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頂尖精英富豪去體會底層勞動者的艱辛,最後的結果十分引人深思

2021-01-10 目田青年

(一)

田北辰,香港「江南四大家族」田氏家族成員。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新民黨常務副主席,縱橫二千集團主席,G2000品牌創始人。

可以說,即使是在世界上最頂尖的一批精英中,他也是出類拔萃的代表性人物。

如同絕大多數精英一樣,他曾經真心信奉「弱肉強食」和「奮鬥論」,認為自己的收穫是自己是完全通過自己的「鬥志」奮鬥得來的。

香港有一檔節目,名為《窮富翁大作戰》,就是讓那些這些頂尖精英富豪,走進社會最底層,嘗試用自己的高學歷和高智商生存下去,看看到底成功是靠雙手還是上天註定。

面對節目邀請,由於他剛好有從政的意向,覺得這剛好是個接觸民眾的好機會,於是很痛快的答應了。

節目開始,痛快的上交了自己的錢包、信用卡。

參觀自己的住所:「豪華籠屋」。

在參觀完住處和周圍的鄰居後,發現周圍的老人都是不求上進甚至於絕望的,他終於開始覺得跟想像中的有差距。

平時習慣了專人專車接送,第一次學習去坐公交巴士,才知道底層民眾往往連出行都成困難。

正式開始工作,才知道自己和底層工作的辛勞程度差距有多大。

到了吃飯時間,因為錢不夠,只能精挑細選,只為找到便宜食物飽肚子。

難得的休息時間,因為太累,在馬路邊就地休息。田北辰終於完全領悟到,底層為了維持生活,究竟有多辛苦。

這還不算完,當他知道和他一起清潔的同事下班以後,還要去做另一份兼職,每天的工作時間竟高達17個小時的時候,他被徹底的震驚了。

當他做完第一天的工作以後,他整個人的三觀已經被徹底顛覆了,他開始發自內心的反省,香港社會是不是「畸形」的。

當他看到更底層民眾所居住的「板間房」以後,他一開始由衷信奉的「自由市場」信仰已經完全被動搖了。

第二天繼續工作,他發現自己在繁重的勞動中,已經失去了理性思考能力,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窮人都看起來十分短視。

他的這番想法,就正如我在《以大多數人的境況之惡劣,根本沒有資格談努力》一文早已提到過的,西方哲學家雅克·朗西埃的觀點:一個博士和一個工人之間,其實是沒有非常大的智力差別的,真正有差別的只是注意力上的差距。一個普通工人之所以顯得笨拙和不好學,是因為客觀的生活瑣事和精神上的壓迫已經讓他們耗盡了所有精力,於是他們就喪失了繼續集中注意學習的能力,而有閒有錢的富裕階層,則可以無視瑣事,有精力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到節目結束時,田北辰已經完全放棄了他一開始關於「自由市場」和「奮鬥改變命運」的觀點。他最後感慨的說,這個社會在極其嚴厲的懲罰(因種種原因)讀不成書的人,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弱者永遠只能更弱。所以,不能夠完全由市場決定一切。

我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時間,國內各大公司紛紛發表的關於「奮鬥」的言論。(詳見《996確實是修來的福報,但有一個小問題》)

那些精英們喊出來所謂「奮鬥」的口號,再對比田北辰體驗底層後說出的這些話,不得不說,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有些人可能仍然會執迷不悟,仍然不想相信田北辰的這番話,而且認為是田北辰自己能力不行,如果換其他有能力的精英來,就會通過奮鬥獲得成功。

那麼,這個節目裡的其他精英們表現如何呢?

