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段話概括形容《心花路放》中的康小雨就是:
對生活不滿但又充滿期待,有現實的欲望又有理想的矜持,勇敢而又懦弱,糾結纏身的普通漂亮姑娘。
電影人物是通過情節推動塑造,那麼,就從《心花路放》故事裡來窺斑見豹,下面用電影情節來解釋一下以上對康小雨這個人物的形容。
在雙線敘事的影片故事結構中,一條是以康小雨為主人公直接敘述來直接塑造人物,一條是以耿浩與郝義的言語及行為側麵塑造人物。所以要分開來看。
康小雨故事線
康小雨出場:慌張趕到婚禮,大腳踹門,巧遇前男友,撒謊快結婚。康小雨的性格特點:大大咧咧,性格決絕,滿懷浪漫。
第一階段速寫出來康小雨的人物性格:從她遲到以及新娘那句:你到底靠譜不靠譜,就知道,她應該是一個沒有太大時間觀念的姑娘,即有些大大咧咧地不靠譜。然後是踹門而入,這點側面表現出她是一個有決斷的姑娘,不像很多女孩遇見突發狀況就不知所措,她選擇暴力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這點情節與影片開始耿浩面對離婚律師那場戲結合起來看,就大致可以推斷出,康小雨面對兩人感情的變故,選擇最乾淨利索的方式結束婚姻是具有合理性的。巧遇前男友這點,有一個細節,就是夏雨飾演的前男友給她創可貼,試想一個隨身攜帶創可貼的男人是什麼樣的?細緻入微的居家男。再結合影片最後與其時是歌手耿浩的浪漫相遇,在網上尋找藝術家氣質的相親對象,都說明她是一個滿懷浪漫情懷的小姑娘。最後是在婚禮現場說她要結婚了,說明她是一個有著很強自尊心的姑娘,不喜歡別人憐憫的目光,寧願撒謊也不願面對大家,特別是前男友。這裡有一個細節,就是前男友聽到這個消息後落寞的眼神以及他現女友貼心地為他整理衣服,所以可以大膽推測,之所以與前男友分手,肯定與她大大咧咧不會照顧別人的性格有關係。
康小雨去大理之前:失敗的女漢子,勇敢的逃避者,乾淨利落的姑娘。
這些情節進一步在豐滿康小雨這個形象。獨居,需要自己承擔生活中的一切,而恰恰她又沒有這麼大能力。所以會修不好要命的水龍頭,被它折磨到崩潰大哭。偶爾在網上聽到歌手耿浩的《去大理》,就能依然決定出遊。其實這點兒被文藝青年說到爛的行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本質上來說就是對現在生活的逃避,逃避麻煩不斷的瑣碎生活,逃避因謊言帶來的惡果。但是這點兒也同樣強調了康小雨乾淨利落的性格:一旦下定決心,轉身就能離開。
康小雨在大理:可愛的文藝女青年,清高的獨行者,善良的小女孩。
追隨影片的腳步。
一是初到大理。首先呈現出來是康小雨初到大理的興奮,合影照相場景拿走二師兄釘耙、照相後忘拿雨傘的小情節也再次表現了她的大大咧咧。
這裡影片交代了果汁的由來,與《後會無期》中馬達加斯加不同,果汁除了賣萌之外,還起到了塑造康小雨善良性格、為兩人邂逅提供機會、推動故事發展、創造笑料的作用。其後是住進了梧桐客棧(一個有故事的客棧,這點兒被寧浩黑出翔來了),知道跟老闆賣萌說:這是一個嬰兒啊,還有其後與果汁之間的互動,都刻畫了一個可愛至極的小姑娘。
二是在酒吧。跟「今夜不拒絕」的主題party說NO,拒絕為酒吧錄製低俗的slogan,表明她是一個內斂,有底線的姑娘。與酒吧老闆的手機爭奪戰,側面表達了她的潑辣和彪悍。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她尋找耿浩《在大理》的CD,用酒吧老闆一句:你們這幫文藝咖,為了一首歌就能跑到大理。也用一個世俗第三者的眼光,來刻畫了康小雨那點兒文藝氣息。在整個與酒吧有關的情節中,不止出現了一次康小雨拿錢解決問題的場景,相信這也是導演刻意為之,說明她就是一個喜歡用最直截了當方式解決問題的姑娘。
