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健康之本。運河區地處滄州市區西部,淺層地下水苦鹹,深層地下水含氟量高。近年來,隨著飲水工程的全力推進,滄州市區居民先後用上黃河水、長江水、健康水。但是運河區32個村、4.6萬農村群眾仍在飲用地下水、苦鹹水、高氟水,飲水安全問題十分突出。
同是運河人,同飲一江水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農村飲水安全關係農村和諧與農民健康,是農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也是重大的民生問題。
為徹底解決全區農村群眾仍在飲用地下水、苦鹹水、高氟水這一問題,讓運河區農村群眾和市區居民一樣用上自來水、健康水。2019年,運河區委、區政府啟動實施農村飲水水源置換項目,並列入重點民生工程,區財政投資1.09億元把仍採用深井作為供水水源的32個村全部納入城市供水管網,將地下水(深井供水)置換為地表水(長江水供水),真正實現全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時,水源置換工程的實施,將保證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有效抑制地下水超採,涵養水生態環境。
過去「難吃水」,現在「吃好水」
引得江水來,受益千萬家。目前,運河區水源置換項目已完工通水25個村,另6個村已完成施工,具備通水條件,一個村因即將拆遷不再實施水源置換。運河區農村飲水水源置換項目將於近日全部完成,正式通水,實現農村生活水源置換村村通,打通農村飲水安全「最後一公裡」。
炎炎盛夏正是用水高峰期,自來水廠正源源不斷地向千家萬戶輸送著安全、便捷的「安全水、健康水」。全天24小時擰開水龍頭就有水,過去喝的地下高氟水變成了如今甘甜長江水,讓全區4.6萬農村群眾盡享城市之水、健康之水、生態之美……
曾經「難啟齒」,如今「笑開顏」
據了解,長期過量攝入氟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臨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氟斑牙(俗稱「黃牙」)以及氟骨症,使腰腿疼痛、骨關節變形,進而導致彎腰駝背,嚴重的可導致癱瘓、喪失勞動能力。
過去,農村群眾長期飲用高氟水,許多人因為一口氟斑牙影響美觀而「難以啟齒」。現在,隨著人飲安全工程和水源置換工程的實施,讓越來越多的百姓們「喜笑顏開」。
運河區實施的農村水源置換工程給農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如今,老百姓交費付費省心,吃水用水放心,生產生活舒心。更值得開心的是,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後,不少村民安裝了抽水馬桶,購置了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等家用電器,生活品質得到較大提升,健康衛生意識也大幅度增強,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推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
水通則心通,心通則民安。隨著運河區農村飲水水源置換項目的完成,「幸福水」源源流進千家萬戶,幸福生活播撒在每個運河人的心中。
編輯:張璐琦
原標題:《水源置換——讓全區人民都喝上安全水健康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