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途,醫生讓患者自費購買價值4100的手術刀:「這是寶石刀,大家都要買的.」

2021-02-18 茶暖

昨天的昨天,我絞盡腦汁的坐電腦旁一下午都沒憋出一個字來。

有時候靈感這東西真的很重要,碼不出字的時候就好比生孩子難產中,那叫一個痛苦啊。

寫不出來的時候我就喜歡去翻微博,看頭條,搜那些奇聞趣事。

然後是在微博上看到這新聞的,第一感覺就是想寫出來,讓大家一起瞅瞅這神奇的操作。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哈。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把這個視頻放上去,我怕寫的不夠明白。

此事發生在湖南邵陽,當事人姓金,咱們就稱呼金先生吧。

金先生和他老婆呢之前一直是在外地做生意的,這不現在年紀大了,兩人才回了老家生活。

人啊年紀大了也就容易生病了,就好像那轉動了許久的機器一樣,零件松鬆散散了。

最近兩年的時間裡,金先生一直出現便血的情況。

然後經過老兩口商量決定去醫院檢查看看情況,時間久了指不定小毛病會變成大毛病。

在8.10日,兩人來到了他們老家的一家附屬醫院進行檢查。

結果顯示金先生患有結腸腺瘤和慢性結腸炎,金先生當時就有點慌了,也害怕了。

與主治醫生商議後,決定於第二天也就是8.11日進行ESD手術,也就是內鏡黏膜下剝離手術。(專業術語,我也不是很懂。)

嗯,現在科技比較發達了,都是微創手術。

也就是在這次的微創手術中,他被告知需要自己購買手術刀。

因為是微創手術麼,所以不需要打開腹腔,也就沒有被麻醉,所以他躺在手術臺上的時候,是很清醒的。

那天是下午4點半左右,他感覺手術都馬上要結束的時候。

有一個護士,也是那場手術的參與醫護人員找到了她老婆,給了她一張白紙條,上面寫了一個12020的編號。

讓她拿著那個編號去門診處繳費,當她詢問這個是什麼費用的時候,那個護士只說是一把刀子的錢。

因為那會金先生還正在手術中,她也沒多想,就拿著那個只寫了一個編號的字條去交了4100塊錢。

錢交了,金先生的手術也才順利做完了。

下了手術臺之後,金先生得知了自己在手術中時,被要求購買了4100元的手術刀。

他表示非常的不能理解。

「手術刀應該是醫生的工具,而且在手術前也沒有告知需要自己購買手術刀一事。」

術後,金先生向自己的主治醫生進行了詢問,只是結果令人不滿。

金先生的老婆問醫生, 這刀是什麼做的這麼貴,要4100元。

醫生回答:「是寶石做的。」

嗯,你沒有聽錯,這確實有點驚訝,寶石做的手術刀你見過嗎?反正我是頭一回聽說。

金先生還表示,不光手術之前沒有被告知自己需要購買昂貴的手術刀以外,也包括在手術時,醫生也沒有讓他看看這花了4100元買的手術刀長啥樣。

以上的解釋雖然老兩口不滿意,可想著手術很成功,而且自己都有醫療保險報銷,也就釋懷了。

可是,到8.15日金先生去辦理出院手續時,又被醫院告知。

「這把手術刀費用不能報銷,該費用顯示屬於門診收費。」

金先生在整理那些出院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那筆手術刀的費用繳納單,繳費名稱為「材料費」,繳費部門確實是門診處。

他所有的手術繳費憑據都是住院部,唯獨這4100元是在門診繳納的。

自費買了一把自己都不知道長啥樣的手術刀,實在是有點委屈啊。

金先生表示如果在手術前檢查的時候,醫生說明要自己購買手術刀這事的話,他也會重新選擇,不會在他們這裡進行手術的。

而金先生的主治醫生表示:「我記得我跟你講過吧?」

「別人都是這樣做的,又不是你一個人這樣出的錢,所有做手術的病人都是這樣出的。」

我記得我跟你講過吧,首先這醫生自己都有些不肯定到底術前有沒有跟金先生溝通。

如果術前溝通過,那又有一個疑惑,一般這些費用都是提前預交的,為什麼這筆費用得手術進行到一半時才讓家屬去繳費?

