:詩人借用車馬來代指那些高官權貴。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你知道下兩句是什麼嗎?
    說起《唐伯虎點秋香》就不得不提一句星爺的經典臺詞「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原來這兩句的出處來自唐代詩人唐寅,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這樣一位詩人的作詩風格頗有江南水鄉的典雅之美,和蘇州城市一樣的安靜祥和,好似女子一般輕柔。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其實前4句才是精華所在!
    看盡了世態炎涼之後,唐伯虎寫下了一首《桃花庵歌》,這首詩詩人以桃花仙人自比,寫出了貧富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並且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加在其中。全詩通俗易懂,但細細品讀卻蘊含著無限的藝術張力,尤其是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成為了千古名句,也是世人皆知。
  • 唐寅《桃花庵》: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導語:大多數人害怕當眾發言,害怕聽課提問,每天打扮得光鮮亮麗,害怕被人看出來囊中羞澀,這一切行為的背後,都是害怕丟面,所以要臉。開會領導請人發言的時候,你有沒有在下面默念,一定不要叫到我...就是對自己沒信心,自我價值不高,沒有足夠的自我認同,依賴外部的評價或物質來證明自己的價值。HOW 如何做?拒絕做可能引起別人評價的事。過分在意自己的著裝,害怕自己做的事情,經不起別人的評價。其實別人才沒時間關注,大家都忙,哪有這麼多時間來對你進行評價。WHAT做什麼?
  • 唐伯虎的詩與畫: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唐寅,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把酒對月歌》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痴痴留戀這是一種厭倦也是一種執念荒唐的是我只不過是區區等閒如有佳麗三千不如知己一見別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不是武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怡虹別院駐在煙雨樓前停在臺階沒有攔住我越走越遠醉了紅顏也罷斷了琴弦你若是我會不會在凡俗之前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好詩!好詩!
    ▲ 唐寅,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桃花庵主。祝枝山仰慕他,主動來交朋友,他嫌對方出身官員世家,太俗,不理睬。好在祝枝山大度,鍥而不捨,唐伯虎才敞開心扉。後來他的朋友,也是像文徵明、徐禎卿這樣的才子,沒文化的入不了他們的圈子。
  • 詩意中國90|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少年得志難免年少輕狂,成名之後的唐伯虎結交了祝枝山、文徵明、張靈等數位或同樣天才,或意氣相投的好友,並且常常與好友喝酒尋歡,流連酒肆歌欄,瀟灑不羈卻也放浪形骸。 唐伯虎剛開始不知詳情,便像當年李白晚年一般上錯了船,等到了寧王府下知曉一切,才明白這是大逆不道人頭落地的事情,可卻已騎虎難下,畢竟知曉了別人的秘密,又怎麼會讓你說走就走。 為了脫身,44歲的唐伯虎不顧自己的才子聲名,也不管什麼形象榮辱,他脫光了衣服,在街上奔走,狀若瘋癲。
  • 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後面還有兩句,更霸氣
    後來哪怕再有機會,他都不願意再出仕為官。他在街頭賣字畫為生,風光時一畫值千金,富人們爭著搶著要買他的畫;落魄時,畫作無人問津。生活的酸甜苦辣,他嘗遍了。在一個新年,他甚至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天寒無一事,竹堂寺裡看梅花。
  •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當中寫道:弘治十一年(1498)……他成竹在胸的他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但他的三個朋友卻沒有絲毫異議,因為他們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千古風流唐伯虎,嬉笑怒罵皆成詩!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詩仙李白,天下敬仰,尤其官場失意,落拓江湖的唐伯虎,更是推崇詩仙的瀟灑不羈。
  • 阮籍三部曲之少年狂放: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朝時的大才子唐伯虎就是著名的狂人之一,在半醉半醒的一生之中,他看透了人間的世態炎涼,因此才留下了「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這樣經典而又無奈的詩句。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位生活在三國曹魏時期的文人名士——阮籍,對,就是那個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可能有些讀者就會感到不滿了:要寫,為什麼不寫嵇康呢?
  • 「giao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網紅就是網紅,他們的名氣和流量就像流星一樣,稍縱即逝。這個人他不傻,他外表憨厚,老實只是給人營造了假象,其實內心比誰都精。他善於抓住人性的弱點,然後把自己的缺點無限放大,人們在笑話他的同時,也對他的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人們的話題,自帶流量,所以就火。
  • 黃渤: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有一次,黃渤剛唱一首歌,下面的那些大哥們就起鬨「下去,快滾!」在這種情況下,黃渤主動走下一個舞臺的臺階,說:「接下來我為大家帶來一首《喜歡我的人都好運》!」我心中理想的位置是第四,因為可以遊刃有餘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能到了一定年紀吧,我一直不太喜歡處在焦點的中心。」「當『第四』是最好的,不僅可以有一覽眾山小的高度,不用站在山尖上承受最猛烈的風力和旁人聚焦的注視,還可以遊刃有餘地做著你喜歡的事。」這就是黃渤給予生活的解藥。無論自己遇上什麼樣的際遇,他都能懸到半空中審視自己。
  • 李誠儒評價星爺喜劇不高級!「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在《我就是演員》採訪中,馬薇薇直接問李誠儒:「所以周星馳你也覺得他喜劇不行?」李成儒:「無釐頭啊這是。」一代「喜劇大師」如今受到質疑!這就是我所說的「周星馳現象」。其典型特徵是,很多觀眾不承認自己看周星馳電影,覺得那有失水準,卻又偷偷看。
  • 「濟公」遊本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那時大街上都會傳唱這樣一首歌:「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足見遊老爺子的瘋癲濟公形象在當時有多受歡迎。真的是有一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感覺。最讓人驚訝的是,在接受《話事人》採訪中,聊起「網紅」、「明星」和「藝人」這些當下最熱的話題時,他依然有著自己獨特、清晰的見解:無論是前面說的哪種角色,本質上都是一名文藝工作者,是要為觀眾服務的。
  •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笑談唐伯虎的悲喜沉浮
    記憶中的唐伯虎,一身才華,風流倜儻,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更是深入人心,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讓唐伯虎點秋香成為太多人心中才子佳人。於是,至少在我個人心裡,唐伯虎大抵是那種風流倜儻,瀟灑多金的有才闊少。
  •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要表達什麼?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拜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所賜,說起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代表作《桃花庵歌》,好些影迷瞬間腦補的,就是風流倜儻的「華安」吟著「別人笑我太瘋癲」朝著「秋香」走來,然後被「秋香」一頓大棒子修理的雷場面。
  • 從《桃花庵歌》中看唐伯虎
    二、《桃花庵歌》詩文解析唐寅三十六歲時,遊歷於蘇州城北桃花塢一帶。這裡青山環繞,細水長流,為他的是為創作帶來了無限靈感。便將自己這兩年的賣畫所得錢財,建造了「桃花庵」別墅,遍種桃樹。他給自己取名「六如居士」,把所建造的屋舍稱為「庵」,還寫了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 《降魔傳》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降魔傳》與《捉妖記》也有著許多的互通之處,畢竟在妖魔肆虐的時代,或降或捉,都是正義之舉,不乏喜劇與怪誕風格的呈現,讓本來驚悚的降魔捉妖變得充滿趣味,又不負深情,其中的正義與愛情主題,對當今世人,同樣有啟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