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女團是什麼樣的?
自節目悄悄開播,觀眾的期待就居高不下。
怎麼去定義30+,這是不是普通人的30+?30+的女團會不一樣嗎?她們要怎麼成團?誰能決定他們的去留?粉絲多一定會「出道」嗎?
帶著很多問題,《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
乘風破浪的姐姐
節目的主題是「三十而驪」,「驪」的釋義是黑色的馬,不難看出製作方希望這個節目成為黑馬。
姐姐的陣容也是很強大,30位姐姐都是有拿手作品的圈內人。破圈重組選秀很難不把之前的經歷和成績排除掉。畢竟,這些姐姐身後都有依託。所以首播的高爆發也就理所應當了。
30位姐姐
首期的初見面,性格迥異、年齡不同、閱歷不同的姐姐自帶話題度。從服裝的配搭到化妝師的人數,以及首次呈現的舞臺,都受到了無數的討論。
最受關注的還是初舞臺的呈現。姐姐裡邊有前女團成員、選手出道歌手、發過唱片的演員、主持人、還有許久未露面的演員。
初舞臺的全開麥、不彩排表演也給觀眾一個最直觀了解姐姐的視角。不同於其他選秀,開口失誤的姐姐會叫停表演從新開始,試音覺不舒服就馬上現場調試麥克風,評委給分低就一臉不屑,口渴了就喊導演拿牛奶,隨時隨地吐槽節目組,敢講敢言!這樣的姐姐團初次登場就給觀眾留下了太多期待。也讓人期待30+的女團最終會怎麼呈現?
一公舞臺,所有人都選擇自己喜歡或者能駕馭的歌曲。也有的姐姐在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如魚得水,每個人都在節目裡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30個性格堆在一起,每一個都如同是待開採的寶藏,每個鏡頭都有未發現的美。有冷清文藝的、有憨厚討喜的、有不爭不搶的、有好為人師的、有自來熟的、也有野心勃勃的。每個人與每個人之間的 碰撞,都有一種成熟女性散發的魅力。
一公結束,淘汰開始。
姐姐這才知道遊戲裡有犧牲,你的身邊夥伴會離開。這熟悉的選秀劇情存在了很多年,每次都能被各種解讀。一時間,微表情的解讀、肢體的解讀紛紛而來。而個人的去留也不再由自己掌握,把命運交到一些官稱「浪花」的女性手裡。
這個時候,姐姐們還沒有讀懂遊戲說明。
王智淘汰
二公開始,8支三人小隊的較量。
觀眾的喜好和偏向漸漸清晰,越是能在幾分鐘讓現場熱鬧起來的表演越能獲得更多投票。
唱跳的表演更加有感染力,慢歌就開始吃虧。
二公淘汰,果不其然,意料之中的結果。
萬茜組
三公選歌開始,唱跳的歌曲開始搶手,不管適不適合,不管能不能做到,選就對了。
抽到《花樣年華》的隊長選人的過程也是人間真實了。
孟佳選人
三公個人最好的舞臺《花樣年華》以最後一名宣告失敗。這也是姐姐舞臺上的最後一首能安靜聽見的曲目。
30+的女團用成熟的身體追逐著大眾女團的勁歌熱舞。
四公歌曲
四公歌曲
我們再也看不到安安靜唱歌的姐姐,再也聽不到姐姐舞臺上不同於以往的女團表演。
冷清的姐姐梳起了高馬尾,畫上了粗眼線,塗上了深色口紅。
憨厚的姐姐穿起了熱褲,露出了小蠻腰,燙出了大波浪。
仿佛如果只做我,那就不是我,就沒有突破。我們就看到了清一色的姐姐,統一的表演。
30+的姐姐開始下腰,劈叉,高抬腿。
熟悉的姐姐團開始打配合,原封不動的隊伍開始報團取暖。每個人開始臉譜化。
重新定義的女團是什麼?
需要在團體選秀選到麻木的今天機械化的生產一批年齡更大的選手嗎?顯然姐姐的初衷不是這樣,但是市場經濟的今天,能推廣於市場的一定是市場需要的。
總決賽快開始了,最終的五人團也即將塵埃落定,對每一個姐姐來說,都是贏的。
只是,30+的女團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