是不是如果家屬不同意繳費,那手術也就不會再往下進行了呢?

提出這個疑惑的時候,醫生是這麼解釋的。

「手術刀費用就是在手術過程中繳納的。」

然後那天讓金先生的老婆去繳費的那個護士又是這麼解釋的。

家屬來了就交嘛,我們沒有規定時間的,到外面的門診去交又沒有關係。

金先生對此解釋表示不接受,隨後又找到了醫院的消化內科的主任。

這時候啊,那個主治醫生再次跑來當著主任的面又向金先生解釋了一波為啥是中途繳費的原因。

「我們碰到很多病人,交了錢又不做,退款很麻煩的,所以我們才選擇在手術中的時候交那個錢。」

隨後,主任還向金先生解釋了一波那把昂貴的寶石手術刀。

「這個刀我們把它叫做「丟」(刀),寶石肯定不是寶石的,就是一把進口的奧林巴斯刀頭。」

「這個奧利巴斯丟刀項目沒有進醫保,醫保那邊傳不過去這個項目。」

聽完這些解釋啊,咱也就明白,他們所有的解釋也就是在說明。

這些操作是醫院的常規操作,每個做這種手術的人都得自己購買4100元的寶石手術刀。

並且也不會報銷,只能自費。

金先生聽了那些解釋,依舊錶示不能接受這筆手術刀的費用和他們術前沒有告知的行為。而院長的回答是簡單明了直白,已經繳納的那筆4100的費用不可能退還,而對於醫生在手術時要求患者家屬繳費的做法進行了一句簡單的道歉。「我們醫院不在乎這點錢,醫院名聲更重要,醫生沒有跟你溝通好,我在這裡說聲對不起,代表醫院和公司,對於主治醫生,我們會加強批評教育。」整個理論的流程下來,金先生是一無所獲,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
在醫院是找不到說理的地了,金先生直接找到了他們當地的衛健委。
「4100塊錢的手術刀頭其實已經屬於高級耗材,在醫療行為中針對高級耗材的使用,必須經過患者籤字同意,並且說明是自費承擔後,才能使用。」目前呢,衛健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了,相信會給金先生一個滿意的結果吧。你們會接受手術中途提出需要自費購買手術刀的事情嗎?

