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殲20技術造口罩機日產300萬,美部隊用縫紉機日產200個

2021-01-20 網易新聞

圖為全自動口罩機

據新華網消息,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在接到製造全自動口罩機的任務後,半小時「組隊完畢」,4小時完成任務評估、組建設計隊伍,3天完成圖紙設計,16天造出樣機。

為了儘快完成口罩機的研製,分布在全國6省份的7家單位近700名專業人員投入了研製生產,通過運用殲-20技術製造全自動口罩機,24小時不停工,每臺一分鐘能產100隻,已製造24臺機器,預計日產300萬隻。

圖為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

在以舉國之力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役中,中國航空人用一種從未有過的方式回報國家。「航空人習慣了攻堅克難,習慣了與時間賽跑。國家培養了航空工業,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我們有能力有信心,頂得住!」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院長、項目總指揮李志強說。

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就是我們英雄兒女的魄力與擔當!

圖為美國特種兵正在使用縫紉機生產口罩

最近,還特別注意到美軍特種兵部隊也開始生產醫用口罩了,而且還是使用腳踩縫紉機,一時間難以相信。要知道這些平日裡舞刀弄槍、耀武揚威的美國大兵,此時正手拿針線做起了針線活,這畫面太美。要不是這次疫情,你絕對想像不出來這樣的場景。

據美國國防部4月4日發布的消息,部署在華盛頓州的劉易斯-麥克科德聯合基地的陸軍第一特種部隊支援營的特種兵,近日已經開始生產用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個人防護裝備。

圖為美國特種部隊正在生產口罩

報導稱,該特種作戰部隊的士兵們為陸軍醫療中心以及其他合作單位製造了可重複使用的呼吸面罩、3D列印的防護面罩以及醫用口罩。該營的降落傘修理士兵使用了他們的縫紉機用來縫製醫用口罩。該營指揮官、營長克里斯多福·瓊斯並對此表示:「空降部隊最初在只有5臺縫紉機的條件下,每天只能夠生產200個口罩。」

這樣一比,兩者的生產效率根本不在一個次元,可以毫不留情地這麼說。

圖為全自動口罩機

美國大兵這種手工製造口罩的效率與自動化生產根本沒得比,此前中國在疫情爆發之際,據統計全國有3000家企業都臨時轉戰生產口罩,口罩產量從日產2000萬到一個月後達到1.1億隻。有意思的是,這次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僅用16天時間,從零起步到成功研製出具備單臺日產能達到14萬隻的全自動口罩機,日均產量達到300萬隻。一群曾經參與列-10、殲-20等重大裝備工程的航空人,憑藉完全自主完成這一狀舉,不得不說還是那個逆天的中國速度!