答案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二)

李銘皆,英國留學歸來,自己經營著一家科技公司。他同時還是職業桌球運動員。平時愛好廣泛,除了桌球,還有高爾夫,探戈和名車。

他將會被收走所有的金錢、信用卡、手機、衣物等物品,讓他只帶15元露宿街頭讓他自行謀生。

一開始,他表示,即使自己失去了金錢,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迅速擺脫困境。

然而,正式開始後,他奔走了一上午,才找到一份臨時外賣工作。

而且好景不長,辛勤工作了短短幾個小時,老闆就直接將他開除。

他感受到底層賺錢的困難後,直接當街淚崩,哭了。

最後,他終於明白,想單憑個人智慧和努力逆轉自己的境況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

在節目中,還有更多類似的精英,都是親身體驗過底層的生活以後,才真正了解到自己過去關於「努力奮鬥」的想法有多麼的錯誤。

陳鈺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的榮譽學士學位,紐約大學多媒體廣播系碩士。演員、模特、歌手。多次參選各地選美大賽,曾參演過《臥虎藏龍2》等電影。

參加節目時,她需要體驗底層母親帶孩子的同時還要上班的困難。她在餐館上了幾天班,經歷了服務員、洗碗工等崗位後,完全改變了之前努力就能脫離貧困的看法。

黃嶽永,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上市公司行政總裁,矽谷精英,屬於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群之一。

體驗了5天底層工作後,表現的非常樂觀的他,直言自己以前完全沒意識到過底層的困苦,自己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鄭晴心,澳洲海歸,曾為律師,婚後成為全職太太,天性樂觀,認為任何事都有解決方法。

體驗了底層生活數天後,開始變得沉默不語,承認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實際情況,沒想到過底層的生活會如此困苦。終於認識到自己的樂觀有多麼盲目。

在《窮富翁大作戰》中,除了這些,還有其他許多參與者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有體驗窮學生艱難求學的、底層流動小販在執法人員夾縫中求生的、拾荒的等等。

這些精英參與者們幾乎無一不是名校畢業,智商、情商雙高,眼界開闊,學識高深,智慧超群。然而,在經歷了幾天底層生活後,那些精英們基本上都抱著天真幻想而來,最終三觀崩潰而歸。

要知道,這還是在號稱發達地區的香港,而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都要比香港經濟落後的多。可想而知,在世界其他不發達地區,情況會糟糕到什麼程度。

絕大多數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都如同這些節目中的社會頂尖精英一樣,從未體會過人生疾苦。多年的一帆風順,讓他們產生了盲目的自信,僅僅憑著自己的憑空想像,就篤信所謂的「努力改變命運」「弱肉強食」是世界真理。當他們真的去親身體驗底層生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有多一文不值,才發現貧窮的原因從來就只有貧窮。如此巨大的心理衝擊,讓他們象牙塔中的三觀頃刻崩塌,讓他們這群社會精英也忍不住當街淚崩。

反觀節目中的那些底層窮人,幾乎都無比的努力、上進,即使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也不願意靠領政府救濟金渾渾噩噩的生活。然而,即使他們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勉強讓他們填飽肚子罷了,生存壓力日復一日的壓迫著他們,讓他們永無翻身之日。

《窮富翁大作戰》的參與者們,在經歷了這一切後,全都拋棄了自己過去理所當然的想法,開始徹底反思社會問題,並且大多數開始直接投身到公益項目中。

田北辰:節目結束後參政,完全拋棄過去自己一直所崇尚的自由市場思想,開始持續為底層發聲並爭取利益。

陳鈺芸:節目結束後加入了社區組織協會的兒童啟蒙天使計劃,專門抽出固定時間做底層兒童的教育工作。

黃嶽永:節目結束後直接辭去副總裁一職,專門創辦了一個公司,用來為窮人提供舊電子產品等。

等等……

(三)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的終點,可能僅僅是別人的起點」。

不合理的制度,讓極小部分人不合理的獲取了社會的絕大多數的財富,從而讓絕大多數人逐漸陷於貧困。

2017年,經濟學家伍爾夫(Edward N. Woolf)在聯儲消費者財務狀況調查(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中指出,美國人中最富的1%所掌握的財富,已經超過了底層90%的美國人所掌握的財富。

