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年審

2021-01-19 青塔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7月31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召開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長高松出席並主持會議,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副校長李正及19名委員參加會議。

高松在會上表示,日前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明確提出深化導師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探索打破導師身份「終身制」,建立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和動態調整制度。他指出,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是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是高水平研究生培養的保障,要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用健全的制度保障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打造出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培養績效優異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會議現場

會議重點審議並通過了進一步修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審核辦法》的建議。新修訂的《辦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完善了以研究生培養質量為導向的導師崗位考核制度,優化了研究生培養導師須具備的基本條件。《辦法》強調,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應承擔一定水平的科研項目,保證研究經費,取得一定影響的科研成果,學術水平和科研條件滿足學校、學院對研究生培養與指導的要求。目前,該文件已在學校正式發布。

會後,學校正式啟動了2020年研究生導師招生資格審核工作。該工作將按照學術型博士生導師、工程類博士主導師、學術型碩士生導師、專業學位碩士生導師進行分類審核,審核結果包括正常招生、減少招生指標、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這是華南理工大學對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關於全方位建設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要求的具體實踐和積極落實,將進一步打破導師「終身制」,不斷增強導師的崗位意識,真正實現導師資格嚮導師崗位的轉變。

據悉,學校自2012年起開始探索導師資格與招生資格的分離,嘗試開展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審核,該工作已連續開展9年,在調動研究生導師培養積極性和提升導師培養質量意識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次《辦法》的頒布和審核工作的開展,將進一步激活導師隊伍活力,提升導師隊伍水平。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相關焦點

