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馬冠軍楊成祥:體測不及格的他,如何跑贏體制外前兩大高手?

2020-12-28 全民跑步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和所謂的一夜成名,背後都是日復一日的努力!

撰文/洪立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賽前他的實力在精英選手名單中,剛進20強;

在比賽中解說員曾一度很長時間說錯他的名字;

比賽最後,他異軍突起甩掉比賽熱門奪冠選手,跑出了2:15:12的成績,拿下了太原馬拉松冠軍,並且刷新國內賽道紀錄,還把自己的PB提高了5分鐘。

他就是今年新晉太馬冠軍和國內賽道紀錄保持者——楊成祥!

「我是自己報名的。因為我之前一直沒(有好)成績——去年最好成績是南京馬拉松的2:25,達不到太馬精英直通線2:22,所以就自己報了。」近日他在接受我們專訪時透露。

在按實力排序的太馬精英名單上,楊成祥僅僅排在第20位(參賽號20,2:25:19),遠不如排名第五的吳向東(參賽號5,2:17:50)。

男1號是去年太原馬拉松冠軍和國內賽道紀錄(2:15:38)保持者管油勝;而參賽選手中PB最牛(2:13:37,2017無錫)的楊定宏則是86號——是因為臨時決定參賽的緣故。

這兩位大神退役後,近一年來也跑出了體制外選手的前兩位最佳成績:楊定宏,2020廈馬2:13:50,奪得國內冠軍;管油勝,2019年柏林馬拉松2:14:05跑出PB。

賽前誰也想像不到,實力進不了前二十強的楊成祥,居然能將楊定宏、管油勝這兩位穩坐當今中國體制外前兩把交椅的大神「斬於馬下」,稱霸本屆太馬,同時大幅PB 5分鐘之多!

這齣令人大跌眼鏡的爆冷好戲,是如何在太原上演的?賽前楊成祥又是如何備戰的?

今天就來說說他的跑步故事。

制勝策略:一路跟跑,等對手掉光,你就贏了

楊成祥的賽前目標,是「在2:16到2:18之間,爭取跑到2小時16分;這也是教練給我我定的計劃」。

如果目標能達成,他將刷新已經塵封六年半的PB——創造於2014年重慶馬拉松的2:20:21。

比賽一開始,他就採取跟隨跑戰術,始終處於第一集團。前兩個5公裡分段,用時都是15:37,平均配速3:07。

這是全馬2:11:47的節奏。不排除第一集團有人想通過後半程加速、衝擊東京奧運會達標線2:11:30的想法。

「前面我沒有什麼困難,只是感覺前10公裡有點快。」楊成祥回憶說。

但不少人卻跟不住了。第一集團陸續減員,到18公裡時只剩三人:他、楊定宏和管油勝。

半程用時1:06:25,平均配速掉到3:09,預計完賽時間2:12:50。

「最慢是楊定宏帶的二十七八公裡,配速掉到3:21、3:22;其餘都在3:20以內。」

跑到三十多公裡時,楊成祥「擔心了一下,因為平時訓練,30公裡過之後,我覺得我還是欠缺一點」。讓他驚喜的是,自己順利挺了下來,而兩大強敵卻相繼力氣不支,放棄抵抗。

「跑到最後,我看楊定宏跑不動了,在33公裡掉了下去。可能今年因為疫情沒比賽,加上工作等等原因,他沒怎麼系統訓練。」

「35公裡管油勝也下去了。管油勝的成績特別好,大家有目共睹,但他可能是身體出了些狀況。」

這讓他感慨馬拉松長路漫漫,結局誰也說不準。

最後7公裡,楊成祥只得放單飛。此時他仍然感覺良好,還有能力加速:「自己一個人跑沒問題,一直保持3分05、06秒的配速。」

他的成績證書顯示,最後一個5公裡分段用時15:53,自15K後重進16分,平均配速3:11;最後2.195公裡用時7:12,平均配速3:17。

最後一段之所以減速,他解釋是因為一看可以跑進2:15:38以內——去年管油勝的奪冠成績,「覺得差不多了,就稍微放了一點」。

結果他雖然到手「破太馬國內選手最好成績獎」一萬元,卻令人扼腕地僅以12秒之差,冠軍獎少拿兩萬元(進2:15者6萬,2:15及以上4萬)。對此他只能怨自己「賽前沒認真看競賽規程」。

