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天津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講師也能當博導

2021-01-19 山東教育發布


通訊員 劉曉豔 記者 劉亦凡


  198名新人上崗,85位原博導未上崗——這是天津大學2016年博士生導師崗位選拔的結果。3年前,該校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實現導師遴選機制的學術自治,打破終身制,使導師由「資格」轉變為「崗位」。

  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剛過而立之年的講師丁振揚,是這次改革的受益者。作為新機制下評選出的首批導師之一,他在2016年秋季學期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名博士生。儘管學生並不屬於他一個人,而是屬於他所在的「導師團」,但這足以讓丁振揚感到欣喜:傳統的「師兄」帶「師弟」、「小導師」幫導師義務帶學生的方式,終於畫上了句號。

  在我國高校中,博導崗位長期與高校職稱「綁定」,導致青年教師無法施展拳腳,而已經具有資格的教授卻動力不足。此外,「單打獨鬥」式的導師制已不能適應高校綜合性、跨學科的科研、教育需求,不利於團隊優勢發揮。

  為解決這些問題,天津大學此次改革著眼於只聘不評、規模放開、權力下放,讓導師崗位選拔實現3個「脫鉤」:導師規模與計劃配置脫鉤,導師崗位與職稱體系脫鉤,導師崗位與緩退制度脫鉤。同時,新機制下導師「上崗」也有3種形式:獨立指導、正副導師和導師團隊。無論講師還是教授,所有符合申請標準的教師都可以競爭上崗,具體選拔標準「一院一法」,「上崗」與否取決於各學院所屬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的評定。

  改革的關鍵是考核。對正副導師或導師團隊中任何一名導師為第一完成人、學生為第二完成人的學術成果,天津大學都在博士研究生學位申請時予以認定,這就解除了導師和學生雙方的顧慮。「團隊裡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長處,隨時可以請教一些細節的技術問題,氛圍也更好。」2016級博士生芮小博說。

  「有了『名分』,權力大了,責任也就更大。」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教授胡明列看來,有了自己名下的學生,青年導師做科研的勁頭更足,同時新機制也催生了更多跨學科合作,「比如,我的研究方向是雷射,化工學院鞏金龍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光電催化,我們經常探討合作探索新方向的問題。雖然合作還沒開始,但起碼這項制度給了我們更多的想像和可能」。

