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 |丁雨婷 劉昕睿 梁悠悠 王文珊 鍾一北
圖片 | 敖蔓 部分來源於網絡
責編 |樸智英
美編 |孔湘怡
從中學開始,體測就變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一項考核,體測成績與升學相連。進入大學後,體測仍然是我們學業考核的一部分,和畢業息息相關。
從這學期開學以來,同學們在各類平臺不斷熱烈討論著一個重磅消息:9月,南京大學針對選修體育課的同學提出了新的體測考核要求——2400m,用以替代體育課測試中的800/1000m。就是說,選修體育課的同學不僅要測800/1000m以計入體測,還要測2400m計入體育成績。
本期圍爐,我們邀請了幾位同學圍繞「體測」這一話題,分享自己的看法。
01
對於體測包含的測試項目【跳遠、50m、坐位體前驅等,引體向上等】,你有什麼想法嗎?
草莓(20人文)
內容十分綜合,能夠考察我們身體各項指標,讓我們在準備過程中進行各種鍛鍊,提升身體機能。
菠蘿(19地試)
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學的身體素質。
冰棍(20電子)
還是需要鍛鍊,舉個我自身的例子,我之前坐位體前屈只有10釐米出頭,後來每次運動完都有意識的拉一下韌帶,現在就有20釐米出頭了。
引體向上其實比較看體型,一般只要體型沒有那麼魁梧,都能練出來,個人感覺需要像中考一樣增設實心球這樣的項目與之替換,給「大塊頭們」一點生存空間。有的人比較魁梧,做引體就對他沒那麼友好,但這並不代表他手臂腹部力量弱。
小比(19文院)
感覺田徑類太多了。
竹方(20外院)
我覺得內容有些單一了。如果有瑜伽、舞蹈、或者網上那些塑形訓練的測試,我也會願意做。但是長跑對大學生,尤其是晚上沒睡幾個小時的時候,可能會是一種負擔。
33(20歷史)
設計者可能有他的初衷。但是一些坐位體前屈和引體向上確實對於一些同學來說有困難。比如我的初中同學,因為長個子太快,柔韌性欠佳,每次坐位體前屈都是負值,的確是很難跨越的身體上的問題。
大學生體質測試各項評分標準(男/女)
02
現在體測改革,不僅要測800 / 1000m,還要測2400m計入體育課程成績,那麼對你來說800 / 1000m和2400m哪個更難?為什麼?
小比(19文院)
800m難,因為全程都要保持比較快的速度。
佳佳(19文院)
2400m更難,我走路都不太超過2400m……
甜羊(20外院)
2400m更難。這兩個跑步的距離簡直是量變引起質變。800m走著走著還能及格呢,2400m連走都走不到。
束楠(20外院)
800m起碼有經驗了,2400m真是…從未觸及的高度。
莫名(19社工)
我個人體驗來講2400m更簡單了。2400m加入考察,很多人覺得是一種折磨,如果從得分的角度看,有氧的耐力跑要比相對來說比無氧的800m簡單,因為標準相對寬鬆。從運動體驗來說,800m雖然用時相對短些,但是跑的過程中幾乎沒有調整休息的機會,跑完之後恢復也相對不舒適,而跑2400m的過程中我們有很多調整的機會,可以反覆休息調整、加速減速,自主性更大一點,結束之後的不適感也小一點。
蛋糕(20人文)
800m和2400m測驗的內容是不同的。800m測驗人的爆發力和耐力,而2400m測驗人的耐力和體能。二者各有千秋,不存在哪個難,哪個簡單的說法。
櫻桃(20人文)
2400m更難。800m無論如何也可以慢跑兩圈,體面跑完,比最快的同學也就差三十秒吧。然而2400m——六圈啊……當然也有人說越長越好,但是眼睜睜看著第一名那麼遠了,自己道阻且長,太煎熬了。
冰棍(20電子)
就個人肯定是喜歡1000m(因為更短),不過要是從鍛鍊角度2400m無疑提升更大,很明顯的感覺每次體育課都練2400m後感覺1000m的長度已經不算什麼了,以前認為是長跑,現在就感覺是中距離。
03
對於2400m測試,你會給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成績嗎?
33(20歷史)
以合格為底線發揮自己的較高水平即可。不會為了滿分而訓練,也不會因為只求合格就放鬆自己。
香草(20人文)
以超過滿分線多少為目標,不斷提升。
菜菜(19新傳)
不會,跑不了就走,對於這一艱巨的任務我不想再多苛責自己。
草莓(20人文)
當然是力爭優秀,13分之內萬歲!
佳佳(19文院)
合格萬歲!
懂事長(19文院)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菜,活著跑完及格就好。但想著是算入成績和績點的,還是想要努力提高一下!
