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提起《七七事變》《開國大典》《重慶談判》等這些頗為經典的老電影,眾多70後80後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9月23日, 夜晚的如意湖畔,燈火璀璨,潔白的銀幕立於岸邊,百餘名觀眾圍坐在臺階之上,參加正在這裡舉行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星空放映」活動,上述電影的導演李前寬、肖桂雲夫婦親臨現場,當晚將放映的是兩位導演共同執導的《開國大典》。
在「大玉米」下看露天電影
據了解,兩位導演和金雞百花電影節頗有淵源,影片《開國大典》在1990年分別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獎。此次來到鄭州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兩位導演自然有很多話要和觀眾分享。
「在有著厚重歷史的鄭州舉辦這樣一場活動,對電影人來講是件很開心、很隆重的事情,因為電影人是拍電影的,觀眾是看電影的,電影讓彼此的心都擰在一起。」活動現場,導演李前寬向大河網記者介紹說。據其介紹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鄭州,「感覺鄭州發展得特別好,走在如意湖邊心情也很如意」。
導演伉儷分享《開國大典》拍攝幕後
今年已79歲的李前寬,與妻子肖桂雲作為影壇一對傳奇伉儷,從影六十載,合作的影片除了《開國大典》,還有《決戰之後》《重慶談判》《七七事變》《佩劍將軍》等20餘部,兩人在拍攝現場又是如何分工的呢?
「有時候是我在山上拍,他在山下拍,即使在同一個拍攝現場,他在拍攝的時候我就去想下一個鏡頭該怎麼去呈現,這樣對整個攝製組來說既能夠加快速度,也節約成本。」肖桂雲說。同時,她還談道,藝術創作每個人的想法是沒有辦法統一的,遇有不同的觀點兩人也會爭執,而最後呈現的結果可能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對方的,是碰撞出的第三個觀點,這樣總能使鏡頭的呈現更加完美。
現場觀眾熱情高漲
李前寬導演談到對年輕電影人的希冀時說:「現在的時代太幸福了,但不要忘記好時代對你們要有更高的要求,因為國家和人民寄希望於你們。長江後浪推前浪,非常看好你們,也一定會比我們精彩。」
將近3個小時的電影,讓觀眾沉浸在光影交織的革命歲月中,「看這種露天的電影感覺氛圍特別好,有種瞬間回到了小時候的感覺。」市民陳女士特地帶著女兒一起來觀影。
導演和觀眾合影
據記者了解,影片《開國大典》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影片用紀實的手法描繪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蔣介石、宋慶齡等百餘位歷史人物的風貌。該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