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極端自我就是王

2021-02-19 天機自在閣

 Ⅰ、

 

 

「內心強大」其本質是源自於:在心智成熟的前提下,對自我和現實的高度接納。

 

除此以外的對內心強大的任何解釋都是錯誤的或者不準確的。

 

 

內心強大的人的確大多數都會表現出一種恆定的、不卑不亢的狀態。

 

他們可能會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境,都很難被影響;痛苦和挫折不會令他沮喪,榮譽和勝利不會令他矜驕,強者不會令他自卑,弱者不會令他自傲。

 

他們也可能會不依附於外物,能坦然且平靜的面對一切。不刻意表現,不虛偽的自謙,會真實的做自己。

 

 

Anyway,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並不重要。

 

那些描述內心強大的人是「怎樣」的文字、告訴你如何表現的和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樣的方法都是毫無意義的。

 

一個有情緒障礙的人也會表現的不卑不亢;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會在強者面前不感到自卑;一個有童年創傷的人也會從不可以表現自己,so,那又怎樣呢?

 

外在的都是表象,最根本的還是在於,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水平和對自我的接納程度。

 

 

唯有一個對生活、社會、自身等都有著清醒的認識,經歷過足夠多的痛苦或是對人生有著深刻的反思,最終意識到世界並非是割裂和相對的,而是存在著的就本然如是,所以他全然的接納了自己。他不再為所謂的好的、壞的;弱小的、強大的;美好的、醜陋的等等這些名相所累,他對於事物的評判標準只再是:他想或不想。

 

 

然而遺憾的是,無論是人的心智成熟的水平還是對自我的接納程度的提升,都是需要非常非常複雜的各種因素與偶然雜糅在一起才能達成。

也就是說這世上不存在直接教你如何變得內心強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大多數關於內心強大這個話題的論述都是毫無意義的。

 

 

除了我。

 

我有一個可操作的方法是可以令你的內心的確能夠變得強大的——

 

 

把我下面所寫的內容每天睡覺之前讀一遍。

 


Ⅱ、

 

 

極端自我就是王。

 

內心強大的第一步就是,成為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取決於我們對其有著怎樣的理解和認知。

我們基本上都是在〈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我們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第一個藍本。

在此之後隨著我們的知識與眼界的提升藍本會不斷的升級,但是某些具有社會普遍性的觀念與思想卻是一直深深的植根於我們的頭腦之中,成為奴役我們的思想核心。

 

就像你總會下意識的認同和依附於群體,所以當你看到上面我說要「成為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時你本能的直接就會抗拒這個觀點。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不好的,是令人生厭的,我們不應該變成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為別人考慮,把群體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幾乎是大多數人公認為的不需要質疑的「公理」。

 

但是,Why?

 

你真的清楚你為什麼會抗拒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嗎?

 

 

除了潛移默化的社會洗腦之外,主要有兩個原因令我們拒絕以自我為中心。

 

 

第一、我們所受的是集體主義的教育——「集體的榮譽高於一切」、「無條件地服從集體的決議」、「個人的利益不能凌駕於集體之上」等等。

 

集體主義的教育是為了把個體發展成為集體的一個工具,抹殺個體的獨立性。

 

我們不敢表現真實的自己,我們不敢張揚個性,我們必須小心翼翼的表現的和他人一樣,一旦有什麼「不正常」的舉動就會被他人嘲諷。

 

所以我們總會在潛意識裡懷疑自己——真實的我自己是無法被別人接納的。

 

當我們總是要顧及他人,當我們的社會環境令我們每個人都在潛意識裡不自己的懷疑自己的時候,我們怎麼可能內心強大?

 

我們的集體主義教育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絕大多數人根本就無法意識到我們有那麼多的公認的思想對於個體來說都是很荒謬的——傳宗接代、房子是必需品、要努力獲得更多人的認可等等。

 

 

FUCK it all。


 


 

第二、對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理解。

 

我們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就會極端的自私,完全不在乎別人,不會幫助別人,對別人十分傲慢等等。

 

並不完全是這樣。

 

以自我為中心和愛別人、幫助別人、對別人態度謙遜並不矛盾。的確有些人的「自我」是狹隘的只千方百計的增加自己的利益,就像只會吸收一切的黑洞。

 

但另一些人的「自我」則是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他們只是會更加愛自己、認為自己最重要而已。並且因為他們更加理解自我的獨立性,所以會對別人更加尊重。這種自我就像強大而溫暖的太陽。

