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系實控人顏靜剛覆滅記:資本棋局步步為贏 掏空上市公司難逃法網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文 | 花朵財經

導讀

資本市場一直就是一個江湖,表面上秩序盎然,所有人在一個複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下進行著商業活動,然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派系鬥爭和明槍暗箭,一場場角逐下成王敗寇滅對手於無形;資本市場的大佬們身體力行的編織著一段段離奇有趣的商業故事。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已經債臺高築的資本玩家,顏靜剛和他的st尤夫。

21日,st尤夫發布了一則立案調查進展暨風險提示公告。公司的命運依然未卜。

「 1 」

顏靜剛連下三城,拿下ST尤夫

ST尤夫公司全稱「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尤夫股份一家主要經營紡織用品滌綸工業長絲的的企業,雖然所處的行業賽道比較傳統,但是業績一直很穩定。截至2015年底,這家公司每年均在盈利,且利潤呈擴張之勢,至2015年底這家上市公司獲得淨利潤1.2億元。

2016年,尤夫股份創始人茅惠新51歲,準備套現離場。

2016年4月,茅惠新的接盤人塵埃落定,名為蔣勇,此前市場並未聽過關於此人的任何事跡。收購是在控股股東的層面進行的。蔣勇以平臺——蘇州正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正悅」)出價以18.96億元收購尤夫股份控股股東——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29.8%的股權,成為這家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蔣勇的收購資金來自自有資金3.96億元和另外15億元、月息為1.5% 的高息借款。隨後,蘇州正悅將上市公司1.1億股(總持股1.19億股)質押給上海貴衡建築有限公司指定金融機構——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借取了月息1%的資金,替換了上述月息為1.5%的高息借款。

就在2016年9月這筆置換借款發生之時,湖州尤夫控股和蘇州正悅這兩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均變更為自然人黃偉;呂彬為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經核查,呂彬於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任嘉興中正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家公司於2014年12月前正是中技股份的關聯公司。並且當年10月湖州尤夫控股提名翁中華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

黃偉為顏靜剛核心企業之中技股份的供應商之一——南京坤垚混凝土預製構件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翁中華於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擔任中技股份子公司——湖北中技樁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2017年5月,顏靜剛終於正面出手,宣布以上海中技企業集團的名義、在控股股東層面以承擔債務的方式收購蘇州正悅100%股權,總代價為26.81億元(包括股權轉讓款1億元和債務金額25.81億元)。截至此時,顏靜剛已經手握ST富控、宏達礦業、尤夫股份三家上市公司,成了名副其實的「資本大鱷」。

此時監管層出手了,深交所與浙江證監局分別發來關注函,深交所質疑蔣勇2016年9月的質押融資與2017年5月顏靜剛出手收購為一攬子交易。當時在相應回復函中,這些疑問居然都被上市公司予以否認。

「 2 」

資本棋局步步為贏,掏空上市公司難逃法網

問題從2014年原創始人發的一筆定增開始浮出水面。2014年11月,原實控人茅惠新做了一筆定向增發募資,最終發行價格15.02元/股,扣除其他發行費用後,實際收到認購資金淨額為為950,672,998.55元。

募資用途是用於中高端廣告燈箱項目和天花膜項目以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發行對象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萬菱信(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名知名金融機構,和名叫張桂興的個人,發行鎖定期12 個月。

化纖製造業存在一種慣性思維-以產定銷。通過不斷擴大自身產能,爭取在競爭對手擴產之前擴產,才能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過去那些年,在這樣的行業思維的引導下,PTA 行業 的企業在流動性寬裕之時大肆投產,從而帶來行業供給過剩,最終帶來價格戰和行業毛利率收窄。尤夫股份出於延伸產業鏈,為公司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等多方面因素考慮,計劃向下遊擴展,進入中高端燈箱廣告材料、天花膜領域。

公司稱:希望通過本次的項目投資,實現從化學纖維製造商向複合材料製造商轉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競爭實力。 然而在2015年7月募資完成以後,公司迅速停牌準備重組了,基金公司們可是收穫了一個豐厚的「重組大禮包」,募集資金也未使用成了送給新股的「見面禮」。直到2016年4月易主蘇州正悅之後,尤夫股份的天花膜項目才開始正式投建。

然而蹊蹺的事情發生了。如今已經6年過去了,耗資2個億的天花膜項目只建成了一個廠房,生產線都沒有配齊,更別提量產了。據知情人士透露。顏靜剛的中技樁業以前就是搞工程的,主營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公司號稱國內最大的空心方樁製造商,旗下有很多建築類的「皮包公司。廠房的建設並未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引入工程建設方,而是管理層介紹過來的。

既然是手握三家上市公司的資深「資本玩家」,怎麼可能玩法只有一種。2019年底ST尤夫高溢價收購的子公司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又被起訴涉案幾十綜借貸糾紛,涉及訴訟、仲裁案件共 55 起,涉及金額 合計 307,407.09 萬元。

