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2020-12-23 騰訊網

市民騎著共享單車暢遊江家藝苑 成都日報記者 李冬 攝

編者按

「辦好大運會,激活一座城」,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成都正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能力和社區生活品質,以帶給市民更多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開窗見綠的大運綠色、創新創造的大運智慧、熱情洋溢的大運活力和合作共贏的大運共享,正是這樣的辦賽理念,正助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建世界賽事名城,激勵市民追求美好健康生活,一起分享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新成就。

今日起,本報圍繞「綠色、智慧、活力、共享」四個成都大運關鍵詞,推出2020成都大運年終系列報導,聚焦一場大運會,是如何讓市民滿懷期待地擁抱大運、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這座城市的。

臨近年末,一批在建的成都大運會場館已經逐漸進入收官階段,而讓市民感觸更深的,還包括場館周邊環境和生活品質的提升。在高新體育中心周邊的中和片區,環境綠化打造等重點項目也正在逐步推進,提升道路景觀、增加綠地綠植、拆除公園圍牆、清理違規佔綠……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綠色」大運即將到來,用生態底色拼合城市空間,大力倡導大運辦賽理念,營造健康運動場景。一座大美公園城市已經躍然畫卷之上。成都,每天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成都,正乘著大運會東風,「繡」出更動人的美麗色彩。

場景

之變

「兩拆一增」

讓「開門見綠」成為生活新場景

高新區體育中心是成都大運會的重要比賽場館之一,通過對街道空間的改造和綠化提升,場館周邊地區將被打造成為城市場景,喜迎八方來客。在其他區(市)縣,也在為服務大運會加快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步伐,集中力量對大運會場館及賽事沿線,影響市容市貌的公共區域違法建築及有礙於空間開放的實體圍牆實施集中拆除。通過拆違增綠、拆牆透綠、增花築景,形成布局合理、空間通透、植被豐富、景觀多元、功能複合的公園城市新場景。

城東一隅,位於塔子山公園對面的成都市體育運動學校,是成都主城區的「制高點」。2020年,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內的場館被改建,色彩靚麗的花草點綴學校道路兩側,大大提升了環境品質。在成都,像這樣因「兩拆一增」煥然一新的點位隨處可見——以前的荒地旮旯,如今卻清幽秀麗、生機勃勃,開敞的綠色空間成為市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在東安湖體育公園,「一場三館」整體綠植景觀效果將在明年2月呈現。待到大運會舉行期間,體育場西側區域的高大喬木歷經兩個春天的涵養,將會以枝繁葉茂、朝氣蓬勃的姿態,向全世界大學生運動員和官員展現東安新城「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形象。在天府綠道青龍湖公園附近,種植了一片「大運林」,50餘棵楨楠迎風擺動……

以大運辦賽謀城為契機,結合「兩拆一增」工作,成都正通過規劃、改造等多種措施增加開敞空間,讓市民能夠「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如今,「開門見綠」的人居理想,在成都正一步步成為現實;城市裡那些美麗宜居的綠色空間,正成為「城市之肺」「城市之腎」。

理念

之變

愛護環境

綠色健康低碳成為市民生活新方式

「你看,塑膠袋屬於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投放在這個箱子裡。」在社區樓棟下的分類垃圾回收箱前,成都大運會骨幹志願者正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據悉,垃圾分類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已經常態化開展。很多社區街道也紛紛通過宣傳、體驗項目,引導職工群眾、社區居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及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資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

以「綠色迎大運 環保志願行」為主題的2020年成都市生態環保志願服務季不久前啟動,成都高校生態環境大聯盟成立。越來越多的高校志願者走進景點社區,開展環保科普知識宣傳。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這一天,天府綠道志願服務隊的50多名志願者們在錦城公園「刷樹護綠」,通過近一個小時的努力,志願者們為園區近600棵樹木穿上了「新衣」,為園區樹木的冬季防護做足了準備。「愛我們的城市,迎接大運會,我們需要一起來參與。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環保意識。」一名帶兒子來刷樹的媽媽說。

細心的市民近來會發現,一批批獨特的「大運會版」共享單車正出現在成都的街頭。作為成都大運會合作夥伴,青桔單車最新上線了大運會定製車輛,將在49個場館和大運村中提供單車,以作為場館間的通勤工具。