 

而我所說的「以自我為中心」指的就是後者。

 

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是說我高高在上的擺出看不起別人的姿態,而是說別人如何評價和看待我都不會對我有【影響】,我不接受但也不反對別人的看法。

 

 

同時我們幾乎都認為自我的人都是招人討厭的,所以我們害怕成為了一個自我的人之後就會被他人排斥和拒絕。

 

但事實上很顯然並不是這樣。

 

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大多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反而都是很有個人魅力的。

當然的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會被許多生活的弱者在「背地裡」中傷或評判。

因為內心軟弱的人害怕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因為在自我的人面前內心軟弱的人不由自主的會感到自卑,會感到被壓抑,感到無所適從。自我的人才不會浪費時間去刻意維護別人那脆弱的自尊心,他們會很坦然和直白的就事論事,他們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會反映出內心軟弱的人的對自己的種種不滿和對問題的逃避。

 

所以大多數人會聯合起來反對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排斥掉那些會令他們不舒服,會刺傷他們那脆弱的自尊心的人,大家都變得人畜無害,浪費時間去維持一種看起來很和睦不會刺傷弱者內心的社會環境,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躲在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的幻象裡了。

 

 

在不違反法律、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我們有權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且別人沒有資格評判。

 

所以你完全可以選擇成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你必須牢牢記住:在不違反法律、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否則你就會變得很危險。

 

並且、對於別人在符合這個前提下做的任何事、我們也同樣是沒有資格去評判的。

 

不要做一個多管閒事的事兒逼,也不需要為那些多管閒事的事兒逼們影響。

 

 

但恰恰因為這世上幾乎所有人都有喜歡「多管閒事」的毛病,所以你會害怕成為了一個自我的人之後會被別人評判、孤立、甚至中傷。這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無論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總會引起一些人對你的反感和不滿。

 

所以你得意識到每個人也必須要為他自己的選擇負責,你做了一個選擇之後意味著你要承擔這個選擇帶給你的全部後果,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你可能的確會變得內心強大,但也許你也會變得更加孤獨,你生活中的樂趣會少很多,你有時會陷入極大的虛無,更不用提被那些內心軟弱的人孤立和評判了等等。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許多相對的要素組成,每個選擇的背後都意味著你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但正如我很久之前說過的那樣:如果你願意承擔選擇後要付出的代價,那麼你完全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我唯一能夠提醒你的就是:當你成為了一個以自我的為中心的人之後那些所謂的「代價」對你而言根本就無所謂的。

 

 

So,你現在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繼續讀下去。

 


 

Ⅲ、

 

 

存在即合理。

 

任何存在的,任何已經發生了的都是既定的現實。

 

我們個人的主觀意志永遠都無法改變事實,我們總會以為一廂情願的以為事情「應該」是怎樣的,但是任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們都抗拒和逃避錯誤與痛苦,但這不代表錯誤和痛苦就「不應該」存在,明白嗎?

 

你覺得別人都「應該」照顧你的感受,但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人在意你;你覺得這世上不「應該」有那麼多的不公平,但不公的現象處處存在;基督教徒認為人「應該」只喜歡異性,但世上有那麼多的同性戀。

 

由於我們自身的價值觀和認知能力的種種限制,令我們每個人總會不自覺的會抗拒、逃避、或否認一部分的現實。

 

因為我們已經形成的一些狹隘的觀念如果被現實無情的打破,就會令我們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恐慌之中。

 

比如基督教徒無法接受同性戀的存在是因為,這個現實會令他們懷疑自己的信仰,他們必須否定同性戀才能維持他們的神的威嚴,他們才能繼續堅持他們對全能地偉大的主的可笑的虔誠。

 

當然毫無疑問否定現實的人都是愚蠢,否定現實也只會令你更加受挫。

 

唯有學會接納現實,接納所有的存在著的本身,不再用我們那些狹隘的自我的觀念去否定現實,學會接納所有新鮮的、超出我們以往經驗之外的事物,不給任何事物、任何人設限,我們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強大而堅定的世界觀。

 

 

但是,<接納現實>也絕對不是意味著我們就對所有的事物只會消極被動的接受,從此不再試圖去做到什麼。

 

現實當然是會有所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當然都有可能去達成我們想做的事。

 

但是現實中的事物變化依據的是且僅是——客觀因果律。

 

