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新藥「先必新」成功上市,先聲藥業近50種在研創新藥引關注

2020-12-24 騰訊網

我國腦卒中疾病形勢嚴峻,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已成為負擔最重的國家。

說起卒中,這既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話題,卻也是生活中頻頻出現的字眼。卒中又稱「中風」,是一種可以致人死亡和癱瘓的重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高發。我國卒中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最為常見。而一旦帶病生存,病患生存質量會很低,同時更離不開他人的照顧,這對於家庭來說,無疑需要付出更加巨大的精力,家庭壓力會明顯增大。

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全國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高達190多萬。更令人擔憂的是,與發達國家的良好態勢相比,中國腦卒中的發病率、死亡率、DALY卻均呈現上升趨勢。

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估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中國已成為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高達39.3%。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腦卒中治療與預防工作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而關於中風的治療,醫學界一直在努力,先聲藥業同樣如此。

近日,先聲藥業上市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發布會成功舉行,萬眾矚目之下,這一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以卓越療效為腦卒中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據了解,先聲藥業「先必新」是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先必新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

而除了先必新,先聲藥業的研發管線更是惹人關注。據了解,目前先聲藥業擁有近5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產品,包括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和CART細胞治療,已構築起前瞻性的系統研發管線。

對此,在發布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曾進勝在發布會上也表示:神經系統疾病種類繁多,病因和發病機制相當複雜,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先必新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應雙重機制,期待在更多領域能深入探索,惠及更多患者。「先必新」Ⅲ期臨床試驗負責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表示,這是國內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為數不多的大規模臨床試驗,1194例試驗結果顯示,對於發病在48小時以內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即使與具有明確療效的依達拉奉相比,「先必新」仍有顯著優勢,可進一步改善神經功能、提升療效。

據先聲藥業介紹,這一創新藥立項至今歷經十二載,得到2次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迄今已獲得8項發明專利,核心專利在日本、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獲得授權。從藥物本身來說,「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以4:1的配比組合,科學配伍了右莰醇和依達拉奉,這也是這兩種成分的首次成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醫藥這一需要不斷攻堅克難的學科領域,先聲藥業除了堅持自主研發,也保持積極開放合作的發展態度,通過不斷與國際和國內的領先公司開展合作,圍繞腫瘤、免疫和神經領域加強研發管線。這同樣也將為先聲藥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動力,同時也不斷推動行業的前進。極具前瞻性的研發管線同樣離不開強大的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在這一方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發的先聲藥業,研發團隊便有近700人,在江蘇南京、上海和波士頓建立了三個研發中心,並獲得批准建立了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興業證券的相關行業研報指出,國內企業的研發類型從單純的模仿/改進到快速跟進(Fast-follow)甚至逐步追求 First-in-class。研發管線逐步成為投資者估值和決定企業股價走勢的重要考量因素。

