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第一個創新藥,1類新藥先必新探索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方案」

2020-12-23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 記者 尹薇)在9月18-20日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上,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宣告正式上市。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

2018年發布的第4版《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中指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全國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高達190多萬,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認為,考慮到我國更長的救治時間,我們必須考慮更多的選擇來保護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元,以減少腦卒中死亡及傷殘損失,降低社會經濟負擔,「神經保護」也許是頗有希望的治療策略,並可與溶栓取栓等治療互補。這促使他考慮牽頭了先必新Ⅲ期臨床試驗。

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以4:1的配比組合,科學配伍了兩種活性成分:依達拉奉和右莰醇,應用兩種成分清除自由基、抗炎以及保護血腦屏障等多重作用機制,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發的腦神經損傷,是兩種成分的首次成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曾進勝介紹,神經系統疾病種類繁多,病因和發病機制相當複雜,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先必新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應雙重機制。

作為國內治療AIS為數不多的大規模臨床試驗,1194例試驗結果III期研究表明,對比單方依達拉奉注射液,依達拉奉右莰醇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臨床安全性相似,並大幅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國內卒中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先必新立項至今歷經十二載,榮獲8項發明專利,核心專利在多個國家及地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香港等)獲得授權;並獲得2次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

同時,先聲藥業宣布與中國卒中學會合作支持的「中國卒中學會腦血管病全程管理項目啟航基金」項目正式發布。

相關焦點

  • 腦卒中新藥「先必新」成功上市,先聲藥業近50種在研創新藥引關注
    說起卒中,這既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話題,卻也是生活中頻頻出現的字眼。卒中又稱「中風」,是一種可以致人死亡和癱瘓的重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高發。我國卒中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最為常見。
  • 腦卒中治療1類創新藥先必新上市 大幅延長腦卒中治療時間窗至48小時
    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
  • 世界卒中協會主席希望先聲藥業先必新®能應用於國外卒中患者
    腦卒中治療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成功舉辦1.先聲藥業先必新上市,成中國第一大致死性疾病治療的「中國探索」2.世界卒中協會主席希望先聲藥業先必新®能應用於國外卒中患者3.王擁軍教授解讀先聲藥業先必新®Ⅲ期臨床試驗數據,可進一步改善神經功能結局
  • 先聲藥業先必新上市,腦卒中患者迎來新希望
    2020年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發布會於全國神內年會期間在北京舉辦。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位於我國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腦卒中的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 強生醫療宣布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機械取栓創新產品上市
    適逢第15個世界卒中日,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於今日宣布旗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機械取栓創新產品 -- 遠端閉合雙層網籃取栓器(EmboTrap II)正式上市。該產品提高了不同類型血栓的一把再通率[1],為更多腦卒中(俗稱「中風」)患者提供臨床解決方案。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02096)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
    對於國產創新藥而言,納入醫保後,意味著適應症銷售峰值也將提前,以往需要7-9年甚至10年才能實現銷售峰值,如今或縮短到3-5年就可以實現。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讓先聲藥業(02096)的先必新進入醫保目錄備受期待。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市場
    對於國產創新藥而言,納入醫保後,意味著適應症銷售峰值也將提前,以往需要7-9年甚至10年才能實現銷售峰值,如今或縮短到3-5年就可以實現。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讓先聲藥業(02096)的先必新進入醫保目錄備受期待。
  • 先聲藥業期望與更多的臨床醫生共同推動中國腦血管病領域的科研發展
    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聲藥業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這對於我國疾病致死率排名第一的腦卒中治療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 先聲藥業先必新療效獲肯定,可為AIS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
    根據2019年《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超過1300萬,每年190餘萬人因為腦卒中死亡[1]。缺血性腦卒中是我國最常見的卒中類型,佔比達81.9%[2]。而先聲藥業先必新的正式上市,給這類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 辨證分型 提高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療效——關於缺血性腦卒中二級...
    缺血性腦卒中具有高復發的特點,腦梗死後開展有效的卒中二級預防非常重要。在中國,常規抗栓、降脂、降壓等危險因素幹預基礎上,活血化瘀類中藥被廣泛用於缺血性腦卒中後患者的二級預防,但其確切療效尚缺乏有效評價。
  • 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臨床治療指南
    來源:神經小靈通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世界範圍內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常導致嚴重的殘疾,復發和死亡的風險都很高。儘管卒中加劇了全球負擔,令人欣慰的是,現階段對AIS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五年後,聚焦於發病6小時以上AIS的DEFUSE 3及DAWN研究納入標準發表,提示機械血栓清除術對發病6-24小時的卒中患者仍具有顯著益處。因此,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AHA/ASA)於2018年1月發布了新的指南取代了2013年發布的版本,並在新版中刪除了部分具有爭議的章節。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3.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奧布替尼片即將獲批4.恆瑞醫藥他克莫司緩釋膠囊國內首家申報上市本期(12月11日至12月18日)國際、國內多個產品審評審批取得新進展。
  • 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更多見
    在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我國腦卒中的死亡人數佔到全球腦血管病死亡的1/3,好大的數量。 在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病中,高血壓引起腦出血即出血性卒中,很多人覺得很明白:血壓高,腦血管容易「爆」、破,所以出血;而對於高血壓引起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就不那麼明白。所以有人會問「腦梗和血壓有沒有關係?」這樣的問題。 其實,高血壓引起的腦梗死遠比引起腦出血多得多。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我國藥品行業的發展並未就此而中斷,尤其在創新藥方面,更是再創新高。截至12月20日,共164個中國1類新藥,以首次註冊申報IND狀態獲得我國CDE承辦,遠超過去同期3年。
  • 科普:植物提取的長春西汀,或可改善卒中後,從生存「通」向生活
    在30多年前,歐洲科學家在小蔓長春花中提取出一種物質:長春西汀,是治療腦血管病的神奇藥物,它能夠選擇性地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促進大腦的能量代謝,調節神經遞質系統功能, 多方面保護大腦免受缺血缺氧性損害。
  • 出版簡訊|IST-3亞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動脈高密度徵、症狀性梗死...
    SVN俱樂部由中國卒中學會官方英文期刊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編輯部創辦,向廣大卒中領域同仁推送最新出版簡訊、SVN中文解讀、期刊投審稿指南、國際卒中領域相關出版資訊等
  • 出版簡訊|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二氧化碳結合力...
    SVN俱樂部由中國卒中學會官方英文期刊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編輯部創辦,向廣大卒中領域同仁推送最新出版簡訊、SVN中文解讀、期刊投審稿指南、國際卒中領域相關出版資訊等
  • 國產創新藥,發力了
    國產創新藥,正在發力 2018年起,中國本土創新藥進入蓬勃發展期,在國內創新藥審評審批不斷提速,新藥創製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政策的扶持下,一批療效確切、安全可靠、價格優勢突出的國產創新藥正在打破國外藥企的壟斷,填補臨床急需國產藥品的空白。
  • 思辨中國新藥研發主要終點、次要終點及創新內核
    可以考慮的指標無外乎:1. 在研藥物安全、有效,可以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2. 在研藥物方便患者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體驗和依從性3. 在研藥物上市後價格親民,可及性及可負擔性高4. 解決缺醫少藥、望藥興嘆的窘境、困境5. 解決國家、地區及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比如當下的新冠病毒疫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