在楊成祥身後,第二、三名吳向東和季軍岑萬江也追上楊定宏和管油勝,同樣跑進2:16,但並未對他構成威脅。

他一次也沒有回頭張望追兵,只顧跟著引導車向前奔跑:「這次狀態好,我意識比較清楚,能聽到後面傳來的加油吶喊聲離自己特別遠。」

這並不是楊成祥第一次拿馬拉松冠軍。去年南京馬拉松,他也拿到錦標賽(賽中賽)冠軍兼國際第六。

太馬大捷的四個原因

賽後第二天,楊成祥拿到報名費的全額退款,這是到場所有精英選手的待遇。他和隊友在太原的吃住,全部由組委會埋單。

這次青海出動大隊人馬東徵太原:他所在的蘇偉教練團隊4人(三男一女);尹順金教練團隊5人。

楊成祥備戰太馬的時間,其實總共只有短短三個星期。他是在比完9月26日的蘭州新區半馬之後,才決定參賽的。

那次在1500米的海拔,他以1:06:53的好成績收穫亞軍,於是認定全馬也能有所突破;加上領導也想檢測一下他的全馬實力,所以才報名太馬。

對於楊成祥能在太原奪冠並大幅PB的原因,小編根據他的回答概括如下:

首先,從去年冬天至今,他「練得還可以」。

去年冬天蘇偉團隊赴雲南玉溪訓練,夏天則留在青海隊的大本營——多巴高原訓練基地。

他每周跑160至180公裡,不算特別多;「我感覺個人不適合太大的量,還是以強度為主。」

強度課每周兩次,包括1000米8組或10組、4-3-2-1公裡倒金字塔和6組3000米等等。1000米每組平均3分5秒至3分整,間歇90秒;最後兩個放開跑,他可以跑到2分40多秒。

長距離一周拉兩次,通常是周一和周五或周六,最多40公裡。

此次賽前,他上了20、30和40公裡各一個,都是在多巴跑的:

20公裡1小時06分,平均配速3:18;

30公裡1:43,配速3:26(賽前一周);

40公裡2:27,配速3:41。

第二,賽前他通過幾個半馬調適熱身,也由此對自身狀態心裡有數。

上半年因為疫情,他只跑1月中旬的四川仁壽半馬,以1:05:54排名國內第五並刷新PB。

下半年到太馬前兩個多月,他跑了三個半程;「感覺狀態還可以。所以這次才跑得比較大膽。」

第三是後半程能力的提升。

「之前為了準備錦標賽,一直練5000、10000米,感覺後程速度上對我沒什麼困難。」

最後天時地利:太馬的天氣和賽道。

今年太馬比往年推遲一個多月,開賽時氣溫只有零上出頭,最高也只有十幾度,很適宜出成績。

另外,「我覺得太原的賽道還是挺好跑的,起伏不大,沒什麼難度。七百多米海拔,對我來說和平原差不多」。

當然,最後這些因素對所有選手來說都是相同、公平的。天時地利,最終能否成事還在於人,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和所謂的一夜成名,背後都是日復一日的努力!

體測不及格,馬拉松照樣大PB

楊成祥1993年6月出生於青海海南(即青海湖以南)自治州興海縣,2012年從西寧市體育中學高中畢業,加入省隊。

一年後,他創下兩項場地PB:5000米 14:20,2013年全國錦標賽;10000米 30:21,同樣是在2013年。

第二年在跑完那次創下前PB的重慶馬拉松之後,年僅21歲的他突然退役,隨即結婚生子(他的漂亮妻子和5歲兒子住西寧市區,離多巴基地二十多公裡)。

「當時年紀小,太衝動,跟隊裡的助理教練有點鬧彆扭。」他解釋說。

退役後楊成祥以掙比賽獎金為生,但選擇的多為半馬和越野,這可能也是他多年未能改寫全馬PB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他浪子回頭,二進體制內,重新註冊運動員。

「選擇歸隊是為自己的將來作打算:訓練比較系統;一個人的成功也離不開團隊,還有背後的領導支持。」

而青海隊重招舊將的背景,是因為該省將中長跑和競走確立為體育發展重點,希望能在全運會上有所突破。

楊成祥現在的教練,是徵戰過2007年大阪世錦賽的原青海名將蘇偉(相比仍在參賽且成績相當不錯的尹順金,蘇教練因為年紀較大——四十多,已經不再跑步)。

他的隊友包括2017年全運會馬拉松亞軍、兩度徵戰世錦賽(2013莫斯科和2017倫敦)的藏族姑娘曹茉婕。

楊成祥和曹茉婕,正是青海省徵戰9月全國田徑錦標賽的主力;「我相對來說跑得還可以吧。」

就是因為全力備戰場地賽,他感覺自己在量上面有些欠缺,所以沒考慮參加9月下旬的多倫馬拉松精英賽。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位被冀以一省厚望的主將,最後卻未能參加全國錦標賽,原因只是因為體能測試有三項不及格!