也就是說你想成為一個一流地強姦郭德綱小能手,你就需要抓到大量的野生郭德綱做強姦練習,你僅僅看很多心靈雞湯和自我激勵的書籍是沒用的;

你想成為野生範冰冰的男朋友,你需要去做一些會令她喜歡上你的事情,顧影自憐向不相干的人訴說你有多愛她毫無意義;

你的JJ被李大貓抓掉了,你需要去超市裡再買一個安上才行,你咒罵或者毆打李大貓這都對你JJ的恢復沒有絲毫的幫助。

 

所以無論你想做任何事情、你想達成任何目的,最根本的只取決於在遵循客觀因果律的前提下的兩個因素,方向是否正確,努力是否足夠。


除了這兩個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就其本質而言都是毫無意義。

 

所以別人會不會欣賞你是取決於你的個人魅力,吹噓自己和刻意表現不會獲得別人的欣賞;

遇到了困難只有你找到方法付出行動才能解決,流淚痛哭和沮喪自卑並不會起到作用;

 

如果你真的開始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意識到我們一時的情緒、受心靈雞湯的鼓勵、求神拜佛獲得的心理安慰、環境對潛意識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

對於一個清醒的人而言,這些不會對他有什麼幫助,他也根本不需要這些無意義的東西來調節自己的內在狀態。

 

甚至可以說,即便你只學會了要接受現實、你能理解到事物的發展變化只會依據客觀因果律,你的內心就已經會是無比強大的了。

 

因為現實和客觀因果律,就是最強大的。

 


Ⅳ、

 

 

我是自我世界的中心。

 

 

叔本華說,世界是我的表象。

 

對於我而言,這世上一切的界限只有一個:我,和非我。

 

對於個人而言,如果他的一生不是在為他自己而活,那便毫無意義。因為每個人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一切對他而言都是虛妄的。

 

我們存活於世的時間不過區區一百年。你看看這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為了婚姻、名聲、工作、子女等等疲於奔命了一生,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他們只不過是在虛耗光陰,他們將自己的一生全都浪費在他人或群體上,我想真的沒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了。

 

我不是說你應該極端的自私,不幫助他人,不為群體服務。而是說你想幫助別人想為群體服務的前提是,你得先明白——「我最重要」。

 

你會幫助別人那是因為你自己想,而不是你渾渾噩噩的因為自幼受到的教育和社會洗腦令你認為你就「應該」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理所應當」的。

 

因為你最重要,所以你應當全然的做你自己。

 

你所受的教育、社會價值觀的引導、別人對你的期望等等,這都是在試圖把你變成「別人」,這些都是在扼殺你的自我獨立性。

 

自我和群體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也沒有必要調和。一個人一旦接受群體的同化那麼他就只會淪為一個社會化的工具,你被他人同化,就自然而然的會變得軟弱。

 

社會的價值評判體系都是模糊的、混亂的、多元的,追尋群體或他人必然會令你陷入迷惘。因為你會變的不知道如何選擇。

 

二平說社會主義好,小馬說資本主義發達;蒼老師教導你男人要霸氣,小澤老師卻說溫柔的男人才最好;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說朝鮮是傻逼,朝鮮說艹你們媽;

 

你無法總是確定自己是對的,你會發現有很多人在堅持與你相反的觀念,所以你不由自主的就會在潛意識裡懷疑自己,你就無法自信的全然貫徹和表達你自己的信念,這樣的內心必然是無法強大的。

 

 

所以最根本的在於,從一開始就沒必要去在意社會和群體的評判標準。

從現在起你完全拋開他人和社會觀念對你的影響,不再去考慮對錯好壞,而只關心你自己。

 

你最重要,所以你喜歡的就是好,你討厭的就是壞。

世上除了你之外的人都喜歡宋仲基,那又怎樣?你沒必要「跟隨」著別人去喜歡什麼;世上除了你之外所有的人都討厭郭敬明,那又怎樣?你怎麼就不能欣賞郭敬明的文筆了?

 

以往都是【別人】在告訴你什麼是對,什麼錯,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你從來沒有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你從來沒有尊重你自己的想法與喜好,不滿足【你自己】的喜好你怎麼可能獲得快樂?

