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入殮師》

2021-02-08 許某某的精神家園

Let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讓生命如夏花般燦爛,讓死亡如秋葉般靜美。——泰戈爾 

片名:入殮師(おくりびと)(2008)

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類型:劇情

導演:瀧田洋二郎

主演: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 

該片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影片根據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門納棺夫日記》改編而成。誕生緣起自男主演本木雅弘的一個願望:想演入殮師。電影在製片人中澤敏明的協助之下進入了籌備期,由著名的綜藝節目編排人小山薰堂撰寫劇本,他走訪寺廟的主持、葬禮會場的工作人員,了解相關知識,還對兩位專業入殮師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採訪,最後根據這些材料寫成了劇本《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擅於處理瑰麗詭異的奇幻素材,但卻將這樣一部講述生死題材的片子用敘事的手法拍得平實細緻,時時透露著日本文化對生死的看法:生命短暫易逝,只有不懼死亡,才能更好地生存。

 

 

「從東京回到山形的鄉下快兩個月了,回想起來,每天都過得平淡無奇。」這是影片開場時,主人公小林的一句內心獨白。一個失業的大提琴師,一份與演奏毫不相關的職業,一場以死亡貫穿全片的故事情節,一個有關人生的終極命題,隨影片的緩慢鋪陳,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沒有多餘的修飾,一切不過生活的常態,卻道出生活的真諦:人生必有其儀式,但從來平淡無奇。 

 


「死亡,就是一扇門啊,它不意味著生命結束,而是穿越它,進入另一個階段...做為守門人,送很多人穿越這道門,對他們說聲,路上小心,我們後會有期...」 

 


人的一生,猶如一場旅行,終點早就預計到了。只是我們,因為無法真正體驗到終點的感受,對死亡終究有一份世俗的恐怖感,猶如我們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發出的第一聲,並不是讚美,而是哭泣。

 



死,從來都是一件平平無奇的事,逝去不一定就是消失,它越過人生之門,是超越人生的重生。我們無法給死者帶來什麼,反之,死者也是如此,而讓死者保留最美麗的臉容便是生者和死者的靈魂共識。既然要走,便以最美的姿態離開,安穩踏上徵途,祈求在另一個世界裡一帆風順。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尋找一件屬於自己的東西,也許當我們找到的那一刻,東西本身已經遭到了損毀,但是若不去這麼做,生命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基督山伯爵