據了解,自三月份以來,中國已經對外出口38.6億隻口罩,並且這一數字還會隨著疫情時間的延長而急劇的增加。在此危急關頭,美國還拒絕使用中國產的KN95口罩,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效率不是誰都可以!傲慢與偏見阻擋不了病毒的傳播,口罩才可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僅用16天!中國航空用殲20技術造口罩機
    原標題:僅用16天!中國航空跨界創造中國速度 用殲20技術造口罩機也許你想像不到,你帶的口罩可能是使用的殲-20技術製造的。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在接到製造全自動口罩機的任務後,半小時「組隊完畢」,4小時完成任務評估、組建設計隊伍,3天完成圖紙設計,16天造出樣機。
  • 日產200萬個口罩,「中國第一神車」:人民需要什麼就造什麼
    高度讚揚了廣西柳州大五菱01五菱不僅造口罩,還造口罩機!「五菱速度」日產170萬隻平時我們說起五菱腦海中便迅速略過那個在風雨中迅速漂移的身影但萬萬沒想到,這次五菱卻因為生產口罩徹底火了)五菱的速度快到讓人不敢相信簡直想為它在線打call!
  • 中國航空人用殲 - 20 數位化技術造全自動口罩機:1 分鐘產 100 只
    IT之家3月12日消息 據央視網報導,為加快口罩生產,中國航空人應用製造殲-10、殲-20飛機的數位化技術,研製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目前已下線投產。每臺機器可24小時連續工作,1分鐘能產100隻口罩;24臺機器的口罩日產超300萬隻。
  • 「技術日產」漸行漸遠 日產能否重現21年前復興神話?
    戈恩上臺後用3個月時間制定日產復興計劃,從研發到採購,從生產到銷售,全價值鏈提出了明確可量化的目標和整改方案:1. 推出新產品、拓展業務版圖,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依靠品牌優勢和雷諾聯盟優勢,實現有「利」的增長。2. 各個環節的精簡集中。
  • 東風日產|用五大技術開啟智能時代
    巨頭的復甦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東風日產全年累計實現銷售1133186輛,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市場幾近停滯後,從4月份開始,連續9個月實現正增長。在轎車陣營,騏達、軒逸和天籟的銷量成績都表現出極強的穩定性。尤其是連續9個月蟬聯乘用車銷量冠軍的軒逸,已經成為日產家族最為熱銷的車型,此外,天籟在12月份同比增長超過三成,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
  • 日產口罩150萬片上半年營業收入是去年全年兩倍多——300臺縫紉機...
    這家高新技術企業現在日產口罩150萬片,營業收入僅上半年就達到1.7億元,是去年全年的兩倍多。「封口一定要規範,次品一定要挑出來!」從早上8點到現在,包裝組組長王凱一口水都沒來得及喝,運料、指導、監督……他幾乎每天步數都能達到3萬步,「佔領微信運動封面」。
  • 對話⑤|日產汽車內田誠:中國始終是日產最重要的核心市場之一
    而相較於其他市場,中國市場已經實現率先回暖,成為跨國車企爭先布局和深化的重要區域。作為今年首個舉辦的國際車展,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日產汽車全新純電動跨界SUV車型——日產Ariya完成首秀,並計劃於2021年引入國內銷售。新車展現了日產目前在智能動力、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也彰顯著日產汽車加速布局中國市場的決心。
  • 技術日產不技術 銷量下滑在預料中
    有句話說得挺好,叫做日系三強,本田靠動力,豐田靠配置,日產靠實惠,這句話一下就概括除了三個日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日產只有實惠。 疲態是因為這個曾經以「技術日產」為口號的日產確實沒有啥拿得出手的技術了。
  • 東風日產:在求變中化危為機
    這些領先技術,使得日產品牌和車型,具有了獨特的品牌價值和產品魅力。 面對當下汽車市場的複雜環境,東風日產試圖聚焦5大核心技術,意在加快推進「日產智行」在中國市場的落地。 「日產智行」是日產一系列新技術的統稱,包含VC-Turbo超變擎、e-POWER、Zero Emission、ProPILOT超智駕、 Nissan Connect超智聯。
  • 內田誠:日產始終將中國視為核心市場並將持續投入
    面對中國市場,我們拿出了該款充滿自信的作品,全新純電動跨界SUV車型——日產Ariya。日產Ariya搭載了『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最新技術成果,充分展現了智能網聯車型的動力和性能。在不久的將來,日產Ariya將會與中國消費者見面。」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等記者專訪時,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如是表示。
  • 用現在技術重新打造的日產Fairlady Z該有多美?
