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紀
從《歌手》驚豔眾人開始,舞臺之上用「低音炮」魅力打動了太多人的王晰,其實在他的唱片作品裡,會彰顯出另一面魅力——更多元化,更沒有限制,更豐富包容性,就像他剛發布的新專輯《歌頌》,以「語言的盡頭是歌頌」為主題,王晰的表現完全打破了之前大眾對他的既有認知,各種豐富曲風都容納其中,卻不會顯得龐雜,而王晰的演唱變得愈發從容自信,少了過往華麗修飾,整體詮釋都變得樸素而走心,那種從情感本身散發出的吸引力,更加動人。
Band曲風的《王牌就是我》,抒情民謠的《雙魚》,都市流行氣質的《你》,美式浪漫的《come to me》,輕搖滾節奏的《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帶著戲謔而呆萌感覺的《慫》等等,王晰的這張專輯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殿堂感」,聆聽過程中卻自有一股溫暖的力量傳遞。
其中作為標題曲的《歌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吉他和弦樂勾勒出的安靜氛圍,歌詞帶有一種千帆過盡後的釋然之感,「用上遊的自由,為生命的縫隙,讓我們歌頌,為什麼歌頌」,王晰完全是用說話的方式進行表達,醇厚的音色本身沒有絲毫壓迫感,不是說教,不是炫技,就是在誠懇地跟大家傾訴著,分享著,我們卻會在他的聲聲發問中,對王晰現在要表達的音樂有更多了解,也對各自正在進行的人生有了更多反省。
盧世偉
不得不承認,國內中低音歌手的生存著實不易,空有一副漂亮嗓音卻大多處於無歌可唱的尷尬境地,實在是這幾十年的流行音樂市場,從來就沒有足夠多的可以讓中低音歌手充分發揮自己音色特點的作品,來來回回只有那幾首耳熟能詳的作品供所有中低音歌手來回翻唱,近幾十年來能靠中低音色走到一線行列的華語流行歌手,實在是寥寥無幾,近十年來更是嚴重斷檔,直到王晰憑著《聲入人心》一舉翻紅,終於為中低音歌手找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中低音歌手到底可以唱什麼樣的歌?王晰剛剛發行的新專輯《歌頌》第一句就給出了一個非常顛覆的答案。
專輯的第一首歌《王牌就是我》前奏一響,你會誤以為這是一首華麗搖滾歌手的作品,王晰也的確就是以一種撕裂式的帶有侵略性的搖滾唱腔完成了這首放縱不羈的野範兒歌曲;然後你再聽《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又是一首小快板行進式的作品,帶些英倫搖滾的浪漫氣息,配上清亮的吉他音色時時穿插期間,輕鬆灑脫,明媚洋溢;還有一首《慫》,王晰則是帶著戲謔的口吻和戲劇式的起承轉合,將它演繹的時髦而又靈俏,完全打破了低音歌手大多只愛四平八穩圓潤渾厚地唱一些水波不興的暖性慢歌的刻板印象。聽完王晰的這幾首新作,我只能說,從前為中低音歌手寫歌的人,實在是太過於保守了一些,而我們對於中低音歌手的能力,也實在低估了些。
當然,《歌頌》並沒有為了突破而完全脫離王晰的本質特色,專輯中大多數歌曲還是基於王晰本身的低音特質而量身定做的醇美式作品,《雙魚》《雲一定知道》如絲絨般的潤滑音質裡折射出的深情細膩光澤,《Come to me》低沉醇厚音質中裹攜的紳士般的浪漫迷情,《歌頌》和《你》那種在沉靜思緒下泛起的深省式的思想光輝,都是中低音歌手最能帶人入境的拿手好戲,正如過去愛樂者最常用於他們的一種句法,「可以讓人聽出耳油」,而王晰,顯然是這批歌手中的最佼佼者之一。
一整張《歌頌》聽下來,既在你的期待之中,又在你的印象之外
,大多數中低音歌手想做而沒有機會做到的事情,王晰率先替他們證明,他們不僅可以,而且可以做得別樣精彩,這便成了一件十分值得歌頌的事情。
愛地人
一張優秀的流行音樂專輯,如果既體現出音樂屬性,又突出了歌手的個性,那就是很成功了。而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能把歌手演唱的技術性放大,那就是無可挑剔了。