相關焦點

  • 天海佑希主演《頂級手術刀》開播,揭秘神外醫生手術背後那些事兒
    為了進入「大腦」這一神之領域,究竟要捨棄什麼才有機會執刀呢?該劇是一部充滿真實感的醫療劇,描繪了醫生的方方面面。在記者見面會上,當被問及通過本劇意識到的事情或關注點時,天海佑希笑著表示:「每部電視劇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也十分期待本劇會以何處為切入點,會是怎樣的一部醫療電視劇。這個機會還是交給觀眾們自己去體會比較好。
  • 《手術兩百年》之《手術未來》丨無刀勝有刀的外科手術,不再是科幻
    《手術未來》宣傳片 醫學與最新科技的結合,不斷豐富並刷新著人類想像的極限。無刀勝有刀的外科手術,不再是科幻,而是實實在在延長人類生命的重要方式。技術日新月異,醫生面臨著來自科技理念和智能機器的挑戰,但醫生的角色卻一如既往——治癒、安慰、陪伴,守衛著人類的生死之門。
  • 16年5000臺手術:一個心內科醫生的刀前刀後
    每年獨立開展各類射頻消融手術超500例,左心耳封堵術超200例。這一手術量在他這個職位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孫健將他能完成這麼多臺手術絕大部分要歸功於他的前輩們打下的基礎。孫健說:「李毅剛教授從德國將射頻消融的技術帶回來,率先在國內開展手術,很多患者慕名而來,新華醫院心內科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名氣。
  • 醫院用美女頭像誘惑患者 手術臺上提刀加價敲詐威脅
    一般的醫院都是患者去找醫生看病,而遵義歐亞醫院卻不同尋常,他們僱傭了一批毫無醫學常識的客服人員冒充專業醫生在網上誘導病人來醫院就醫,這是遵義歐亞醫院誘騙患者的第一個招數「誘導病診」。在這間「網絡諮詢師」的工作場所裡,每個房間都密密麻麻擺放著數百臺手機和大量的電腦,這些客服們不斷在網上約人聊天,詢問病情,讓人來醫院做檢查。
  • 院士執刀TAVR手術再獲成功 患者無需開胸即可換瓣膜
    近日,SAPIEN 3上市後,上海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成功完成。患者是一位高齡女性,有腎功能不全病史20餘年,並伴有陣發性房顫。在完成心臟超聲、主動脈CTA等評估後,醫生經過心內、心外等多學科討論,選擇的手術方案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SAPIEN3瓣膜成功植入後半小時,患者拔除氣管插管。患者現已神志清醒,葛院士連說「非常好」,又叮囑了術後護理注意事項。
  • 最後一場手術!行醫40年的老專家「封刀留言」!
    手術要切除患者腹部主動脈旁的淋巴結,風險很大。當日晚9時許,在麻醉科醫護人員的協助下,廖革望一邊熟練地操作手術刀、解剖剪、大彎鉗,一邊輕聲囑咐年輕的助手如何分離隱匿處的腫塊。手術持續了兩個多小時,非常成功。原來,黑龍江的患者陳女士在外院做過卵巢癌切除手術,淋巴結轉移至腹主動脈旁,手術難度很大。
  • 快拿起這把披薩刀當一回業餘醫生
    遊戲講述的是業餘手術醫生伊格納修斯死裡復生,在他週遊世界尋找自己突然復活的答案時,我們要幫助他解開謎團,並和他在沿途拯救一些奇怪的生命。  這就是我們的業餘醫生~開始遊戲後遊戲會有教程關卡教你如何使用道具以及道具分別有什麼作用,等教程關卡結束後你就要開始拿著披薩刀真正開始手術了,在手術時要注意患者的心率,當你切開患者的身體或者進行了誤操作,會導致患者心率急速降低,當降低至0時,患者就被你「救」死了。
  • 惠州三院首例「海扶刀」子宮肌瘤手術...
    惠州三院首例「海扶刀」子宮肌瘤手術順利完成!這標誌著惠州三院婦科正式進入微無創時代!應用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進行的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是微無創醫學的典型代表,是一種非入侵性的無創治療技術。該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無需麻醉,患者只需鎮靜鎮痛,聽著音樂,醫生輕點滑鼠,就能輕鬆地隔著肚皮為患者切除體內腫瘤。
  • 手術前,醫生讓我買一份保險……
    來源:大貓財經作者| 貓妹來源| 大貓好規劃(ID:damaoplan)前兩天,閨蜜父親住院搭心臟支架,術前談話,醫生提到可以買一份保險。無獨有偶,另一個朋友母親手術,醫生也推薦了類似的保險。貓妹問了一下在醫院的朋友,說現在術前談話,醫生基本上都會推薦家屬買保險。給馬上要手術的病人買保險?
  • 飛秒雷射輔助的白內障手術——只為遇見更好的未來 數字導航無刀飛白英雄匯