  • 這所「一流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
    2020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明確要求,加強導師隊伍建設,要把政治素質、師德師風、育人能力、培養條件等這些方面都作為選聘的標準,建立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和動態調整制度。在「將導師崗位與招生資格進行分離」之後,12月21日,天津大學啟動研究生導師「求是論壇」並宣布,正式將育人能力提升納入導師的年度必修課,打破以往「一次培訓、終身免考」的導師認定機制。
  • 打破導師終身制,天津大學推出重磅舉措!
    作者 | 陳彬打破「一次培訓、終身免考」
  • 【雙一流高校雲南招生】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雲南招生專訪
    2020年全國高考已經結束,各大雙一流高校今年的招生情況也成為雲南最優秀的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七五」「八五」期間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是首批列入「211工程」,一期「985工程」高校,2017年入選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名單。近年來在國內外各權威大學排行中,均居內地高校前列。
  • 媒體|天津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講師也能當博導
    通訊員 劉曉豔 記者 劉亦凡  198名新人上崗,85位原博導未上崗——這是天津大學2016年博士生導師崗位選拔的結果。3年前,該校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現導師遴選機制的學術自治,打破終身制,使導師由「資格」轉變為「崗位」。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剛過而立之年的講師丁振揚,是這次改革的受益者。作為新機制下評選出的首批導師之一,他在2016年秋季學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名博士生。
  • 江蘇省78所本科高校名單:15所雙一流,50所是公辦本科
    加上江蘇省經濟發達,去江蘇省上大學也是很值得的,下面給大家分享江蘇省78所本科高校名單:一、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校:15所985、211工程、雙一流:南京大學、東南大學211工程、雙一流: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
  • 2021年「雙一流」高校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繼續增長
    12月26日,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如期開考,伴隨大學畢業生的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報名人數持續攀升,同時,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張。據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發布的《2021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招生人數已達到91.7萬。博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2010年的6.4萬發展到2019年的10.5萬,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由2010年的47.4萬發展到2019年的81.1萬。
  • 山東7所高校衝擊雙一流,任重而道遠,不可一蹴而就!
    山東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高考大省,雖然有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3所雙一流高校,但是對於整個山東省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按人均比例計算,山東省人均擁有高校數量在全國處於倒數,畢竟常住人口有1億人呢。
  • 前有「雙非」,現有「非雙」,網友:報考雙一流高校研究生
    這樣固有的身份標籤不利於高校和學生的長期健康發展,因此在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了高校雙一流建設方案及名單,用來取代以前的985 211高校工程建設,這次的雙一流建設與985 211工程有很大區別,那就是入選雙一流高校的名單不是一層不變的、是動態的,如果學校的建設發展沒達到要求,將會被降級甚至踢出雙一流高校名單,比如在2017年底,有幾所原
  • 師範類高校排名,這所新晉雙一流表現不俗,上海師範領銜非雙一流
    這3所師範高校全部為211、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中華中師範及東北師範為教育部直屬,而南京師範大學則為省屬師範類高校,能夠躋身部屬師範類高校實屬不易。華中師範大學有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2個學科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南京師範大學有地理學1個學科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東北師範大學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6個學科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河北將重新修建「雙一流」重點高校,預計2023開始招生!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這也是一個「學霸」的省份。河北新增一所"重量級"大學,佔地約200畝,網友表示:期待已久!雄安大學——之所以起「雄安大學」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見效位置在河北是雄安區。河北省對這所大學的期望很高,想把它打造成一所「雙一流」的重點高校,佔地面積大約有200畝,預計在2023年就可以開始正式招生。
  • 2020年泰安新泰市部分事業單位第二次面向「雙 一流」高校引進緊缺...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吸引集聚更多優秀人才到新泰就業創業,現將2020年新泰市部分事業單位第二次面向「雙一流」高校引進緊缺人才(以下簡稱:「引進緊缺人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引進對象和應聘條件(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適應崗位的身體條件;(二)須為「
  • 這所985高校在雙一流評估中當選,為何有人認為在第二輪會降級?
    第二輪雙一流評選也在進行中,一些高校十分緊張,他們可能是第二次評選雙一流,這次期待著能夠成功當選,有的高校緊張是因為自身實力可能提升不如一些沒有當選的院校害怕會降級,甚至是落敗。雙一流的由來雙一流一般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了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它取代了國內高等教育存在了多年的985和211名頭。
  • 這省兩所高校喜獲當地雙一流建設支持,一所為「網紅」高校
    首輪雙一流的評選已經過去了幾年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被評為雙一流的高校自然很高興,但幾所遺憾未能入選的高校網友們也是為其「打抱不平」。但由於雙一流的是動態調整的,所以只要努力每一所高校都有機會入選雙一流的名單,時間很快,第二輪的雙一流的評選很快就要來了,上一輪未評上的高校相信為了第二輪的評選也是做足了「功課」,但雙一流的入選除了高校自身努力外,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也分不開,畢竟學校的發展,學科的建設需要經濟的支持。
  • 浙江這所雙一流高校三一招生機會很多
    2021年春節前後,浙江省屬高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就要密集發布了。對於學子們來說,怎麼利用自己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及部分競賽成績證書、榮譽證書,順利通過「三位一體綜合評價初審並通過校測順利錄取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心儀的專業,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
  • 山東7所大學將衝「雙一流」,有一所僅成立兩年,更有戲?
    按照高校「雙一流」的建設規劃,2020年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誰會新增入選,誰又會被淘汰,充滿了討論。最近,有一些省市發布了衝擊「雙一流」高校的重點扶持名單,同樣引來了熱議。
  • 高分考生首先42所雙一流大學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實施,旨在加快推進在國內形成一批世界級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增強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門又聯合印發《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對雙一流大學工程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要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 教授能否終身制,專業評價是關鍵
    這一動靜引發一些人疾呼打破「教授終身制」,並得到眾多青年學者支持,認為已「刻不容緩」。首先,當下高校中專業評價的專業性不足,不夠硬實,漏洞較多,結果就是一些沒有專業志趣和能力的人也能通過各種方式順利獲得教授任職資格,佔了崗位卻取得不了什麼績效,阻礙了真正年輕有為的青年學者的職級晉升,於是就在獲得終身教授的人與青年教師之間形成了較大的張力。
  • 這4所「非雙」,全是重點高校,下一輪「雙一流」建設會入選嗎?
    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入圍首輪建設的140所高校,多多少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雙一流」的名號漸漸深入人心,「雙一流」高校也成了名校的代名詞,不少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表示「非雙一流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