王晰的《歌頌》,可以歸類為這樣成功且無可挑剔的唱片類型。
作為國內流行領域的男低音歌手,王晰的對手不多。
但在流行樂壇一直以來,也有一個規律,就是技術越成熟、特點越鮮明的歌手,反而在專輯裡的表現,總是乏善可陳。由於受困於自己的特點,就容易讓音樂缺少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很難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做到既保持本色又體現新意的嘗試。
但王晰的這張《歌頌》,對於即使很熟悉他特點的歌迷來講,都是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難離開製作人譚伊哲,對於音樂走向的把握。
專輯開場的兩首歌曲,就用一動一靜的兩個走向,體現出一個歌手冰火兩個極點的特性。《王牌就是我》像是一首宣言式的歌曲,甚至可以成為王晰音樂人生的主題曲,極具張力的搖滾編曲,大氣磅礴又層次鮮明,雖然音樂表現上很現代,但隱約中又有一些古典的華麗氣質。
而古典的華麗,是王晰音樂屬性的一個支點,即使在一首搖滾作品裡,依然可以體現,這種以伏筆方式的呈現,比起硬融合來講,更巧妙,也更高級。
《雙魚》呈現的卻是另一種純淨的氣質。一首很細膩的民謠作品,看實簡單、樸實,但王晰偶爾的低音下潛,卻又給作品打上了屬於他的烙印。過程不刻意、細節很自然,也是將自己的聲線特點,和作品中的情緒,很美妙的平衡,聽起來既有欣賞的品質,又不缺感性的動情。
作為一個以技術聞名的歌手來講,要做到感性,反而比一般歌手,更難。
這種感性,還體現在對《歌頌》這種歌名聽起來主題很大的作品。而事實上,作為一個人們印象認知中的技術流歌手,王晰在這張專輯裡體現的,恰恰是他內心最細膩和真實的部分,很多的情歌,甚至有著極其柔軟的一面。當技術和感性能夠互補、互動,這樣的音樂,是很有殺傷力的。
除此之我上,《歌頌》也是一張有著很強文藝氣息的專輯,
《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歌頌》、《雙魚》、《雲一定知道》等作品,都有著很文藝的品質感,既可聆聽又可回味,很高級。
強叔就是歐萊雅
2014到2016年王晰的前兩張個人專輯《Low C 的誘惑》一和二都是實打實的以天生頻段及高水準錄音取勝HiFi專輯。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張專輯的整體操刀者都是國內錄音屆的頂尖人物李小沛老師。作為初出道即可與頂級大師合作,王晰在這個領域的起點應該是國內最高級別的了。
我必須要說,以王晰的上天賞飯程度而言,完全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先天音域在HiFi人聲領域一輩子吃香喝辣的。你可以參考國內N多發燒錄音人聲的歌手。而在這張新專輯中,正如我前面所言,王晰的變化非常明確:我可以錄製HiFi人聲,但是我更是一名出色的流行音樂歌手。
在這張《歌頌》專輯中,王晰儘管依舊在自己舒適音區遊刃有餘的進行著聲音展示,但是整張專輯所流露出的音樂品質卻是完完全全的主流化及具備時尚性。從專輯第一首作品《王牌就是我》起始那段霸氣外露的電聲SOLO開始,我就已經看到了王晰似乎刻意要將以往人們對其刻板印象遠遠拋在腦後的決心與態度。而像《雙魚》、《你》、《等一等昨天》等慢板情歌中,我們依然可以輕鬆捕捉到王晰在低音區婉轉圓潤的喉音,包括他獨有的在低音區那種細膩的情緒鋪陳。但是其音樂作品的完整性及品質早已不再是人們傳統概念中那種無限拉進放大人聲口水的俗作了。
在這張專輯中,我個人最偏好的卻是這首名字有些奇怪的歌曲《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這是一首情節感很強的作品,從歌詞中清楚的交代出了時間地點與人物,採取的卻是用某些關鍵詞來表現。麋鹿、薑餅、北極等等字句一出,一幅芬蘭北極村的浪漫聖誕場景呼之欲出。而這樣一種浪漫情緒的表達卻是配合著節奏較為強烈的類公路歌曲編配。整體呈現出來一種輕快與小傷感,力量與深浪漫非常巧妙的融合,實在是非常有趣味。
