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春季開始,上海開放大學舉辦家政學本科專業。也就是說,上海開大成為2014年首次開辦家政服務與管理專科專業以來的上海首個家政學本科院校,也是全國第一所開設家政學本科的成人高校。這也被看作一個信號,未來「阿姨」的學歷程度將越來越高,家政市場將不斷走向正規化。(12月22日《重慶商報》)
在大多數人心裡,對家政行業還停留在「進入門檻低」的印象中,此次上海啟動家政本科招生,自然會引發熱議,「本科保姆」一詞最近還登上熱搜。有人認為,「本科阿姨」對從業者和僱主都有利,也有網友質疑,「本科阿姨」大材小用,會造成人才浪費。實際上,培養「本科阿姨」是大勢所趨,順應了市場需求,對家政服務的提質增效。
這些年,「最牛保姆」時有所現,早就刷新了「做家政就是做飯、掃地、洗衣、帶娃、伺候老人」的固有認識。莫說「本科保姆」,今年5月杭州還出現一位32歲、會雙語、曾就職於跨國公司、年薪30萬卻要辭職做家政的「碩士保姆」。這些高學歷保姆,從事的已不是伺候人的活路,而是家政管理、營養飲食調配、睡眠指導、老人病人護養康復、科學育嬰育兒、寵物飼養等多方面的、帶有知識與技術含量的服務,不光是簡單的體力勞動,還包括腦力勞動。
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入行門檻低,服務質量不高,專業化程度低,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只要會打掃衛生、能做飯就行,有育兒嫂連奶粉都不會衝。雖有不少家政企業實行「無培訓不上崗」,但基本都是速訓——據報導,不少月嫂培訓機構開辦月嫂「7天速成班」,短則三五天,通過短期培訓和一紙證書,零基礎的務工人員即可搖身變為專業月嫂「出師」接單。月嫂尚且如此,其他家政服務人員的培訓不知又有多「水」?
如此現狀,導致一些家庭對家政行業的滿意度不高,使得該行業普遍面臨信任危機,甚至積累諸多矛盾,負面事件時有發生。實際上,小家政也是大民生。家政服務涉及門類眾多,如果將服務項目不斷細分,則更多,尤其是,不少家庭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對優質家政服務的消費能力也在提高,他們對家政人才的素質要求必然水漲船高。讓保姆職業向專業化、品質化乃至高端化發展就成了大趨勢。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9年6月26日印發實施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意見》的關鍵詞是「提質」和「擴容」,提質即提高家政服務質量,擴容則是吸引更多勞動者從事家政服務。而家政服務質量提升的關鍵在於,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本科阿姨」,便是家政行業提高勞動力素質。期待「本科阿姨」越來越多,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李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