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李經緯,健力寶之父的隕落

2021-02-23 煙圈


             作者介紹: 李煙,湖南長沙人,定居無錫。服裝設計師,業餘作者,潛心寫文字,認真設計美麗旗袍,喜歡旗袍的朋友請加微信號:liyan746220 


            喜歡優秀男人,並且是非常優秀的男人。

             記得那年去遠東電纜,看見牆上掛的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先生跟國家領導人握手的照片,非常年輕,且意氣風發的樣子,讓我心中頓生愛慕。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鐘表匠打拼到今天龐大的事業王國,讓人愛與敬重的更是他身上那種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的意志與精神。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能夠存留並傳播的亦只有精神。

              最近一個星期十分忙,公眾號上文章發得也很少。今天早上在朋友圈看見關於健力寶之父李經緯先生逝世的文章,頗覺感慨,百忙中還是努力抽出時間編輯公眾號。如同巨星隕落,又一名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的實幹家背負罪名悲情離去,我覺得總要寫點什麼就好,因為這個社會投機取巧的精明人實在是太多了。有些人活著,形同螻蟻;有些人死了,卻精神永存。

             我現在也在創業,深深理解創業者的艱辛與不易。可是我想,我們總不能因為困難就舉步不前,更不能貪圖安逸,還是需要有一種勇敢拼搏的精神,努力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目標和人生價值。大概,人活著,並不只是為了衣食住行。

              下面的文字摘錄自百度:

              1939年出生在廣東省三水縣一個叫白坭的小鎮上,當他還在母親肚裡的時候,父親就在一次戰亂中死去。因母親無力撫養,便把他放在了廣州東山區孤兒院,在這裡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李經緯稍大後,他就開始自謀生路。他給人擦過皮鞋,做過印刷工人,在戲院給有錢人打過扇,沒進過一天學堂。20世紀70年代,因喜歡玩球,李經緯被縣體委看中,提拔到縣體委當了副主任,幾年後,他又被縣政府調到三水酒廠當廠長。李經緯36歲,每天親自背著米酒,到佛山和廣州挨家挨戶推銷,當時這個小酒廠最高產值也只有130萬元人民幣。

                1982,一個叫歐陽孝的教授找到李經緯,向他推薦自己研究的新型含鹼電解質飲料,他決定將自己酒廠僅有的一點微薄贏利拿出來作為歐陽孝教授的研發資金。經過上百次反覆試驗,一種集口感、營養和微量元素補充三大優點於一身的新型飲品「健力寶」終於研製成功。隨後,李經緯帶著這批健力寶罐裝品來到美國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上,結果產品很快得到認可。

                當年1984年, 李經緯突然把眼光瞄準了8月即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23屆奧運會 。日媒猜測「中國運動員取得了15塊奧運金牌,可能是喝了具有某種神奇功效的新型運動飲品健力寶的緣故。」的三水酒廠,一年利潤不過幾萬元,李經緯敢於把目光直接盯向奧運會,實在是膽識過人。

                 8月,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在8月7日的女排決賽上,已經成為民族英雄的中國女排姑娘以勇不可擋之勢,直落三局,擊敗東道主美國隊,實現了「三連冠」的鴻鵠偉業,這在當年度是一件舉國沸騰的盛事。在11日的《東京新聞》上,記者有賀發表了一篇花邊新聞稿《靠「魔水」快速進擊?》,他好奇地發現女排運動員在比賽中一直在喝一種從沒有看到過的飲料——事實上,健力寶在當時除了供給中國代表團,連在國內市場上也幾乎沒有任何的銷量,於是便猜測「中國運動員取得了15塊奧運金牌,可能是喝了具有某種神奇功效的新型運動飲品——健力寶——的緣故」。


                 很顯然,這是一篇信手寫出的、沒有經過任何採訪與核實的新聞稿,中國運動員成績大幅度提升在國際上引起過很多的猜測,這無非是其中還算友好和調侃的一種。沒有想到,一位隨團採訪的《羊城晚報》記者看到了這篇新聞,他將之妙手改寫成「中國魔水」風靡洛杉磯,當這條「出國轉內銷式」的新聞在晚報上刊出後,居然被迅速廣泛轉載,「中國魔水」與「東方魔女」(對中國女排的暱稱)交相輝映,在早已沸騰的奧運熱上再添一分充滿了神秘氣息的驕傲,它實在非常吻合一個剛剛回到國際舞臺的東方民族的心理滿足。健力寶一夜而為天下知。