如此巨大的財富懸殊,會讓社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不但大部分人民會感到生活的十分痛苦,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逐漸活不下去以後,會因此走向極端。

近幾年歐洲、美國逐漸增多的極端事件,就正佐證了這一點。

法國黃馬甲、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國會之爭、義大利極右翼上臺、全球排外浪潮等等一系列事件,歸根結底,無一不是由於底層人民日趨痛苦,尋求社會變化所引發的連鎖反應。(詳細原因我在《從黃馬甲看世界迫近的危機》一文中已詳細解析過,在此不再累述)

所以,不合理的制度導致的貧富差距,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嚴峻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被每個有識之士所重視並引起深思。

20世紀30年代,美國因為放任「自由市場」,而陷入了一場嚴重的大蕭條,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當即提出了「國家應該幹預市場」。

有些「自由市場」和「弱肉強食」的擁護者,認為應該無視底層人民的痛苦,讓市場在長期內自行恢復。對此,他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反駁: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從那以後,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都陸續實行了「凱恩斯主義」,實行國家幹預市場,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市場」早已名存實亡了。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那些至今還在鼓吹「自由市場」、「弱肉強食」的人,恐怕要麼是純粹無知,要麼就是因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才會如此賣力大肆鼓吹。對於這些人,我們只需要對這一點心知肚明,然後對其言論一笑了之即可。

