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合肥樓市變幻莫測!
政策持續收緊,大瓜一個接一個當頭砸來,暈頭轉向中有的人看到曙光,而有些則置業越來越難。
年底對於購房者來說,置業壓力更大,4大殘酷真相曝光!
真相一:剛需、剛改置業越來越難
隨著市場的這一波行情之後,對於購房者來說,很多人都覺得被市場拋棄了。
今天看到一位合肥購房者的真實心聲。
我覺得有句話說的最扎心,「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市場突然開始改變了。之前關注的房子一夜之間漲了幾十萬,沒有漲價的等你備好定金去談的時候,突然坐地起價,一副你愛買不買的架勢」。
更殘酷的是,一向被視為剛需天堂的瑤海區,如今房價也突破了2萬/㎡,改善類扎堆,適合剛需上車的項目卻少之又少!
近日,我統計了合肥目前適合200萬之內置業的樓盤,大約有39家。
主要集中在瑤海和新站區域,而主城其它區內可供剛需選擇的項目寥寥無幾,購房者只能被迫外溢,大部分被集中擠壓至肥西等三縣區域。
真相二:主城老破小更難賣
除了新房難買以外,合肥主城區老破小更加難賣!
通過上面網友所說可以看到,目前人們都不願意買兩房了,不好賣,降到小區均價以下也不好賣。
目前,主城內很多房齡十幾二十年的老破二手房,白白佔據優越的核心地段,卻賣不上價格。
貸款年限短,社區氛圍差,甚至有些小區無物業、戶型老舊、拆遷無望全是老破小的命門。
我在網上搜了一些案例,發現瑤海區的不少2室的房源成交周期都在100-200天,一些房源甚至超過1年才成交。
不過,也有一些房源的成交周期在1個月之內,這類房源主要是有好學區等利好加持,還會有點競爭力。如果沒有,就算你降到小區均價以下都難以成交。
「拆不掉,漲不動,賣不掉……」,隨著市場不斷更新,這類房源未來將面臨著越來越艱難的局面。
真相三:小房企逐漸被「擠壓」出局
近年來,合肥土拍市場上,品牌房企已經佔據主力,而一些小型房企仿佛失聲。
受拿地成本變高,土拍約束條件、資格等各方面制約,小房企拿地受限,市場份額不斷壓縮,目前能看到的小房企多為老盤在售。
另外,在「三道紅線」及年底償債等壓力下,融資能力有限,資金難收籠的小房企更是不堪重負,今年以來,全國多地都已迎來小房企「破產潮」。
未來,小房企在市場上立足之地只會越來越小,直至出局。
真相四:投資「炒房」或將結束
隨著市場熱度的提升,合肥對於市場的監管也越來越嚴!
我們先不提是否會出臺政策,隨著樓盤置業門檻的提高,從投資角度來看,將意味著高槓桿、低收益,以小博大的機會逐漸消失。
隨著中央會議的結束,未來樓市將會繼續加碼,也表示投資門檻升高,未來投入產出比隨之變化,投資風險加大。
而對於購房者而言,一方面選擇餘地變小:另一方面是新區等待時期長,況且部分板塊已嚴重透支未來房價。
不管如何,在市場目前最嚴限價下,如果你是剛需,抓緊時間上車才是正道!
普漲時代已成過去2021年仍不失為買房佳期!
自房地產商品化以來,房價雖有起伏,但總體上依然呈現向上發展的姿態,而2015年更是經歷了一波全面的普漲。
買了房的,慶幸自己早幾年上了車,沒買的,有不少仍堅信還能通過買房炒房大賺一筆。
但房價快速上漲的真實原因在於,過去20年城鎮化迅速鋪開,5-6億人的進城及井噴的住房需求,才帶來了一個20年房價普漲的結果。
而在萌芽期、快速成長期之後,必定迎來瓶頸期、衰退期。更何況,房子只是一個用以居住的商品,具有特定的功能屬性與特定的需求量。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則顯示,我國城鎮家庭住房擁有率已高達到96%,無房家庭只剩下4%。這足以表明大部分人並不缺房子。
既然總體不缺,普漲自然就失去了動力。
而至於前面提到的長三角、大灣區、熱門新一線城市,仍處上升期,未來增值空間也仍值得期待,但在國家調控決心之下,相比大漲,穩步上升的概率要大太多。
合肥雖有樓市出現房價上漲,但明裡暗裡打折促銷的樓盤也比比皆是,所以說整體市場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