                 李經緯就這樣交上了好運。1984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為345萬元,第二年就飛躥到1650萬元,再一年達到1.3億元,此後15年間,它一直是「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在最緊俏的時候,三水縣到處是全國各地前來拉貨的大卡車,一車皮健力寶的批條就被炒到了2萬元。

                 可是,不為人知的是,李經緯與三水政府的關係已經到了嚴重惡化的境地。據稱,健力寶大廈的建造並沒有通過三水政府的批准,而其造價之高更是讓人有轉移資產的嫌疑,當總部搬到廣州之後,是否意味著這株搖錢樹最終將從自己的土地上「遷走」?這些懷疑如病毒一樣在三水的官員圈內繁殖和擴散,有人甚至質疑健力寶的海外戰略也是一個「圈套」,因為,「上千萬美元的錢被投入到美國市場,可是在那裡的超市並沒看到健力寶的產品。」

                  這些疑惑最終形成了一個堅硬的共識,那就是,李經緯已經不跟三水人一條心了。他的所有行動都被印上了可疑的標誌。1997年秋天,在李經緯的精心策劃下,健力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方案行將通過,在此案中,包括了經營層的股權分配,然而,三水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拒絕批准這個方案。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上市。從此,矛盾變得表面化。

                 從1998年開始,三水政府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集團每開發一種新產品都必須通過政府審批,經過政府的財政預算,然後劃撥經費,知情者解釋說,這是因為「三水非常警惕李經緯借開發新產品之名轉移資產,因此幾乎每一個新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都要親自審批,資金卡得緊,還主動要求替健力寶尋找合作對象」。當懷疑像魔鬼一樣橫亙在合作夥伴之間的時候,任何理性或善意的判斷都會被扭曲和誤解。這可能是健力寶案例中最讓人唏噓的地方。在將近六年的時間裡,個性豪爽而耿直的李經緯始終沒有放下身段,與政府獲得諒解和緩和,這也許是他最大的失誤。

                  在一個轉型中的國家裡,企業家一旦與公權力發生博弈,後者失去的僅僅是看不見的信譽,而前者則是沉甸甸的身家性命。

                 1999年,三水政府大換屆,一些與李經緯有交情的老官員全數退休或換崗,一層因歷史的淵源而形成的溫情脈脈的薄紗也最終淡去了,他的處境進一步艱險。而在這一時刻,健力寶集團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買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李經緯開出的價格是4.5億元,在3年內分期付清。三水政府斷然拒絕,理由據稱是「風險很大,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

                 之後,深圳一家諮詢公司又設計出一套新的方案,李經緯團隊持股75%,三水政府再給李經緯個人5%的股權獎勵,這個方案也遭到政府方面的否決,理由依然是「擔心經營層的錢來歷不明」。

                在這一時期,出售健力寶已成為共識。一方面,三水自1998年開始的「國退民進」改制已經完成80%,健力寶成為最後一個待改制的大型國企,而地方財政的狀況也不是很好,新上任的市長後來承認,在那些年的某些月份,「公務員工資都欠發,日子非常難過。」另一方面,健力寶的經營業績也在大步地下滑,自1997年創造了54億元的驕人紀錄後,銷售額逐年大幅降低,到2001年跌到31億元,相當於1994年時的水平,上繳政府的稅利也從1億元降到2000萬元左右。

                 因此,儘快將健力寶出手,已經成了一個明擺著的現實。其需要研究的問題僅僅是,把這個正在由「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的企業賣給誰。一次關鍵性的會議在2001年7月召開。三水市政府為健力寶召開了轉制工作聯席會議,市委、市政府領導全數到齊,每個與會的官員一一表態,結果90%的人主張賣掉健力寶,並且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健力寶和李經緯的命運在這一刻被強悍地決定了下來。

                當健力寶即將出售的消息被釋放出來之後,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鯊魚聞腥而動,悄悄向三水圍攏,它們均不動聲色,不在陽光下遊行,而它們的利齒已經兇猛地張開。

                在一開始,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險些成為健力寶的新主人。在那次關鍵性的聯席會議後的第三個月,李經緯被通知去參加一個晚宴,就在宴席上,一個名叫魏成輝的新加坡商人被介紹給了李經緯,市長開宗明義地說,政府已選中魏先生的公司來購買健力寶。李經緯聞言,如驚雷轟頂,他的憤懣之情可以想見,第二天,在內部的工作餐上,他突然失去控制地說出了粗話,「他媽的,市裡要賣股,我一點都不知道,就只通知我一起吃個飯。」