相關焦點

  • 電影:《入殮師》
  • 日本電影《入殮師》
    點擊上方藍字「魏言稅語」一起分享稅收帶給我們的思考日本電影《入殮師》,講的是一個日日與屍體打交道的事業,想想就讓很多人嚇得睡不著覺
  • 久石讓經典電影配樂——《入殮師》
    《入殮師》是一部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日本電影,除了發人深思的電影主題,電影的原聲配樂也是一大亮點,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影片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
  • 一部好電影,入殮師
    宅在家裡看電影,簡直不要太爽!!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入殮師》。初看這部電影是在大學宿舍,那時候蜷在上鋪手捧辣條邊吃邊看,並沒有覺得十分驚豔,或許看這部電影確實需要一定的閱歷和生活經驗。再看時,滿眼都是生活的溝壑和既苦澀又溫馨的和解。
  • 日本的入殮師真是電影裡演的那樣嗎?
    說起日本電影,除了動漫類的,相信很多童鞋在列舉時都會想起一部叫『おくりびと』(入殮師)的電影。
  • 入殮師:一部不斷刷新你認知的經典電影,高分實至名歸
    入殮師:一部不斷刷新你認知的經典電影,高分實至名歸《入殮師》是根據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納館夫日記》,本片由瀧田洋二郎執導,由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等聯袂主演的電影。影片於2008年9月10日在日本上映。
  • 2021的第一天,我看了電影《入殮師》
    新年第一天,本應是在歡樂和喧鬧中度過,但我卻打開想看了很久但一直沒敢看的電影。《入殮師》。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殮師》第一次知道這部電影,是在2008年。當時同學問我要不要一起看,問了片名,對入殮師這三個字很陌生,又問那是做什麼的,知道後拒絕了。小時候甚至長大後,好像對有關死亡的事物都本能的拒絕,覺得害怕。
  • 電影萬歲——《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專訪
    時隔四年重新啟動的北京「日本電影周」也大獲成功。電影節期間,日本著名電影人、本次電影節評委、《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先生專門到訪我社,接受了本刊總編王眾一的專訪。瀧田導演在訪談中說,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入殮師》的走紅也恰恰緣於該片首先在中國獲得的肯定,他與中國以及中國電影實在是有 「緣」。
  • 「寵物入殮師」《萌寵入殮師》帶你認識全新的世界
    入殮師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入殮師又叫做葬儀師,為死者還原未死之狀態。整修面容和身體,儘可能還原完整面容和身體。也可叫做為死者化妝整儀,納入棺中的職業。主要出現在日本,後進入中國。而且,也有高校開設入殮師這個專業,大多數人聽到這個職業都會毛骨悚然,但是這份職業,確實受人尊重,是讓逝者能夠更好地安心的離開這個世界。今日有一部電影即將上映,同樣是講入殮師,但是卻有所不同,因為她是動物入殮師。《萌寵入殮師》定檔,將於8月31號上映,這部影片是由源唯傑執導,薛明媛,傅亨領銜主演的青春勵志創業電影。
  • 電影《入殮師》
    《入殮師》整部電影通順流暢,節奏處理的很好。整部影片色彩素雅,多使用固定鏡頭,鮮有大段艱澀費解的獨白,注重人物的表情動作細節,音樂和鏡頭都是含蓄地把握著分寸,甚至很多場景都抹去了音樂伴奏。   安靜的原生質的聲音和畫面,內斂含蓄,並不過多的渲染悲傷的氣氛,點到為止。
  • 偉大而渺小—《入殮師》
    「入殮師就是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由於樂隊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就此失業,他和妻子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山形縣。然而即使在山形,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還是很難找到工作。「年齡不限,高薪保證,實際勞動時間極短。誠聘旅程助理。」
  • 《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拍電影這事,我是自信的
    《入殮師》他回憶:「奧斯卡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勇氣。因為《入殮師》是一部『非常日本』的電影作品,但它所傳遞出的情感,全世界觀眾都能感受得到。」撰文 | 張 文在企劃《入殮師》的時候,瀧田洋二郎以一個在殯葬公司的臨時工身份,參加過若干場真實的葬禮。「那是我第一次和死亡面對面,和入殮師這個職業相遇。」瀧田洋二郎說。在葬禮現場,瀧田洋二郎面對著陌生逝者的遺體、在場的遺屬,以及一步步努力還原逝者生前光輝容貌的入殮師。
  • 『影視評論』電影《入殮師》——詮釋死亡的沉靜內涵
    在大悟的再三追問下,佐佐木社長終於道明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就是入殮師。大悟躊躇良久接受了這份工作但是對妻子美香隱瞞了真相。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大悟開始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漸漸喜歡上了入殮師這份工作。然而妻子美香知道真相後,一開始堅決反對並毅然決然得離開了,後來在親眼目睹了丈夫為鄰居阿婆入殮後深受感動 ,最終理解了他工作的意義。
  • 電影《入殮師》:死亡是面鏡子,讓我們審視當下
    一部名為《入殮師》的老電影讓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故事發生在日本。電影中的男主角由於事業受挫,決定回到老家尋求出路,卻誤打誤撞地成為了一位入殮師。在此之前,男主其實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都害怕死亡。但由於很多原因,卻又不得不面對死亡。
  • 《入殮師》:看多少次都催人淚下的奇觀電影,生與死的擺渡人
    有一種電影被稱為奇觀電影,顧名思義,就是電影的內容基於想像,或者源於和普通人有一定距離的現實。這種類型的電影通常是娛樂電影,比如我們熟悉的美國超級英雄系列,但也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奇觀電影,比如2009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日本電影《入殮師》。
  • 《入殮師》將尊嚴還給死者
    我說的是能在電影院播的那種,想什麼呢😒😒😒不同於美國電影的激動人心,也不同於中國電影的厚重感,日本電影向來以情感細膩、表達婉轉見長但是在表達之外日本電影對於話題的選擇卻又十分「瘋狂」,絲毫不忌諱今天咱們要講的就是這麼一部關於死亡的電影——《入殮師》
  • 電影||《入殮師》—為死者送行之人
    1.電影簡介《入殮師》是一部由松竹映畫出品,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等演員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08年9月13日在日本上映,曾獲第32屆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高大獎、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獎項。
  • 治癒系電影《入殮師》:我很放鬆,閉上了眼睛
    每當很頹的時候,會溫故一些治癒系的電影來給自己做心靈SPA。比如《龍貓》,比如《歲月神偷》,還有一部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獲獎影片《入殮師》。老家的環境與東京的繁華完全不同,小林沒用用武之地,求職受挫,最後被一則招聘廣告「忽悠」去做了入殮師的學徒。儘管薪酬很高,入殮師卻要隨時與各種各樣的死人打交道,小林必須要克服種種困難才能勝任此項工作。
  • 電影《身後事》:美女被判死亡,卻醒了過來,入殮師動起了歪腦筋
    大家好,我是9090,今天帶大家看一部2009年的驚悚懸疑電影,《身後事》。人死後還會有靈魂存在這個世界上嗎?很多人覺得這個不重要,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我們就知道了。但是女主就死也沒想到,自己的人生會在這種陰溝問題上翻了船。
  • 《入殮師》:入殮很不乾淨嗎?
    電影《入殮師》講述了日本大提琴手小林大悟為購買大提琴欠下巨額貸款,卻突然被告知樂隊解散,所以不得不和妻子回到老家山形縣生活,陰差陽錯成為一名入殮師的故事。整部影片都給人以一種極其安靜的氛圍,這是由入殮師的輕緩、一絲不苟的動作,對入殮師這一職業的愛,以及逝者家屬對逝者的愛,所帶來的。小林大悟成為一名入殮師後,經歷了隱瞞妻子入殮師的工作,朋友遠離,妻子視入殮師不潔並離家出走等等不理解,到妻子和朋友接受大悟入殮師的身份,再到大悟放下心蒂親自為多年未見、剛去世的父親做入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