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多發腦出血?想錯了!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更多見

2020-12-23 騰訊網

高血壓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2017年,我國有254萬人死於高收縮壓,其中95.7%死於心血管病。

在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中,腦血管病都是佔了大頭的。在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我國腦卒中的死亡人數佔到全球腦血管病死亡的1/3,好大的數量。

所以,高血壓和腦血管病關係很密切

在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病中,高血壓引起腦出血即出血性卒中,很多人覺得很明白:血壓高,腦血管容易「爆」、破,所以出血;而對於高血壓引起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就不那麼明白。所以有人會問「腦梗和血壓有沒有關係?」這樣的問題。

其實,高血壓引起的腦梗死遠比引起腦出血多得多。調查發現,即使血壓處於正常高值的人群,腦梗死的風險也增加56%;而診室血壓收縮壓每升高10mmHg,亞洲人群的腦卒中發生風險就增加53%。

可能出乎一些人的意料。腦卒中裡,缺血性腦卒中最多見,大約佔到80%。對一些地區的調查顯示,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大約是腦出血的3倍。

所以,高血壓和腦梗死關係更密切高血壓引起的腦梗死更多發,更常見

發生腦梗死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血栓形成引起腦梗死,一種就是其他地方的栓子栓塞到腦血管引起腦梗死。前一種情況最多見。

而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和高血壓有關

第一,高血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高血壓可以破壞血管,造成血管內膜的損傷、血管壁的損傷、硬化。而高血壓患者還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這些就加重了血管壁的損傷,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可以狹窄,可以閉塞,造成缺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裡的膽固醇、壞死組織可以脫落,堵塞更小的動脈,造成缺血;動脈粥樣斑塊可以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缺血;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可以形成夾層、血腫,壓迫血管造成缺血。

腦動脈血管可以粥樣硬化狹窄,出現上述病變。

頸動脈血管也可以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也可以發生上述病變。

據統計,90%以上的頸動脈狹窄都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腦卒中裡25%~30%和頸動脈狹窄有關。所以,腦血管病時要注意查頸動脈呢!

第二,高血壓引起心室肥厚、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時發生腦卒中的風險是沒有房顫患者的5倍,而高血壓是引起房顫的罪魁禍首之一。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之一就是引起心室肥厚、心房擴大,引發心律失常

高血壓的時候,心臟需要更加用力才能射血,久而久之,心室肌就肥厚了。肥厚的心臟舒張功能減退,心室內的壓力就會增加;接著,心房就擴大了。擴大了的心房就容易發「房顫」,心房就不會正常收縮了。這樣,心房裡血流緩慢、血流紊亂,就容易形成血栓。栓子掉下來會跑到全身各處,最容易跑到腦子裡,就發生腦動脈栓塞,一樣會腦缺血壞死——腦梗死。

最近的研究發現,單是心室肥厚就會增加腦卒中的風險,尤其是男性患者和65歲以下的患者。所以,高血壓心室肥厚的患者就要警惕了。

第三,高血壓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本身可以加重動脈硬化,算作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而我國高血壓的患者多發腦卒中,研究發現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與首次腦卒中風險有關。在降壓的同時補充小劑量葉酸,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就可以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有些腦梗死和高血壓患者不適當的血壓降低有關

高血壓患者,血壓很高的時候,是要降壓的,但是不能操之過急。因為有些時候的血壓高,是因為缺血引起的反應,比如腦梗死引起的高血壓。這個時候,降血壓就需要緩和一些。

一般來說,如果是3級高血壓,降壓時先降到180/110mmHg以下,然後平緩降到160/100mmHg左右,以後再逐漸降壓達標。因為這樣的病人,血管多有狹窄,血壓快速降低時,容易腦供血不足;血流緩慢,也容易形成血栓。

腦梗死是高致殘、致死疾病,預防勝於治療

高血壓和腦梗死的關係這麼密切,降壓治療對於預防腦梗死就格外重要。據估算,如果治療了全部的高血壓患者,每年的腦卒中就減少60萬例,心肌梗死就減少11.3萬例。

降壓之外,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同樣重要

降壓降脂治療,規律服藥、平穩降壓很重要,降壓、降脂達標也很重要,控制血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綜合治療都要兼顧,戒菸限酒、限鹽減重、適度運動、心理平衡的生活方式也不可偏廢。