引體向上:男子做18個才能拿1分,「我只拉了9個」;

坐位體前屈:25釐米1分,他19釐米,以上「這兩項大家基本都拿零分」;

體脂(BMI):好像是不得高於21或22,「我身高、體重都超標了」。

小編算了下,他身高1米80,體重63公斤,BMI才19.4嘛!反正結果就是體測「滿分10分,我不超過5分」。

雙金太馬戰罷,楊成祥接下來會把重點放在馬拉松,參賽數量「教練的要求是一年跑兩到三場」。

管油勝去年就是先在太馬跑出2:15:38,三周後在柏林又以2:14:05刷新PB、兵臨2小時13分城下,如此看來,楊成祥突破2小時15分大關,只是時間問題。

之後他計劃參加西安馬拉松和南京馬拉松錦標賽。我們也期待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楊成祥能有新的突破,跑出更好的成績,成為中國馬拉松的中堅力量!

相關焦點

  • 楊成祥、姚妙奪男、女冠軍!
    作為國內雙金大馬中衝破疫情陰霾的第一縷微光,今年的太馬註定是疫情後跑圈的「網紅」賽事。今年的太馬包含4500名線下半程大眾賽及近150名線下全程精英,男子精英選手包含上屆賽事男子組國內冠軍、賽事國內選手紀錄保持者管油勝,以及趙浩、李波、碾者阿提、楊定宏等,女子選手有姚妙、曹茉婕、陳麗琴、石硯秀、師永紅等優秀的選手出戰,他們發揮的如何?來看看吧!
  • 楊成祥、姚妙奪男、女冠軍
    本屆太馬分為線上和線下賽,線上賽已落幕,今天的線下賽由全國150專業選手以及4500多名愛好者組成。男子精英選手包含上屆賽事男子組國內冠軍、賽事國內選手紀錄保持者管油勝,以及趙浩、李波、碾者阿提、楊定宏等,女子選手有姚妙、曹茉婕、陳麗琴、石硯秀、師永紅等優秀的選手出戰,他們發揮的如何?來看看吧!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數據顯示大四學生體測成績最不理想近六年的體測情況顯示,浙大學生體測合格率都在95%以上。「近幾年,浙大學生參加浙江省高校體質健康抽測,最終成績都在全省前三名。」吳葉海說。但是在他看來,這樣的體質健康狀況並不夠。雖然學生體測合格率很高,但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的優秀率25%以上還有很大差距。
  • 圍爐|體測改革後:為了體測,我們……
    我一般兩天跑一次2400m,對於跑步方法,因為我並不是跑步高手,所以我只能分享幾個我認為比較有用的小技巧。首先是集中注意力於一個讓你感到舒適的點,比如腳底和地面接觸那一瞬間的感覺、涼風吹過耳畔的舒適感、手臂擺動的感覺等等,而不是「還有幾圈才能跑完啊」「我好累啊」這樣的想法。
  • 大學生體測替考「明碼標價」「看破不說破」現象背後
    12月14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回應大學生體測替考問題時表示,目前的體測在實現方式上較多採用學生不太喜歡的方式。他建議,未來的體育教育改革中更多關注如何讓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高校體測季 校園微信、QQ群頻現替考信息「體測代測可測身高體重嗎?」「有女生明天早上可以幫忙體測代跑嗎?腿臨時摔了,價格好商量。」
  • 大學體測到底是什麼人間疾苦?!
    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記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
  • 教育部發文: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體測成績納入獎學金評選
    這一段時間,對於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以及其他的學姐和學長,除了正常的學習外,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這兩件了,一是即將到來的英語四六級考試,二是即將到來的大學生體測,這兩件事情都極大程度上的牽動著所有在校大學生的神經,希望自己能夠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同時還對即將開始的體測感到很發慌,畢竟面對那些體測項目
  • 體測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噩夢 全班男生體質測試幾乎「全軍覆沒」
    記者近日調查了六所大學,發現近幾年每次體質測試,都會有不少學生不及格,特別是大一、大三、大四的學生,體質弱的問題更加突出。有的學校大一學生跑步、引體向上兩項體測68%不及格,還有高年級的男生,全班體測居然「全軍覆沒」。學生心臟病、高血壓、低血糖、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學生爬四五層樓上課都喊累。有老師指出,為了適應將來就業崗位需要,大學生應像塑造人格那樣塑造體格。
  • 中國大學生,被體測折磨得有多崩潰
    最近,教育部發布通知稱,「取消本科畢業前補考」,讓無數大學生為之一顫;而「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又給了他們第二次暴擊。其實,不少大學此前已經對體測動了真格。例如2018年12月安慶師範大學就發布消息:從2019年起,應屆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以頒發畢業證書。對於體育不行的人來說,這種規定簡直是魔鬼操作。
  • 楊成祥:匠心噴塗多彩人生
