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蔥炒大蠔。
汕尾「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負責人、「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介紹,生蠔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有「海底牛奶」的美稱。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晨洲村位於汕尾長沙灣南畔三江交匯處,地理位置獨特,浮遊生物豐富,是天然海產養殖區域,有「中國蠔鄉」美稱。晨洲蠔酥、甜、肥、嫩、鮮、美,被譽為「生蠔皇冠上的明珠」,是不可多得的粵味佳品。此次發布的生蠔菜譜,能充分展現晨洲蠔特質,做法簡單,口味兼顧南北,易懂易學。
發布會上,汕尾粵菜師傅現場製作展示了6道晨洲生蠔菜式,10家當地知名餐飲企業代表共同籤署「共推晨洲生蠔菜譜,共建汕尾生蠔品牌」倡議書,並向全市餐飲行業企業發出號召——用好生蠔菜譜,做好生蠔菜,爭當汕尾晨洲生蠔美食代言人、形象大使和蠔文化傳承人。
汕尾人社局局長楊師訪表示,目前晨洲村全村生蠔養殖面積1.8萬畝,2019年殼蠔產量1.5萬噸,經濟總值約3.1億元。這次推出的生蠔菜譜將有利於打造「中國蠔鄉」地理標識和「吃在汕尾」粵菜品牌,構建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的發展格局,助力汕尾鄉村振興發展。
「粵菜師傅·幸福菜譜」——汕尾晨洲生蠔菜譜發布會在汕尾舉行。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東省人社廳紮實推進「粵菜師傅」工程,以各地特色食材為線索,推出「粵菜師傅·幸福菜譜」,以「粵菜師傅+特色食材+品牌菜式」為內容,將「粵菜師傅」與菜式創新、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充分展示嶺南飲食文化和粵菜地方特色,帶動食材、菜品和產品的銷售,助力鄉村振興。今年「粵菜師傅·幸福菜譜」計劃走進廣東全省各地,此次首站落地汕尾晨洲村。
據了解,近三年來,廣東全省上下把「粵菜師傅」工程作為關乎大局、利及長遠的大事來抓,健全工作機制,調動各方力量,推動落地落實,全力打造廣東戰略品牌,取得了明顯成效。該省已經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15.4萬人次,帶動39.1萬人實現就業創業,打造鄉村旅遊粵菜美食點382個、建設粵菜美食旅遊精品線路32條,評選出10個「粵菜師傅名村」,以「小切口」推動服務「大變化」、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
汕尾以打造「吃在汕尾」品牌為引領,創新「粵菜師傅+美食工匠、鄉村振興、鄉村美食、基地平臺、民情地圖、紅色旅遊」等6種模式,建成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和大師工作室8個、「粵菜師傅」鄉村特色培訓點4個,打造首批86家美食名師店、學員就業店、創業孵化店;累計培訓「粵菜師傅」4222人,帶動就業創業11677人,在汕尾民情地圖「善美村居」平臺上線應用場景4類17個服務,惠及受眾過10萬人次。
主辦單位:廣東省鄉村振興局
承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