    全球白內障治療領域的頂尖技術——數字導航飛白系統,為白內障醫生帶來了一把舉世無雙的飛白刀,並正式宣布白內障手術飛躍進入飛秒雷射時代。在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飛秒雷射有何優勢,複雜白內障如何完美處理,怎樣更好的利用飛秒雷射這柄利劍,三位專家的演講在環環相扣之間迸發,逐一為您解答。
  • 大爺腹痛高燒進醫院,醫生憑胃鏡取「鵪鶉蛋」,不動刀還能手術?
    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完成了一例胃鏡取石的手術,取出位於十二指腸輸入袢內的一顆31×45mm「鵪鶉蛋」大小的結石,術中無出血,患者當天即可下床活動及進食。
  • 央視揭惡勢力醫院:醫生月保底10萬元,誘導患者就診,手術臺上
    醫院總經理組織老家親戚、老鄉,通過大量廣告宣傳,把醫院打造成西南「最專業」男科醫院;毫無醫學知識的人員冒充醫學專家,用美女頭像在網絡上主動招攬患者,一步步誘惑患者來就診;「三無」醫生包裝成專家,保底月收入10萬,層層誘騙患者手術,沒病製造病,小病做成大病,手術臺上「提刀加價」。
  • 手術後要拆線,線卻找不到了,醫生:不存在手術失誤
    陳先生:我媳婦今年過完年,大概也就四五月份,在婦幼保健院,做的宮頸環扎手術,當時醫生說,等到37周左右要拆線。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手術?陳先生:就是因為我媳婦流產,流產了兩次要做這個環扎手術,以免大月份掉,結果在星期天,我媳婦也足月37周了,要進行拆線,在拆線過程中,我媳婦給我打來電話,說她疼的受不了,我問出現什麼問題了,她說就是特別特別疼,拆著拆著線找不到了。這個線是因為什麼找不到了?醫生怎麼說的?
  • 全球報導不到10例,被停刀的手術在這裡成功實施
    兩項檢查中均看到心臟部位有異常放射性濃聚,這難道是罕見的心臟副神經節瘤?心臟內科方躍華主任醫師和核醫學科張一帆主任醫師會診意見,該患者心臟副神經節瘤的可能性較大。瑞金醫院多學科MDT討論進一步給陸先生完善了心臟MRI,冠脈CTA並重建分析腫瘤血供及易感基因檢測。讓醫生詫異的是:陸先生真的是心臟位置的副神經節瘤,且腫瘤血供來自心臟左迴旋支。
  • 天海佑希主演的醫療劇《頂級手術刀》開播
    天海佑希主演的醫療劇《頂級手術刀》開播 人民網東京1月14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女演員天海佑希日前出席了日本電視臺製作的周六劇《頂級手術刀-天才腦外科醫生的條件-》的記者見面會
  • 甲狀腺癌手術切口竟在牙齦 專家:手術「腔鏡化」成年輕女患者福音
    如今,隨著甲狀腺手術「腔鏡化」時代的到來,不少甲狀腺癌患者在徹底接受治療的同時,頸部不會再留下疤痕。   記者25日獲悉,一周前剛剛做完甲狀腺癌手術的安安(化名)來到醫院複診,她的手術切口居然「藏」在口腔牙齦處。如果她不說,沒人能看出端倪。
  • 這次手術,患者差點死了2次,醫生也是
    因為胸腔裡面有很多血管,我們是看不到心包在哪裡的,只能大致推測,這一針下去,要剛剛好刺中心包,而不是扎穿心臟,也不是扎到別的血管,難度可想而知。平日裡心內科醫生都是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穿刺的,超聲就是醫生的眼睛,但即便是超聲引導穿刺,那也是有難度的。要不要讓人推B超機下來,主任。年輕的一些的醫生在一旁提醒手術醫生。
  • 手術完足月拆線線找不到了?長肉裡了?醫生手術不存在失誤
    陳先生:我媳婦在婦幼保健院做的宮頸環扎手術,當時醫生說37周左右拆線,就是因為我媳婦大月份流產,流產了兩次,要做這個環扎手術,以免大月份掉,結果我媳婦足月了37周了要進行拆線,在拆線過程中我媳婦給我打來電話,她疼得受不了,拆著拆著線找不到了?
  • 市一醫院成功開展省內首例 「海扶刀」治療胰腺腫瘤手術
    近日,市一醫院海扶治療中心成功為一名胰腺腫瘤患者實施了「海扶刀」治療,這也是湖南省首例「海扶刀」治療胰腺腫瘤手術。患者陳先生,66歲,因呃逆、腹脹9月,發現血糖升高4月就診,入院完善相關檢查示胰腺腫瘤並膽總管上段、總胰管擴張。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雷恩記錄道,「我決定進行開胸手術,發現心包內持續有血流出。擴大心包傷口,清除了陳舊的血液和血塊,發現右心室上有一個1.5釐米的傷口……我決定縫合這個傷口。當縫合至第三針後,出血得到了控制,脈搏心率呼吸都得到了改善……這個手術無疑證明了心臟縫合修補的可靠性。」在那個沒有心臟外科專業醫生的時代裡,心臟受傷居然不死,這堪稱是一種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