我見過太多由流行歌手逐漸轉型為HiFi歌手的例子,而王晰這種由HiFi歌手出道,現在卻在流行音樂領域做到這麼優秀品質內容的例子,似乎他還是第一個。在他參加湖南衛視《歌手》節目的時候,我還曾經遺憾於他的表現略微帶些HiFi歌手的油膩。但是這張專輯中這種態度上的油膩與技巧中的圓滑都消失殆盡,這是王晰帶給我的最大驚喜。
三石一聲
最近我聽歌養成了一種愛猜測的「惰性」,比如誰誰誰要發專輯了,仿佛憑藉對這個藝人過往的印象,就能斷定他新作的樣子。當《歌頌》這個看起來很正、很Classic感的專輯名字擺在面前時,我以為王晰的重低音又要來刷一波發燒碟的音樂質感了。
沒想到一開嗓的第一曲《王牌就是我》就拉開了不一樣的帷幕,金屬感十足的創作架構,躁得不行;而順著十首看下來,我接著點選了《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來聽,依然是很Rock感的作品,又有著很Urban感的格調,都市男女的情感闡述,配上王晰紮實的Vocal和瀟灑的口吻,全然給人聽到了一個音樂視野格外開闊的全新王晰;看起來就會有調侃意思在的《慫》也的確充滿了自嘲的幽默,有點Blues意味的編曲架構,還帶出了王晰甚少呈現的雅痞一面,倒真的不慫,還挺酷、挺有回味空間。
講真,聽歌這麼多年,進入到這個行業也挺久了,要說「突破」、「改變」,其實多數是歌手和團隊司空見慣的常規路數;只是,這次王晰和他改變很大的《歌頌》還真的給我聽到了那種突然坐直了、兩眼瞪大了的驚訝,每一首都很不王晰,但每一首恰到好處的選曲與風格把控,又和王晰是那麼的合拍,這挺不容易了。
趙南坊
聲音像穿珍珠,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聽王晰唱歌,真的有這般潤順感覺。
在其全新專輯《歌頌》裡,每首歌曲都在依遵這種感覺,所以聽感是極佳的。對於聽者而言,他的專輯做到這樣已經算是基準線之上的表現了。但作為專業歌手,此番王晰在做到本色的基礎之上還有新意。所以,我在聽專輯《歌頌》時,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些突破王晰個人屬性的歌曲上。
開場就是一番衝擊,《王牌是我》,金屬搖滾的範式,完全打破其淡雅紳士的氣質,如此嘗試是有必要的。倒不是說他可以涉足完全不同的領域,而是在於,在不同風格標籤下他照舊可以施展自己的強項。Vocal是他的根本,低音是他的內核,而在《王牌是我》裡他轉換到了另外一種發聲模式,為適配搖滾風味,他的演唱狀態同步拉緊,明顯感覺出聲帶機能的變化。《Come to Me》,Soft Rock感覺的歌曲,王晰可以盡情施展低頻泛音的「賞聽」效應,而此處在Band Sound的聲場中,他的演繹多了動態互動的層次,本人跟樂隊配合,人聲跟音樂呼應,其中的自由與即興會讓原本就浪漫的氛圍更加迷人。《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行進感強烈的搖滾歌曲,此處出現的新鮮點是律動,慣常展示旋律線條的他,在這首歌曲裡帶來了舞動的衝動。人聲再次成為亮點,在彈跳感十足的氣息支撐下,王晰將輕快跟無畏完滿呈現。習慣了靜謐內斂的王晰的各位,這首歌曲會給予你們驚喜。《慫》,同樣是一首Band Sound歌曲,在這裡,極富感情因子的氣聲有展現,清新的弱混聲有出現,當然少不了他標誌性的渾厚低位置。在一首樂隊化的作品裡,他通過豐富的聲音造型,整體提升了歌曲的聽感以及意境。
總結而言,專輯《歌頌》見證了王晰對於不同風格領域的成功接觸,而重點在於,他都實現了個人屬性的強化。怎麼講?我的理解是,採用不同風格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最終所收穫的是證明了自己人聲的適應能力,不止是可以駕馭學院氣質的音樂,同樣可以對接各樣有著「野生」生命力的音樂。並且,他賦予了這些音樂以新的質感,正如搖滾在他的詮釋下會變得古典有意韻。優秀歌手就是能把任何風格都變成自己的專屬風格。