蘿蔔(20人文)
合格萬歲合格萬歲!雖然也及不了格……基本上鍛鍊的時候也沒什麼目標,就體育課鍛鍊的時候還是挺認真的。
04
你打算如何應對2400m測試?
荔枝(19商院)
每周晚上有空就跑步,先是4圈,再慢慢突破極限(基本都是每周堅持固定的鍛鍊)。
菜菜(19新傳)
我沒有任何準備,聽天由命,跑多少是多少。
天天(20外院)
冬天冷成這樣又一直下雨,怎麼練啊?2400m這件事本身對我就是「可以但沒必要」,我不太想花太多時間在跑步上,畢竟學習這麼緊鍛鍊這麼累,我不想再強求自己。
莫名(19社工)
不管是800/1000m還是2400m,體能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是在慢慢鍛鍊,有意地提升體能中。我一般兩天跑一次2400m,對於跑步方法,因為我並不是跑步高手,所以我只能分享幾個我認為比較有用的小技巧。首先是集中注意力於一個讓你感到舒適的點,比如腳底和地面接觸那一瞬間的感覺、涼風吹過耳畔的舒適感、手臂擺動的感覺等等,而不是「還有幾圈才能跑完啊」「我好累啊」這樣的想法。其次是聽一些節奏明快的歌曲,隨著它的節奏來跑,也會有些幫助,可在任意音樂app上自行搜索「跑步必備歌單」。Last but not least,呼吸。天氣漸漸轉涼,儘量多用鼻子呼吸,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也會減少一些不適感。
05
準備體測的過程中有過哪些困難?
莫名(19社工)
最大的困難應該就是懶癌發作了吧,換洗運動服、時間衝突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懶癌在作怪?懶癌發作在於沒有動力去做,應該沒有人「懶得」打遊戲哈哈哈哈哈。如果感受不到跑步帶來的愉悅,誰會想去做呢?畢竟體測及格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不需要花很大力氣去準備(這類人群中不包括我)。所以最大的困難在於沒有從中獲得愉悅感。
芝士(20人文)
懶癌發作很常見,更多的是身體不適,因為身體素質不好,基本體測我都是在感冒中,跑完感冒就會加重。
冰棍(20電子)
好像沒有太大困難。
奶糖(20人文)
好多困難,到了預定的跑步時間就會出現很多事情,主要還是懶,沒人約著一起就容易放過自己。
06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體測?體測給你帶來了什麼?
冰棍(20電子)
個人認為體測還是有合理之處的,它通過考試的形式來督促學生進行鍛鍊,而要達到督促的效果肯定會有一定的強制性,這也是很多同學抱怨的地方,不過過程雖然比較勞累,體測還是能比較好的起到提高同學們體質的作用。
束楠(20外院)
有一定必要性,但(體測)它在我身上產生的動力可能還沒有「我要變瘦」多。雖然覺得沒什麼用,但是確實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好更完善的方法可以促進同學們鍛鍊。
莫名(19社工)
我個人是支持的,雖然我的體測成績很差。因為,體測是督促我鍛鍊的為數不多的方法了。雖然對於體質健康的考察不只是體測這一種辦法,但是這毋庸質疑其可行性。而對於被測試的、運動能力差且不愛運動的我來說,我清楚我是需要運動的,同時又缺乏一個讓我動起來的動力。因為從高中到大學越來越差的體測成績愈發讓我意識到我需要跑一跑步,需要動起來。
從社團一直有舉辦的自立營活動中,我發現在活動獎勵的激勵下主動去跑步的人仍然好少,對於包括我在內的去夜跑的人來說,夜跑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要體測、要考試,但我也希望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因為我個人感覺運動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菜菜(19新傳)
我個人覺得不是很有必要,因為我並不會為了體測去鍛鍊身體...每年都痛苦地苟過去。每年體測我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長跑很痛苦,仰臥起坐做完後幾天都渾身酸痛。總之就是不太想經歷的事情。
小比(19文院)
我覺得還是必要的吧,要不然大家就真的不會去運動了。
竹方(20外院)
它(體測)名義上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在這個以分數為導向的時期它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讓大學生去鍛鍊。不過我覺得它只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起了作用,拿我高中時期的體驗來舉例,那時候的體測也會有「合格/不合格」之分,但是那些跑步比較差的同學還是會找各種方式逃避,最後幾乎沒有人會養成鍛鍊的習慣,最多體測之前衝擊一下。所以我覺得大部分人對體測還是怨念更多一點。
加七(20外院)
我覺得用體測來對學生的未來加以限制有一定不合理之處,比如那些因為健康狀況沒有辦法參加體測而去保健班的的同學們,體育成績最多就只能拿60分。
甜羊(20外院)
體測的作用大概在於督促我們去強身健體吧。我覺得基本的項目可以測。但測歸測,(我覺得)沒有必要計入成績。
奶糖(20人文)
有必要,我覺得在宏觀層面上有利於對於社會青少年的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提升中國青少年的健康素質和體能。但就個人來說,我覺得它對我的作用不大還徒增心理負擔。
荔枝(19商院)
非常必要;督促大家鍛鍊身體;給大學生帶來運動的動力和熱情;每當聽到體測我都心潮澎湃,像是去赴一場熱血的約定。
芒果(18新傳)
我覺得體測不合理的地方在於體測成績和畢業掛鈎,體測不及格就拿不到學位證。我承認推行大學生體測的初衷是好的——督促學生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但每個學生的體質不同。體測一來沒有把標準細分就一刀切地強制執行,二來也沒有考慮大學生可能並沒有經常進行體育鍛鍊的現狀,這樣在全校範圍內對學生進行全員體測,甚至和畢業成績掛鈎,我認為缺乏了一定的靈活性和合理性。就我個人而言,因為我平時是不會體育鍛鍊的,所以我對體測就是應付應付的態度,有時候甚至覺得體測就是形式主義,既達不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還會因為巨大的運動量導致身體不舒服(體測完我真的腿疼了一周)。所以既然體測是想增強大學生體質鍛鍊,為何不在平時下功夫,非要每年弄一個根本沒有什麼大用處的體測呢?
