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花木掛香囊 瀏陽這個鎮端午過出新花樣

2020-12-26 湖南頻道

紅網時刻6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博涵 李倩)說到端午佳節,你能想到的,大概如此: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不過,這個端午,瀏陽市柏加鎮一夜之間給萬畝花木掛上香囊。端午節過出了新氣象。

當香囊「邂逅」花木

小小香囊、蒼松翠柏,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作為原料,填充製作香囊、香包,端午期間佩戴,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在快節奏的城市中,這種傳統民俗正在慢慢遺失,被淡忘於江湖。

不過,這個端午,當你來到柏加,民間物件正在這裡超現實存在——一夜之間,三萬畝花木幾乎滿掛香囊。

三天前,柏加鎮以「移風易俗過端午 文明新風入人心」為主題,策劃了一場「『香囊斜掛綠雲端』——花木『雲擺攤』」活動,一下就吸引了眾多產業能人、本土網紅。

以低調有內涵的造型花木為主,配以寓意避邪驅瘟、平安吉祥的多彩香囊,他們以此為背景,自導自演,製作了一系列短視頻,並爭相通過抖音、微信朋友圈「出攤」。

「這些作品創意擺出、風格各異,或幽默詼諧、或清新雅致,一經推出,就迅速成為網絡爆款,目前已收穫點擊量6萬+,點讚量1萬+,評論3千+。」柏加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移風易俗全新探索

柏加花木人開通帳號,通過網絡進行展示。

當香囊「邂逅」花木,化學反應瞬間發生。喜慶而又簡約、歡樂而又文明,全新的節日風尚迎面而來,在柏加和網絡掀起了一股熱潮。

「一方面,我們以香囊點綴花木,傳承端午文化,傳達美好寓意;另一方面,我們以網上「擺攤」展示花木產品,助推花木產業上雲端,吹響網間經濟發展的集結號」。柏加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說。

網上「擺攤」,助推花木走向市場藍海,富裕村民。同時,藉助產業特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兩者如何結合,需要不斷進行探索。

清明前夕,柏加鎮政府依託鎮域特色,提出了「來一場沒有煙火的相遇」號召,通過組織黨員帶頭植樹造林、舉辦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紀念逝者,有力帶動了群眾踐行,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據了解,作為清明活動的延續,柏加「雲擺攤」活動仍在進行中,各路造型高手、直播達人正爭相前來、踴躍而至。