王擊凡
一直覺得,王晰是很適合唱老歌的「超低音老靈魂」。
每一次在Live聽他唱起上世紀的金曲,都能一瞬間置身於那個時代的氛圍,讓聽眾沉浸在美好的旋律裡。王晰還有一項神乎其技的絕活,即使是新寫的流行歌曲,他也能用自己百轉千回的標誌性低音,把這些新歌唱出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味道來。新專輯《歌頌》裡的這十首歌,也很像是王晰獻給當下的「新唱的老歌」。這些耐聽的歌,都沒有時下流行曲常見的速朽塑料味,而是絕對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就像好茶一樣回甘。在人心浮躁的時代,爆紅後的王晰仍然願意沉下心來,好好完成這樣一張能留得下來的音樂作品,真是令人肅然起敬啊。
正如王晰在新歌《等一等昨天》裡描繪的舊時景象,「回憶像幅畫,美的不像話」,聽著王晰恪守流行音樂工業標準、認真做出來的這張《歌頌》,我也仿佛在王晰細緻動人的超低音裡,重回到華語唱片的昔日榮光時刻。無論是《你》《雲一定知道》還是跟吳宣儀合唱的《偏執》,都是值得在深夜一聽再聽的優質好歌。
而王晰最想要「歌頌」的,大概是那些跟他一樣,不管時代風雲變幻,仍然一如既往地用生命在捍衛音樂價值的歌手與幕後工作者。在《歌頌》裡,王晰還向我們這些聽歌的人,提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我們仍舊,無法停止揮霍,用尚有的自由,為生命的隙縫,讓我們歌頌,為什麼歌頌?」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歌頌》就是這麼一張不需要用太多語言去修飾的好唱片。再華麗的文案,在《歌頌》這十首直擊靈魂的好歌面前,也顯得尤其蒼白。所以,歌手到底是為何而歌頌?我想,王晰已經把他自己的答案,唱進了《歌頌》的每一個音符裡頭,就等各位看官自行體會。
沉默電話
王晰在新專輯《歌頌》中展示的創新與突破,擁有一條特別的思路,表現出一種微妙的延展性,可謂與眾不同。
具體說來,即是《歌頌》除了在曲風、製作上擁有創新嘗試之外,還在每一首歌的唱法上,傾注了相應的獨特思維,並將其鎖定、限定於這一首歌。演唱方式、情感表達、編曲製作三層融匯,創新不在單純的某一層,而展現在全面的完成體之上。一首歌、一份情感、一種表現形式,王晰將三者在每一首歌中緊扣(且唯一),十首新歌動人精彩,同時,還不存在可以互相置換的普遍性。這樣的做法緊扣唱片「十首歌十種情感釋放」之主題,也讓每一首聽來都有主打的味道。
再具體說,比如每一首新歌的風格,都需要在傳統的描述方式上,額外加入王晰的「表現風格」才使註解更加完整。放縱不羈戲劇化嗓音+流行搖滾《王牌就是我》、磁性低音輸出+化繁為簡抒情民謠《雙魚》、爵士古典氣息演唱+煽情Ballad《歌頌》、英倫浪漫嗓音+經典傳統Acoustic《Come To Me》、滄桑煙嗓+公路搖滾硬朗氣概《雪地裡寄不出的求救信》——與我們通常描述一首歌曲的方式相比,風格定義中,都需強調一下王晰的聲音定義。因為它們十分強烈,且僅存在於當下作品,每一種(製作、演唱)風格的特殊性,都在製造著強烈的對比度。王晰聲音與思想的蛻變,因而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慫》這一首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它是講述在真愛面前困窘失態的歌,或許本沒有十分沉重的理性——但在王晰的演繹中,它不但認真、慎重,甚至還有點遮掩不住的哀傷,一種因愛而失控的自我表達出的淺淺歉意。迷幻搖滾描繪著音樂舞臺,九十年代懷舊氣息處處播撒著酒醺迷情,貝斯像在代表心的顫動,一如羞赧的往昔時代。在這裡,王晰演唱的口吻與咬字就有一種特別的復古感觸,與曲意對號入座、紋絲合縫。陶醉起舞中,還有一句怒音演唱驚起漣漪。演唱與編曲之間如此契合,這一種「對的情緒」也只存在於這一首「對的歌」,這便是《歌頌》展示出了十種情感的真實性、獨特性。
