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祥正在打磨汽車板件。(受訪者供圖)
【名片】
楊成祥,廈門建發汽車旗下廈門奧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鈑噴車間經理,高級技師。曾獲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省「五一勞動獎章」、省「技術能手」、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聲音】
我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崗位技能就會持續精進,未來之路就可以走得更遠。做這一行沒有捷徑,每一道工藝都需要經年累月實踐,反反覆覆地做精做細做好,才能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陳璐)穿著防靜電工作服,戴著手套、護目鏡,此時的楊成祥正在打磨一塊汽車板件,眼裡滿是專注。「噴塗單個車門,我使用噴槍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噴塗19次就可以完成,我能精準掌握每一個門板件的噴漆次數、氣壓、走槍速度。」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楊成祥的聲音底氣十足。
廈門建發汽車旗下廈門奧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鈑噴車間經理楊成祥,在汽車維修一線崗位一做就是19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在數以萬次機械地重複一個操作動作的同時,他的心裡還時刻想著創新噴塗工藝。經過五年的摸索,他成功研發出汽車炫彩「變色龍」噴塗工藝和漸變噴塗手法,讓整車噴塗實現大幅增值。
噴漆塗層誤差不超8微米
讓漆面修復效果達到原廠效果
楊成祥與汽車噴漆結緣是在讀書時期,當時他是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有一次,他所乘坐的返鄉汽車發生剮蹭,掉了一大片漆。過了幾天再次乘坐那輛車時,他驚訝地發現剮蹭的部位光亮如初,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轉學噴漆,一堅持就是19年。
汽車噴塗是維修工藝中最複雜、最難的技術活,漆面的最終效果最直接反映出一名噴漆技師的基礎功底。一般原廠的漆面標準是100微米至130微米,為了讓受損車輛的修復效果達到原廠效果,楊成祥嚴格要求自己每次修補漆面塗層誤差都不超過8微米。「現在無論車輛受損程度如何,我都爭取儘可能讓漆面修復效果接近原車水平。」楊成祥說。
讓楊成祥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客戶對漆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取車時,客戶質疑漆膜厚度沒有達到標準,懷疑維修工藝不過關。客戶後來拿著漆面檢測儀,檢測完畢後,驚訝地發現誤差僅有3微米,在嘖嘖稱奇的同時,也對楊成祥刮目相看。「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甚至超出客戶的預期值,心裡充滿了喜悅與自豪。」楊成祥說。
平時,楊成祥以身作則,以自己豐富的經驗指導學員,近年來,成功培養出一批汽車維修技師、高級工,為汽車行業人才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19年至2020年,楊成祥及其團隊通過對建發汽車集美汽車城的四家汽車品牌鈑噴業務的整合,以「統一維修工藝、培訓標準、檢驗標準、材料成本核算」為標準,完成了7200輛事故車輛的維修,板件數達到21600件,這一數字的達成並不容易。同時,他還將單板件成本(綜合平均)從185元/件降至145元/件,節省成本費用100萬元左右。
研發「變色龍」噴塗工藝
滿足車身個性化顏色定製需求
在磨鍊噴漆技藝的同時,楊成祥敏銳地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追求車身的個性化顏色定製。2009年,當時汽車噴漆行業存在幾大技術難題——隨著光線的變化而折射出不同色彩的水性「變色龍」油漆就是其中之一。
「客戶能想到的顏色,我都要盡力噴出來。」楊成祥在心裡暗暗給自己定下目標。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楊成祥多次赴外地考察、培訓,對油漆性能等專業知識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然而事情並非一帆風順。到哪裡去尋找所需要的材料?如何進一步改變噴塗方式?工作之餘,楊成祥跑遍了各地塗料廠家,用原材料自己調配,反覆嘗試。經過5年時間,終於成功研發出汽車鐳射「變色龍」噴塗工藝和漸變噴塗手法。「簡單來說,這項工藝使車身漆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以呈現出炫彩、閃爍的顆粒,顏色通透質感強烈,因而受到客戶的認可與歡迎。」楊成祥說。
「我們的技術工藝一定要做到與眾不同。」楊成祥說,他曾經碰到一款顏色特別定製的車型,當時國內的色母調配無法達到原色標準。為此,楊成祥從國外調取材料,通過反覆比對車身顏色,改變噴塗工藝,最終成功噴塗原車色彩,效果超出客戶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