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命之源,水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資源之一。近年來,我國在治理水汙染上屢施「重拳」,採取了全面推進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汙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工業汙染源治理力度、強化環境保護督察等一系列措施。
在取得了相應成果後,如何進一步構建純淨、健康、可持續的水生態,成為老百姓更加關心的話題。為此,水處理龍頭企業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接受了採訪。
破解用水三大難題 積極參與水治理工作
水是生產之要也是生態之基,喝好水、用好水直接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但是,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汙染等新問題逐漸顯現。
面對這些新問題,我國水利部門為滿足人民對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需求,讓群眾都能喝上便捷、安全的乾淨水,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並且取得了成效。
據《中國水利》雜誌發布的文章顯示,為解決農村飲水問題,我國曾先後實施人畜飲水和飲水解困工程,解決了嚴重缺水地區飲水困難問題;1977年至2005年,以平均每年解決1000萬人的速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2005年至2015年,已解決5.2億農村居民和47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圍繞解決農村安全飲水這一痛點,諸多企業在我國相關部門帶領下,積極貢獻了力量。「為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我們創建了『碧水惠民』全國連鎖健康水站項目,旨在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經濟、的飲用水。」文劍平介紹說。
隨後,他進一步表示:「健康安全的飲用水,是不能含有汙染物質的,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的同時,不能犧牲健康指標。我們從成立至今,堅持以自主研發的膜技術解決我國『水髒、水少、飲水不安全』這三大問題,其中,盡力讓老百姓喝上健康、安全的飲用水也是碧水源現階段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據文劍平介紹,截至目前,碧水源參與了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個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國家溼地公園,每天處理總規模超過2000萬噸,每年可為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70億噸。同時,高度關注中小學飲水健康,六年來持續開展碧水源「碧水思源」中小學飲水健康公益行活動,共走過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200多所中小學,為20多萬名青少年提供納濾淨水設備,呵護他們的飲水安全健康。
以高新技術研發為依託 進軍汙水資源化領域
談到當初選擇進軍汙水資源化這一領域的原因,文劍平表示:「我國是個總體上缺水的國家,隨著經濟發展,水資源的短缺與汙染問題日益嚴重。無論是從環保的角度,還是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汙水資源化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做的一件事。」
他繼續解釋說:「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排出的液態汙染物會直接進入到水中,導致水環境、土壤汙染,最終還會通過食物鏈回到人體內,從而影響我們的健康。」
「而且,目前我們只重視水作為生產生活的原料這一功能,卻忽視了水生態環境構成了整個環境的一個生物系統,水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必備條件,水體自身具有淨化排入其中液態汙染物的能力。只有重視起水環境的生態承載力,讓水源保持乾淨,才能儘量消除水質汙染的潛在風險。好在目前相關部門為解決這一問題,已經開展了通過如提高自來水廠的處理技術來彌補水質汙染的一系列相關工作。」文劍平強調。
對於碧水源目前開展的工作,文劍平表示:「對我們來說,要努力去保護水源地、保護水環境,並根據水系的情況,在環境容量已超過承載力的敏感流域,提高汙水處理排放標準。同時,加大汙水的收集力度,在汙水處理廠運用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把汙水處理成高品質再生水,水髒和水少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這是將膜分離和傳統生物處理工藝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高效汙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可讓汙泥排放量較傳統工藝減少三分之二,具有出水水質標準高、穩定性好、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文劍平在介紹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時表示,為實現膜技術的應用,碧水源每年將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10%投入了科技研發,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600餘項專利技術。
致力推進淨水機統一標準 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對於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少家庭已經「拋棄」燒煮過的自來水,甚至連瓶裝水、桶裝水都不再飲用,而是開始選擇使用淨水器後的直飲水。
以北京為例,自今年10月13日印發《北京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後,淨水行業的「節水」更是成了大眾的熱議話題。對此,文劍平表示:「目前,一些老百姓已經開始採取的淨水措施,確實存在浪費水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經過研發後推出了納氯膜滲透技術。不過,讓老百姓接受這項新技術還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我們要長期進行的工作之一。」
同時,他還呼籲:「淨水行業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淨水機的技術和標準還未被統一,市場現狀較為混亂。希望政府相關部門應儘快加速制定並出臺行業標準,同時促使標準儘快落地。這一標準不能制定的過低,最好能夠為將生活飲用水和健康飲用水分開,起到決定性作用。」
談到未來對於淨水行業的布局,文劍平提出:「我們作為淨水企業的代表,還針對酒店的用水系統提出了改進建議,也希望依靠媒體的力量讓酒店意識到用水系統的問題;也正在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努力推進全國淨水機達到統一的水效標準,引領行業朝著創新和科學的方向前進。」
「強化技術創新、改善水環境、提高飲用水標準,是淨水企業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應盡的責任,一定要通過改善水環境,讓消費者飲用安全、乾淨的水,從而進一步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此外,用反滲透膜海淡技術解決我國沿海地區缺水的問題,是我們未來的一個規劃。」文劍平最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