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八大山人」的《墨梅圖》以約人民幣3450萬的高價成交。有網友稱是「大道至簡」,也有網友戲稱這是「最貴的樹杈子」。
更令人驚訝的是,不僅樹枝價值不菲,樹葉也能拍出天價。這是「揚州八怪」鄭板橋的《竹石蘭蕙圖》以人民幣4600萬成交。
圖 |《竹石蘭蕙圖》
而這幅畫之所以能拍出如此高價?
這就不得不提鄭板橋,他是清代「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畫竹最多。
清 鄭板橋 荊棘從蘭圖卷
竹,表現著自強不息、頂天立地的精神;清華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脫俗、不作媚世之態,而這恰好是鄭板橋內心的體現。
無論是古代的人們還是今天的我們,對於清峻不阿、高風亮節品格竹的形象都是喜愛的。
當竹遇上和田玉,更是就了一份禪意,今天說一說玉雕裡的竹文化。
千百年來,玉,以其清雅為世人所喜,竹,以其淡泊名利為人所鍾愛,竹堅韌不拔的品質,玉源遠流長的歷史,已經成為一種精神文化的象徵。
邱啟敬 虛竹
君子相交淡然如水,四君子即是超然淡漠之物,不愛爭鋒,不喜浮華,不論世事如何變遷,君子怡然顧我,淺淡悠然。
竹之雅,在其韌,玉之美,在其潤,竹常成片出現,微風拂過,繁茂的枝葉宛若波濤一般,在竹海中翻騰,無數的竹葉像一片片堅韌的利劍,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竹被壓彎了腰,帶冬雪化開,竹依然如舊。
後世文人大家王子猷、蘇軾、鄭板橋,都是千古代表的竹痴,王子猷寄人空宅,尚令人種竹;
蘇軾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蘇東坡眼中,竹,是極為高雅的存在,即使沒有肉吃,也不可缺少竹的高雅風骨。
鄭板橋蓄竹"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竹,不與大趨附,不與小勢同,竹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與眾不同。不論是荒野中獨自生長的孤寂,還是繁華鬧市中人人讚賞的君子,竹都依然如舊,不因浮華迷眼,不因孤苦自艾。
直到今天,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的精神仍然為大家所稱頌。
它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於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玉雕竹,精雕細琢之中,更是寄託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情趣。
邱啟敬 虛竹·自持
端居暇日,閉門讀書,幽賞書畫,莫大的學問修養皆從「竹」中來。惟願與塵世相疏,長存一點素心。
人生應當如玉,即使面臨寒霜冷雨,也依然如舊,人生應當如竹,即使四季變換,也總是四季常青。
竹,再惡劣的環境也可以生根發芽,玉,再艱苦的歲月也能坦然面對,人生,應當如竹如玉,面對艱難險阻也仍舊淺笑安然。
邱啟敬 虛竹·蛙鳴
工作閒暇之餘,邀三五好友,擇一清謐處,摩挲美玉,或茶或酒,皆能銷憂。
凡塵碌碌,你我不必終日往來縈懷,多給人生這場風月留一罅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