                 11月20日,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與三水市政府草籤協議,政府作價3.8億元,將健力寶100%的股份全數出售,在這個協議——以及日後所有協議中,顯赫無比的健力寶品牌的評估價格,均為零。這一決定讓李經緯難以忍受,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政府寧可把企業售於素不相識的外國公司,也不賣給一手將企業創建起來、為此嘔心瀝血了一輩子、而且還願意出更高價格的自己。

                 在他的幕後策動下,國內媒體聞風而動,一時間「健力寶被無情賤賣」、「中國第一民族品牌旗幟被砍」等輿論鋪天襲來,其間夾雜的高昂情緒顯然讓三水政府難以招架,而健力寶則一方面對外宣稱,願以4.5億元的價格「贖身」健力寶,另一方面則對試圖進入公司審核查帳的新加坡人全面抵制,拒不交出相關的商業資料。

                 李經緯的對抗姿態和洶湧而來的輿論攻勢,把本來就缺少公關應對能力的三水政府逼到了一個萬分尷尬的牆角。一位官員後來頗為光火地說:「媒體的提前介入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使我們完全陷入被動的地步。」新加坡方案很快就流產了,但是,勢同水火的政府與健力寶雙方已到了無法調和的對立局面。

                 政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一個「國內買家」,這樣才能「合理合法」地阻止李經緯團隊的MBO方案。最有可能購買健力寶的當然是飲料業同行。當時國內與健力寶齊名的兩大飲料公司,廣州樂百氏已被法國達能收入囊中,不能再談,杭州娃哈哈成最後的選擇。宗慶後是浙商的典範,為人精明,出手謹慎,他對健力寶自然十分動心,可是卻苦於不了解公司實際的家底,也對其強勢的企業文化頗有忌憚,與此同時,李經緯則通過各種渠道對宗慶後軟硬兼施,力圖說服他高抬貴手。於是,政府與娃哈哈的談判或明或暗,糾纏前行。

                 這時候的三水局勢,已處在一個無比微妙的時刻。政府方面把出售的時間表卡定在2002年1月底前,因為,「春節前一個月是飲料訂貨的旺季,一切的變數要在旺季前發生掉。」 可是,跟杭州方面的談判卻始終沒有著落,宗慶後顯然做著兩手的準備,要麼給足李經緯面子,要麼在最後的時刻狠砍一刀。

                 2002年1月9日,市政府與健力寶團隊再次開會對話。此時的李經緯擊退新加坡人、勸止宗慶後,而且在輿論上頗佔上風,他認定命運不可能第三次從他手中搶走健力寶了。他以質斥的口吻問市長,為什麼完全拋開健力寶創業團隊,一意要將健力寶對外出售,「為什麼不讓我們買回來?!」市長當即表態,「要買可以,我給你們一個星期的時間。」 雙方商定,李經緯團隊一次性拿出4.5億元買走全部的健力寶股份,從此大路朝天,各不相干。對桌人馬話不投機,條款擬定,即冷冷地一拍兩散。眼看著峰迴路轉,命運卻在這個時刻無比殘忍地第三次耍弄了李經緯。

                 28歲的張海出現了。張海是近三十年中國企業史上最詭異的人物之一。他據稱有特異功能,是一個遊走於氣功界和資本界的神秘青年。12月下旬,張海從廣州到上海辦事,在飛機上無聊地翻閱報紙時,突然看到健力寶股權轉讓的報導,飛機一降落上海,他當即買了一張回程機票,匆匆趕往三水。

                 張海的出現,讓心有不甘的政府如遇曠世知音,儘管所有的人都對他的年輕難以置信,可是他給出的名片卻讓人如雷貫耳:中國高科董事長、方正科技董事、香港康達控股董事長、香港慧德基金董事局主席、深圳億眾和投資公司法人代表……淳厚而心急的官員們實在分不清楚眼前這個年輕的神秘人物到底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

                不過,他的背景和開出的條件是讓人滿意的,張海承諾按李經緯的出價收購,而出面的公司將是浙江國際投資信託公司,一家純種的國營企業。於是談判在一切都「看上去很美」的氛圍中,以驚人的神速推進著。

               14日,在政府承諾「一周內籌足錢就賣給經營團隊」的第六天,正在四處籌措資金的李經緯突然被緊急召到市政府,他的屁股還沒有坐到椅子上,市長就開口告知他,「這事已經定了,我們現在決定把健力寶賣給浙江國投。」