相關焦點

  • 看《神醫喜來樂》體會民間中醫的艱辛
    看《神醫喜來樂》體會民間中醫的艱辛電視劇《神醫喜來樂》,演的是一民間中醫悲歡離合的辛酸故事,讓人百看不厭,在歡笑或悲傷之後引人深思。《中國中醫藥報》今年四月三日登載的陸金國先生《中醫高等教育繁榮下的隱憂》一文,提出的問題發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後提出中醫應該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觀點,我覺得遠離實際,不敢苟同。王太醫、盧忠等人應該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論深厚,經驗豐富,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卻視為貧賤之民診病有失身份。
  • 《沐浴之王》鳳凰網公映禮:彭昱暢苦練搓澡,易小星致敬底層勞動者
    與喬杉搭檔的彭昱暢,在影片裡被冠以「沐浴之王」的稱號。他透露「拍戲時經常帶杉哥出去吃東西,但自己回去運動。」致敬底層勞動者,導演易小星喜愛表現小人物有觀眾說道導演之前的題材關注自然和快遞員,非常具有人文關懷。導演回應道電影裡的搓澡工也是屬於底層勞動者,他非常喜歡表現小人物間的關愛與支持。「這特別溫暖,像我以前接觸的勞動者的狀態。」現場還有觀眾問起金世佳,和彭昱暢作為上戲師弟,在拍攝過程中是否有一起探討演技。
  • 和平精英:粵語講師詹壹壹榮獲榮譽,帶你體會吃雞一姐背後故事
    和平精英:粵語講師詹壹壹榮獲榮譽,帶你體會吃雞一姐背後故事 隨著新年的到來,過去的一年也是與我們漸行漸遠,然而在一年之中發生的事情卻久久無法讓人忘記
  • 高能大片《狩獵》:精英階層獵殺底層人士,川普都極力反對此片
    這是一部美國總統川普極力反對的電影,也是一部被臨時下架的禁片,被稱為今年的第一爽片,底層人士淪為獵物,慘遭精英階層的追殺,他們會如何反擊呢?一起來看高能大片《狩獵》。鬍子哥僥倖躲過一劫後,十分信賴克瑞斯,她走哪,自己就跟到哪。
  • 茅獎作家陳彥:用《裝臺》為底層勞動者立傳
    「其實這樣的人也很多,說實話,他硬起來去哪找活呢,不圓滑一點、狡黠一點、窩囊一點,怎麼生存呢?」他說,既然是現實主義作品,就要尖銳一點,希望能以此喚醒年輕一代對普通勞動者的尊重。從《西京故事》到《裝臺》,陳彥接連用兩部長篇小說為這個時代在底層奮力打拼的勞動者立傳。在院團工作時,陳彥就注意過,單位對面的街口總是聚集著大批農民工,「只要來一個活兒,就有幾十人湧上去」。
  • 若知識精英也「婆羅門化」,又有誰為底層發聲?
    這就說明作為社會底層的一部分人是貧窮是依然存在的,即使上層社會的分配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對於一部分貧窮人士而言,受益始終不多。這時候人們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收入和財產最低的50%的人群沒有通過民主政治來改變這個局面呢?這就與思想領域有關了。
  • 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
    精英談個性,底層求溫飽,何來對錯與撕裂?近日,朋友圈瘋傳2篇網文,一是《張桂梅PK清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傲慢地指點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閒時花開),二是《劉瑜PK張桂梅:不要調笑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將爺)。
  • "富二代"UP主去工地表演搬磚,結果"翻車"視頻被刪
    最後曹譯文坐著豪車離開了現場,留下工人瞠目結舌地待在原地。老師們會說,你們是清華的學生,你們畢業以後這輩子估計都不會幹這些體力活,這是你們唯一的一次體驗底層工人的機會。這是重要的一課。我去施工實習的時候,被分配到的活也僅僅是審圖、監工和記錄。我看著那些工人在烈日下揮汗如雨,拿著一大壺墨綠色的茶水解渴。貨櫃做成的臨時宿舍裡,熱得跟蒸籠一樣。工地裡有一對老夫妻,是給全體員工做飯的廚師。
  • 當富豪參加「變形計」,生活讓人被迫貧窮
    -JIMU- 一、 香港有一檔名叫《窮富翁大作戰》的節目,它號稱是港版變形計,講的是香港的社會精英去體驗一周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節目組就讓他去奶茶店打工。 看似簡單的工作做起來卻絲毫不容易,奶茶做好後要對著胸口搖20下,倒奶茶、封口...一不小心就會弄灑。 而中午吃午飯的時間只有半小時,一天下來他渾身酸痛,形容這工作就像「在打仗」。
  • 底層散戶如何戰勝精英主力?方法可能就在這部電影裡
