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北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這頑強不屈的梅花吧!
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科:薔薇科
屬:杏屬
別名:春梅、幹枝梅、酸梅、烏梅
原產地:中國西南部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釐米,香味濃,先花後葉;果實近球形,直徑2-3釐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梅花喜溫暖氣候、溼潤的氣候,耐寒性強,較耐乾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溼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
品種分果梅和花梅兩大類。
果梅:白梅品種群、青梅品種群、花梅品種群。
花梅:直腳梅類(江梅型、宮粉型、大紅型、硃砂型、玉碟型、綠萼型、灑金型)、照水梅類 (單粉照水型、雙粉照水型、骨紅照水型、殘雪照水型、白碧照水型、五寶照水型)、龍遊梅類、杏梅類。
園林作用
梅花主要的作用就是觀賞,在園林應用當中,作用十分廣泛。將梅花樹在園林,庭院或者房前、路邊種植,十分的美麗,尤其是和周圍的環境進行搭配,可以營造十分美麗的景色。梅花在種植的時候,常和其他的植物進行搭配,也可以孤植,群植以及做盆景、各式樁景和瓶插花。效果都很不錯,尤其是在冬春季節,觀賞性很高。
經濟作用
梅花樹的果實和樹皮可以製作染料。果實還可以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樹幹的材質優良,可以用來製作手工藝品。
藥用價值
其含揮髮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並且還能夠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的作用。
梅花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能耐貧瘠,只要土壤排水性良好就能很好的生長。一般我們可以將腐葉土、堆肥土、沙土按照2:2:1的比例混合,用於梅花的養殖。
梅花澆水要見幹見溼,土沒幹就可以不澆水,土幹掉後就要澆透水。此外,在多雨的時候要將盆中的積水排除,否則它很容易爛根。
梅花適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長,若是長時間生長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它就會變得瘦弱,並且開不出很多的花。
梅花喜溫暖,非常耐寒,一般能耐-10℃,個別耐寒品種甚至能耐受-25℃的低溫;也很耐熱,在40℃時也能長。不過,它在16-23℃時長得最好。
1、每年換盆。在養了一年以後,梅花盆中的土營養成分基本耗盡,就要給它換上新土,以保證養分的供給。
2、及時修剪。當開花20天以後就要及時給它修剪,將殘花敗葉以及病枝枯枝剪去,這樣可以在減少養分消耗的同時增加它的觀賞性。
卷葉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梅花,在水分脅迫狀態下,葉片兩側向正中折合內卷,整個梅株呈疲倦萎蔫狀態,嚴重使葉片大量脫落。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夏季高溫少雨、土壤乾旱、空氣乾燥、光照過強;另一方面梅樹本身為細鬚根,對水分的吸收和運送能力較差,再加上梅花葉質偏薄,而此時梅株對水分的蒸發又較快,其中尤以「綠萼梅」品種發生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當進入高溫乾旱季節後,加強根部澆水、葉面噴水和環境灑水;盆栽梅花,特別是淺盆梅樁,尤其是對「綠萼梅」品種,可搭棚遮陰,遮光度控制在30%-40%之間,保護其卷葉不至於因脫水過重而掉落即可。
黃化病:是一種在鹼性土壤條件下,出現的缺鐵性生理病害。鹼黃主要表現在新抽嫩枝的葉片上,葉片偏小,葉脈間褪綠呈黃白色,不很規則,但葉脈尚呈綠色,中下部的老葉一般不發生黃化。
防治方法:盆栽用土或地栽園土,要將其pH值調整至6.5以下;用自來水澆花,要先放置3-5天,並在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亞鐵顆粒;生長季節每月澆施一次礬肥水,可預防黃化病的發生;葉片出現較嚴重的黃化後,可用0.3%的硫酸亞鐵溶液澆施根部,用0.2%的藥液噴灑葉面,半月一次。少量盆栽也可考慮用1%的食醋液或0.5%檸檬酸液澆施根部。
炭疽病:受害葉片最初產生褐色小斑點,後擴大成1釐米以下的圓形、橢圓形病斑,生於葉緣者多呈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呈灰褐色至灰白色,邊緣為紅褐色和暗紫色,上生黑色小點,呈同心圓輪狀排列。「硃砂型」梅花最易感染,「綠萼型」最抗病。
防治方法:清除枯枝落葉燒毀;從4月中旬開始用50%的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灑,連續3-4次。
膏藥病:在枝幹樹皮上形成圓形、橢圓形灰褐色大病斑,狀似平貼之膏藥,後期出現龜裂,小枝發病的膏藥形病斑呈淺灰色,並且繞小枝一圈,後期與小枝分離,呈鞘狀套住小枝。此病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削弱樹勢,嚴重時樹體逐漸衰弱死亡。全年均可發生,以夏季最為集中,地處潮溼、樹冠鬱閉的衰弱樹易發病,蚧殼蟲為主要傳播媒介。
防治方法:通風透光,開溝排水;消滅蚧殼蟲,減少傳媒;秋末落葉後至春季發葉前刮除病部燒毀,塗抹3-5度波美石硫合劑;少量盆栽,有葉期可於刮去病斑後。塗抹達克寧霜軟膏。
一,屬性不同
梅花為薔薇科杏屬;
臘梅為臘梅科臘梅屬。
二,顏色不同
梅花有白、粉、紫紅、深紅等各類不同的顏色;
臘梅花則以蠟黃色為主,其他色彩比較少見。
三,花果期不同
梅花開於冬春兩季,果期為5-6月;
臘梅始於11月一直開至第二年的3月,果期為4-11月。
四,樹冠不同
梅花是喬木,有主幹,可以生長到數米,枝條通常會有枝刺,除直枝以外,還有垂枝、扭曲枝,樹冠為不規則圓頭形;
臘梅則是灌木,枝叢生且直立,根莖部非常發達,呈塊狀,枝叢生高2~4米,主杆4~10米。
五,葉片不同
梅花葉互生,葉子呈現廣卵形至卵形,長度約為4~10釐米;
臘梅葉對生,接近革質,形狀為長橢圓形,上表面粗糙,呈綠色,背面光滑呈灰色。
六,香味不同
梅花透著一種暗香,香味清新淡雅;
臘梅雖然也透露這一股清香,但香味比較濃鬱,要比梅花的香味更濃一些。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
咱們下期見,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