 

美國大選?世界進步?明星緋聞?宗教信仰?文化傳承?這些我統統都不在乎。

 

原子彈落在日本死了幾千萬人也沒有我今天穿哪條褲子出門重要;黃曉明要登基迎娶姚明為皇后了我也只會關心我喝咖啡是就大蒜還是火腿腸;中華文化要衰落了古代文化沒人繼承了關我屁事我只想愉快的去看一場《瘋狂動物城》。

 

所以你明白了嗎?今後不再是讓別人,讓朋友圈,讓電影,讓廣告,讓營銷宣傳來告訴你【你】該關心什麼,FUCK it all,父母不能左右你,戀人不能左右你,民族不能左右你,朋友不能左右你,性別不能束縛你,年齡不能限制你,工作不能捆綁你,金錢不能代表你。

 

只有你自己,你自己開始完全掌控你自己的命運。

 


Ⅴ、

 

 

兩個基本原則。

 

 

一、把你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

 

我在過去的兩篇文章中都提到過這一點,不敢理直氣壯的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幾乎是所有內心軟弱的人的通病。

 

他們不僅是不敢表達,甚至還會覺得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很羞恥的、感覺自己的需求不配得到滿足,他們總會首先去遷就別人的需求、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直到最後再考慮自己。

甚至他們還會在一些特定的人之前隱藏自己的需求。

 

和朋友去吃飯,你本來想吃烤蛤續命串,朋友一說想吃烤寶華他奶奶個雞大腿、你馬上就好好好聽你的;

你本計劃周末好好休息,閨蜜讓你陪她去嫖霍建華,你拖著疲乏的身體硬是將霍建華操到哭;

男朋友說親愛的我們買這對情侶裝吧!你說親愛的好有眼光哦!然而實際上你內心深處感覺這對情侶裝並不好看。

 

你仔細想一想,你身邊的那些內心強大的人、有哪一個不是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都十分坦然毫不畏縮的?

 

所以你必須真正的接受這一點:你最重要。

你的喜好最重要。你的需求最重要。

 

你生來不是為了迎合別人,不是為了給別人服務,不是為了讓別人爽你在一邊看著,不是為了委屈你自己。

 

當然對於那些對你而言十分重要的人你當然有必要在一些時候犧牲你自己的需求來滿足他們,但是,對於其他的你生命中大多數的時光而言,你個人的需求和獨立性絕對不應該被忽視和埋沒。

 

你習慣了不敢滿足自己的需求,這就導致你很少能去做那些你真正喜歡做的事。不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你就很少能獲得意義感和對自己的認同感,所以你整個的人生都是不快樂,不幸福的。

 

你想不想讓自己開心?想不想讓自己幸福?

 

 

想的話,那麼下一次別人讓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時,你就平靜的說:NO。

 

下一次看到你喜歡的而別人卻讓你選另一個時,你就告訴他:不,我喜歡那個。

 

 

不用擔心你表達自己的需求會令別人不開心,相信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如果雙方都能坦誠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的話只會令你的交往關係變得更加輕鬆。

 

當然,當你的需求和別人地需求出現衝突時如何抉擇,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你自己需求的強烈程度和對方在你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而定。

 


二、你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的建議和評判。

 

 

每個人的一生的走向和未來都是不同的,我從不相信那些所謂的「長者」的人生經驗對我會有什麼卵用,當別人對你的問題給出看法時,他也只不過是就他自己的經歷、思考、推導等給出你一個「他認為」最好的答案。

 

並且這世上有很多一事無成的人卻偏偏好為人師,是個阿貓阿狗都敢對你的生活指指點點。很多人給你的所謂的建議根本就不是會對你的問題有什麼幫助,而只是他們在向你輸出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在試圖令你變得和他們一樣罷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的確也會有很小的幾個真正有智慧的前輩對你金玉良言的指點。

 

但我想表達的是,人的「智慧」只能由自己得來,而無法從別人那裡獲得。

 

你生怕自己做錯,你生怕自己錯失良機,你生怕自己損失了什麼,你生怕也許別人的建議或許會改變自己的一生。

 

事實上別人的建議至多只能給予你一時的幫助,但卻令你錯失了一個極好的檢驗和提升自我的機會。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那麼不管是成是敗,你最終獲得的都是屬於你自己的經驗。

 

你不再接受別人的建議,而全然的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你才能在無數的錯誤中不斷地調整和提升你自己,你的想法也會不斷的「升級」。

 

你拒絕別人的建議所可能造成的一些錯誤的損失,比起你堅持自己所獲得的經驗和進步簡直是微不足道的。

 

 

人類的複雜程度不足以用語言解釋清楚,所以你沒必要接受任何人對你貼標籤的行為。

 