「語言的盡頭是音樂」——《歌頌》的主題這樣描述。
當情感強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音樂就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而且,它們最好具有強烈的唯一性,才最好地展示了靈感迸發的彼時彼刻。王晰與《歌頌》如此在「突破」這一共同追求上亮出額外新意,循環值得。
劉尼尼
沒有聽王晰新專輯前,先在新歌首唱會上聆聽過他現場演唱新歌,或奔放或溫和的王晰都惹得我歡喜不已,那時候我想,或許我會愛上他的這張新專輯。結果和預想的沒有絲毫出入,完整聽完整張專輯,張弛有度的王晰的確很夠味道,很是吸引人。
《歌頌》是王晰第四張個人專輯了,發到第四張,王晰除了在演唱上保持了一貫的水準,在音樂上也有了厚重感和多元化的追求。專輯中的10首歌曲製作精良,風格各異,卻又很統一地對平凡生活裡那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美好一一歌頌,這其中所蘊含的是王晰對生活裡小細節的精心揣摩,能讓人徹底放鬆又引人深刻反省,是這張作品的意義所在。
王晰的低音和他演唱的高雅藝術音樂給大眾的印象太過深刻,他以往的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動作便一次次被忽視,他對於新鮮的嘗試早就暗流深湧,這一次以自己完全掌控的方式,他踏出了音樂路途上新的一步。
很明顯,他想通過這張新專輯,讓聽眾能直觀地感受到一個不同以往的他。
相較於之前的專輯,《歌頌》試圖找到商業和藝術上的平衡點,因此新專輯裡呈現出來的不只是那個喜歡唱爵士和Bossa Nova的王晰,他可以詮釋的音樂類型很豐富,他在歌唱上的天賦和潛力是可以進一步挖掘的。整張聽下來,我尤為推薦《王牌就是我》,搖滾的王晰給了我巨大的驚喜,即使是在各種樂器的包圍下,依然感覺到了他傳達出來的紮實唱功,即使在節奏感極強的鼓點裡,還是能尋覓出他獨有的一份厚實的聲線。大家都知道王晰的低音很出色,在這首歌裡會發現他偏於中、高音的音色同樣很動聽,而且他唱歌的感覺很穩,可以說他的聲音是宜動宜靜。在較為強烈的節奏下,洋腔洋調的感覺像在雲端漫步,讓你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在裡面,跟隨自由跳躍的律動,此刻只記得享受他在音樂裡的那份肆意和灑脫。
光榮__
幾年前,在《我是歌手》第四季,王晰踢館時的一曲《Besame Mucho》驚豔四座,之後的《親密愛人》也可圈可點。王晰擅長低音,而低音之外的人文關懷也是我喜歡他的一個原因,他在《歌手》舞臺用心演繹梅豔芳、鄧麗君的作品,讓這些隔著時代記憶的經典作品重回大眾視野。最近王晰推出的專輯《歌頌》也很好聽。10首歌曲,在概念統一的同時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豐盛,以Bass風十足的《王牌就是我》的開場,傳遞「人生不止於一場戲」的概念,之後還有深情的《雙魚》、《歌頌》、《你》,以及純英文抒情曲《Come to Me》,到了尾聲部分的《慫》,又以鮮明的鼓點承接了《王牌就是我》的戲謔感,咬字輕鬆,渾然一體。
這些作品裡,個人最喜歡《你》。詞曲作者鍾婉芸出身學院派,但寫的情歌並不過分匠氣。這樣一首慢板抒情曲,很好地發揮了王晰在低音區的優勢,舒緩的鋼琴和宏大的弦樂讓深情氛圍更甚。歌曲裡的想念、擁抱、記得,綿長如半生。這首歌最動容的地方在於,王晰的咬字、演唱非常克制,有一種過盡千帆歸來的平靜感。這種平靜感,也是專輯概念中「語言的盡頭是音樂」的最好解釋。我個人聽著這首是有些怪感動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