相關焦點

  • 強生醫療宣布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機械取栓創新產品上市
    適逢第15個世界卒中日,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於今日宣布旗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機械取栓創新產品 -- 遠端閉合雙層網籃取栓器(EmboTrap II)正式上市。該產品提高了不同類型血栓的一把再通率[1],為更多腦卒中(俗稱「中風」)患者提供臨床解決方案。
  • 急性進展性卒中,離死亡線最近的腦梗死!
    大家都知道腦梗死是腦部的供血動脈閉塞引起的腦組織缺血、缺氧,繼而壞死。因不同部位腦組織的功能是分區的,當梗死發生後,影響到那個區域就會導致相應不同的區域症狀。 急性進展性卒中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亞型,這種腦梗死通常在發病後一周內神經功能缺損症狀逐漸加重,病情進展較快。這種類型的腦卒中概念及定義在醫學上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國外及國內的臨床指南都沒有界定和定義。
  • 青年卒中7大類病因,一文掌握
    妊娠期卒中儘管不常見,但確實會發生。妊娠是一種血栓形成前狀態,會增加卒中風險。妊娠期高血壓也會增加缺血性卒中、腦出血和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風險。妊娠女性卒中的發生率約30/100, 000。妊娠期卒中發生於產前、圍產期和產後。
  • 《中國卒中報告 2019(英文版)》正式發布
    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齡為66歲,其最主要的類型為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佔比分別為81.9%、14.9%和3.2%,而在三級綜合醫院中兒童卒中( 在卒中住院患者醫保類型中,城鎮居民醫保覆蓋35.3%,城鎮職工醫保覆蓋23.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16.3%,其他類型覆蓋25.2%。
  • 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的區別!
    5、治療  腦血栓形成應根據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變化,按不同時間分期來確定治療方針、分期治療。維持氣道通暢,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等整體治療。溶栓治療、抗凝治療、降纖治療、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擴血管治療等其他治療。進行早期康復功能鍛鍊。
  • 《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最新發布
    根據國家相關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目前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6.6%,18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5.2%。● 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齡為66歲,其最主要的類型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佔比分別為81.9%、14.9%和 3.2%,而在三級綜合醫院中兒童卒中(<18歲)在其中佔比分別為 0.1%、0.6%和1.4%。
  • 辨證分型 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療效——關於缺血性腦卒中二級...
    缺血性腦卒中具有高復發的特點,腦梗死後開展有效的卒中二級預防非常重要。在中國,常規抗栓、降脂、降壓等危險因素幹預基礎上,活血化瘀類中藥被廣泛用於缺血性腦卒中後患者的二級預防,但其確切療效尚缺乏有效評價。
  •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要查同型半胱氨酸?高了怎麼辦?聽醫生講
    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表面上看是講血壓控制在合適的範圍,當然每個人控制的目標是有所差別的。從本質上來說,控制高血壓是為了減少高血壓所帶來的靶器官損害。高血壓患者到醫院檢查,可能會有查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心臟彩超、尿常規等檢查,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
  • 快速識別卒中 時間就是生命
    快速識別卒中 時間就是生命 2020-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臨床治療指南
    來源:神經小靈通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世界範圍內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常導致嚴重的殘疾,復發和死亡的風險都很高。儘管卒中加劇了全球負擔,令人欣慰的是,現階段對AIS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在2019年的更新中,輕度卒中被設置為一個具體的子項,並提供了三個新的建議。對於輕度致殘性卒中症狀,對於缺血性卒中發作後或距最後一次看似正常3-4.5h內的患者,靜脈溶栓可能是合理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輕度非致殘性卒中症狀[NIHSS(NIH卒中量表)評分0~5分]的患者,對於那些缺血性卒中發作後或距最後一次看似正常3-4.5小時內治療的患者,不推薦使用靜脈注射阿替普酶。
  • 30歲胖姐高血壓不在乎,導致腦梗死,10年後仍一瘸一拐!
    二、研究顯示控制血壓,能明顯降低腦梗死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腦卒中是我國國民第一位死亡病因。研究發現,在合併高血壓的卒中患者中,儘管七成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但接受降壓治療且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患者只有兩成。
  • 有效防治高血壓,遠離「腦血管意外」
    腦卒中是我國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罹患疾病中第一號殺手,其致死率、致殘率、復發率均很高,而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腦梗死等腦卒中最危險的因素之一。南京市中醫院腦病科王敬卿主任介紹,腦卒中相當於中醫的中風,是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其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而高血壓是促成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處,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動脈血栓脫落可造成腦動脈栓塞,這些情況可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腦梗死。
  • 「腦出血」比腦梗更兇險,3組詞說清兩種病的差別
    腦出血是神經內外科最常見的難治性疾病之一。同為卒中,雖然相比腦梗死,腦出血只佔20%~30%,但其死亡率最高可達68%。通常腦出血發病來勢洶洶,約4/5的死亡發生在4天之內。,多發生在40~70歲人群,其中50歲以上發病率最高。
  • 「精品中文版」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大全)
    雖然仍存在重疊,這些分布類型有助於縮小鑑別診斷表1 彌散降低的原因圖1腦卒中及其類似疾病的主要影像表現類型缺血性腦卒中不同階段的影像特徵急性期(24小時以內)最初的CT表現輕微,包括血管高密度徵、灰白質界限不清和腦溝消失。彌散加權成像具有高度準確性,並且可以在發病後15分鐘檢測腦卒中。數小時後開始出現T2/FLAIR高信號。
  • 千萬別小看高血壓,它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元兇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因此,對於高血壓的認識應該更加全面、透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高血壓與腦卒中關係密切,它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元兇。截止2005年,腦血管病已躍升為我國國民的首要死亡原因。急性腦血管病(腦卒中)是單病各致殘率最高的疾病,其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給社會、家庭和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負擔。
  • 青年卒中常見的5種病因,最大兇手竟是……
    原創 HH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影響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發生、預後的危險因素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由於發病年齡低,病因、危險因素的構成與中老年缺血性卒中存在差異,一直備受臨床關注。
  • 五年第一個創新藥,1類新藥先必新探索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方案」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