其中 28 起原告、申請人已撤回起訴、仲裁請求,涉及 金額 146,517.78 萬元;3 起已調解,涉及金額 17,086.84 萬元;7 起已產生最終 判決結果,涉及金額 15,241.09 萬元。還有一起(2019)遼 02 民終 1774 號案件訴訟標的未確定,暫未統計金額。

這些借貸大部分之前ST尤夫並未公告,那麼現在上市公司到底還有多少隱形債務,冰山下面還隱藏著多少民間借貸,不得而知。花朵財經不禁提出疑問:這麼多筆借貸,上市公司知道嗎?如果知道為什麼不公告?如果不知道,借款合同上怎麼蓋的章,難道上市公司的公章是被人偷偷拿走了嗎,如果是被偷了或者是被人惡意使用,上市公司為什麼不報警?

資本的遊戲進行到裡,任你手眼通天也不可能用十個鍋蓋蓋住幾十個鍋了。

2020年3月10日,*ST尤夫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顏靜剛作為*ST尤夫實控人組織、策劃、領導並實施了違規擔保、隱瞞關聯交易、或有負債等一系列財務造假違法行為,證監會擬決定對其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與此同時,早在2018年ST富控和宏達礦業就也同時宣布,因為財務造假、違法證券業法律法規等問題實控人顏靜剛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目前ST尤夫發布公告,航天智融擬有條件受讓蘇州正悅持有的尤夫控股100%股權,從而間接控制*ST尤夫29.8%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總價為25億元,權益變動完成後,*ST尤夫實控人將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重組能否順利進行還是未知。

據知情人描述:「目前除了少數幾個公司高管,其他人都聯繫不上顏靜剛,他已經處於基本失聯狀態」。只剩憤怒的中小股民和一臉錯愕的債權人,站在江南的梅雨中瑟瑟發抖。

這些年來資本市場的各種派系不斷,從當年叱吒風雲的德隆系,再到湧金系,到構建龐大金融帝國的明天系,再謝植坤的中植系和顏靜剛的中技系,除了謝老闆算是平穩過渡,但也依然在經濟的下行周期裡步履維艱的嘗試轉型,其他派系已經在這片江湖的廝殺中悉數退場。

對於玩資本的人來說,經營企業可能跟表演一個魔術異曲同工,企業的生與死不過就是魔術的另一種冒險。管理層的認識水平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至今為止,玩資本的老闆們善終的不多。也許正驗證了那句古諺: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相關焦點

