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6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博涵 李倩)說到端午佳節,你能想到的,大概如此: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不過,這個端午,瀏陽市柏加鎮一夜之間給萬畝花木掛上香囊。端午節過出了新氣象。
當香囊「邂逅」花木
小小香囊、蒼松翠柏,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作為原料,填充製作香囊、香包,端午期間佩戴,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在快節奏的城市中,這種傳統民俗正在慢慢遺失,被淡忘於江湖。
不過,這個端午,當你來到柏加,民間物件正在這裡超現實存在——一夜之間,三萬畝花木幾乎滿掛香囊。
三天前,柏加鎮以「移風易俗過端午 文明新風入人心」為主題,策劃了一場「『香囊斜掛綠雲端』——花木『雲擺攤』」活動,一下就吸引了眾多產業能人、本土網紅。
以低調有內涵的造型花木為主,配以寓意避邪驅瘟、平安吉祥的多彩香囊,他們以此為背景,自導自演,製作了一系列短視頻,並爭相通過抖音、微信朋友圈「出攤」。
「這些作品創意擺出、風格各異,或幽默詼諧、或清新雅致,一經推出,就迅速成為網絡爆款,目前已收穫點擊量6萬+,點讚量1萬+,評論3千+。」柏加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移風易俗全新探索
柏加花木人開通帳號,通過網絡進行展示。
當香囊「邂逅」花木,化學反應瞬間發生。喜慶而又簡約、歡樂而又文明,全新的節日風尚迎面而來,在柏加和網絡掀起了一股熱潮。
「一方面,我們以香囊點綴花木,傳承端午文化,傳達美好寓意;另一方面,我們以網上「擺攤」展示花木產品,助推花木產業上雲端,吹響網間經濟發展的集結號」。柏加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說。
網上「擺攤」,助推花木走向市場藍海,富裕村民。同時,藉助產業特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兩者如何結合,需要不斷進行探索。
清明前夕,柏加鎮政府依託鎮域特色,提出了「來一場沒有煙火的相遇」號召,通過組織黨員帶頭植樹造林、舉辦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紀念逝者,有力帶動了群眾踐行,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據了解,作為清明活動的延續,柏加「雲擺攤」活動仍在進行中,各路造型高手、直播達人正爭相前來、踴躍而至。
在展示精妙的造型技藝的同時,把文明新風吹得更強更勁。
來源:紅網
作者:李博涵 李倩
編輯:吳思靜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23/752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