               第二天,在三水的健力寶山莊,一場倉促籌備的籤約儀式在眾目睽睽下舉行了。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國投轉讓健力寶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在儀式上,功敗垂成的李經緯如一匹被棄的老戰駒,默默地坐在會場的一角,一臉難掩的落寞神情。第二天,他「含淚仰天,不發一語」的照片被刊登在國內所有的新聞網站和財經媒體上,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在籤約儀式後的第九天,他在家中突發腦溢血,親屬急撥「120」送往廣州空軍醫院急救,醫生立即為李施行腦內血腫碎吸排空術,當天就把腦內的積血全部抽出。自此,他再沒有離開過病房。舉國之內,對他的同情之聲大起。

              10月中旬,病榻上的李經緯收到一紙通知,廣東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涉嫌貪汙犯罪罷免了他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檢察院的立案案由是:「身為受國家機關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無視國家法律,夥同他人利用職務之便,以購買人壽保險的形式,侵吞國有財產331.88萬元。」

              李經緯團隊中的4位副總裁中3人相繼被雙規、拘捕,一人「出逃」國外。至此,撲朔迷離、一波三折的健力寶產權交易事件,以李經緯的涉嫌犯罪而塵埃落定。無論如何,沒有人願意去同情一個貪汙犯。張海也因在健力寶工作期間涉嫌職務侵佔和挪用資金被公安機關拘留。經佛山中院和廣東省高院兩次審理後,2007年,張海因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有意思的是,2004年底,健力寶被張海等人折騰得元氣大傷,瀕臨停產。12月7日,三水政府主持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已經兩年多沒有出現、仍是「雙規」待罪之身的李經緯坐著輪椅出現在大禮堂,有人記錄當時的景象,「他坐在輪椅上,不停地笑,並向所有人揮手,前面的人拼命想跟他握手,後面的人擠不過去,就跟在後面拍手。」

               讓人難解的是,一直到5年後的2007年初,檢察院都一直未對李經緯正式提起訴訟。

               2006年12月23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年會按例在北京舉行。健力寶集團董事長葉紅漢在發言時說,公司已熬過最艱難的生死線,當年實現銷售額16億元。他突然話鋒一轉,說到了一個幾乎已被人淡忘的名字,他說,「健力寶沒有死掉。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核心,一個是品牌影響力,還有一支忠誠於健力寶的經銷商隊伍,以及健力寶對品質的一貫堅持。這三個要素我覺得都是當年健力寶的創始者李經緯先生留下的遺產。所以這裡還要感謝李經緯先生。」他說這段話的時候,四周端坐著全中國最重要的飲料公司巨頭們。所有人的臉上均不動聲色。

               李經緯被冊封為「健力寶創始人」的李經緯用18年時間,把一家名不見經轉的飲料廠「培育」成中國名牌,2002年,李經緯被捕的消息引起轟動,因為正是他曾經卓越的經營管理能力,健力寶從1984年10月起進入中國名牌之列,品牌價值最高時被評估為60億元。1994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這是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名稱命名的星星。

              儘管李經緯後來經歷浮沉一度身陷囹圄,但曾經的體操王子李寧從不諱言,李經緯對自己有知遇再造之恩。在李經緯離開人世後,李寧也發出了自己的感嘆,「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他們這一代人以他們的智慧和勇氣,為祖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初期階段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同時他們個人也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人生代價。無論怎樣,我永遠敬佩他們這一代人。」

              2013年4月22日,李寧基金會秘書長張健發布微博稱,原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經緯先生因病於2013年4月22日13點56分在故鄉病故,享年74歲。


                妹妹要去青島旅遊,我轉帳了一些銀子過去,希望她玩得愉快,她馬上將截屏發朋友圈曬幸福。 多年來,我們一直姐妹情深,她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一直幫我照顧孩子,所幸所有的幫扶都如此值得,雖然她並不求回報,我終於鐵骨錚錚的打拼出頭,成為她的靠山。

 

               我想,大概我們所有的努力,就是要奮力成為親人的依靠吧!這樣他們不管遇見什麼什麼困難,都可以勇往直前,回過頭來後面站著有能夠靠得住的人。我希望成為這樣的依靠,而於自己,卻更願意奮力置於死地而後生,因為我覺得那樣更鍛鍊勇氣和魄力。

 妹妹說,長沙的房子會給我留著,萬一混得不好還可以回去。那些房產從我年輕時離開長沙就已經放棄了,留給母親養老。亦常跟孩子們說:不要覬覦那些房子,都留給燕媽養老,自己想要的一切靠努力出去打拼。

 

                就像當初到無錫,一定要在此地生根發芽一樣,明年到北京亦然如此。昨天我對助手說,明年帶多少錢去北京,只能前進不準後退,所有的投入就是它。我肯定不會回長沙去了,也不會再回無錫,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句話:樹挪死,人挪活,換個地方只能讓自己活得更茂盛美好。一當在北京站住腳,我將從那裡走向國外,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

 

                膽大心細就能辦好事,這個叫沉穩。我每天都在歷練這種氣質,因為沉穩最靠得住。祝妹妹玩得開心,一輩子為家庭辛碌付出的女人,配得上更好!