  • 國融證券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 事涉中技系財務舞弊舊案
    「中介機構在上市公司造假案中被牽連立案,通常意味著中介機構或存在比較大的執業疏漏,甚至有可能對公司的信披違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表示,「而被立案往往也是調查部門掌握了一些證據。」「監管層在公司處罰落地後,發起對中介機構的調查,也是在進一步實現市場出清,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的職責。」
  • 「中技系」顏靜剛敗局,昔日槓桿撬回兩家上市公司,今「大本營」人...
    作為「中技系」掌門人,顏靜剛一度坐擁3家上市公司。但隨著證監會處罰措施即將塵埃落定,這位曾經的資本市場大佬,在秀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後,或許也將徹底從市場淡出。啟信寶顯示,廣粵路437號2幢,是顏靜剛旗下多家公司的註冊地。
  • 調查:如何掏空一家上市公司?鼎暉的左右騰挪之術
    (原標題:【調查】關聯交易、挪用資金,如何掏空一家上市公司?一場本應共贏的資本遊戲最終變成零和博弈。在這場失敗的資本局中,唯一的贏家是鼎暉。其運作套路也呼之欲出:將南孚電池注入新三板上市公司後,一面通過低價增發吸引資金,實現「造血」;另一面「做大」標的估值,順理成章完成套現,並違規「輸血」給旗下其他項目,由此實現「左手倒右手」、掏空上市公司的資金轉移。
  • *ST富控提前鎖定暫停上市 老牌殼公司或難逃退市結局
    市場人士認為,這份責令改正決定書已提前「鎖定」*ST富控暫停上市的命運,而且大概率難逃退市結局。   市場人士認為,這份決定書已經提前宣布*ST富控將暫停上市。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相關規則發現,如*ST富控按期改正,公司將觸及《股票上市規則》連續2年淨資產為負的暫停上市指標。
  • 如何掏空上市公司?
    同時上市公司都是大股東最優質的資產,是大股東最漂亮、最可愛的女兒,對於這種漂亮可愛的女兒,大股東怎麼願意與大家共享呢。成年人只看利益,在利益面前,很多時候,上市公司是控股股東予取予求的乖女兒:缺錢了,就找上市公司,直到把上市掏空為止。
  • 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 常見手段要警惕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 常見手段要警惕來源:上海證券報相當比例的A股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中小股東與之相比力量懸殊,上市公司容易成為大股東「提款機」,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常常見諸報端。
  • 上市三年業績連降 永悅科技實控人慾開溜
    股份轉讓意向協議》,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實控人將變更為陳翔。本次權益變動前,傅文昌、付水法、付秀珍及付文英直接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03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6.8304%,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傅文昌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 「技術流」毒梟覆滅記:機關算盡還是難逃法網
    2019年1月10日,CNN 詳細報導了這位毒梟的覆滅記,出乎所有人意料,背後原來隱藏著一場技術流的無間道……毒梟的高科技玩意墨西哥西北部的一個山洞裡,大毒梟「El Chapo」Joaquin Guzman 正津津有味的戴著監聽耳機玩「間諜遊戲」取樂。
  • ...力帆控股公司實控人變更;今年中企在美IPO共籌集117億美 | 中企...
    京東數科成立7年首次換帥;力帆控股公司實控人變更;今年中企在美IPO共籌集117億美 | 中企十條 2020-12-22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電線電纜小巨人」重慶渝豐科技擬A股上市 實控人為食品業轉型的...
    原標題:「電線電纜小巨人」重慶渝豐科技擬A股上市 實控人為食品業轉型的粵商   11月19日,重慶證監局宣布,渝豐科技股份有限
  • 贏合科技實控人賣殼套現21億 大玩「肥水不流外人田」式關聯交易
    贏合科技與新餘英泰能科技有限公司關聯方關係主要是由於新餘英泰能科技有限公司實控人何祝軍2011年認購了公司0.31%的股權,贏合科技自2013年開始向新餘英泰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相關產品。  當時的的兩家交易對手,與贏合科技實控人及董高監均無關聯關係。但是上市後,畫風突變,實控人及董高監都開始放飛自我;  好多親朋好友和董高監忽然都開始靠著上市公司吃飯了。
  • ...三板「淘金」不停步 這家公司被收購後實控人或變更為「中植系...
    12月3日,在公告擬11.22億元購新三板公司名品世家後,上市公司寶德股份股價大漲8.10%。名品世家也在12月3日發布了一系列相關公告,包括股東持股情況變動的提示性公告、收購報告書及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擬變更公告等,其中提到後續寶德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可能由趙敏、邢連鮮夫婦變更為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
  • 上市公司「改朝換代」那些事兒(深度)
    近日,杭州高新(全稱「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失聯一事引起了A股市場的關注。需要指出的是,實控人的失聯有可能還將導致杭州高新控制權的變更。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官宣」將變更控制權。分析人士認為,隨著A股控制權變更市場的「升溫」,新一輪資本運作空間有望開啟。
  • 「中植系」又出手了!解直錕或將再拿下一家A股上市公司
    交易完成後,名品世家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酒類流通業務將成為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之一及新的盈利增長點。不過,這僅是這起併購的第一步。根據公告,在寶德股份購買名品世家股份後,名品世家實控人陳明輝等6名交易對方將購買前者實控人趙敏持有上市公司17.5%的股份。
  • 《鍾馗捉妖記》售價愛奇藝1.74億,《招搖》出品方愚恆影業背靠上市公司
    新疆愚恆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也就是龍韻股份成功上市後的第二年,是上市公司實控人段佩璋幾乎100%控股的上市公司體系外資產。 愚恆影業作為龍韻股份實控人的公司,除了將要獲得上市公司按照投後11億估值的1.1增資之外,在此之前也是頻繁的和上市公司發生業務往來。根據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上市公司與愚恆影業關聯交易預計金額為不超過4.6億元,合作主要內容是向愚恆影業採購廣告時間資源並負責銷售。
  • IPO動態|固安信通欲帶對賭協議上市,實控人曾多次低價受讓公司股權
    2019年博士後基金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入股固安信通,同時與公司實控人籤訂包含對賭協議的《合作協議》,截至2020年12月15日,該對賭協議尚未解除。實控人以低價受讓公司股票,對賭協議未終止固安信通自2002年12月16日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關鍵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維護業務。
  • 盛世豐華入股康躍科技連拉三漲停 還有數十家公司實控人擬變更
    Wind信息顯示,盛世景是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系三板申報企業,符合創業板財務條件上市要求,註冊資本2.30億元,現管理基金199隻。其中,多數為股權投資基金,規模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不少投資項目均已是投資C輪至H輪的成熟企業。
  • 新濤智控擬A股IPO,一家三口為公司實控人
    新濤智控擬A股IPO,一家三口為公司實控人 2020-10-27 17:52:01 來源:資本邦
  • 「互金大佬」覆滅記:彪哥鋃鐺入獄家族式商業帝國樓起又樓塌
    在全盛時期,彪哥還想在資本市場一展身手,一方面請明星代言、拉風投,想將自己創辦的網貸平臺推上資本市場;另一方面,通過親朋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暗中控股上市公司。彪哥通過親朋構建了網貸商業版圖,雖然有些在股權上並非其實控,但背後實控人卻仍是虞凌雲,虞凌雲在其構築的家族式網貸商業帝國中有絕對話語權。隨著風險暴露,監管層對網貸的整治也在不斷加大,有線下業務、涉房地產的網貸項目被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