    周星馳飾演的外賣小子何金銀,代表社會底層。那個說在坐各位都是垃圾的斷水流大師兄,代表精英階層(武館叫精英中心,已經在暗示)。何金銀在各方面都不如大師兄,武功方面更是天差地別。但何金銀最後能夠戰勝大師兄,除了正直、執著、勇敢之外,還應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說回投資。
  • 出身社會底層高中險些輟學的他,是如何逆襲躋身精英中產階層的?
    從底層向上流動至精英階層,難的不是財富的積累,而是思維習慣的變化。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貧困地帶,並且身邊充斥著酗酒、吸毒、家暴等行為,你覺得這個孩子的未來有多大的概率,可以逆襲成社會精英?事情發生在萬斯12歲的時候,他媽媽開車帶他外出,結果路上他媽媽吸毒導致精神崩潰,開始瘋狂飆車,並大叫著:「大家都不要活了,一起去死!」,接著又試圖拿槍傷害萬斯。萬斯逃下車,媽媽還是窮追不捨。萬斯敲開一家陌生人的房門,請求躲避,媽媽撞開那家人的門,抓起嚇得瑟瑟發抖的萬斯。
  • 歡樂頌:精英與底層變成親密閨蜜,並非劇情需要,而是安迪為治病
    導語:經典電視劇《歡樂頌》裡,一直有一個被人詬病的設定,就是安迪這樣的精英,硬是與樊勝美還有邱瑩瑩這樣的底層人士成為了親密無間的閨蜜這樣的事情,太不符合邏輯,完全就是為了劇情需要。其實如果仔細看過電視劇,再看過原著的話,就會知道並非如此。安迪是為了治自己的自閉症,才會選擇這樣。
  • 精英女性的誕生地,英國頂尖女校到底有多優秀?
    提起精英女性的培養,英國頂尖女校一直都是全球聞名。單一性別的女校,根據孩子不同成長規律和特點,設置不同的課程和活動,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培養無數精英女性的英國頂尖女校top 5。
  • 《做工的人》:重新認識勞動者的價值
    林立青,1985年生人,從小跟著母親在市場擺攤,自五年專科學校畢業後,林立青進入東南科技大學土木系就讀,求學期間得知工程現場因為環境不佳而長期缺人,認為很容易找到工作,於是畢業後就去營造所應徵,並很快地成為基層監工。在工地工作的十幾年時間裡,林立青見過太多建築工人及圍繞建築工地周邊的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狀態。
  • 唯利是圖的資本,請你慢一點,給底層人留一點最後的希望!
    那就是讓更多依靠這些小生意養家餬口的人變成無用的人,讓他們丟掉飯碗,不知道該如何去生存。一旦讓網際網路巨頭們完全拿到了市場控制權後,就會讓上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底層小生意人失去了活路。那麼這到底是一種科技創新還是資本的逐利呢?原來聽到網際網路就覺得是高科技,現在呢網際網路成了掠奪底層人生存權利的一個工具。
  • 很多富豪把自己過成了貧民,只有他們才過得像「富豪」
    他們也會頂著烈日,在田裡插秧,體會勞作的艱辛。很多富豪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有錢。他們的財富有的富可敵國,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的生活卻是閉塞的,是乏味的。對於窮人來說,由於金錢的匱乏,所以他們只能買便宜的東西。但是,和窮人一樣,很多富人極盡奢華,他們只買貴的東西。這是生活體驗的兩種極端,但是他們體驗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都只體驗了生活的一面。
  • 電視劇再也容不下「底層」愛情故事
    就這,還是大妹已經搬出去住的結果。「我暫時受不起『愛別忘麵包』那些道理,只想去成全自己。」《三十而已》的王漫妮,再怎麼自我欺騙「他愛我」,最後還是要醒悟人家就拿你當個玩具;《風犬少年的天空》裡,富家女偏偏喜歡窮小子,窮小子卻在每一個諸如「吃龍蝦露怯」的細節面前退縮,最後上演一場「我給不了你未來」的經典戲碼。
  • 《暴裂無聲》:底層人民只能靠拳頭去對抗不公的世界
    底層人民是大多數,所以他們位於金字塔的最底層;中層人民代表著各行各業的精英以及知識分子,他們的人數相對於底層人民較少,所以位於金字塔的中部;而上層人民是有錢有權的人,因此他們位於金字塔的頂部。金字塔不僅代表穩定,也暗示了三個階層之間的奴役關係。
  • 全球最火遊戲加最頂尖音樂製作人,和平精英打造大師系列音樂
    眾所周知,一款好的遊戲往往能吸引玩家產生發自內心的共鳴,這一點也和八大藝術——尤其是音樂類似,這也是《和平精英》等優質遊戲之所以被稱為"第九藝術"的原因,而要說玩藝術,和平精英堪稱是行家,無論是遊戲中的槍械音樂還是大廳背景音樂,皆出自國際音樂大師之手,只要細心聆聽便能感受到身臨競技冒險世界的感覺
  • 邯鄲市復興區小畫筆大視界向勞動者致敬
    勞動最光榮,我向勞動者致敬 ,西小屯小學在五一勞動節期間展了一系列活動。查找資料了解五一勞動節的來歷,寫出對勞動者的讚美之歌。尋找最美勞動者,孩子們把心中最美勞動者的身影用手機定格。看著你忙綠的身影,我想和你合個影,幫幫你,勞動最光榮!致敬勞動者,我有話對你說,孩子們通過書信方式寫出心裡的話。