可以預見的是,在產業和資本市場政策的影響之下,國內醫藥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在研發投入層面逐步進入『軍備競賽』的模式,而先聲藥業也勢必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探索更多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先聲藥業先必新上市,腦卒中患者迎來新希望
    2020年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自主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發布會於全國神內年會期間在北京舉辦。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位於我國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腦卒中的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02096)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
    智通財經觀察到,相較於歷年保持50%以上價格降幅,今年多數談判成功的品種下降幅度並未超過50%。藥品價格降幅優於預期,直接激活了二級市場醫藥股投資情緒。12月15日,A股和港股醫藥股集體反彈,其中恆瑞醫藥和信達生物漲幅分別達到7.67%和7.92%。從表面上看,醫藥股反彈邏輯在於醫保談判中藥價降幅低於預期。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市場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相較於歷年保持50%以上價格降幅,今年多數談判成功的品種下降幅度並未超過50%。藥品價格降幅優於預期,直接激活了二級市場醫藥股投資情緒。12月15日,A股和港股醫藥股集體反彈,其中恆瑞醫藥和信達生物漲幅分別達到7.67%和7.92%。從表面上看,醫藥股反彈邏輯在於醫保談判中藥價降幅低於預期。
  • 腦卒中治療1類創新藥先必新上市 大幅延長腦卒中治療時間窗至48小時
    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
  • 世界卒中協會主席希望先聲藥業先必新®能應用於國外卒中患者
    腦卒中治療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成功舉辦1.先聲藥業先必新上市,成中國第一大致死性疾病治療的「中國探索」2.世界卒中協會主席希望先聲藥業先必新®能應用於國外卒中患者3.王擁軍教授解讀先聲藥業先必新®Ⅲ期臨床試驗數據,可進一步改善神經功能結局
  • 五年第一個創新藥,1類新藥先必新探索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方案」
    (健康時報 記者 尹薇)在9月18-20日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上,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宣告正式上市。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
  • 先聲藥業期望與更多的臨床醫生共同推動中國腦血管病領域的科研發展
    9月18日,先聲藥業歷時12年研發的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先聲藥業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這對於我國疾病致死率排名第一的腦卒中治療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 先聲藥業先必新療效獲肯定,可為AIS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
    而先聲藥業先必新的正式上市,給這類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對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在4.5 小時時間窗內給予溶栓治療可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但是很多患者未能在時間窗內得到診斷或存在溶栓治療禁忌症,因此亟需尋求其他有效治療方案。而先聲藥業的先必新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位於我國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 「雪球」+「雪坡」:什麼樣的股票值得長線關注?
    在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中概股回歸二次上市的推動下,2020年下半年香港市場IPO活動依舊火熱,國內多家醫藥股赴港上市。其中,具有25年發展歷程的先聲藥業(股票代碼:2096.HK),二次上市加之高瓴資本、紅土等知名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加持,引得市場投資者頻頻關注。
  • 歌禮、豪森等產品獲批上市;海正、艾迪藥業等產品獲批臨床
    11、先聲藥業腦血管病1類創新藥先必新獲批上市 7月30日,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NMPA批准上市,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2004年,先聲藥業於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成為國內最暢銷的依達拉奉藥物品牌。
  • 119種獨家藥品談判成功 平均降價超一半
    162種獨家藥品參加了國家醫保談判,包括目錄外藥品138種和目錄內藥品24種。共有119種談判成功,其中目錄外談判成功96種,目錄內談判成功23種。談判總成功率為73.46%,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降價50.64%。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說,醫保談判的最終目的就是談一個「好價」。
  • 唯有創新才能走進「無人區」 訪悅康藥業董事長於偉仕
    藥品研發是一項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的行業,在建廠初期,悅康藥業生產的產品多為仿製藥,利潤微薄,公司每年的盈餘幾乎都用於了研發投入,只為追求更為優質的產品。在新藥開發方面,我制定的原則是「不計成本」。經過多年的積累,悅康藥業已建立起新藥研發的創新體系,實現由仿製為主向創新型企業的過渡。
  • 中泰國際:先聲藥業與阿爾脈生物達創新藥研發戰略合作
    來源:新浪港股中泰國際每日晨訊: 醫藥:先聲藥業(2096 HK)與阿爾脈生物達成創新藥研發戰略合作先聲藥業(2096 HK)宣布,與阿爾脈生物科技籤訂新藥發現戰略合作協議先聲藥業董事長任晉生表示,AI賦能藥物設計具有極大的潛力,是新興的顛覆性技術,可以為下一代高度選擇性以及不可成藥靶點的藥物分子發現提供技術支撐,有助於加速發現小分子創新藥早期化合物。
  • 恩沃利單抗注射液(KN035)新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正式受理
    2020年12月22日,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02096)宣布: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09966)、思路迪醫藥(3D Medicines Inc.)戰略合作的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KN03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於12月17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
  • 悅康藥業於偉仕:仿創結合 老牌藥企踏上科創新路
    「仿製藥是基石,解決用藥需求,達到一定飽和度後,需要靠創新藥來補充。創新藥是方向和未來。」悅康藥業董事長於偉仕認為,仿創結合是悅康藥業這家老牌藥企迎接醫藥行業創新生態的路徑。  儘管產品管線覆蓋心腦血管、消化系統、抗感染、內分泌、抗腫瘤等用藥領域,但此前鮮有人將其與「創新藥企」關聯起來。直到公司申報科創板IPO並成功過會,市場開始關注到悅康藥業的「科創屬性」。  悅康藥業招股書披露,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42.88億元,淨利潤2.88億元。
  • 科倫藥業上半年新藥收入同比增長22.90% 近期股價創半年新高
    科倫藥業(002422.SZ)日前發布2020年中報,儘管受新冠疫情衝擊上半年整體業績有所下降,但科倫新藥板塊銷售金額9.22億元,同比增長22.90%,而下半年預計還將有3-5項新產品獲批上市,顯示了科倫藥業在研發創新上的持續投入正進入密集收穫期。
  • 國產創新藥走出國門 康柏西普蒙古國獲批上市
    作為中國1.1類生物新藥成功「出海」的首個案例,具有開拓性的積極意義。據康弘藥業年報顯示,康柏西普作為該公司生物產業核心產品,在上市後5年時間(2015-2019年)收入佔比迅速攀升至35.5%,淨利潤佔比攀升至50.7%,淨銷售額從零快速攀升到去年的11.6億元。康弘藥業董事、副總裁殷勁群表示,公司新建立「一帶一路」事業部。
  • 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 科倫藥業持續加碼研發提升發展...
    從大輸液龍頭向抗生素全產業鏈布局,再到以創新藥作為驅動力,科倫藥業(002422,股吧)正不斷通過研發,積累企業持續發展的終極驅動力量。根據科倫藥業2020半年報顯示,公司期內研發投入7.69億元,同比增長15.48%。2020 年迄今,科倫藥業已有12個產品獲批上市,和16項藥物申報生產,上半年新藥銷售同比增長22.9%,創新研發為公司蓄勢發展,積累了充足「後勁」。
  • 以嶺藥業創新中藥連花清咳片獲批上市
    5月17日晚間,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以嶺藥業申報的中藥新藥連花清咳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品註冊批件》。連花清咳片是以嶺藥業以中醫絡病理論為指導研製的用於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中藥6.1類新藥(中藥6.1類新藥系未在國內上市銷售的從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製劑),屬於2020年版《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藥註冊分類中的「中藥創新藥」,以嶺藥業擁有該藥獨立完整的智慧財產權。
  • 思辨中國新藥研發主要終點、次要終點及創新內核
    主要終點一般一到三個,是與臨床試驗所關注的主要問題(主要目的)直接相關的,能夠提供關於在研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具臨床意義和令人信服的證據。次要終點可以有多個,多數情況下它們提供支持作用和幫助研究者收集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