相關焦點

  • 悲情李經緯:「健力寶」那些空前絕後的故事
    但是倒過來說,健力寶是李經緯一手做起來的,水至清則無魚,所以不能過多指責。李經緯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敢於踩線,敢於闖。他本來只是健力寶的看門人,但他把自己當成老闆,這就是他一直在刀尖上舔血、跳舞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悲情李經緯:健力寶那些空前絕後的故事
    沒想到,這一次名揚天下,是健力寶最後的巔峰,也是李經緯個人的高光時刻。中國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那一批企業家,沒有哪個是風平浪靜的,大悲大喜伴隨著他們一生,李經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當時十分崇拜李經緯,專門派代表來找我,想要跟健力寶學習。
  • 「健力寶之父」李經緯的跌宕人生
    工作之餘,李經緯喜歡運動,籃球、足球都擅長。印刷廠期間,李經緯在籃球場結識了三水縣武裝部的一位領導,深受對方賞識,後被提到了縣體委當副主任。李經緯當了13年的體委副主任,周圍人回憶稱他比誰都努力。那時候的李經緯開始展露其「親下不親上」的特性:他在球場外給球員們提鞋,為了運動員能吃飽飯絞盡腦汁;但是他和體制內同仁以及上級領導的關係始終算不得好。
  • 前健力寶總裁李經緯的激蕩人生
    健力寶的初始資金總共只有28萬元,而且這28萬元還是一筆貸款,本來是用於為強力啤酒購買機器設備的。但這筆錢,最終被李經緯全數砸到奧運會上。毫無疑問,這在當時堪稱驚世之舉。沒有人知道李經緯如何作出並且堅持了這麼瘋狂的計劃。後來,健力寶成功之後,有人提議定個開張日子,李脫口便說:「就8月28日吧,我們靠28萬元起家,8月份在奧運會亮相。是個紀念。」
  • 李經緯靠個「借」字成功創立了健力寶
    提到健力寶,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廣東的李經緯。李經緯,何許人也?李經緯原來是一個三流酒廠的廠長。
  • 李經緯:中國飲料行業曾經的巨人.創辦健力寶,竟一生坎坷難如願......
    李經緯(左)在發布會上    後來兩者鬧得水火不容,不能不說很有些「性格決定命運」的成分。1993年公司曾經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上市名單,但李經緯認為上市後要接受條條框框的監管、公司又不缺錢,拒絕了;但了1997年衝港股上市時,又因為高管團隊的利益和政府的幹預而作罷。
  • 竹上貓|品牌故事——健力寶
    這兩個都是為了給健力寶做廣告;3.就是幫李寧做的廣告了,因為李經緯非常喜歡李寧。亞運會成功了,李經緯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江總的接見。在那個物質匱乏,消費者沒什麼可選的時代,這樣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成功將健力寶推向巔峰,也成就了李經緯人生最高光的時刻。甚至當時的一顆小行星,都以健力寶的名字來命名。
  • 李經緯送別自己一手創辦的健力寶,含淚仰天不發一語,74歲戴罪離世!
    另一個外界鮮知的重要轉折是,為了建設健力寶大廈,李經緯也徹底和當地鬧僵了。恰在大廈將成之時,風雲突變。最直接的原因是資金。「三水非常警惕李經緯借開發新產品之名轉移資產。」這位人士回憶說,政府此時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健力寶集團每開發一種新產品都必須通過三水市政府審批,經過政府的財政預算,然後劃撥經費;幾乎每一個新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都要親自審批。向來行事獨立的李經緯自然極為反感,雙方就此弄僵,唱起對臺戲。新項目上,李經緯找的人,政府不同意,政府找的人,李經緯見都不願見。
  • 李寧落淚送別健力寶創始人
    4月26日,有著「魔水」教父之稱的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在三水殯儀館走完了人生最後的一程,追悼會由李經緯的家人及當年的老部下等一手操辦,佛山三水區政府並未參與,多位政府人員以個人名義悼念。體操名將李寧、李小雙、李大雙、前國腳李鐵等出席。
  • 倒下之前,健力寶有多輝煌