大運會是世界盛會、城市盛會、市民盛會和大學生盛會,成都正緊緊圍繞「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加快打造「軌道 公交 慢行」綠色出行體系。人人參與、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當熱火朝天的運動生活新場景與市民身邊的綠意盎然融為一體——這就是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時代表達。(成都日報記者 黃一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大美公園城市 躍然畫卷之上
    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大美公園城市 躍然畫卷之上 成都日報 2020-12-22 07:10
  • 綠色大運: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開窗見綠的大運綠色、創新創造的大運智慧、熱情洋溢的大運活力和合作共贏的大運共享,正是這樣的辦賽理念,正助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建世界賽事名城,激勵市民追求美好健康生活,一起分享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新成就。
  • 天府怡心湖正式官宣首發 呈現城市未來美好生活新場景
    依託獨特的湖景資源,踐行產城湖設計理念,集「生產、生活、生態」與「智慧、智能、智庫」六位一體,以新加坡濱海灣為設計藍本的天府怡心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致力於建設成為中國航空經濟之都標杆新城,呈現城市未來美好生活新場景。
  • 成都東部新區「雙千」發布會亮點提前看:四大場景,觸摸未來
    跟隨本次專場活動的腳步,一方面讓企業找到城市發展機遇,發布《成都東部新區投資機會清單》,併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另一方面讓市民遇見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間,通過宜居、活力、智能和開放四個主題場景的互動路演,真切感知這座「未來之城」的藍圖與實踐。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一平方公裡」核心區、人才公寓及配套住房、仙女灘溼地公園項目……在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的規劃藍圖中,傳統產業園區的面貌正被生態公園融化,新業態新場景相得益彰,「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公園城市美麗格局初露端倪。從「產—城—人」到「人—城—產」,折射的是公園城市建設思路的改變。
  • 4大維度,6大新場景,簡陽公園城市要這樣建……
    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強調,要將成都建設為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區,探索建設綠道型、山水型、郊野型、人文型、街區型、產業型公園城市形態,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創造出更多形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
  • 成都市委書記精彩演講!(附全文+PPT)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這是12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筆下「錦繡天府、理想家園」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諧的美好期許;「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這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蘊含了讓地球更美麗、讓城市更美好的共同追求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②丨場景:從產業經濟到情感歸屬,城市經濟...
    它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有了著力點,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它也是公園城市裡的場景機遇圖,激活生態價值,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西南生活中心城市,如今成都正在各具特色的「場景」正在重新定義城市經濟和生活,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成立的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是成都跳出城市治理慣性的一次起點。
  • 2020成都最有排面的綠道潮玩地,周末去看看
    江家藝苑以田園為紙,以草木為繪,池淵為墨,組合淺丘、森林、田園、湖泊、池塘、花海等景觀,充分融合了時尚、藝術與文化等元素,在綠道建築中描摹出「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承託起成都人對綠色的期待與對生活的熱愛。田園為紙,草木為繪,池淵為墨,江家藝苑用融貫東西的設計,勾勒出自然與藝術的完美拼圖。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通過空間重塑、治理重塑、能級重塑,進而成為生活品質、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的「標杆」和閃亮「金名片」。
  • 綠色"資源"變現"資產"​ 成都江家菜地"逆襲"生態公園
    每次走進江家藝苑,在附近江家堰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丁紅都感慨萬千。如今,江家藝苑二期也完美呈現,公園城市帶來的驚喜接連不斷。公園的驚喜綠化面積200畝 生態綠道步步景步入江家藝苑二期,芳草茵茵隨風搖曳,將高低起伏的坡地染綠。綠道上新鋪的瀝青,沿著道路一直前行便能通向熊貓綠道。
  •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畫卷
    ■核心提示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十三五」時期,貴陽水務人砥礪奮進,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十四五」時期,貴陽水務人將育新機、開新局,務實功、求實效,紮實推進水環境改善、保障水安全等各項工作,全力寫好惠民利民水文章。
  • 成都釋放綠道新機遇
    在以「成都十二時辰」為主線設計搭建的沉浸式會場,江灘公園運動綜合體、咕咚綠道智能運動系統、電競文化公園等5個新場景和5個新產品通過現場路演推介,展現出具有成都特質的綠色新生活、智慧新生活、健康新生活、時尚新生活、美學新生活。發布會現場舉行了「雲籤約」儀式,五大合作項目總投資額50億元。
  • 解局「示範區」 2021成都新局(下)
    公園城市,所要抵達之處正是人們對於城市「最美好的希望」,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之下,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城市理想。2020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
  • 2021成都新局(下)丨解局「示範區」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成都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公園城市,所要抵達之處正是人們對於城市「最美好的希望」,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之下,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城市理想。
  • 水火相「融」
    在冬日陽光照耀下,貴州粵黔盤南火力發電廠與配套的響水水庫湖水、藍天白雲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時而有遊人在湖畔漫步,呈現出水火相「融」的畫卷。響水水庫為盤南火電廠配套水源項目,屬於中型水庫,總投資3.91億元,總庫容4114萬m3,年供水量5832萬立方米,始建於2003年6月,2006年2月下閘蓄水運行,2008年3月投入使用以來,為黔粵公司盤南火力發電廠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供水保障,還發揮著防汛、生態、旅遊等綜合效益。
  • 美得與眾不同 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 美的與眾不同 四川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 觀瀾湖·御林山6區,綠色生態居住空間的自然之選
    由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副主席開彥為城市居住的生態綠色環境界定了一個「十大」指標體系,包含服務型、環境型、通達型、便利型、和諧型、景觀型、健康型、涉老型、低碳型和長壽型,這標誌樓市開始進入生態居住時代。在觀瀾湖的整體生態規劃中,建築覆蓋率不足1%,綠色覆蓋率高達99%以上,其創造了「人在景中住,景在居中行」的和諧環境,並設有多個生態路徑,讓建築、環境與人和諧共生的居住形態良好體現。
  •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 著眼打造八大類消費場景
    成都將聚焦場景營造、企業創生、生態塑造3個方面,推出16條政策措施,著力促進新消費創新供給,形成一批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典範,推動成都成為消費新場景試驗田、消費新業態策源地、消費新模式先行區、消費新生態「培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