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可愛的室友王澤珩(héng)近期桃花爆棚,經常有同學去首師表白牆上表白他。我們只在評論區透露了王澤珩的學院和姓名,表白他的消息就更加多了。連我父母聽聞此事時都好奇問我澤珩是何等帥哥,甚至北印的同學都知道澤珩了。因此,我以調侃玩笑的心態在評論區定期更新《王澤珩小貼士》。但貼士不小,每一期的篇幅都很冗長,所以在招人厭煩之前,我將兩期小貼士整合、增添成一篇《澤珩軼聞》(但王澤珩表示叫《媯水龍王傳》更土鱉更有趣更抽象。),供室友課餘飯後娛樂。不過自身古文水平也只夠娛樂,是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行文中的錯誤請專業人士見諒,更歡迎大家指正。特此說明,以免見笑於大方之家。
以下為正文:
澤珩軼聞(也作《媯水龍王傳》)
王澤珩者,辛巳生人,京北延慶人也,世代居媯水河旁。家境殷實,有果園千傾。總角之時無異於眾孩童。及舞象,形貌昳麗,學識淵博,頭角漸展露於同窗之中,且尤愛詩詞歌賦,自賦字「珩煜」。其詩悽美而清麗,純情而不淫,又善於比興,趣味盎然,讀之者皆稱其善。
高考畢,將填志願,盡注師範,終見錄於首都師範大學。當是時心不改,以教書育人為志。或問之,必曰:「為學為師求實求新,此師者亙古不變之務也。你我之輩,安敢荒廢學業?」
良鄉,帝京西南隅也。當澤珩之求師也,負篋曳履,離鄉萬裡。輾轉至帝都師大,得鑰匙,至舍。澤珩性和善而能玩笑。方半月,與室友相交甚厚。其室友者,有通利福尼亞州琴壇巨擘鄭飛揚,善鼓西洋鋼琴,人稱潞河李斯特,愛牛又稱「牛子」,世人歸結其軼事,乃「琴妻牛子」云云。有豫章郡贛江幫張斯堯,定居帝京已三年,憶往昔崢嶸歲月,可謂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又有京東北楊橋鄉布衣王雨蔚,素日乖張放蕩而又附庸風雅,可笑異常,暱稱「平谷王」。澤珩每思及室友必喟然嘆曰:「今三四二一,臥龍鳳雛備矣,我四人胸中亦有大丘壑,於廣闊天地之中,必定大有可為。」
然則每日不過習專業通識兩點一線,澤珩黯然神傷。一日,請同窗友人解其憂,曰:「吾學之於斯文,每日不過宿舍、食堂、教室,盡染紈絝之習氣,吾不願此。」友人曰:「明日周三有思修,於精神有益,序屬一二節,赴1105即可學之。」澤珩曰:「可矣,然老生常談爾。」友人曰:「亦明日,有課曰大學生心理適應與發展,序屬八九節,有新意,赴1203可學之。」澤珩曰:「可矣,然每周必上之課,有何新意?」友又曰:「文院有名師,於周一下午1205授古人之詩文,有《唐詩選讀》、《中國古代散文名篇導讀》,序屬六七九十,可否?」澤珩大喜,曰:「知我者,雨蔚也。古人之詩詞文章,吾好之。」友人笑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今諸生學於大學,教委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月有厚幣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如此,不可不盡力而研學也。只學古人之詩詞文章,不可。明日之思修、大學生心理適應與發展於君有益,不可不盡心學之。」澤珩聞之,自顧而笑。
這段對話是杜撰,只是為了給表白牆上的同學透露澤珩各種課程的時間和地點寫著玩的。
澤珩素愛背頭風衣,腹中亦有詩書,其行翩翩,其貌燁然,女兒見之未有不愛者。愛美之心人皆有,澤珩頻頻見登於「首師表白牆」上,若為旁人必竊喜,珩則不然。珩曰:「兒女之事,何急耶?徒倦於兒女之事,誰能為我盡述於牆下乎?」同窗曰能。澤珩怪之,曰:「雨蔚能之?」同窗曰:「為女兒不嬌妍乎?為女兒不莊重乎?抑或不溫潤乎?」珩曰:「否,我不為是也。兒女之事,緣分也。吾曾所與名紫玉,妍麗莊重無異與眾閨秀,吾卻親之,唯緣分也。男女之事,緣分也。示愛即與之,豈不輕浮?」同窗曰:「有情有義,可以為君述之也。」蔚遂許之。
即使是宿舍聯歡,澤珩(左下角)也要穿著他的風衣
唐人韓愈《師說》有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珩與筆者皆學之於師範,日後為師十之八九。首都師大有校訓曰「為學為師,求實求新」,至於躬行則難耶。是故筆者有言:「吾同窗澤珩者,青年才俊也。正直而和順,上進而勤勉。才華內斂,高潔外露。同窗之中,是為楷模。況青年少不更事,為師之途,長路漫漫,不可不正其身,潔齊心,精其術,與澤珩同窗為友,吾心安之。澤珩及我等同窗,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