    人物名片:楊成祥,廈門建發汽車有限公司高級技師,2020八閩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 噴漆在汽車修理中是項工藝複雜的技術活,漆料的調配考驗著噴漆師傅的技術,縮光、乾燥過快等因素都會導致噴塗後的顏色與車身原色有很大差異。
  • 江蘇體測加難度 大學生為何不買帳
    她告訴記者,她的一位室友的膝蓋有點小問題,跑800米時她還能接受,而且很認真地準備體測,「但是聽說要跑2000米以後,她挺失望,就想乾脆找醫院開個免考證明算了」。 倪兆楠是南京工業大學的大三學生,在《指導標準》正式公布後不久,他就在社交網絡上看到了同學發布的體測改革通知的截圖。「我還以為圖是修過的呢,當時根本沒相信。不過體育課上很快就開始跑2400米了,整個人都癱了。」倪兆楠說。
  • 楊花奪女子冠軍!
    2020年福馬設置了全程馬拉松7000人、半程馬拉松13000人的參賽規模,吸引了李春暉、管油勝、楊成祥、岑萬江、錢鼎彬、劉洪亮等國內頂尖高手的參與。今日福州天氣陰冷,溫度在10℃左右,相對溼度80%。
  • 35歲老將尹順金絕殺管油勝,2小時14分強奪福馬冠軍!
    今天早上7點30分,2020福州馬拉鬆開跑,福馬作為今年"奔跑中國"的最後一站,匯聚了一眾精英選手前來爭奪。作為2020年的收官之站,2020年福馬設置了全程馬拉松7000人、半程馬拉松13000人的參賽規模,吸引了李春暉、管油勝、楊成祥、岑萬江、錢鼎彬、劉洪亮等國內頂尖高手的參與。開跑後,楊成祥和岑萬江表現很積極,一直處在領跑的位置。
  • 【當好新時代的奔跑者】楊成祥:為汽車定製「色彩繽紛」的新衣
    廈門建發汽車旗下廈門奧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鈑噴車間經理楊成祥,在汽車維修一線崗位一做就是19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在數以萬次機械地重複一個操作動作的同時,他的心裡還時刻想著創新噴塗工藝。經過五年的摸索,他成功研發出汽車炫彩「變色龍」噴塗工藝和漸變噴塗手法,讓整車噴塗實現大幅增值。
  • 跑區區800米就「氣喘如牛」?不要讓體測成為你的噩夢
    而是那讓人頭皮發麻、心情抑鬱、茶飯不思的「體測」……每次只要聽到要體測的時候,班級裡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發出一陣陣的哀嚎~想要逃是不可能了,只能硬著頭皮上,畢竟這關係到自己能不能順利畢業。跑步的強度與能力不匹配跑800米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一上來就會跑很快。
  • 體測不及格將影響自主招生資格
    體測成績如何,將影響自主招生的最終結果。   據中國教育在線統計,目前已有2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未參加體測或者體測成績未合格,將影響考生的自主招生資格。   其中,武漢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都明確提出,如有一項體育測試不合格,將失去自主招生考核資格或者不能入圍合格名單。這也意味著考生自主招生考試的失敗。
  • 體測不影響運動員參與奧運選拔 掀起體壇「軒然大波」的體測究竟有...
    體測不影響運動員參與奧運選拔 掀起體壇「軒然大波」的體測究竟有什麼意義時間:2020-10-10 15:3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體測不影響運動員參與奧運選拔 掀起體壇軒然大波的體測究竟有什麼意義 一般運動員都是要進行體能測試的,體測對於運動員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很多人擔心體測影響運動員奧運選拔
  • 同樣是體測,為什么女生跑800米,男生就要跑1000米?
    不管是中考還是大學,耐力跑一直都是體測的必備項目,但是肌鰹強跑了這麼多年,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么女生只用跑800米,男生就跑1000米?那200米的差別到底在哪裡?」而女生由於性別原因,肌肉收縮能力就比男生更弱了,從這點看女生比男生少跑200米,好像還真沒什麼毛病~二、呼吸系統的特點對青少年來說,呼吸器官也還沒有完全發育,無論是肺活量還是呼吸道寬度都較小,對於女生來說,其無論是無氧還是有氧能力相對男生來說都較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運動發展。
  • 花香盛世體育推出AI體測小程序,助力北京36所大中小學體測
    此次抽查的學校共有36所,其中,高校有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和北京財貿職業學院,中小學涉及東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大興區、昌平區、房山區、延慶區等8個區,每區4所學校入選,包含兩所小學、一所初中及一所高中。
  • 張繼科約會輕浮,金晨父親表情嚴肅直言不及格,冠軍又如何?
    ,過於輕浮,遭金晨父親打出不及格的印象分,讓人頗為意外。張繼科態度散漫輕浮,金晨父親直言不及格>當看過金晨僅給張繼科打了60分後,金晨父親直言很正確,自己反而覺得60分都高了,如果自己打就打不及格,特別是金晨父親將不滿意寫在臉上,並且公開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