在展示精妙的造型技藝的同時,把文明新風吹得更強更勁。

來源:紅網

作者:李博涵 李倩

編輯:吳思靜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23/7523367.html

相關焦點

  • 百年積澱成就瀏陽花木大格局
    《柏加鎮志》記載,到1987年,全鎮柑橘種植面積達到260公頃,年產鮮橘210萬公斤,產值收入佔全鎮總產值的36.94%。「那時候柏加的橘苗遠銷國內各地,有些村民去外地跑貨的時候,逐漸發現了其他花木的市場。」李華良介紹,大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就有部分村民開始嘗試種植其他花木。
  •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南沙花樣過端午 2020-06-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沙花樣過端午!包粽子、做香囊、誦詩詞、話家常……
    南沙花樣過端午活動當天,來自利民工廠的30名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線職工齊聚一堂,職工們虛心向老師請教包廣東粽子的技巧,偶爾閒話家常,職工們也紛紛露出看家本領,捋粽葉、填糯米、包餡綑紮......大家互相交流學習,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氣氛。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端午,掛個香囊能防病!
    「夏季氣候悶熱多雨,環境潮溼,是腹瀉、溼疹、病毒性疾病的多發季節」, 浙江省中醫院兒科專家羅榮泉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而由藿香、佩蘭、白芷、薄荷、沉香中草藥配製成的香囊具有芳香化濁闢穢、清熱利溼、健脾胃和解毒功效,可激發「正氣」,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2020-06-29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香囊製作教程,讓這個端午節有專屬你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有吃艾糕,包粽子,佩香囊,掛菖蒲,大蒜水洗澡的習俗。兒時的端午,是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僅是奶奶包的手工粽子,還有奶奶曬艾草,做香包的氣息。氣味,是帶著回憶的鑰匙。我國古俗佩戴香囊荷包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據《禮記·內則》記載:「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這裡所說的「衿纓」指的是編結的香囊。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在等待煮粽子的時間裡,手工老師還帶領大家製作端午香囊。佩戴香囊是端午節的節日習俗,不僅能避邪驅蚊,還可以做為點綴之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艾草等中藥,外面用美麗的綢布包裹,清香四溢,搭配絲線垂吊,玲瓏可愛。居民們專注、認真地縫製心愛之物,針線在手中穿梭行走。
  • 喜迎端午節 中藥香囊掛進公交車廂保護市民健康
    端午節即將來臨,為助力維護司乘人員的健康與市民的平安出行,蓮湖區衛生健康局組織轄區中醫專家,為公交駕駛員們送上自製的中藥香囊。6月23日上午,蓮湖區衛生健康局聯合轄區中醫藥協會與醫院中醫專家,來到西安市公交集團第一分公司天谷八路526路調度站,向駕駛員送上自製中藥香囊。
  • 「我們的節日·端午」巧手做香囊 安康端午節
    端午節來臨之際,包粽子、掛香囊、掛艾草等傳統民俗構成了街市一道靚麗的民俗風景。圖為在農貿市場市民紛紛購買艾草。■記者 劉建新攝東方聖城網訊(記者 唐修嶽 通訊員 孫聰) 沐浴蘭湯、懸掛香囊、燻蒸艾草、酒飲雄黃……這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端午習俗,而佩戴香囊是人們最為熟知的習俗之一。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瀏陽兩會·代表委員風採|楊可:建言推動花木產業高質量發展
    瀏陽兩會·代表委員風採 | 楊可:建言推動花木產業高質量發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2日訊(通訊員 羅方平)「與本職工作緊密結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建言獻策,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把準問題的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 猜謎題、做香囊、點雄黃……胡慶餘堂端午活動「樂」不停
    杭州著名老字號胡慶餘堂今天(0625)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讓參與的市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端午佳節。小朋友們對「點雄黃」這個項目尤為好奇,胡慶餘堂的藥師將早已準備好的雄黃酒,用毛筆輕輕一蘸,一筆一划在孩子們的額頭寫下一個「王」字。
  • 端午與公共健康:艾草、香囊、賽龍舟
    立夏之後是端午。從文學上講接天蓮葉即將無窮碧,尤其是在江南水鄉,一派浪漫景象徐徐展開。但從節氣角度來看,那些害蟲也逐漸甦醒了。所以,夏季的疾病防治和公共健康密切相關。這其中,端午作為全民公共節日並且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積極弘揚,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景就具有了公共健康科普的嶄新意義。
  • 重慶墊江:親手做香囊 分享別樣端午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柏青青「五月五過端午,掛香包、插艾草。」這是端午習俗的民謠,如今傳統的端午香囊是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在重慶市墊江縣不少社區的端午活動當中,自己動手縫製香囊吸引了很多人去參加。
  • 端午在即,你佩戴中藥香囊了嗎?
    端午香囊。宗依苑  端午佳節在即。眼下,市中醫院舉辦的「迎端午、送香囊、品花茶、祝安康」中醫文化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猜謎語、做香囊、點雄黃……大家在孔學堂這樣過端午
    6月7號,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貴陽孔學堂「家國千秋·端午遊園」主題活動拉開帷幕,數千名遊客來到孔學堂參加端午節遊園活動,體驗端午節民俗文化,在厚重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問:「你的問題是『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節食品是什麼?」
  • 湘贛邊首屆花木博覽會12月18日開幕
    目前,全市花木種植面積達17.8萬畝,在有著「花木之鄉」美譽的柏加,從空中俯瞰,「花木滿城」的美景盡收眼底。活動一覽表地點:柏加鎮時間:12月18日—20日內容:實體展銷會、媒體採風團探訪「滿城花木」、「瀏陽十佳花木培育示範基地」評選、「瀏陽十佳花木經紀人」評選、「瀏陽十佳花木匠人」評選、花木產業發展論壇、首屆湘贛邊生態音樂節和創意市集等瀏陽日報訊(記者張可夫)瀏陽有青山,山中多佳木;木上生百花,花開香滿路。
  • 【長沙市】湘贛邊首屆花木博覽會舉行
    12月21日,湘贛邊首屆花木博覽會在「中國花木之鄉」瀏陽市柏加鎮落幕。同時,瀏陽倡議成立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湘贛邊17個縣(市、區)將攜手共建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這屆花博會為期4天,以「『瀏』有青山花木滿城」為主題,由湖南省林業局、長沙市林業局指導,瀏陽市委、市政府主辦,將舉辦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創建工作協商會、媒體採風團探訪「滿城花木」、花木實體展銷會、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論壇、首屆湘贛邊生態音樂節等7大主題活動,推動湘贛邊革命老區經濟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