07
有沒有過關於體測的難忘的經歷?
菜菜(19新傳)
體測成績和中學時期相比簡直差太多,巔峰時期仰臥起坐咔咔做、800m全程衝,現在都在及格邊緣徘徊了……
佳佳(19文院)
難忘經歷就是每次仰臥起坐成績都是0 ……一分鐘極其漫長……
奶糖(20人文)
以前體測的時候朋友和我一起跑,她先到了以後雖然很累但還是會帶回過身體張開雙臂等著擁抱累拖的我,淚目!
加七(20外院)
我高一高二時不知道為什麼一跑步肚子就會劇痛無比,但是什麼檢查都做了醫生就是查不出問題,所以每次體測對我都很煎熬。拿不出證明就沒辦法請假,不請假我又實在無法忍受,跟老師鬧過哭過都不管用,直到有一次跑完步我痛得在零度以下的天氣裡整個人汗如雨下眼前一片漆黑,老師被嚇到了趕緊送我去了醫院,這才同意破格為我請假。
荔枝(19商院)
長跑平時練習較少,對節奏的分配缺少概念。考試時拼盡全力衝刺過終點線後發現還有一圈。
芒果(18新傳)
說說我這次奇妙的800m米吧,因為疫情在家也基本沒怎麼鍛鍊,距離我上一次跑800m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我是11月1日上午去體測的,說到這個時間估計很多尾款人都會明白了吧,沒錯,跑800m前一天晚上我因為付尾款熬到差不多兩點才睡,第二天早上又吃了很多東西,導致我跑完800m馬上就吐了。
冰棍(20電子)
跑1000m的時候被老師說跑太快了結果沒有完全發揮還有點遺憾。
08
有什麼體測的經驗或者小竅門想要分享?
33(20歷史)
體測前注意拉伸和熱身,把身體活動開再去進行測試。另外,長跑前稍微喝一點水,可以減少嗓子的不適感。對於自己比較害怕的項目,一定不要預先把自己限制住,要有自信,深呼吸,放鬆心情去面對會比緊張時測試結果更好一些!
香草(20人文)
堅持,別無二字,跑步三天不跑倒退一周親測真理。
芝士(20人文)
舌頭頂住上顎呼吸可以有效的減少冷空氣進入口腔,在跑步結束的時候有助於平復呼吸。
荔枝(19商院)
體測之前沐浴更衣,放鬆心態,早上不要吃太多的東西,但又不能完全不從早餐攝取蛋白質。
長跑項目提前一個月左右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考前進行恢復性練習。跑步過程中,跟緊集團步伐,在中途體能瓶頸時咬牙堅持,撐過衰竭點就來到衝刺階段,能超過一個是一個,在保證呼吸頻率穩定的前提下,加大步伐加快擺臂盡,最大的速度衝過終點。
芒果(18新傳)
體測前一天一定不要熬夜!!一定不要!!不然第二天不僅起不來,還會有那種心律不齊的感覺。第二天早上起來一定要吃早飯補充能量,但也不要吃太飽,稍微墊墊肚子就可以了。最後就是,體測之前一定要聽從老師安排熱身,防止肌肉拉傷。
湯圓(20人文)
2400m如果只想合格的話只需要跟著大部隊跑就可以了。
或許你對體測感到壓力滿滿,或許你作為運動愛好者堅決擁護體測的合理性。無論如何,新的體測考核方案已經開始施行,在能力範圍內,我們要努力將體測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平時多做些健身動作,晚上下課去操場跑幾圈,和同伴鍛鍊交流心得……為健康生活做出的一點小小的貢獻。既然無法避免,就讓我們試著去接受和嘗試吧,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自己的的體測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