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餐廳:2019年4月19日澳大利亞女孩吃到用過保險套,21日北京女孩吃到帶羽毛雞翅。
60年的品牌,三天之內接連發生兩個駭人事故,是概率問題、有人惡意為之、還是自身管理問題?
澳大利亞事故發生時,女孩僅有2歲,嚇壞的父母立即將孩子送到急診,醫生要求對保險套進行檢測,而女孩母親返回麥當勞後,工作人員卻拒絕提供。
出現問題後不是關注事故本身,而是極力隱藏真相,這種行為真的讓人作嘔。當然,麥當勞黑歷史由來已久。
2014年福喜事件,麥當勞被曝光使用上海福喜公司提供的過期肉,而當時CEO湯普森的解釋是:公司受到了福喜的欺騙。
2004-2011粉紅肉泥事件,麥當勞使用氨水對牛的淋巴組織殺菌後,將其加入到肉泥中,於是肉泥成了粉紅色。
此外,麥當勞長期針對兒童推銷,抓住孩子喜歡玩具的天性,每20%的銷售量中都會包含一個玩具,因此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玩具分銷商,每年分銷出15億個玩具。
之前麥當勞高層通過營銷文件發現顧客流失,於是在自身的兒童網站上推出藍藍路教主吉祥物,並將其吹捧為萬物的主宰。
然而除了這些,麥當勞受到很多人抵制的根本原因是它垃圾食品的形象。那為什麼麥當勞會被定義為垃圾食品?
1、缺乏蔬菜、水果
為什麼說快餐食品中缺乏蔬菜?一是快餐中通常只有能夠久存的生菜,二是生菜密度極低,刨成絲後會變成一大堆,看起來很多,但其實都是水分。
2、食物搭配不健康
嚴格來講,漢堡類並不算是垃圾食品,但麥當勞中等快餐品牌極力將一餐的標配定義為炸雞、漢堡、外加薯條可樂,這種搭配熱量太高。
此外,部分食物升糖指數較高,同樣熱量攝取的情況下,升糖指數高的人更易肥胖。
3、誘惑性導向
明知套餐高熱量卻用各種優惠進行誘導,可樂、薯條1元升級,1元換購甜筒,消費者會更傾向於購買更划算的套餐,從而導致熱量攝入過高。
澳洲政府就曾強制所有快餐店,在菜單上標出每種食物的熱量,以此來喚起人們對熱量攝入與健康的關注。
總結:麥當勞被人鄙視不單單因為偷工減料、漠視顧客安全等行為。更為根本原因是,在明明知道對人體很不健康的情況下,還刻意針對兒童進行誘導性消費。
所以,這種心懷惡意的商家還有多少?
每一個人,才是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最終責任人。為了自己和孩子,高糖高脂肪的快餐食品,再好吃也要節制!
END.
關注蛋白知,關注健康,還可以看:
湯匙法鍛鍊臉部肌肉顯年輕保護眼睛,這幾種食物應該避免5個動作甩掉蝴蝶袖3分鐘3個方法練出馬甲線8分鐘6塊腹肌訓練法3分鐘核心練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