  經過3年改革實踐,天津大學導師崗位選拔制度進一步健全。截至2016年底,該校博導隊伍中,年齡40歲以下導師的佔比由2014年的9.1%提高到28.2%。

  信息來源:《中國教育報》2017年2月8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打破導師終身制,天津大學推出重磅舉措!
    作者 | 陳彬打破「一次培訓、終身免考」
  • 這所「一流大學」打破導師終身制!
    在「將導師崗位與招生資格進行分離」之後,12月21日,天津大學啟動研究生導師「求是論壇」並宣布,正式將育人能力提升納入導師的年度必修課,打破以往「一次培訓、終身免考」的導師認定機制。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表示,「導師要身正學高,不僅要『授業』,更要在『傳道』上下功夫,要形成良好的『門風』。」
  • 打破「終身制」,這所雙一流高校將對導師招生資格年審
    高松在會上表示,日前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明確提出深化導師管理機制體制改革,探索打破導師身份「終身制」,建立導師招生資格年審和動態調整制度。他指出,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是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是高水平研究生培養的保障,要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用健全的制度保障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打造出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培養績效優異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教授能否終身制,專業評價是關鍵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據媒體報導,近日,在某職業學院的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中,有教授因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為副教授,副教授則因同樣的原因被降為中級。這一動靜引發一些人疾呼打破「教授終身制」,並得到眾多青年學者支持,認為已「刻不容緩」。
  • 「川妹子」當博導,本領面前無老少-博導,劉琬璐,妹子,論資排輩...
    日前,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有學生傳奇,老師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這麼年輕就是博導,在全國都非常稀少。
  • 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
  • 為什麼美國大學教授是終身制的?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設立後一直努力將保護學術自由制度化。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布聲明,提出了終身教職制度的概念。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設立終身教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證教學、研究和課餘活動的自由」。
  • 天津大學再引爭議:研究生指責導師無德,自己的素質又在哪裡?
    11月18日,天津大學退學研究生呂翔,用123頁材料舉報自己曾經的導師張裕卿和其女兒張絲萌學術造假。此舉瞬間把天津大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天津大學迅速回復稱,張裕卿學術造假查實,學校解除與他的聘用合同。此後幾天,天津大學和張絲萌的母校河北工業大學也紛紛表態,將繼續就此事開展調查。
  • 學生拒博導索賄後發論文被阻、遭退學?中大學風辦:純屬誣告
    11月24日,記者從中山大學研究生院質量管理與學風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中大學風辦」)了解到,校方一年前即已獲知陳兵對於博導的相關舉報,並對部分舉報內容進行了核查。核查結果為:陳兵舉報導師學術不端、對其不進行學術指導並阻攔其畢業,以及學校不允許其查看畢業論文外審結果等說法,均與事實不符,屬於誣告。
  • 去哪兒網駝商會·酒店大學珠三角分院,首批導師上線!
    去哪兒網駝商會·酒店大學,是旅遊行業「綜合性大學」,以「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酒店商戶學習成長平臺」為願景,致力於構築行業合作新方式,以「極致」的治學準則,幫助商家解決經營痛點、難點,賦能商家成長,建立用戶與平臺間長期、穩定、高效的合作關係。
  • 湖大美女博導走紅,26歲就成副教授,她非凡的人生是如何鑄就的?
    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是一名2020年6月剛畢業的華中科技大學女博士。目前受聘湖南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擔任博士生導師,副教授職稱。因為長相漂亮出眾,又 沒有任何教學和海外留學經驗,且打破了國內高校畢業生就業「論資排輩」的傳統,招來了許多人的質疑。
  • 中南大知名博導被抑鬱症妻子砍死
    中南大知名博導被抑鬱症妻子砍死  他最後一篇博客是「人生可以從寬處理」  本報訊(記者鄭法)「人生可以從寬處理」,這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家林生前發布的最後一篇博文經初步調查,死者許某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系教授,報警人系許某的兒子,目前犯罪嫌疑人徐某正在醫院救治,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記者打開名為「會計加油站」的許教授的博客,博客認證顯示他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最後一篇博文是在8月12日寫的:武漢酷暑,高溫仍在節節攀升。只得貓在家中,開著空調,在網上閒逛。讀到一篇題為「人生可以從寬處理」材料,寫得很有點生活哲理。
  • 【校報特稿】教學改革:天津大學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大討論紀實
    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和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先行者,天津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終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國家需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勠力同心譜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華章。他指出,天津大學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排頭兵之一,在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表示,天津大學是天津市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大校強校,也是全國研究生教育的創新先行者,在天津市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工作中發揮了典型示範作用。
  • 中心醫院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博導論壇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加快醫院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勝利油田中心醫院依託「山東大學·百年醫管項目組」優勢教學資源,計劃利用三年時間,通過理論授課、案例分析、科研工作坊訓練、專業導師一對一培養等系統性教學,重點培養100名具備博士研究生水平的卓越醫師,200名符合碩士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的醫
  • 曾是金牌導師,與金星平起平坐,如今淪落做講師
    有些人能把別人一眼看穿,面對自己卻毫無分寸。這句話形容的大概就是曾與金星平起平坐的樂嘉吧。10月15日,有網友曬出樂嘉在某地公開授課的視頻。授課的場所是室內場館,像是一個特意搭建的舞臺,主辦方還為底下的觀眾配備了桌椅和礦泉水。
  • 梁博導可否稱為「精日黨」?網友:教授級別的?
    正當大夥為許可馨事件「窮追猛打」時,讓人想不到的是,又冒出一個比許可馨「更猛」的人,此人就是:湖北大學的梁豔萍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一個博導,理應率先垂範,以德育人!可是,當我們看到她的不當言論後,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梁博導可否稱為「精日黨」?如果認為是,那其影響可比一般人要大得多呀!網友:教授級別的?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90後」美女博導,近日榮獲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稱號!
    其中,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中,有一位是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員,年僅26歲!她就是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畢業夏娟!目前任職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同時,她也是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曾獲得2017年度中國優秀自費留學生獎、2018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女科學家獎,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 90後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
  • 她16歲參加高考,27歲居然已經是博導了
    日前,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發朋友圈:「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