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交響樂團創建於1957年,發展至今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藝術水準和藝術活力的大型交響樂團之一。作為迄今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樂足跡」的中國樂團,是國內外業界和媒體眼中「中國最具聲望的樂團之一」(《中國日報》)和「連接中國音樂傳統與創新的節點」(英國《金融時報》)。
現任音樂總監餘隆是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主席,他是活躍於國際樂壇的最傑出的中國指揮家,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古典音樂屆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餘隆於2003年5月起擔任廣交音樂總監,而他與廣交的首次合作則要追溯至1994年11月,2019/2020樂季也將迎來雙方合作的第25年。餘隆目前還擔任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和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上海夏季音樂節的聯合總監,以及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席指揮。
廣州交響樂團是中國最早實行音樂季模式運作的職業樂團之一,2019/2020音樂季是樂團的第23個音樂季。1997年7月實行的體制改革是樂團發展歷程中的重大裡程碑。從1998年5月開始推行音樂季,10月應邀在第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出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好評如潮,被譽為音樂節中一顆「引人注目的明星」,北京媒體評論:「『廣交』迅速崛起於中國南方,進入了主流樂團的行列,是中國樂壇中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此後連續數年獲邀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演出。
樂團與國內外眾多著名音樂家保持著長期和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建立了廣泛緊密的國際性合作網絡。在過往的音樂季中不斷邀請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指揮家、獨奏家及歌唱家聯袂演出,演出曲目範圍涵蓋了巴洛克時期至現代派的作品,樂團的藝術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聲譽鵲起。國際著名的音樂大師潘德列斯基甚至稱讚:「這是我聽到的中國樂團最好的聲音」。2004年起,海外知名的藝術經紀公司開始代理樂團的國際巡演與大型文化活動,樂團的藝術水準由此獲得國際業界更為廣泛的權威認同。
從2000年開始,樂團多次受文化部和廣東省派遣,出訪奧地利、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盧森堡、埃及、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比利時、義大利、瑞士、列支敦斯登、日本、韓國、泰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開羅國家歌劇院、雪梨歌劇院、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波士頓交響音樂廳、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柏林音樂廳、威尼斯鳳凰歌劇院、佛羅倫斯威爾第歌劇院、瑞士琉森文化會議中心音樂廳(KKL)、東京歌劇城音樂廳、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蘇黎世音樂大廳、日內瓦維多利亞音樂廳、倫敦卡多岡音樂廳、曼徹斯特布裡奇沃特音樂廳和伯明罕交響音樂廳等國際著名音樂廳及劇院登臺。
2006年應邀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15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和閉幕式上演奏。此外,還曾20多次參加香港藝術節、澳門藝術節和澳門國際音樂節的演出。2012年10月,赴臺灣參加「兩岸城市藝術節——廣東城市文化周」,在臺北兩廳院音樂廳和臺中中興堂舉行音樂會。2014年9月,在中國廣東省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結成友好省州35周年之際,樂團出訪澳洲參加「廣東文化周」,在雪梨市政廳音樂廳和坎培拉盧埃林音樂廳舉行兩場音樂會。2015年1月,應瑞士米格羅音樂演出系列邀請,在蘇黎世、日內瓦、伯爾尼和聖加倫這四個瑞士名城巡演。2017年在中英建交45周年之際首次進入英國巡演,在倫敦、曼徹斯特和伯明罕這三個重要城市都舉行了音樂會,英國《衛報》以「有極高修養的樂團」為題予以了報導和評論。2019年1月,樂團受邀參加首屆「坦託拉之冬」藝術節,成為首支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音樂會的中國樂團。隨後,樂團還舉行了史上第七次歐洲巡演。走過世界各地的「音樂足跡」印證了樂團作為「音樂使者」為傳播中國文化和促進粵、港、澳、臺等地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近年來樂團發展呈多元化。從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舉辦了由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擔任音樂總監的「中國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邀請了瑪莎·阿格裡奇、加裡·格拉夫曼、克勞斯·彼得·弗洛爾等多名音樂大師及20多位來自世界著名樂團的首席演奏家擔任導師,夏令營聲名遠播,亞洲各國學員紛至沓來。2010年11月藉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舉辦之際,樂團同時舉辦了「廣東亞洲音樂節」,邀請了6個知名亞洲樂團及馬友友、郎朗、鄭明勳、譚盾、林昭亮、宓多裡、王健、莎拉·張等17位國際著名的亞裔音樂家,演出陣容鼎盛,節目精彩紛呈。此外,樂團還與多個世界著名芭蕾舞團合作演出了十多部經典芭蕾舞劇,製作及參與演出過多部音樂會版和舞臺版歌劇。委約包括潘德列斯基大師在內的中外作曲名家為樂團創作新作品,促進中國交響樂的發展。在每個音樂季中均安排室內樂、普及、通俗、戶外及節慶音樂會等演出。2011年12月,創建了中國首個由職業樂團培訓及管理的青少年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附屬青少年樂團(2016年8月更名為廣州青年交響樂團)。此外,由廣交音樂總監餘隆作為藝委會主席,邀請大提琴家馬友友先生擔任藝術總監的 「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 ,於2017年1月首次舉辦,隨即被業界稱為「翻開中國交響樂嶄新的一頁」。「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今後將每年舉辦。這些舉措,無不顯示出樂團全方位發展的策略。
樂團於2009年遷入位於珠江江畔、二沙島上的新址,這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現代化的新家無疑為樂團發展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條件和保障。在堅持自身特色的同時,樂團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努力為中國交響樂事業的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