你並不是一個「怎樣」的人,開朗,內斂,好,淫蕩,聰明,傻逼。whatever,沒有什麼可以定義你。

 

別人也不可能真正的了解你,甚至我們自己都不可能真正的了解自己。

 

人無法了解自己,人只會解釋自己。

 

一些屌絲看到在社交平臺上po自己稍微裸露些的照片的女生,就會說這女的一定是個騷貨;

你媽看到你聽偶像的歌因為感受到極大的精神的愉悅而興奮的跳舞,就認為你是腦殘;

女神看到你請她出去玩的時候各種殷勤體貼令她如沐春風,就以為你是個好男人;

 

別人所認為的你只不過是你經常在他面前表現出的那一面罷了,無論是別人對你的讚美還是詆毀,其本質上真的都和你本人並沒有關係,他們對【你】的評判只不過是他們所【認為】的那個你罷了。

 

所以從現在起,請完全的做你自己。不要再像以往那樣「自以為是」的活在【別人】的眼中了。

 


 

Ⅵ、

 

 

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你理解了這一點之後,你就會明白任何人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你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的提升和成長,就從當下這一刻起你完全就可以是內心無比強大的。

但是如果你不經歷一番痛苦和挫折之後你又完全無法理解這一點。

 

所以,儘管以上我所說的這些內容都的確是可以修改你的認知邏輯,令你對現實和自我都能夠高度接納。但關於你自己的心智成熟,這必須要靠你自己去經歷很多,反思很多,改變很多才能達成。

 

我所能做的就已經局限於此,接下來的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remember,「以自我為中心」其實更多的是意味著——你要為你自己完全的負起責任。

 

 

你。要為你自己,【完全的】負起責任。

 

 

你明白了嗎?



 

 

——————福利——————

 

我朋友做的一個真人外教一對一在線社區。名字叫做【阿卡索外教網】。

 