三是在客棧。這裡發生的故事不多,首先是康小雨在網上相親網站瀏覽,並試圖給一個「志摩」打電話,她喜歡這樣有文藝氣質的男人(所以推斷很有可能是她離開前男友的)。其次是閨蜜為她介紹男朋友,她反應是抗拒,連對方基本情況都不聽完,然後就是念叨:結婚了不起啊,結婚了不起啊。這就是相當大一部大齡女青年失衡心理,對於朋友的好意理解為炫耀。最後是關於果汁,她想要拋棄,最終卻又捨不得(製造了與耿浩的邂逅)。這點其實也是離婚後她不停給耿浩打電話的一個呼應:離開卻又放不下。
耿浩故事線:
這條故事線裡,按照電影敘事順序,主要分三部分,離婚初、邂逅時、離婚後。
一是離婚初。在影片開頭耿浩將所有家具分成兩半卻被律師告知康小雨放棄了財產,然後就是通過耿浩的話語、小三現身,可以明顯看出,這段感情裡,康小雨是一個出軌者,出軌的對象是一名有錢的帥小夥。也就是說,她是這段感情背叛的一方,耿浩不再當歌手給她浪漫,而一個二手音像店肯定又給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背叛的原因最大可能性是:要愛情的同時更要生活。說難聽是拜金了,說中肯一點是普世成熟了。然後在耿浩與郝義旅行過程中,她不斷地給耿浩電話,其中在機場那段簡直成為了經典,僅僅通過耿浩的表現和康小雨的臺詞,基本勾勒出了康小雨人物性格。
機場電話的長鏡頭中,耿浩與康小雨的談話內容頗具玩味,也更殘酷,殘酷到直接將耿浩第二次崩潰(第一次是在醫院;第二次是接電話後;第三次是在洗浴中心)。康小雨不停打電話的主要目的是電話換卡需要耿浩的身份證,即使結婚的事兒,也是耿浩提了出來,她才肯說。在此情形之下,還希望耿浩能夠平靜接受這個現實。一個所謂普世而又成熟,但又自私殘酷的姑娘形象浮現了出來。我們無意於用對錯來衡量她對於感情的背叛,但是在背叛之後,還希望對方能夠平靜接受,給自己帶來一絲心理安慰,未免還是太殘忍了。
二是邂逅時。與耿浩的邂逅完全因為一條叫果汁的小狗,這個場景裡面,我們見識了康小雨的可愛、矜持和勇敢,也看到了耿浩喜歡泡橘子飲料的由來。原來耿浩泡橘子飲料的習慣是因為康小雨,多麼讓人唏噓:你走進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生活改變,你最終離開,但那些點滴的改變卻永遠佔據了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生活。
三是離婚後。兩人再次相遇在郝義的婚禮,時過境遷,似乎一切都趨於平靜和理智。兩個人彬彬有禮地聊天,互相詢問各自的生活。其中那些細節,直擊心靈最柔軟面。康小雨問耿浩為什麼以前停止了寫歌,他只能無奈地說:要生活嘛。這其實就是一種悲哀地抗議,我為了給你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你卻因為我為你的犧牲,離開了我。並不是在譴責康小雨,耿浩的可憐亦有可悲之處:在你自以為的犧牲之前,考慮過她愛你什麼,想要你什麼嗎?想來這也是太多痴男怨女共通的悲劇了。
戳「閱讀原文」即刻進入影迷社區,與熱愛看電影的他們一起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