    當雙方好不容易約定好時間,坐下來談合作的時候,李經緯是這麼給百事代表說的:「百事可樂是飲料行業的老大哥了,我非常歡迎你們加盟健力寶,生產我們的產品。」百事代表:「……」言語之間鋒芒畢露。2000 年 7 月 12 日,健力寶集團公司生產飲料 465 萬噸,總產值達 335 億元,稅利總額為 35 億元。
  • 千瘡百孔的健力寶,還能重生嗎?
    李經緯在健力寶的誕生和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創始人」李經緯只是企業的經營者並不是健力寶的所有者,國有控股的健力寶大股東是三水縣政府。政府對健力寶前期放權較多,這給李經緯很大的發揮空間,也有了相當不俗的業績。對於健力寶而言,李經緯是個絕頂優秀的「奶媽」,但非「親媽」。
  • 健力寶推出祥龍納吉罐,是要做中國魔水還是中國的可口可樂
    提起健力寶,很多70後、80後都會想起那句廣告詞:要想身體好,就喝健力寶。創立於廣東三水的健力寶,至今已近40年。曾一度被稱為「中國魔水」,成為飲料當中的「中國茅臺」。經銷商提貨都需要走後門。1984年,廣東三水人李經緯突破重重困難,創立「健力寶」,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飲料小廠,做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飲料品牌,自此,健力寶與李經緯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怎奈後因一系列意外事件,導致李經緯被判入獄直至離世,失去李經緯的健力寶猶如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在風雨飄搖中,苟延殘喘。
  • 健力寶千瘡百孔:一場「親媽」與「奶媽」們的混戰悲劇 | 礪石
    「民族飲料第一品牌」健力寶走下神壇,榮光不在。 李經緯在健力寶的誕生和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創始人」李經緯只是企業的經營者並不是健力寶的所有者,國有控股的健力寶大股東是三水縣政府。政府對健力寶前期放權較多,這給李經緯很大的發揮空間,也有了相當不俗的業績。對於健力寶而言,李經緯是個絕頂優秀的「奶媽」,但非「親媽」。
  • 從如日中天到鋃鐺入獄,健力寶的創始人做錯了什麼?
    這家企業,曾經有過一個厲害的知名飲料品牌——健力寶,而這位企業家,正是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雖然打拼出了健力寶,但產權不是他的,生殺大權仍然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可是,李經緯常常只看市場臉色,做決策時很少上報,這讓三水縣的官員們很不滿。三水縣的一位書記曾說:「不要一直提李經緯,健力寶是政府的財產,我才是健力寶的大老闆。」
  • 被女排加持的中國魔水終隕落,背後中國體育營銷第一人卻含恨而終
    需要注意的是,三水是個窮地方,因為有了健力寶,三水的經濟才會變得越來越好,但李經緯的耿直卻讓某些人變得越來越放肆。最初幾年健力寶發展還算不錯,但90年代,越來越多的飲料問世,飲料市場一時之間風雲四起,健力寶發展受挫,李經緯尋找多次投資無果,相關部門便趁機開始加強對健力寶的財務掌控,無論是產品還是招商引資都要問到底,甚至還打破了李經緯最初的規劃。
  • 健力寶之後,國產汽水沒有第一股?
    在柯林頓當選總統後,這張照片被刊登在了《紐約時報》上,與這張照片一起出現的還有那罐橙色碳酸汽水——健力寶。經過這一番「出口轉內銷」的操作後,健力寶在一夜之間變得家喻戶曉。1997年,走上快車道的健力寶謀求在香港上市。在當時,「國產汽水第一股」的名頭對它來說是實至名歸,但健力寶主動終止了上市進程。
  • 它曾是國產飲料之王,年銷60億,80後:可口可樂在它面前就是弟弟
    說到這可能很多90前的朋友已經猜到它是誰了,沒錯,它就是我國第一款運動健康活力飲料,有著「東方魔水」之稱的【健力寶】!健力寶,誕生於1984年,它的出現離不開兩個人:歐陽曉和李經緯。於是二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商量之後,李廠長決定投資歐陽教授的飲料。在經過3個月130多次試驗之後,終於研製成功了,大家在喝過之後都會打起滿意的「飽嗝」。飲料有了,它需要一個名字,李經緯廠長結合這款飲料可以補充體力的特點,於是給它取名健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