    其實關於Fairlady Z S30和240Z的名稱之間也是有個小故事的,因為在日本本土大家都非常熟悉Fairlady Z了(S30),但當時日產在北美地區的負責人Yutaka Katayama覺得北美市場不適合使用Fairlady Z這個名字,便要求所有的經銷商們把Fairlady Z統稱為240Z,如果哪位經銷商不妥協,就不能提到車。於是北美地區便把Fairlady Z稱為了240Z。
  • 日產跑車鑑賞,不好惹的「淑女」,Fairlady的前世今生
    而關於Fairlady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個十分有趣的小故事:據傳說當時美國日產社長在觀看著名百老匯歌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時,被奧黛麗·赫本的演技以及身材深深折服
  • 銷量連續5年突破百萬輛 技術日產拿什麼競爭下個二十年?
    自2018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連續下行,加之2020年突如其來新冠疫情,汽車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即便是曾經強勢的合資品牌,品牌溢價也在逐步被壓縮。面對波詭雲譎的汽車市場,東風日產卻表現穩定。數據顯示,2020年,東風日產銷量超過113萬輛,而這也意味東風日產成為連續五年銷量破百萬的車企。
  • 【專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未來,東風日產將以「智能汽車生活引領者」的形象,布局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為消費者帶來更自信、更興奮、更互聯的人·車·生活。東風日產以中國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憑藉領先的自主研發技術儲備,聚勢破局,主力在售車型車聯網100%覆蓋,以行業最快速度實現車聯網用戶破百萬,接入總量超150萬,為更多消費者帶來智慧出行新體驗。
  • 東風日產與東風啟辰合併
    此前,東風有限旗下擁有七大事業部,分別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啟辰汽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裝備公司。據公告顯示,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將納入東風日產管理,由獨立品牌變更為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旗下第二品牌,由東風有限分公司變更為東風日產的總部級機構。
  • 東風日產2020年冰雪嘉年華活動完美收官
    作為東風日產冬日的"傳統項目"冰雪嘉年華,在廣大車迷萬眾期待下於2020年12月18日-20日如約而至。此次為期三天兩夜的"帶敢而生,笑傲冰雪"——東風日產2020年冰雪嘉年華活動"的嘉賓們從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四省五城紛紛趕來,共聚於長白山腳下;此次活動主辦方不僅為大家準備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風情表演、特色美食,更是用全新奇駿的強勁性能帶大家徵服了冰雪路面,在體驗了徵服的快感之餘更是享受到了冰天雪地裡泡溫泉的愜意。
  • 日產考慮撤出北美廂式貨車市場|日產|廂式貨車|絲黛芬妮·布林利|...
    日產汽車發言人布萊恩·布洛克曼(Brian Brockman)拒絕提供該公司關於商用廂式貨車市場長期計劃的細節。「日產正在考慮一系列機會來精簡產品線,以提高我們製造業務的效率。」布洛克曼在談到日產的整體業務時表示,「我們將隨時提供最新的信息」。退出廂式貨車業務將對日產的許多零售商產生影響。
  • 最硬核的發動機技術,哪家好?是本田、豐田還是日產?
    導讀:最硬核的發動機技術,哪家好?是本田、豐田還是日產?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最硬核的發動機技術,哪家好?是本田、豐田還是日產?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汽車工業時代,日本有三家公司依靠硬核發動機技術,並受到汽車迷的喜愛。他們是本田,豐田和日產。近年來,豐田和本田之間的競爭一直很激烈,而日產則安靜地坐下來發財。每個人都可以看到日本引擎有多難。如果將這三個進行比較,哪一個會更好?
  • 鄭州日產如何定義皮卡_易車網
    2020年3月20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積極推動取消皮卡進城限制的工作。 隨著解禁政策到來,皮卡市場快速發生變化——從以貨運為主的1.0工具時代,過渡到以商用為主、兼顧部分乘用功能的2.0多用途商用化時代,再邁入乘商兼用的3.0多用途乘用化時代。
  • 東風日產:「非一般」的17歲
    17年的時間,東風日產經歷了中國車市的「黃金十年」,迎來了「車市拐點」,也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但向前發展的勢頭始終如一。從0到1200萬的跨越,從成立時的6.5萬輛年銷量到2019年突破117萬輛,東風日產是中國車市最短時間內實現年銷百萬輛、總銷量過千萬輛的整車企業之一,也是屈指可數的在年銷百萬的基礎上仍能夠保持穩定增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