對學習英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領取一節免費的一對一外教課。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也就是:當接收到情緒的建議時,理解它,聽取它,然後告訴它:我知道了,你退下吧,我來處理。所以,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很多時候體現在哪裡呢?前面講到,內心強大,很大程度上在於「自我掌控」。那麼,這種自我掌控能力,又來自於什麼呢?它顯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基於兩種基本能力: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價值。自我效能,指的是:我知道自己的行動可以帶來什麼樣的結果;我有充分的信心和動力,通過行動來實現我想要的結果。
  • 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來自讀者朋友「今天3號哎」的提問:奶爸好,我曾經是一個玻璃心的人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自我傷害
    一般來說,不管是怎樣的傷害,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自愈。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復原力,指的是一個人面對逆境、創傷或其他重大壓力的自我適應過程,也就是對挫折經歷的反彈能力。 所謂心理固著,就是指當一個人在發展的某個階段受到過多挫折時,就會導致固著,固著將使人無法正常地進入下一個階段,而是停留在原來的不成熟的心理模式裡。 處於心理固著的人,並不能自我察覺到這種狀態,而是體會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有哪些特徵?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內心強大的人有什麼樣的心理特徵。 自我價值感高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自我概念。所謂自我概念,就是指你對自己所持有的相對穩定的知覺。 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己的自我概念的,比如自卑的,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就是無助的和軟弱的。在與別人比較的時候,自卑的人會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相比,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這樣一種認知偏差使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而自我價值高的人,會認為自己在做事的時候是有掌控力和勝任力的,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是受人歡迎的。
  • 怎樣擺脫負面情緒,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誰安慰愛哭的你」,這是老歌《同桌的你》的歌詞,可是到了現實生活中,它卻被調侃為「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可憐倒黴到底」。比如說自己感冒了,他會覺得「大家都沒感冒,就我最倒黴,命不好」。,就一定要哀求TA,討好TA。」
  • 內心強大的人是怎樣的?
    在我學生時代總是痴迷那些能讓人內心強大的書籍無論是少年還是已長大都會經歷一些讓人受挫的事情
  • 內心修煉成什麼樣,你就是一個怎樣的人
    內心修煉成什麼樣,你就是一個怎樣的人。一個內心堅定的人,一定吃過不少苦,因為懂得那些苦,經歷過太多不堪,所以才懂得,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守不住,莫如學會放手,讓自己的內心多一刻的寧靜,也是好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做一個內心強大,從容自如,心如止水的女人!
    真正內心強大的女人,才是讓人尊敬和愛慕的,這樣的女人往住具備以下表現。一, 作事堅強果斷,堅持原則又有毅力。鮮花盛開,蝴蝶自來,做好自己,提升自我,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自然會有優秀的人被你吸引,來到你的身邊。
  • 讀後感|《反脆弱: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作者用神話故事中的九頭蛇來做比喻,每砍下一個頭,反而會長兩個,比以前更強大。簡單概括一下,反脆弱即是一個人能否在突發事件中找到機遇並從中受益的能力。而這次的疫情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遭受到了突發事件,讓我意識到了無論身處何種處境都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風險究竟什麼時候突然降臨,使我們猝不及防。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活在自我人設中,自我人設能幫助別人認識我們,但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裝在套子中的人。 當你總是想把自己裝在套子中的時候,某些時候,我們就會被自己的人設所束縛,我們要明白,人生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完全打開的狀態。
  • 內心強大心法: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向內看
    而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依靠外界強大自己,因為他們真切明白,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內心強大來自我們內心。如何壯大自己的內心,我們最重要是提升自己心的認知,唯有對自己認識越深刻,我們就越有力量。第一,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王陽明曾說,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4種能力(此文無價)
    你會發現,不僅壓力,其實生活中很多問題,其本質和根源都是類似的。比如情緒。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講過情緒是什麼,本質上是大腦對你的一種提醒。大腦是非常善於構建聯繫的,面對挑戰的時候,你能夠關注到自己過往的成功經驗,注意到我採取了什麼行動,取得了什麼結果,那麼它們就會形成一個豐富而強大的內隱自我,幫助你抵抗對挑戰的恐懼。反之,如果你想到的是過往的失敗經驗,想到自己尷尬慚愧沒面子的負面情緒,那麼,它們就會削弱你的內隱自我,降低你行動的意向,讓你陷入狀態導向的怪圈之中,更容易徘徊不前。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有顆平靜的內心
    1.心靈的平靜是智慧美麗的珍寶,它來自於長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靈的安寧意味著一種成熟的經歷以及對於事物規律的不同尋常的了解。 2.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強者通常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都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
  • 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
    一個有思想的人,不會在乎旁人的誤解,也不會在乎有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足以彌補物質的匱乏。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多半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
  • 具備這三種素養,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
    而那些真正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人,卻無一不是內心強大者。為什麼我們要做內心強大的人,因為只有內心強大,才可以無懼風雨,才能夠勇敢的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來。一、內心強大的人有遠大的抱負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不可一世的樣子,相反他表面可能是平和的、淡定的。內心強大者,讓人一看便覺著有一股氣定神閒的力量。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懂得尊重自己的內心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讀者曾在後臺問及我。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用特別的標準來限制自己,而是充分的懂得,當你不再活在標準中,我們的內心才能保持完全探索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喜歡活在自我人設中,自我人設能幫助別人認識我們,但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永遠都不是裝在套子中的人。
  • 一個氣場強大的人是怎樣煉成的?
    之所以探討這個問題,是因為在生活中實用菌也是一個沒有氣場的人,所以也想在這方面提升一下自己。以下是實用菌收集和整理的一些關於氣場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和大家一起學習。 首先,什麼是氣場? 生活中,我們和不同的人交往的時候體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種感受就是一個人的氣場。
  • 這三大星座,內心強大,遇強則強
    內心強大,遇強則強,遇到怎樣的對手,自己就會成為怎樣的對手,這三大星座善於隱藏自己的實力,平時很低調,做事兒上卻格外的不同,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獅子座遇到強者自己便會更加的強,實力上往往讓人羨慕幾分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5種表現
    逆境,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和修煉的課題。而面對逆境,如何擁有一個成熟而強大的心態,就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這裡,我們簡單分享5點。它會讓人一直沉浸在「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的」狀態中,無法接受現實,無法行動起來,去思考「事情怎樣才能變得更好」這些更重要的事情。所以,真正強大的人,不會輕易地同情自己。他們不會讓軟弱的情緒控制自己,跌倒了,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就是了,哭除了引起別人的同情,並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你只有像阿甘那樣,行動起來,不停地往前奔跑,傷害和不幸才會追不上你。
  • 學會微笑,學會堅強,自我加油,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
    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不是與生俱來的,要想內心強大,首先要學會微笑,因為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線。要懂得自我欣賞,要自信自立。在欣賞別人,照顧別人的同時也一定要學會欣賞自己照顧自己,要懂得取長補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